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22 03:43:34年過三十的野男人

海洋音樂,祭什麼?

海洋音樂祭。祭什麼?

█左看:祭,單薄的舞台,沙灘般易逝的搖滾

文:十一不少

因為核四重件碼頭所導致的「凸堤效應」,福隆沙灘外的海流改變,海沙只去不回,但為了一年一度的海洋音樂祭,台北縣政府仍不惜血本,年年從他處運來海沙,創造沙灘假象。巧的是,每當沙灘填好,舞台架起,颱風便來鬧場,使得今年的海洋音樂祭兩度延後。

但即使天象再三告誡,延宕數週的海洋音樂祭還是在虛假的沙灘開唱了。在虛假沙灘上,有真實的搖滾嗎?

看似重視青少年、重視音樂文化的主辦單位台北縣政府,寧願花錢做表面功夫,對縣境內的三座核電廠所造成的生態破壞,卻悶不吭聲。這就好比去了音樂祭,卻只專注於比基尼與啤酒的聲色刺激,卻忘了搖滾樂最初的反叛精神,以及搖滾樂對於社會裡的不公不義深切的反省。

唱吧!跳吧!喝吧!讓我們在臨時搭建的舞台前,揮霍我們如同腳下這片福隆沙灘一般虛假的青春活力。

█右看:祭,青春的盛典,海潮般不絕的音樂

文:十一不多
即使連續三個颱風作梗,即使舞台建了又倒、沙灘填了又散,但仍擊不倒政府關心青少年次文化的決心,吹不散熱愛搖滾熱愛音樂的青春年少。

雖然因為核四重件碼頭導致福隆沙灘流失,但憑著人定勝天的毅力,台北縣政府不畏強風惡浪與海爭地,硬是尋回失去的沙灘!也不因為來參加的青少年手中可能沒有投票權,一次次重新搭建舞台,就是要重視青少年的音樂次文化。

而熱愛音樂的青少年朋友,也鼓盪對起大自然的原始嚮往,年年重回這片音樂的聖殿,燃燒青春參與盛典。今天盡情嘶吼對音樂的熱情,明天就是台灣的希望。

福隆沙灘,曾經是多少中年人圍著火堆彈吉他、聽浪潮、看星星的青春聖地。如今,沙灘因為海洋音樂祭而重生,我們彷彿聽見當年的吉他聲,伴隨著綿延不絕的海潮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