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27 19:56:48娟子
寫給你的信之四
照片是一部分到我家吃中國菜的警察大學保安學院三年級學生﹐全班只有一個女生﹐他們買了花﹐上公車前拍了這張。本來說要報導他們這群學生的﹐可是穿制服和我照的照片一直沒傳給我﹐我就“賭氣”不寫他們。
今天這封信是到某個部落格看文章有感﹐寫的一段段回應組合成的﹐不必看本文就知道我在寫什麼﹐所以也就不貼本文﹐只貼我的回應。
---------------------------------------------------------------------
你說﹕離職之後,我經常在思考這個問題。每個人除了附屬於家庭、子女及公司,真正的自我又是什麼呢?出了孩子的學校,我或許不再只是某某的媽媽,但因為沒有職場的名片,進行訪談的時候,往往也要費一番唇舌呢。
我寫道﹕看過有人的名片寫自由作家﹐或者前中國時報記者等等﹐我很想退休之後﹐印一張介紹自己的名片﹕教了20多年書﹐養了兩個孩子﹐正在開創人生第3個職稱(自由作家)的中年女人。
---------------------------------------------------------------------
你說﹕這兩天寫稿的時候甚至決定割捨某些段落。那是L講到他曾經精神崩潰的妻子,因為長期照顧孩子而心力交瘁,居然對他說,如果有一天回家看到她跟女兒動也不動躺在一起,就是她下定決心帶著孩子離開人世,替大家「解決問題」。L嚇壞了,從此,再忙也要趕回家過夜。
躊躇再三,隱了這一段。
對我、對許許多多心智障礙者家屬而言,這些話太熟悉了。
弟弟還沒送到機構的庇護工廠之前,我在心灰意冷的媽媽那裏就聽過千百回。
我寫道﹕既然是心智障礙者家屬共同有的心裡話﹐為何要隱去﹖一本勵志或探討問題的書﹐應該誠實地展現相關人物的心理﹐一旦隱晦﹐只是另一本“鴕鳥手記”﹐寫出人們如何克服那種低潮的實例﹐不是比空口寫些高尚情操更有實質的幫助嗎﹖去年不是發生了多件長期照顧病人者自殺的例子﹐認識的人都說﹐看不出那麼樂觀的人會作出這樣的事﹐是的﹐在現實人生裡﹐總不容許人的陰鬱面影響他的整體印象﹐當年有人勸徐璐說﹐何必寫出那些經歷來矮化自己﹖是的﹐在世俗的印象中她的確被矮化了﹐但是﹐那本書誰知道在默默中化解了多少暗夜哭泣者的痛﹐那是統計不出來的高尚印象。
---------------------------------------------------------------------
你說﹕如果家長得到足夠的資源支持,或者確信在他們老邁以後,還有更多類似聖心那樣適當的地方可以養護智障孩子,人生或許可以不必這麼艱難。
我寫道﹕人生是可以不必這麼艱難﹐由非親屬來照顧心智障礙者﹐或長期病患﹐是比較不會那麼艱難﹐對非親屬照顧者來說﹐有物質或精神上的收穫﹐對親屬則是一種親情與人道的義務﹐那種壓力使人有艱難感﹐然而人對社會的指責或讚賞的在意﹐其實是這份艱難感的根源﹐人如果能夠拋開這份在意﹐只問什麼是對病患最好﹐什麼是你真正想作的。人生就可以不必這麼艱難。
---------------------------------------------------------------------
你說﹕在每個人都分身乏術的年代,我們不得不將自己切割成瑣瑣細細的碎片。於是,專心對待彼此,變得如此限量。
你又說﹕仔細看喲,我的眼睛裏有你、你的眼睛裏有我。你的眼睛告訴我,我真的真的很愛你。或許,心無旁騖的每一刻,都可以是我們的紀念日。
然後有讀者問你﹕請教妳一個問題~
若企鵝公主和王子有信寄到家裡,妳會先過濾再交給他們嗎?
謝謝~
我寫道﹕記得小時候寫日記時﹐有一種很矛盾的心情﹐不想讓人看到﹐只想放言無忌﹐可是﹐又真希望媽媽看到了知道某件事她的做法多傷我的心﹐希望姐姐看到我眼裡的她有多霸道﹐希望大家都看到我活得有多委屈﹐然後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改善她們的態度﹐結果當我離家多年﹐才發現即使沒上鎖的日記﹐擺在那裡﹐誰也沒有興致去看﹐家人還是用生活上獲得的印象來看待我。而多年之後我在異域重看當年的日記時﹐我知道活著的是我﹐成長的是我﹐在家人的眼中﹐我永遠是那個沒長大的野女孩。
所以﹐我不會去拆女兒的信﹐但是﹐我會問她想不想談談那封特別的信﹖我不會特意去看女兒的日記﹐但是﹐當她和我意見相左時﹐我會約她去喝咖啡﹐或者主動替她整理房間。。。。
---------------------------------------------------------------------
你說﹕這是一個愛情欠缺保存期限的年代。有一段時間,向來不喜歡探聽隱私的我,彷彿通靈一般,連續撞見不同的已婚友人出現在軌道之外。
巧合得很,從世俗的定義來看,出乎預期的這些戀情,後來都算「修成正果」。但我不免怏怏,那些成為過去式的家庭,又被愛情的落山風拋向何方了呢?
愛情喔,沒什麼道理可講。永遠靜觀其變的我,或許,可以想像他們的答案。
不過,婚姻變得像犯罪一樣,不知道彼此的愛情何時會被宣判入監服刑,這樣的年代啊,仍然讓我難以習慣。
從什麼地方開始,用什麼方式結束,似乎比如何維繫愛情與婚姻本身更費心思。
愛情令人瘋狂,不再愛戀的情緒讓生命窒息。究竟要負了別人?或者繼續虧欠自己?
放棄婚姻或是被婚姻放棄的雙方,想必,都經歷難解的謎題。
然而,友人為了追求新生而主動或被動捨棄的孩子,又是如何看待,這些婚姻中挫生的背影?
什麼樣的立可白,才能抹去,缺席的親人的存在?
愛情已然離開。但,無端遭受風暴的孩子們,曾經有過的歡笑無法空白,曾經有過的哭泣也無法空白。
不愛的代價,比我們所能想像的,還要難以負擔。
我卻,只能靜觀,只能怏怏而已。
我寫道﹕許多人暫時犧牲自我的追尋﹐等到孩子獨立了﹐才鬧婚變﹐那是為自己年輕的錯誤負責﹐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如果是會對孩子成長造成錯誤影響的婚姻﹐應該及早結束(比如家庭暴力﹐價值觀念的衝突)。
如果只是個人情慾上與理想實現上的衝突﹐不應該讓孩子去承擔後果﹐大人該自制﹐人生還長﹐服幾年情感監﹐把孩子照顧成人﹐還有追求自己第二春的機會與權利。
老夫老妻的分道揚鑣﹐有各種因素﹐非婚外人可理解﹐但是﹐許多時候只是在一成不變的人生腳步中﹐思變的心理下﹐導致互相拋棄﹐這時通常都有“人就只活這一回﹐來者猶可追﹐再不追就遺憾了”的想法。
老男人比較方便追﹐但是通常下場很慘﹐除非人生的歷練給他智慧﹐否則﹐常是在家看年少太太的孩子﹐或者落個殘疾在身﹐無人看顧。
老女人可能享受有戀母情結男子的細心照顧﹐或者跟姐妹淘快樂逍遙﹐最好的是找到一個終於可以無災無難牽手共賞夕陽之美的良人。最笨的是自怨怨人﹐整日在家裡抱著昔日的垃圾自憐。
今天這封信是到某個部落格看文章有感﹐寫的一段段回應組合成的﹐不必看本文就知道我在寫什麼﹐所以也就不貼本文﹐只貼我的回應。
---------------------------------------------------------------------
你說﹕離職之後,我經常在思考這個問題。每個人除了附屬於家庭、子女及公司,真正的自我又是什麼呢?出了孩子的學校,我或許不再只是某某的媽媽,但因為沒有職場的名片,進行訪談的時候,往往也要費一番唇舌呢。
我寫道﹕看過有人的名片寫自由作家﹐或者前中國時報記者等等﹐我很想退休之後﹐印一張介紹自己的名片﹕教了20多年書﹐養了兩個孩子﹐正在開創人生第3個職稱(自由作家)的中年女人。
---------------------------------------------------------------------
你說﹕這兩天寫稿的時候甚至決定割捨某些段落。那是L講到他曾經精神崩潰的妻子,因為長期照顧孩子而心力交瘁,居然對他說,如果有一天回家看到她跟女兒動也不動躺在一起,就是她下定決心帶著孩子離開人世,替大家「解決問題」。L嚇壞了,從此,再忙也要趕回家過夜。
躊躇再三,隱了這一段。
對我、對許許多多心智障礙者家屬而言,這些話太熟悉了。
弟弟還沒送到機構的庇護工廠之前,我在心灰意冷的媽媽那裏就聽過千百回。
我寫道﹕既然是心智障礙者家屬共同有的心裡話﹐為何要隱去﹖一本勵志或探討問題的書﹐應該誠實地展現相關人物的心理﹐一旦隱晦﹐只是另一本“鴕鳥手記”﹐寫出人們如何克服那種低潮的實例﹐不是比空口寫些高尚情操更有實質的幫助嗎﹖去年不是發生了多件長期照顧病人者自殺的例子﹐認識的人都說﹐看不出那麼樂觀的人會作出這樣的事﹐是的﹐在現實人生裡﹐總不容許人的陰鬱面影響他的整體印象﹐當年有人勸徐璐說﹐何必寫出那些經歷來矮化自己﹖是的﹐在世俗的印象中她的確被矮化了﹐但是﹐那本書誰知道在默默中化解了多少暗夜哭泣者的痛﹐那是統計不出來的高尚印象。
---------------------------------------------------------------------
你說﹕如果家長得到足夠的資源支持,或者確信在他們老邁以後,還有更多類似聖心那樣適當的地方可以養護智障孩子,人生或許可以不必這麼艱難。
我寫道﹕人生是可以不必這麼艱難﹐由非親屬來照顧心智障礙者﹐或長期病患﹐是比較不會那麼艱難﹐對非親屬照顧者來說﹐有物質或精神上的收穫﹐對親屬則是一種親情與人道的義務﹐那種壓力使人有艱難感﹐然而人對社會的指責或讚賞的在意﹐其實是這份艱難感的根源﹐人如果能夠拋開這份在意﹐只問什麼是對病患最好﹐什麼是你真正想作的。人生就可以不必這麼艱難。
---------------------------------------------------------------------
你說﹕在每個人都分身乏術的年代,我們不得不將自己切割成瑣瑣細細的碎片。於是,專心對待彼此,變得如此限量。
你又說﹕仔細看喲,我的眼睛裏有你、你的眼睛裏有我。你的眼睛告訴我,我真的真的很愛你。或許,心無旁騖的每一刻,都可以是我們的紀念日。
然後有讀者問你﹕請教妳一個問題~
若企鵝公主和王子有信寄到家裡,妳會先過濾再交給他們嗎?
謝謝~
我寫道﹕記得小時候寫日記時﹐有一種很矛盾的心情﹐不想讓人看到﹐只想放言無忌﹐可是﹐又真希望媽媽看到了知道某件事她的做法多傷我的心﹐希望姐姐看到我眼裡的她有多霸道﹐希望大家都看到我活得有多委屈﹐然後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改善她們的態度﹐結果當我離家多年﹐才發現即使沒上鎖的日記﹐擺在那裡﹐誰也沒有興致去看﹐家人還是用生活上獲得的印象來看待我。而多年之後我在異域重看當年的日記時﹐我知道活著的是我﹐成長的是我﹐在家人的眼中﹐我永遠是那個沒長大的野女孩。
所以﹐我不會去拆女兒的信﹐但是﹐我會問她想不想談談那封特別的信﹖我不會特意去看女兒的日記﹐但是﹐當她和我意見相左時﹐我會約她去喝咖啡﹐或者主動替她整理房間。。。。
---------------------------------------------------------------------
你說﹕這是一個愛情欠缺保存期限的年代。有一段時間,向來不喜歡探聽隱私的我,彷彿通靈一般,連續撞見不同的已婚友人出現在軌道之外。
巧合得很,從世俗的定義來看,出乎預期的這些戀情,後來都算「修成正果」。但我不免怏怏,那些成為過去式的家庭,又被愛情的落山風拋向何方了呢?
愛情喔,沒什麼道理可講。永遠靜觀其變的我,或許,可以想像他們的答案。
不過,婚姻變得像犯罪一樣,不知道彼此的愛情何時會被宣判入監服刑,這樣的年代啊,仍然讓我難以習慣。
從什麼地方開始,用什麼方式結束,似乎比如何維繫愛情與婚姻本身更費心思。
愛情令人瘋狂,不再愛戀的情緒讓生命窒息。究竟要負了別人?或者繼續虧欠自己?
放棄婚姻或是被婚姻放棄的雙方,想必,都經歷難解的謎題。
然而,友人為了追求新生而主動或被動捨棄的孩子,又是如何看待,這些婚姻中挫生的背影?
什麼樣的立可白,才能抹去,缺席的親人的存在?
愛情已然離開。但,無端遭受風暴的孩子們,曾經有過的歡笑無法空白,曾經有過的哭泣也無法空白。
不愛的代價,比我們所能想像的,還要難以負擔。
我卻,只能靜觀,只能怏怏而已。
我寫道﹕許多人暫時犧牲自我的追尋﹐等到孩子獨立了﹐才鬧婚變﹐那是為自己年輕的錯誤負責﹐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如果是會對孩子成長造成錯誤影響的婚姻﹐應該及早結束(比如家庭暴力﹐價值觀念的衝突)。
如果只是個人情慾上與理想實現上的衝突﹐不應該讓孩子去承擔後果﹐大人該自制﹐人生還長﹐服幾年情感監﹐把孩子照顧成人﹐還有追求自己第二春的機會與權利。
老夫老妻的分道揚鑣﹐有各種因素﹐非婚外人可理解﹐但是﹐許多時候只是在一成不變的人生腳步中﹐思變的心理下﹐導致互相拋棄﹐這時通常都有“人就只活這一回﹐來者猶可追﹐再不追就遺憾了”的想法。
老男人比較方便追﹐但是通常下場很慘﹐除非人生的歷練給他智慧﹐否則﹐常是在家看年少太太的孩子﹐或者落個殘疾在身﹐無人看顧。
老女人可能享受有戀母情結男子的細心照顧﹐或者跟姐妹淘快樂逍遙﹐最好的是找到一個終於可以無災無難牽手共賞夕陽之美的良人。最笨的是自怨怨人﹐整日在家裡抱著昔日的垃圾自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