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19 05:45:00coolman

一群未曾謀面的老伯伯......

大約兩年前,接受台北一家管理顧問公司的委託,撰寫一封日文信。
  信件的內容重點該公司已經設定好幾個問題,而信件的對象則是五十多年前曾經服務於「台灣鐵道株式會社」的幾個員工。
  撰寫該封信的原因是當時政府機構要整理一系列的台灣文化資料,這個案子委託給民間的這一家管理顧問公司負責,所以輾轉找到我要我撰寫日文信。
  寫信的目的是希望當時服務於鐵道株式會社的這幾個日本籍員工,能夠提供當時會社內的作息時間、福利制度、員工升遷等等相關制度的資料,並且希望他們能夠提供當時場內的照片等等。
  總計有十三個日本人,而提供這幾個日本人聯絡資料的是當時鐵道株式會社的台籍副廠長。
  仔細算了算,當時的這些員工到現在也應該有七十歲左右的年紀了。姑且不論是否尚建在,光是要他們回憶並提供照片可能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而因為是對相當於長輩的對象寫信,所以跟該公司說好,不用打字的方式,而是一封一封手寫以示尊重。
  說真的,抄了十三的信,每封信都有B5尺寸兩張,真的是有點辛苦!
  信件寄出後,沒想到回信很快就來。總計有六個人回信,而且清一色也是手寫。
  每個人都有附上照片,每個人都詳細說明當時廠內的種種制度規定。
  這些回信仍然由我統一整理,翻譯成中文之後再交給該公司。
  其中,有一位老先生的回信最令我印象深刻。
  他用A4大小紙張,滿滿的寫了六頁。
  首先他再三道歉,解釋自己因為出了趟遠門,所以沒有在第一時間回信。
  接著他詳細說明自己這一趟遠門是開長途車到弟弟家。他詳述旅途中的種種,在哪個休息站休息,在哪裡下車買便當,又在哪裡看見美麗的風光,然後才到弟弟家。
  他也詳細說明弟弟家附近的風景與風土民情。
  接下來,他說到當時他在台灣鐵道株式會社服務時的狀況,並且告訴我們他相當於現在台灣的“建教生”,所以通常是一半時間上課,一半時間上班,住在會社裡,吃也在會社裡,其他跟他一樣的建教生都是過一樣的生活。
  中間有一段他提到當時會社裡的升遷與福利,他說當時也有相當於現在的福利金與退休金制度,原本他已經計劃好服務幾年之後就可以領到多少錢,然後他要如何如何運用這筆錢。
後來因為日本戰敗,所有日本人都被遣送回國,所以那筆錢當然就沒有了。
  信件到這裡,由字裡行間可以感覺到他的無奈!
  他又談到回到日本之後,他每隔一段時間就去考一個證照,包括建築師執照、會技師執照等等專業證照。
  他說因為都不是本行,所以準備起來很辛苦,還好有當年在鐵道株式會社工作時的某某經驗,所以讓他有些概念得以考取。
  這位老伯伯每提到一個證照的考取過程,都會對照他在會社服務時的部門,告訴我們都是拜當時的訓練所賜才有今天。
  他的字裡行間充滿感激與懷念。
  滿滿六大張的A4信紙,等於把他的人生交代了一遍。
  他在最後寫道:
  「我雖然是日本人,但是我在台灣出生,在台灣長大,在台灣受教育,所以台灣等於是我的故鄉。全世界的鐵路都在高速化,如果我的故鄉台灣的鐵路也能隨著時代而進步,當然是我們這一些開路先鋒最樂意見到的…..。」
  其餘的五個老伯伯的信,大多簡單扼要的把我們想要的訊息提供清楚,充分顯示日本人拘謹有禮的一面。
  但是其中仍然透露許多令人感動的訊息。
  當時的鐵道株式會社廠裡面,除了員工福利比照當時的美商之外,同時還會舉辦員工社團活動,最常見的是球類比賽。有時候是敦親睦鄰的團體活動,廠內員工跟鄰近鄉鎮的住戶互相交流,例如一起健行或是旅遊等等。
  敘述完當時廠內的種種規定與制度之後,在結語的地方,大多數來信者都真情流露。
  有的人說很高興在五十年後的今天,台灣政府願意重視他們當時留下來的文化資產。
  有的人說當時結交許多台灣朋友,至今都還有聯絡,每年他們這些老員工固定找一個國家辦屬於台灣鐵道株式會社的員工大會。
  而幾乎所有人都說台灣是他們的故鄉,至今仍然念念不忘……。


  後來管理顧問公司將他們寄來的照片製成光碟,連同照片正本與一封謝函寄回給他們。
  過了不久,該公司通知我,那位老伯伯寄了很多日本的藥品要送給我……。
  當時他們在信裡面說今年他們的老員工聚會在台灣辦,希望我也能夠去參加…….。
  一群未曾謀面的老伯伯,打動我的心。
藉由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