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覓寧靜住家 6撇步
還我一個寧靜家園!
居家噪音無所不在,嚴重的話會對個人身心造成極大傷害,甚至好比是一種「慢性自殺」。教大家如何挑對房子,讓自己耳根清靜!
「家」是每個人可以放鬆心情、不受干擾的避風港,尋找一個寧靜的住家環境,是每個購屋族的願望。
然而,居家噪音卻無所不在。噪音、空氣污染、水污染,並列為現代環境公害的三大殺手,長期處於噪音不絕於耳的環境中,好比是「慢性自殺」,對身心都不健康。
消費者懂得買對房子,要尋找耳根清靜的好房子,首先要以「地段」的環境音量為考量,其次是配合建築物外部噪音的隔音處理,加上內部噪音源的減音管制,才能創造寧靜的居家環境。
選屋 先做好功課
台灣的營建業有幾個奇怪的現象,首先是,無論是建築師、土木技師或結構技師,專業技師們都是以工程費用的百分比,作為他們收費的標準,也因此缺乏提升效率以降低工程成本的動機。
其次,各種技師間不懂彼此的專業領域,致使工程的規畫、設計與施工之間經常出現矛盾,造成工期拖延及成本浪費。再者,台灣經濟逐漸發達之後,技術工人的工資急遽上升,但工作態度卻不似以往勤奮及努力。加上工安事故頻傳,工地的意外死傷增加,使得既辛苦又危險的建築工作乏人問津,造成人力嚴重短缺,導致工程的進度與品質均難以控制。
以居家噪音為例,居家常見的噪音,主要來自室外的車輛、工廠、工地和學校,以及大樓內的電梯運作、抽水馬達啟動及左鄰右舍裝潢、吵鬧的聲音等,此外,自家的冰箱、馬桶、冷氣機、排油煙機、排水管等設備發出的聲響,不論高頻或聽不見的低頻,這些噪音都伴隨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5個產生噪音的原因:
原因1:牆體無法有效隔絕噪音
噪音來源主要來自外部環境,尤其是鄰近高架橋、大馬路、工廠、捷運站、工地、學校等,很容易受到噪音干擾。要阻擋室外環境噪音入侵,第一道防線是「外牆」和「隔戶牆」,而室內房間的「隔間牆」則是第2道防線。牆壁的隔音效果主要取決於開口的地方,像窗戶、百頁窗、排氣孔、門等,但有些台灣住宅的牆、體隔音效果不佳,現代建築的外牆,大多使用鋼筋混凝土或紅磚,一般隔戶牆採用鋼筋混凝土牆,但在抗震、減重、施工等考量下,像純鋼骨結構大樓會改用輕質隔戶牆,在隔音效果上就需要加強。現在採用輕質隔間牆已愈來愈普及,市面上常見的材質包括石膏板牆、合成水泥板牆等,隔音效果較差,也需要額外補強。
此外,牆壁變質如出現龜裂、漏水現象,也會使隔音效果變差。再加上有的建設公司偷工減料,未將隔間牆施作到頂,或是管路周遭未做好氣密,尤其是隔戶管道間管路貫穿位置及總開關箱上方,是最易疏忽的漏音之處。
原因2:門與窗是噪音入侵最佳管道
門與窗,是建築物的開口部位,因為材質較薄,隔音性能比牆壁差,加上經常開開關關,框、扇之間很容易形成縫隙,成為噪音入侵的最佳管道。
如果出入玄關大門及廚房出陽台的門扇、門框材質不佳或厚度不足,門扇與門框、地坪間無法密合,室外樓梯間或隔壁的交談聲,就可以聽得一清二楚。窗戶的窗框及窗扇材質、厚度、氣密度與玻璃厚度、層數等,也會影響隔音效果。
原因3:樓板太薄、跨度太大影響隔音
社區型的集合式住宅,最常上演「樓上吵架、樓下不得安寧」的戲碼,連半夜三更,某一戶人家的花瓶從桌上掉下摔碎的聲音,也會讓左鄰右舍從夢中被嚇醒。追根究柢,這是因為住宅的樓板不夠厚實,不是太薄,就是混凝土強度不夠、鋼筋量太少,加上常因空間需求,將柱與柱之間的跨度加大,造成樓板軟弱無力,很容易傳遞走路、跳動產生的振動聲響。
原因4:機器設備慢性「魔音穿腦」
對身體健康傷害最大的噪音,其實是機器設備製造出來的振動噪音,像電梯、馬桶、空調設備、浴廁抽風機、緊急發電機、揚水馬達、地下室抽排風和鼓風機等。往往機器一運作就停不下來,加上大多屬於規律的低頻振動噪音,對人簡直像「魔音穿腦」般折磨。
原因5:給水、排水管路震動摩擦
水管經常要承受很大的壓力,當水龍頭打開時,天花板內懸吊水管架如果沒釘牢就會有晃動的噪音,水管轉管處也會有水錘聲,金屬的熱水管跟懸吊固定的金屬材料,很容易因水管熱脹冷縮而產生摩擦聲;埋設在輕鋼架系統牆內的水管,也會因熱脹冷縮而與鋼架立柱摩擦起音。
尋覓寧靜住家 6撇步
2:購屋前看規畫設計
看預售屋時,我們可以從規畫設計來判斷未來居家的寧靜性。第一個關鍵,是看門窗的開口位置。門窗對建築物的重要性,就像人的七竅,但門窗也是外部噪音最容易侵入的地方,因此門窗開的位置,應儘量避開人車吵雜的地方,如大馬路、學校或工廠等。一般來說,遠離並背對道路及愈高的樓層,噪音干擾愈小;窗戶外有陽台、陽台扶手的欄杆較高,也比較聽不見噪音。
第二個關鍵,是看室內空間配置。拿到建設公司提供的平面設計圖後,記得先檢視起居室、臥室、書房等私密空間,是否遠離道路、電梯間、管道間等噪音源?更重要的是要避開隔戶牆。
對兩間透天房屋共用一面牆壁的雙拼住宅來說,臥室要避免與隔戶的浴室或臥室相接,最好擺在最遠的兩側,讓自家客廳等公共空間擺在隔戶牆旁,與隔戶的客廳為鄰;同時避免臥室床頭牆面,與樓梯、電梯、浴廁、管道間、放置洗衣機陽台牆面共用,這樣可以確保臥室的安靜。
3:購屋前看建築結構
樓地板與外牆板愈厚,使用鋼筋量愈多,隔音效果愈好,像使用雙層鋼筋、15公分厚度的樓地板與外牆板,隔音效果絕對會比使用單層鋼筋、12公分厚度的樓地板與外牆板好。此外,樓地板的樑跨度愈小,隔音性能也越佳。也就是說,當樓板跨距從5公尺,縮小至3公尺時,隔音效果就會大幅提高。
但須注意的是,牆板的厚度及樑的跨度會影響到室內空間的使用,最好在加強隔音效果時,一併將房間淨高及寬敞度列入考量,尋求最佳的平衡點。
如果受不了樓上住戶或左鄰右舍「追趕跑跳碰」時帶來的困擾,不妨在室內裝潢時考慮加做隔音工程。原本用於視聽室或錄音室的隔音工程,也可以運用在住家天花板、牆壁和地板。
一般住宅天花板表材多用矽酸鈣板,較無隔音效果,採用礦纖維材質的「隔音板」,約可過濾掉10﹣20%分貝音量。
4:購屋前看建築材料
開窗設計與材質和加工精密度,影響窗戶的遮音性能。一般來講,橫拉窗的開窗方式,遮音效果比推開窗式要好;氣密性愈高,隔音效果愈好,因此氣密窗框優於一般窗框。
頂級的氣密窗可以隔絕室外8成的噪音,部分豪宅建案已經將氣密窗列入標準配備。不過,氣密窗不是萬靈丹,如果聲音是由建築物的結構體共震傳導,如大樓地下室的發電機,或位在高架橋旁的大樓,都是由鋼筋混凝土共震傳播噪音,並非空氣傳導,氣密窗仍無法發揮隔音功效。
5:購屋前看設備品質
建設公司提供的設備,如緊急發電機、馬桶、抽排煙機等,等級差異頗大,較廉價或使用效率較差的設備,其產生的噪音干擾也會較大。交屋時,消費者不妨留意這些設備運轉時是否會產生過大的噪音。
6:購屋前看施工品質
第一關鍵是施工中混凝土及砂漿是否搗築確實;第二關鍵是施工後牆、版面是否有明顯裂縫產生;第三關鍵是隔戶牆、隔間牆是否確實密封到樑底或板底。
要檢查水管管路是否固定良好,檢查重點是吊桿材料、吊架、間距、轉彎數四個關鍵。吊桿材料使用直徑2公分以上鐵螺桿,會比僅用鐵絲固定好;吊架界面使用橡膠墊減低震動衝擊;管路間距小、轉彎處有吊架,且彎管較少,噪音也會比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