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0 15:12:03台北光點
嘻哈當國》怎辦張顯耀?馬金體制怎了?
*陸委會的直屬上司,國安會不在列;(1) 對岸事務歸屬總統職權;(2) 國安會「依」憲政體制,乃總統之「幕僚」、「諮詢」單位,是「會議」而非機關。行政院長則同為幕僚長;當王郁琦稱此事曾「循」體制、未先達於總統時,即已違反憲政體制。
*中央社╱台北20日電 2014.08.20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王郁琦今天說,他與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對話時,張顯耀確有詢問去職由誰決定,他僅說是「上面長官」,未指名是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金溥聰。
王郁琦強調,要張顯耀去職,事前依循體制向行政院長、國安會秘書長報告。
張顯耀昨天接受電視專訪說明去職過程,點名是金溥聰要求他離職。王郁琦上午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說明與張顯耀談話過程。
王郁琦說,張顯耀確實曾詢問遭去職是誰的決定?他告訴張顯耀,是「上面長官」,但沒有指名是金溥聰。
接著,張顯耀問他,「是不是總統?」王郁琦告訴張顯耀,這件事跟總統馬英九無關,因為他當時並未向總統報告此事。
王郁琦說,他依循體制,向行政院長江宜樺、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報告,並且取得同意之後才處理,「因為我相信,行政院長與國安會秘書長應該會跟總統報告」,所以他當時沒有直接向總統報告。
王郁琦表示,後來,總統知情後,的確向他詢問此事,他也向總統說明整起事件過程。
此外,對於張顯耀在電視專訪指出,行政院原本要安排他擔任某公司董事長一職,王郁琦也提出說明。
王郁琦說,張顯耀工作上的疑點尚未釐清,為了要釐清疑點,必須調離現職接受調查。當時考量相關情況,一旦疑問釐清,沒有問題的話,必須給予公平適當的處理,所以才向張顯耀表示,將安排新職務。
王郁琦強調,這項職務的安排,「是過渡性的暫時安排」,是為了讓張顯耀能在那個職位上接受調查,待調查結果,才能進一步處理。
嚴長壽:馬若被老闆開除幾次 就不會像這樣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台東縣報導 2014.08.27
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昨天在台東演講時,以總統馬英九為例,他說,馬總統當初如果在美國多接觸底層、了解底層,最好被老闆開除幾次,而不是一回台灣就當總統英文秘書,如今就不會是現在這樣,看不到最底層
嚴長壽昨受邀到台東縣中小學校長會議演講,談到公民的素養,嚴長壽說,不應縱容立委任意羞辱官員,導致人才不願意任官服務;所以會出現羞辱官員的立委,責任在選民,選民的公民素養不好,就助長這些立委的氣焰,「應該告訴這些立委,我不希望你這樣做。」
嚴長壽說,在目前情況下,人民缺乏判斷是非的思辨能力,很容易被政治人物綁架,台灣不只是領袖一個人的問題,無論由誰執政,五、六年內台灣政治不會太安定。
他感嘆學生們往往被保護太過,不論在家或在外面,多少享有不同程度的特權,如前總統陳水扁雖是三級貧戶,但因成績好,在家也有特權,「他家裡洗碗的時候,會叫成績好的陳水扁去洗碗嗎?一定是叫他姊姊去洗碗,叫阿扁去讀書嘛!」
他又舉例馬總統說,如果馬當時不要靠關係,能在美國底層多歷練十年,去做一些工作,接觸底層,了解底層人民的生活,最好還要讓老闆開除幾次,而不是享受特權回台灣當總統秘書,也不會是現在這樣子,看不到最底層。
嚴長壽說,現在部分大學生只學會自由和抗爭,卻沒學會紀律和思辨,自由卻不自律;喜歡遊學卻不留學,缺乏國際觀,未來出社會可能比扎實學技術的高職生還不如。他對著台下的中小學校長們說,「你們的責任很重大」。
他表示,曾有大學教授向他訴苦,班上有六十個學生,但每次上課只能看見廿人,有的學生到學期結束還不認識;學生上課不是滑手機就是聊天、睡覺,校長又規定不能當人,真不知道該怎麼教下去?「這種慘況不是少數的現象,而是普遍現象。」嚴長壽說,會出現鄭捷這種學生,應該檢討當前的教育體系,否則學生時是這樣,未來成為公民恐怕也差不多。
張顯耀去職 黃國昌痛批:馬政權腐敗沉淪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2014.08.20
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請辭案鬧得沸沸揚揚,中研院研究員黃國昌在臉書痛批,這件事充分暴露了馬政權的腐敗沉淪。
張顯耀昨接受本報專訪五度激動落淚,稱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上周四找他,說是金秘書長(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要他離開現在這個職位,且王郁琦說馬總統不知此事,不過之後會安排張顯耀去一家公司擔任董事長。
黃國昌表示,如果真的如張顯耀所言,為何下令張顯耀去職的是金溥聰,但馬英九竟然不知情?行政院長江宜樺更成了路人甲?這簡直是視國家憲政體制於無物的胡作非為。
黃國昌指出,若張顯耀真的涉及洩露國家機密,應該立即依法究辦,為何可以讓他靜靜辭職,還「一起串供了對外的『家庭因素』謊言,更竟準備好了『董事長』的酬庸職務?這個國家要被這群人糟蹋到什麼程度?」
高孔廉:兩岸談判全錄音 張顯耀難亂說話
*聯合報╱記者李仲維 2014.08.20
前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兼海基會秘書長張顯耀因疑似涉及國安洩密案遭移送調查局,前海基會秘書長高孔廉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每次兩岸會談都是公開而且全程錄音的,不大可能會亂說話,他認為根本不會發生洩密這種事。
前陸委會特任副主委、監察委員劉德勳受訪時,以對本案處理流程不了解為由,不願表示意見。
高孔廉指出,身為我方主談代表,在兩岸協商時的發言內容,都是經過陸委會和高層會報決定的,通常不會逾越。至於是否能向陸方表明我方談判底線的問題,他認為,主談代表向對方表態只能讓到這裡,不能再讓,為了爭取我方所要的,這是可以說的。
由於張顯耀這次是事後遭到檢舉,很可能是出自我方協商團隊內部的舉報,對此,高孔廉分析,每次兩岸會談都是公開的,也都會全程錄音,主談代表不可能會亂說話,他認為根本不會發生這種事,因此對於張顯耀案,他也感到十分納悶。
至於外界也指張顯耀涉及向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轉達台商請託案,有關說之嫌,高孔廉則認為,以通案方式希望大陸方面協助,這是沒問題的,個案也會有,但要看請託內容合不合理,這就需要當事人判斷了。
高孔廉說,他在任內沒有所謂洩不洩密的困擾,協商團隊每次也都圓滿協助他完成任務。
直言集/內部搞矛盾 兩岸談判怎辦
*聯合報╱記者林庭瑤 2014.08.18
陸委會前天公布陸委會副主委兼海基會秘書長張顯耀因「家庭因素」離職,張顯耀昨晚發出聲明稱去職是「被長官告知」。此次唐突的人事異動,已透露出談判團隊內部不和的警訊;當我方自亂陣腳,未來兩岸談判進入深水區,恐將不利於對陸談判。
陸委會副主委兼海基會秘書長,是台灣首席談判代表,用人必須慎重,今年僅半年時間就連換兩員大將:農曆年後高孔廉去職,八月又有張顯耀離職,兩次都引發外界錯愕。
高孔廉任職當時,海基會兩位高層傳出不和。據了解,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去年底不簽續聘公文,要求高孔廉提出辭呈,高孔廉甚為詫異、也極度不滿,為此,高孔廉直接「面聖」馬英九總統,馬經一番考量,同意高孔廉於年後離開海基會。
相隔僅半年,張突然「被長官告知」離職,陸委會回應以「有疑點待釐清」,卻沒說明疑點為何。中共對臺策略是一盤棋局,目標一致、行動整合,相較之下,我方談判紀律相對鬆散,隨著高孔廉、張顯耀離開談判團隊,兩岸談判進入深水區,陸委會恐須加快重新布局。
直言集/鬧到撕破臉 馬江體制怎了
*聯合報╱記者楊湘鈞 2014.08.18
馬江內閣又出包,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離職原因「一夕數變」,先是張顯耀發聲明打了官方「請辭」理由一巴掌,又傳更勁爆的張是因「工作上有疑點待釐清」而「調離現職待查」。一個部會副首長離職,竟然搞到幾近撕破臉的難堪,馬江體制到底出了什麼大問題?
張顯耀曾任親民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及第六、七屆立委,遊走橘、藍陣營,但他所學及經歷,又多與國安、兩岸有關,兩年多前被延攬擔任陸委會副主委,當時各方多是看好,甚至也不排除有朝一日「扶正」成為主委的可能。
然而,張顯耀在陸委會副主委期間雖積極任事,但也常未改過去立委直言作風,六月時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來台,傳出張顯耀對媒體發言引發爭議,即是一例;更有傳言指他常先允諾對方後才向國安高層回報,以致高層認為張有逾越分際之嫌。
但也因府院高層迄今不願說破,以致張顯耀的去職傳言滿天,連帶也使府院深受內傷。
馬政府的部會官員離職,最近這兩年已見怪不怪,但張顯耀的離職,麻煩的是,他的職務涉及攸關國家安全與最敏感的兩岸業務,而這也是馬總統的職掌,其去職原因更令人好奇。
若張顯耀果真是「因事」調離現職待查,如何不讓人聯想:莫非馬政府連最根本的國家安全都已出了大包?
張顯耀聲明 「被告知」請辭陸委會
*聯合報╱記者賴錦宏/台北報導 2014.08.18
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昨晚發出聲明強調,他上周被告知去職,「當長官不需要我,顯耀也坦然接受」,表明下台並非自動請辭。行政院前天發布內閣人事異動,張顯耀因「家庭因素」請辭獲准。
張顯耀昨晚以簡訊通知部分媒體聲明內容,全文如下:「感謝各界的關心,顯耀於上周四被長官告知辭去陸委會副主委一職,在陸委會任職期間,顯耀一直盡忠職守,身為總統任命之特任官,國家需要我時全力以赴,長官不需要我時,顯耀也坦然接受,再次感謝陸委會及海基會一起打拚的同仁,以及支持我的朋友們。顯耀敬上」。
張顯耀前天沒有預警下突然去職,引發諸多揣測。陸委會發言人吳美紅前天表示,張顯耀因張母近來健康狀況欠安,且近來兩岸關係進展快速、事務繁重,公、私權衡下最後才決定請辭。但外界多以為,張的母親身體狀況不佳,已有一段時日,以此原因請辭不盡合理。
不過,前天行政院公布人事案後,記者即聯絡不上張顯耀。直到昨晚,突然傳出這封張顯耀署名的簡訊,再度引發外界一陣揣測。
依張簡訊內容,去職因「長官不需要我」,究竟長官所指何人,外界一頭霧水。有消息說,張顯耀是在六月中共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來台進行二次「王張會」,因維安出狀況,與他發言不謹慎有關。也有消息稱,張顯耀與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不和而去職。
國安體制崩盤開始!
*張榮豐 2014年7月8日
昨天早上,接到老長官丁渝洲上將的電話,他對金溥聰高調視察情治單位的做法,完全不能接受。更對馬總統在國外出訪時,為金溥聰行為辯解的說詞不能認同。
丁上將是我非常尊敬的國軍將領與長官,他的敬業、認真、重視指揮道德,以及正直的人格,廣受我們國安系統的敬愛。雖然我們都「烏龜變鱔魚」-解甲歸田10年以上,但電話中仍可以感受到他對國家的憂心。我想我不應該沉默,應該從專業的角度來分析此事,並和大家分享。
迄今為止,各界對金溥聰的做法,大多從法律層面來評論。這些批評都正確,但法律是最後的防線,也是行事邏輯、準則的最下游產物;較難看出金溥聰此一作法,真正的傷害在哪?
台灣的國安會是在1993年12月30日,國安會組織法公佈之後才正式法制化,其運作精神大部分來自美國的國安會;都是總統的幕僚、決策諮詢機構。要瞭解「幕僚」、「諮詢」機構的本質,必須先瞭解總統決策的流程。總統決策流程和大部分部、會或企業的流程大同小異,都由四個環節構成,即:1、分析問題。2、產生方案。3、做成決策。4、執行、督導。
國家安全會議主要的任務,就是在1和2這兩個環節,協助總統完成兩岸、國防、外交(李前總統時期,嚴格禁止國安會介入國內事務)決策。由於國家安全會議只負責分析問題,以及提出建議方案,不能涉入決策,所以這也是它被定位為「幕僚」、「諮詢」機構的真正精神之所在。
決策這個環節,是由總統召開國家安全會議來完成的。在總統做完決策之後,通常會指定負責督導該項政策執行的首長,有可能是國安會秘書長、行政院長、陸委會主委、經濟部長…等,一般視任務性質而定。(註:國家安全會議有時是指「機關」,所以有秘書長的職位。但這一段描述由總統召開的決策會議,依憲法規定也稱「國家安全會議」,它是「會議」,不是「機關」。這也是外界容易混淆之處)
國安會在分析問題這個環節,需要各部、會及國安局,提供和任務或政策有關之訊息、情報的支援;而國安局下又有六大情報單位,負責情報蒐集。依照情報循環,所有情報都須經:登記、鑑定(相關性、可靠性、一致性)、分類、研判,最後並經國安局四處負責綜合研判,而後提供給總統做決策、國安會分析問題時參考。
如果金溥聰可以隨時「視察」六大情報單位,藉此宣示他是它們真正的老闆,那麼將來國安局綜合研判的功能就廢了。如果再加上人為的操弄,那麼這些單位間就可能上演「爭寵諉過」、「互相傾軋」…等等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劇碼。
另一方面,國安會、金溥聰或馬英九個人,就會收到大量「黃金與泥沙俱下」的資訊,而他們既無處理這些情報的能量,更無這一方面的專業。這些情報單位辛苦蒐集而來的情報,在這種情況下不是被糟蹋,就是淪為垃圾。
所以金溥聰高調視察情治單位的做法,是破壞總統決策流程的起點,也是國安體制崩盤的開始。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前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