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27 鄉之卷009~台南安平: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原為荷蘭人於1624年始建,至1634年(明崇禎七年)完成,初名「奧倫治城 Orange」,後改名「熱蘭遮城 Zeelandia」,又名「赤崁城」、「安平城」、「臺灣城」或「王城」,因為早期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把這座巍峨的城稱也稱為「紅毛城」或「番仔城」。
荷蘭人最早在「一鯤鯓」建立一座簡單的砦城,這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也是台灣最古老的城堡,這裡曾是荷蘭人統治台灣的中樞、也曾經是鄭氏王朝三代的宅第。台灣光復後,才命名為「安平古堡」,目前以『臺灣城殘蹟』列名國家一級古蹟。
目前安平古堡西洋建築為日據時代所建,大致可分為古蹟紀念館、瞭望台、古壁史蹟公園等部分;附近設有史蹟公園及陳列館。並建有新式瞭望台,是安平古堡的新地標,登上塔頂,視野及佳,除可俯瞰熱蘭遮城的半圓堡遺跡外,還可遠眺安平街景;而當年熱蘭遮城的外堡「烏特勒支堡」,也就是現在的安平公墓,以及旁邊的安平小砲台,也一覽無遺。
軍裝局石碑:清廷於此設置「軍裝局」,以為儲備軍火、兵器之所,今尚存大砲數尊與軍裝局石碑,可供緬懷昔日駐兵防衛的情景。
防禦古砲:古城四角之稜堡為砲臺,各有大砲五門,為城堡中主要之防禦力量。古砲雖已銹跡斑斑,仍為古堡增添幾分軍事重地的肅穆氣氛。
古蹟紀念館:紀念館是日據時期的海關宿舍,內部展出包含荷鄭時期的政治史蹟、熱蘭遮城的模型,以及由奇美博物館籌劃的荷鄭時期文物展示等。
城壁遺跡~牆上古榕樹根盤結,顯得古意十足!
外城南壁在永漢民藝館旁,高三丈餘,城壁是用糯米汁、糖水、蚵灰殼和成泥,以紅磚砌成。紅磚色深者,是荷據時代由印尼、爪哇運來的;色淺較紅者,是後來明鄭時代增建時,自福建廈門運來的。城壁的上端仍留有剪刀形的壁鎖凹痕,是鎖樑柱用的,防地震;方形的洞口則是清軍築營房時挖的,用來放柱子。
永漢民藝館:本為清稅務司公館遺址,現陳列邱永漢捐贈的民俗及山地文物,其中有難得一見的樂器漢明鄭時的火藥壺,相當具有歷史價值。清朝康熙年間,將台灣的行政中心移至赤嵌,缺乏管理照料的熱蘭遮城逐漸傾毀,再加上建築億載金城時為撙節經費大量利用了這裡的磚石,一般民家見狀,更是有恃無恐,修築屋舍也來此就地取材,熱蘭遮城就這麼被拆得體無完膚!熱蘭遮城被完全剷平是日據時期的事,1930年,統治者利用原地建起了紅磚平台,以及白牆黑瓦帶有南洋風味的海關宿舍,新建築的使用面積較原熱遮蘭城小,因此部分城牆能保留至今。
游古迹,犹如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