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7 15:51:44刺猬

慰安婦校宣資料

受暴女性最悲慘的一頁
---戰爭下的犧牲者--慰安婦阿嬤

為了肚子上那道好深的傷疤,不知哭了多少回;
ÿ ÿ耳裡響著轟轟隆隆的炮彈聲從未停過;
ÿ ÿ 失去了貞操,瘖啞地唱著變調的青春曲;
默默悼念在慰安所早夭的孩子;緊守著埋藏心中五十年的秘密;
ÿ ÿ 揮之不去的記憶,湧上心頭,便眩然欲泣而它們,它們都是「沈默的傷痕」,雖不喊痛,卻是跟隨我們一輩子了,
我們的傷口,那永難療癒的傷口,
ÿ ÿÿ ÿ要到我們死的那一天,才能忘記……

慰安婦歷史背景:

「慰安婦制度」是指二十世紀日本帝國主義於亞洲地區發動侵略戰爭時,為了有效的進行戰爭,完成其最終稱霸亞洲之目的,而利用國家機器為皇軍所設計的一套剝奪女性尊嚴與貞操的性勞動制度。據史料估計亞洲地區至少三十萬以上的女性受害,台灣地區約二、三千人。

1932年上海事變後,日本軍隊強姦中國婦女的事件層出不窮。日本皇軍為維持軍紀,避免士兵繼續強姦婦女及性病蔓延,於是下令在亞洲各戰區制度化地設置「慰安所」。據日本東京中央大學吉見義明教授指出,慰安所的地點遍布於中國、香港、菲律賓、馬來亞、爪哇、緬甸、新加坡等地,而慰安婦的來源包括來自日本、韓國、台灣、中國、菲律賓、印尼及荷蘭的女性(1993, 吉見義明)。日本軍部指出,如此才不致影響日軍的戰鬥力。慰安所大量開設是從1937到1938,也就是中日戰爭之後。

二戰結束,日軍得知戰敗時忿怒不已,在戰區或就地砍殺慰安婦或逼迫她
們自殺,即使能倖免於難者,多半也被棄之於戰地,自行摸索回鄉之路。當年能夠苟活回到家鄉者少之又少。這件泯滅人性,堪稱史上對婦女最嚴酷之迫害。直到二十紀末才被揭發出來。如今全世界倖存的被害人不到一千人,且都垂垂老矣,她們見證了一段婦女史上的大浩劫。

ÿ ÿ日本政府始終不面對二次大戰懸而未決的戰爭罪責問題,今年日本戰敗60週年,對日軍性奴隸制度、強制勞動及徵兵、細菌戰和南京大屠殺等罪行,不公開承認過去的錯誤,更不主動公佈歷史真相,甚至數度竄改日本歷史教科書中史實,引發諸多爭議。台灣、南北韓、中國、菲律賓、印尼、荷蘭等受害各國慰安婦,自一九九二年起展開對日求償運動,各國除尋司法途徑對日本政府提出損害賠償告訴外,每年召開多次國際連帶會議,一方面形成國際壓力,要求日本政府負起戰爭責任,另一方面在於端正史實,提供各國正確歷史教育素材。目前各國均體認到這問題的重要性,關注其中的人權、和平和弱勢族群照顧等議題。


阿嬤的現況

到目前(2005年)為止,接受婦援會服務、照顧,亦接受政府生活補助的前台籍慰安婦,僅剩30位阿嬤。30位阿嬤中,年紀最大的90歲了,年紀最小的也已近80歲,戰時的傷害、老人的疾病不停地威脅阿嬤的生命,在他們的生命晚年,我們能做是盡可能的給予阿嬤關懷與愛。

時光消逝,阿嬤們逐漸老去,希望藉由這紀錄片,為阿嬤們五十年的沉默留下生命的回響,讓未經歷戰爭的人們,了解戰爭的痛與教訓。阿嬤說過:「六十年前的事,他們(日本政府)會忘記,我們是忘不掉的。」
慰安婦記事
1972年 世人發現韓國慰安婦---裴鳳基,才掲露日本此罪行
1991年ÿ 韓國支持慰安婦團體「挺身隊」設立慰安婦申訴專線,接獲第一位慰安婦金學順電話。金學順阿嬤挺身而出前往日本提出求償訴訟。
1992 在日本防衛廳圖書館發現三通電報,證實台灣也有慰安婦。同年婦援會設立專線尋找台灣慰安婦倖存者,當時確定有58名倖存者。其中3名台灣慰安婦在黑幕後泣訴日軍暴行,黃阿桃是第一位公開出面控訴的倖存者。
韓國展開「週三抗議運動」,每週三中午前往日本駐韓大使館前靜坐抗議,風雨無阻至今已超過六百回。
1995 日本政府主導成立亞洲女性基金,試圖發給每位受害者五十萬台幣,以此「私了」掩蓋日本政府戰爭責任和罪行。多數韓國和台灣阿嬤堅決拒領。
1996年ÿ「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特別調查員庫瑪拉司瓦蜜對日本戰時性奴隸問題ÿ 調查報告之行動聯盟」致函日本首相抗議其扭曲人權委員會決亦之行為,要求儘速採納聯合國之調查報告。
1997 紀錄13位台灣慰安婦故事的紀錄片「阿媽的秘密」拍攝完成。我們僅剩44名阿嬤。
1998 全球首座慰安婦博物館設立——「日軍性奴隸博物館」在韓國開幕,紀錄慰安婦制度和倖存者受害史。
1999 ÿ 9名台灣慰安婦倖存者代表台灣阿嬤,前往日本提出「要求日本政府損害賠償」跨海訴訟案,要求日本政府謝罪賠償。我們僅存39名阿嬤。
2000 亞洲受害各國民間團體共同組成「女性國際戰爭法庭」(簡稱2000東京大審),判決日本天皇和軍事將領,因違反國際人權法而被判有罪,應負起戰爭責任,賠償受害者。
2001 日本國會民主黨、共產黨和社民黨共同提出「促進戰時性強制受害者問題解決相關法案」。但至今無法獲得審議通過。
2002 在台北市府舉行台灣慰安婦「對日求償十週年影像展」。我們僅存38名阿嬤。
2003 婦援會開始進行台灣慰安婦口述歷史和影像紀錄。我們僅存37名阿嬤。
2005 對日求償三審敗訴定讞,我們僅存30名阿嬤。
婦援會舉辦「生命韌性」台灣慰安婦倖存60年影像展,並出版「鐵盒裡的青春」口述歷史書、「沈默的傷痕」影像歷史書、「阿嬤的臉」,阿嬤陸續凋零中。
日本東京設立「女性和平與戰爭資料館」,收集2000年東京大審文件、韓國、中國、菲律賓和台灣阿嬤對日求償運動影像和資料。


書 名: 沈默的傷痕—日軍慰安婦歷史影像書
出版社: 商周出版
作者: 婦女救援基金會賴采兒、吳慧玲、游茹棻、Sheng-mei Ma
定 價: 240 元
書 介:
什麼是「慰安婦」?您可曾讀過「慰安婦」的歷史?可曾聽過或看過倖存慰安婦講述親身經歷、回憶她們塵封的傷痕?「慰安婦」在長久以來是難以驗證的話題,這話題受爭議,甚至被當成是恥辱。社會大眾「慰安婦」這名詞並不陌生,但是截至目前為止以來,對這名詞的認知依然是片面、不熟悉,未能經由明確的史料證據與研究,整合系統性地去瞭解她們的歷史與時代遭遇。慰安婦真如外界所言,是「自願」成為慰安婦,甚至是女人「為國效忠」之責?「慰安婦」的歷史被誤解扭曲,這誤解來自對過去歷史的漠視、對女性地位的漠視。
本書以圖像與文字併陳的方式,將慰安婦這半世紀以來的歷史介紹給社會大眾,帶領讀者回到慰安婦歷史原地,追溯阿嬤們身體上的傷痕,一步一創口地走過六十年來亞洲慰安婦歷史大事記,瞭解阿嬤們的心聲與悲歡。本書突破單語書籍的限制,以中英對照雙語言呈現,以期能讓亞洲地區與世界各地的讀者們,都能藉由本書瞭解婦女史中的一頁命運悲歌。

目 錄:
一、慰安婦制度的歷史真相
1、二次大戰的亞洲戰線——日軍侵略圖
2、「慰安婦」?日軍性奴隸!
3、日軍的戰略物資——慰安婦
4、慰安所無所不在
5、軍檢檯上的女性身體
6、我在慰安所的日子
7、無法脫逃的俎肉——亞洲各國慰安婦紀實

二、一九九○年代倖存慰安婦挺身而出
1、第一位被發現的倖存慰安婦——韓國慰安婦裴鳳基
2、第一位公開控訴的倖存韓國慰安婦——金學順
3、第一位公開控訴的倖存台灣慰安婦——劉黃阿桃
4、台灣倖存慰安婦調查認證工作

三、在正義與人權之間
1、全球首座慰安婦博物館——「日軍性奴隸歷史博物館」
2、倖存者的棲身所——韓國「分享之家」
3、失敗的補償做法——亞洲女性基金
4、日本司法難以實現正義——「台灣慰安婦要求日本政府損害賠償訴訟案」敗訴
5、實現正義的民間審判——二○○○年東京大審
6、風雨無阻六百回——韓國「週三抗議」運動
7、慰安婦對日求償運動的反挫——《台灣論》事件
8、慰安婦對日求償國際連帶運動
9、國會立法補償——戰時性強制被害者問題解決法案
10、歷史教科書正名運動

四、台灣慰安婦走過六十年滄桑
1、台灣阿嬤的生命故事
2、阿嬤身心照顧工作坊
3、倖存阿嬤容顏

書 名: 阿嬤的臉—台灣慰安婦倖存紀錄 (攝影集)
出版社: 婦女救援基金會
作 者: 黃子明、沈君帆、矢嶋宰
定 價: 500 元
書 介:
一九九二年夏天,一塊黑幕下的六雙腳,是三名台灣慰安婦倖存者向世人控訴日軍暴行的樣子,只有聲音,沒有容顏;二00五年夏天,戰爭結束後六十年,台灣第一本收錄戰爭性暴力受害倖存者影像的攝影集誕生,二十多名倖存阿嬤第一次和世人「面對面」接觸。
超過百幅的黑白相片,是三名台、日專業攝影師黃子明、沈君帆和矢嶋宰長達兩年努力,集結而成的精彩作品,透過單純、真實的影像,我們從「台灣阿嬤的臉」知道了:歷史的真相、戰爭的殘酷、人性的醜陋、生命的滄桑、活著的力量和無聲的控訴。
一幀一幀撼人心弦的影像,紀錄悲、喜、哀、樂、聚、離、死、生、憾、恨、愁、痛、盼、苦、怒、老、傷、病,是倖存阿嬤的真實人生。
「沈重」、「獨守」、「遺棄」、「禁錮」,是孤獨的阿嬤;「逝去的青春」、「補破鏡」、「失去色彩的人生」,是遺憾的阿嬤;「慟」、「夫逝/心死」,是失親悲痛的阿嬤;「喜」、「真實」、「童心」、「生命的歡呼」,是難得喜悅的阿嬤;「無聲的控訴」、「成千上萬等待公道的臉孔」是不信正義喚不回的阿嬤。
六十年前發生的事,不是陌生人的故事,她是我們的阿嬤。六十年前日軍施加的傷害,雖然藏在心中最深的角落,卻時常隱隱作痛,肚子上的傷疤、無法生育的傷心、砲聲隆隆的夢魘,像惡魔般如影隨形,跟著阿嬤一輩子,彷彿隨時在嘲笑她們恥辱的過去。總算,卸下戴了一甲子的面具,她們終於能喘口氣,大口地呼吸新鮮空氣,為討個公道而奮戰。


書 名: 鐵盒裡的青春
出版社: 天下文化
作 者: 夏珍
定 價: 260 元
書 介:
由婦援會策劃、朱德蘭教授主持的「歷史的傷口──台籍慰安婦口述歷史計畫」,詳實訪問並記錄了台灣現存慰安婦口述的過去與現況,而後由中國時報副總編輯夏珍改寫成本書,不僅真實呈現當時歷史的真相,夏珍真摯動人的文筆,更寫出了阿嬤們隱藏心中半世紀的痛。
書中描述14位阿嬤的故事,從她們的青春開始講起,歷經折磨與壓迫,一直到今天終於勇敢站出來,說出原以為會埋藏在心中一輩子的祕密。「以史為鑑,二十世紀,人類遭遇戰爭浩劫,在巨大的浩劫中,還有一群沉默的婦女,承受巨大的苦難,無法隨著戰爭的結束而放下。風吹飄萍,雨打落花,苟延殘喘度餘生的阿嬤們,用盡最後的力氣,訴說著她們的故事,為自己的生命歷程、為大時代離亂的苦難,留下一頁跡證。但望來生不再有戰爭,不再有戰爭下的犧牲者。」夏珍在後記中如此寫道。
時光消逝,阿嬤們逐漸老去,本書中除了夏珍撰寫的真實故事之外,尚收錄了阿嬤們年輕時的青春剪影,以及歷盡歲月滄桑後的留影(婦援會請專業攝影師黃子明等人拍攝),希望藉由這些紀錄,為阿嬤們五十年的沉默留下生命的回音,讓未經歷戰爭的人們,了解戰爭的痛與教訓。
目 錄:
【序】公義豈能蒙塵?
【楔子】浮浪人生
【卷一】阿嬤的故事
瓊州悲歌
蓬轉東南
萍飄四方
【卷二】慢慢求償路
【別章】春帆樓下晚濤哀
【特寫王清峰】但願清白在人間
【後記】歷史可以寬恕,不能遺忘!

書 名: 阿嬤的秘密-台籍慰安婦故事(影片)
出版社: 婦女救援基金會
作 者: 出品:婦女救援基金會 製作單位:大好工作室
影片格式: DVD(中文)、VCD(英文)、錄影帶
定 價: 學生199元 一般大眾299元
書 介:
阿嬤深鎖的櫥櫃內藏著上一代女性沉痛的往事,那是她五十年來沒有向任何人訴說的秘密,是戰爭造成的悲劇,更是女性受盡欺凌的血淚事實。經過漫長的半個世紀,十三位台籍慰安婦娓娓道出深藏在內心的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