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6-05 18:46:54衛斯理
第12篇:為旅遊商品找個好名字?
僅是咖啡,至少可以找到上百種以上命名:伯朗、星巴克、拿鐵、冰卡布其諾…而在旅行社所推出上萬種旅遊商品中,超過90%是沒有命名的,僅是簡單陳述旅遊國別與天數,如:北京5日、土希埃10日、荷比法德12日…這類商品在坊間常存已久。
有人質疑「商品為何要命名?」,你看同樣是500CC的咖啡,叫星巴克可賣120元,叫伯朗賣50元(2罐容量),叫葵可利(Quick)則只需35元…十年前流行過所謂「智價革命」的說法:視智慧投入在商品上即反映出消費者對其價格的接受度,換言之,有命名的旅遊商品容易讓消費者取得辨識、產生信賴及價值感等投入,同時也願意多付些許費用來參與,那為何坊間仍有超過90%的旅遊商品仍是「無名」(Nameless)狀態,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包括旅行同業與旅客早就視「旅行社是買空賣空」的行業。
旅遊過程所涉及與旅客相關的一切,如:交通工具、住宿、餐廳、景點(大山大水、歷史古蹟、主題樂園等),幾乎完全與旅行社無關…但是他們都忘了,因為其中所涉及的「經驗法則與選擇權」則是最大的變數,一個資深且用心投入的行程研發者與一個閉門造車,在紙上抄他人行程的初出茅廬者,同樣安排「巴里5天」的行程,無論是餐飲住玩,就可以有天壤之別,而在旅遊商品的命名中,多少也反映出旅遊業者對該行程規劃之投入程度。
今日坊間有一些「好名聲」之旅遊商品,如「金阿里巴巴→巴里島2人行」;「非常普吉→普吉團體遊」;「靚香團→香港機+酒」;「天生好手→國外揮杆」;「暹羅風情→泰國遊」等,在坊間各佔鰲頭,並獲得多項第一:該旅遊線中出團量最大、知名度高、品質或旅客最滿意等,自然售價也可能是同類型商品中最高的,一但「國內比價格,國外比品質」的旅客漸漸發現「一分錢,一分貨」的事實後,也寧願選擇貴一點的去玩才比較放心,因為相對於多花幾千塊的代價,「出國遊玩的時間及滿意度」反而顯得更是重要。
命名有無技巧?
通常是4個字,這與國人熟悉的成語有關,而再藉由其中可聯想到旅遊地或景點為發想,如:韓情脈脈→韓國;想入飛菲→菲律賓;新花怒放→新加坡自由行;泰平天國→泰國;驕澳之旅→澳洲;瑞不可當→瑞士;超級玩美→美國;也有只兩國的如:新猿意馬→新加坡+馬來西亞;吉新高照→普吉+新加坡;不惑西尼→西藏+尼泊爾;澳妙神奇→澳門+深圳(神為「深」字的第2聲);也有強調意境的如:「楓花雪岳」→日本賞楓(到冬季則改為「峰花雪嶽」…);「蟹Go香江」→到香港嚐大閘蟹;其中更有經典命名例子,團名中每個字都指南1個景點,如「五福明門」→武夷山+福州+明珠狩獵渡假村+廈門;「九龍三都」發想自金庸小說「天龍八部」,卻隱藏8個景點如:九→九寨溝、龍→臥龍&黃龍、三→青城山&三星堆、都→都江堰&成都…另一類則以影視或以流行事物來命名,如「安娜與國王」→參觀馬國「安」片拍攝之3大城市;「天使遊龍」→長江三峽天使號郵輪之旅;「我愛KITTY」→參觀東京KITTY主題樂園;「自由旅神」多國自由行系列,再延伸出如:自由旅美→美國、自由旅日→日本;自由旅澳→澳洲…
最後再提供一種「不傷腦筋」的命名法,這也即是坊間絕大部分業者習慣使用的折衷命名法,即在旅遊國前或後再加上下列關鍵字,如:非常/非常普吉、超級/超級刁曼、假期/東京假期、精緻、SPA、優質、深度、頂級、夢幻、豪華、極品、尊絕、經典、全覽、傳奇、秘境、好玩、陽光、獨賣、另類、王牌、皇家、擁抱、歡樂、戀戀、情定、愛在、親子、勾引(Go-In)、數位、達康(.com)…
當命了名調高售價再大打廣告之前,還得先到「中央標準局」去登記註冊,才不會被不肖旅遊同業抄襲而申告無門呦…
有人質疑「商品為何要命名?」,你看同樣是500CC的咖啡,叫星巴克可賣120元,叫伯朗賣50元(2罐容量),叫葵可利(Quick)則只需35元…十年前流行過所謂「智價革命」的說法:視智慧投入在商品上即反映出消費者對其價格的接受度,換言之,有命名的旅遊商品容易讓消費者取得辨識、產生信賴及價值感等投入,同時也願意多付些許費用來參與,那為何坊間仍有超過90%的旅遊商品仍是「無名」(Nameless)狀態,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包括旅行同業與旅客早就視「旅行社是買空賣空」的行業。
旅遊過程所涉及與旅客相關的一切,如:交通工具、住宿、餐廳、景點(大山大水、歷史古蹟、主題樂園等),幾乎完全與旅行社無關…但是他們都忘了,因為其中所涉及的「經驗法則與選擇權」則是最大的變數,一個資深且用心投入的行程研發者與一個閉門造車,在紙上抄他人行程的初出茅廬者,同樣安排「巴里5天」的行程,無論是餐飲住玩,就可以有天壤之別,而在旅遊商品的命名中,多少也反映出旅遊業者對該行程規劃之投入程度。
今日坊間有一些「好名聲」之旅遊商品,如「金阿里巴巴→巴里島2人行」;「非常普吉→普吉團體遊」;「靚香團→香港機+酒」;「天生好手→國外揮杆」;「暹羅風情→泰國遊」等,在坊間各佔鰲頭,並獲得多項第一:該旅遊線中出團量最大、知名度高、品質或旅客最滿意等,自然售價也可能是同類型商品中最高的,一但「國內比價格,國外比品質」的旅客漸漸發現「一分錢,一分貨」的事實後,也寧願選擇貴一點的去玩才比較放心,因為相對於多花幾千塊的代價,「出國遊玩的時間及滿意度」反而顯得更是重要。
命名有無技巧?
通常是4個字,這與國人熟悉的成語有關,而再藉由其中可聯想到旅遊地或景點為發想,如:韓情脈脈→韓國;想入飛菲→菲律賓;新花怒放→新加坡自由行;泰平天國→泰國;驕澳之旅→澳洲;瑞不可當→瑞士;超級玩美→美國;也有只兩國的如:新猿意馬→新加坡+馬來西亞;吉新高照→普吉+新加坡;不惑西尼→西藏+尼泊爾;澳妙神奇→澳門+深圳(神為「深」字的第2聲);也有強調意境的如:「楓花雪岳」→日本賞楓(到冬季則改為「峰花雪嶽」…);「蟹Go香江」→到香港嚐大閘蟹;其中更有經典命名例子,團名中每個字都指南1個景點,如「五福明門」→武夷山+福州+明珠狩獵渡假村+廈門;「九龍三都」發想自金庸小說「天龍八部」,卻隱藏8個景點如:九→九寨溝、龍→臥龍&黃龍、三→青城山&三星堆、都→都江堰&成都…另一類則以影視或以流行事物來命名,如「安娜與國王」→參觀馬國「安」片拍攝之3大城市;「天使遊龍」→長江三峽天使號郵輪之旅;「我愛KITTY」→參觀東京KITTY主題樂園;「自由旅神」多國自由行系列,再延伸出如:自由旅美→美國、自由旅日→日本;自由旅澳→澳洲…
最後再提供一種「不傷腦筋」的命名法,這也即是坊間絕大部分業者習慣使用的折衷命名法,即在旅遊國前或後再加上下列關鍵字,如:非常/非常普吉、超級/超級刁曼、假期/東京假期、精緻、SPA、優質、深度、頂級、夢幻、豪華、極品、尊絕、經典、全覽、傳奇、秘境、好玩、陽光、獨賣、另類、王牌、皇家、擁抱、歡樂、戀戀、情定、愛在、親子、勾引(Go-In)、數位、達康(.com)…
當命了名調高售價再大打廣告之前,還得先到「中央標準局」去登記註冊,才不會被不肖旅遊同業抄襲而申告無門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