2007-07-05 23:05:43山夫

出土古玉的色變-沁色


古玉十三彩

 中國人愛玉也喜歡玩玉,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玉擁有多變的色澤變化,尤其是出土玉的變化程度,更能讓愛好者有莫名成就感的驕傲。因為古玉出土經過人體的盤玩,其體內的物質成分在受到人氣的涵養後,玉性又會慢慢復甦,從而使古玉原先的沁色發生奇妙的變化,呈現出五光十色的豐富色澤。

 玉的原色在尚未入土前大約有白、黃、青、碧、灰、黑等顏色。而若是經過河水長期滾動的水產玉,則在其外表上常會多一層厚薄不一的黃褐色的皮殼,有就是人稱的玉皮。

 相較於玉的原色,出土古玉的色澤變化就顯得更豐富多采多姿了。古玉長年被埋藏於地下,受地熱、地質、物質、壓力、水氣、各式礦物質等影響,造成玉質受沁產生顏色和質地的改變,不同沁色的礦物質和條件就會讓古玉產生不同的色澤。古玉受浸色變之說,自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論》以來,不斷有人進行著書研究和考證,所論浸色多達80餘種,不過行業內把它總稱為古玉十三彩。

 就是陳墨黑、秋葵黃、鸚鵡綠、魚腦凍、棗皮紅、茄皮紫、蝦子青、松花綠、雞骨白、牛毛紋、鷓鴣斑、釘金沁、黑漆古等。其中以白色、褐色、綠色、黑色的沁色最為常見。

白色沁色

 就是俗稱的「白化」、「鈣化」、「石灰沁」,顧名思義也就是玉器的顏色變白了,這是軟玉色變最普遍的現象。有些白化嚴重者連軟玉原有的透明度都會失去了,造成整體玉質變脆、不透明,而成為十三彩中「雞骨白」。

 白化的嚴重程度與年代並無絕對的關係,因為一些清代出土的全器深度白化軟玉,就比一些年代久只有局部白化的軟玉來得嚴重。

 有關玉器白化的原因,雖然有許多學者進行研究,不過立論卻甚多且雜,目前尚未有一個切確的結論。眾多的立論包含受相鄰之松香、石灰浸入玉中;受強鹼環境造成;受火燒或曾處在超過900℃以上的地層中;玉器中的鈣與碳酸氣結合形成碳酸鈣而析出,產生「脫鈣」現象;玉質結構變鬆導致喪失透明度及褪色變白,如同水與冰的道理;土壤中氫氟酸含量較高…等等。

褐色沁色

 出土玉器為何變成紅褐色的成因,通常認為是玉器與一同入土的鄰近鐵器產生作用,鐵離子沁入玉中,而呈現紅褐色,也就是俗稱的「鐵沁」。在眾多的考古資料中與鐵器鑲嵌在一起的玉器,往往具有紅褐色的色變,就是鐵沁很好的證明。
綠沁色

 玉器色變成綠色的成因,與變褐色一樣,都是入土時被鄰近的銅器銅離子沁入玉中而產生變化的。

黑沁色

 入土玉變黑色也就是俗稱的水銀沁,不過近來的研究資料顯示,水銀沁和我們以往認知是被水銀沁入有很大的誤差。因為水銀本身的比重大於玉的密度,所以玉石是不可能把吸收水銀進去的,比較有可能是因為和鄰近的銀器產生作用。

 觀察古玉的沁色可以發現,最容易發生沁色的位置在玉器的邊緣地帶,因為該位置比較接近玉璞,其結構較為疏鬆,所以比較容易吸入其他礦物質產生變化。

 由於入土玉在墓葬時的環境變數實在太多了,與玉器接觸的物體如泥土、銅器、鐵器、漆器、絲綢、陪葬品…等,或是潮濕、乾燥、水浸、冷熱的地層環境都會造成玉質的變化,所以玉器沁色才會如此豐富多彩,而盤玩、欣賞時也才能產生各式各樣的推敲玩味。
jourdan 2011-05-30 22:09:54

內容精彩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