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正:台灣創業者 少了國際野心
*經濟日報╱記者黃國蓉/台北報導 2013.07.23
中國「時尚傳媒」戰略及事業發展副總裁張揚正表示,台灣的創業者和香港、大陸相比起來,最缺乏發展「大市場」、「跨地區服務」的野心,這也影響到台灣創業者的格局。他鼓勵台灣創業者走出去,不論在發展服務或連結創業資源,都要與國際接軌,才有助於發想更好的服務。
張揚正將來台參與「IDEAS Show 網路創意展」、「IDEAS Expo網路博覽展」系列活動與研討會,提供大陸業者觀點。
時尚傳媒是中國最大的雜誌傳媒集團之一,近年有意藉併購新創網路公司、發展新媒體事業,張揚正是重要的操盤手。
張揚正出身台灣,曾在美國求學、任職,也擔任許多中國創業大賽評審,對兩岸三地網路創業趨勢與團隊有密切觀察。
兩岸競合/中國夢遇阻 台灣品牌優勢不再
*聯合晚報╱記者呂俊儀/台北報導 2013.07.24悶經濟成為台灣亟欲擺脫的困境,面對產業典範移轉,全球經濟板塊挪移,加上中國市場逐漸質變,以往台商的「中國夢」正在逐漸瓦解中,搶占中國市場放眼國際的思維不再成為企業擴張的萬靈丹,反觀務實看清品牌本土化的特質,透過技術升級與領先,尋找被忽略的市場發展品牌,專注如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所言,以創造華人優質生活所需的各種需求出發,或可跳脫傳統品牌競爭思維。
中國第1=世界第1 迷思瓦解
台灣品牌經營困境,不論產官學在過往數十年來已有很多討論,也經常成為商界研究講述的主範疇,但近年來,台灣產業發展從西進中國設廠、品牌代工分家、乃至近期典範移轉等等議題後,仍不見產業走入正循環,反造成官方經濟數據與民間感受出現極大落差,就連過去造就台灣的PC、手機等科技品牌大廠,隨中國電腦製造產業趨向成熟,台灣品牌光環反趨黯淡。
市場就是王道,隨中國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加上歐美在金融海嘯過後元氣大傷,以外銷為導向的台灣,近年來(政治政策驅使)經濟發展政策益發向中國靠攏,不過中國自身經濟近來也面臨轉型,以往在中國市場搶占第一,就等於世界第一的迷思面臨瓦解。
中國品牌崛起 台廠捉襟見肘
面對中國品牌崛起與質變,台灣品牌未來在中國市場競合下越顯捉襟見肘,台灣品牌教父施振榮就直言,長期來看,台灣品牌在中國經營是非常辛苦的,大家不要有期待,也沒有希望,因為北京扶植如聯想、華為等中國本土品牌的政策主軸一定會不會變。
施振榮分析,品牌本質上就要當地化,才會比較有效,連蘋果以往拓展PC產品,都不易進中國市場,但市場越大越容易作品牌。以歐洲為例,泛歐向來就是單一大市場,歐洲品牌業績來源有時甚至8成來自於歐洲,約2成來自國際,或至少半數營收來自歐洲地區本身,而美國品牌也有一半業績來自美國市場,另一半才是國際市場。
他坦言,25年前台灣企業沒有中國市場很難躍升全球前幾大品牌,以宏碁來說,是相對有個契機才爬到前三名。
傳產康師傅 贏在在地化
事實上,若從宏碁、宏達電過去的成功來看,宏碁因歐洲市場站上全球第三大PC品牌,宏達電始於北美,但在歐洲自有品牌逐漸在智慧手機上嶄露頭角。而傳產品牌如頂新的康師傅,就是將品牌在地化典型案例之一。
如今中國品牌正掀起全球紅流,除聯想擁有地主優勢外,包括華為、小米等已悄悄改變全球品牌版圖。但說穿了,這股紅流,不但是貿易不對等下的產物,也是台灣不可迴避的政治現實。
與敵共舞 找競爭新出路
只是就如施振榮建議,如台灣近來就被服貿綁死。他強調,與敵共舞是常態,雖然競爭,但打贏,對競爭對手也是有貢獻,就像日本戰後貢獻給美國。施振榮認為,儘管台商在中國拓展品牌不易,但市場還很大,客戶需求也無窮大,反而台灣欠缺經營品牌能力,雖在中國仍有優勢,但品牌還是需在地化。
Taiwanese Entrepreneurs Saying Goodbye to the U.S., Hello to China
* Written by Samantha Huang, a researcher at Stanford Law School. 11/06/2012
Most foreign entrepreneurs are clamoring at America’s gates to get a piece of the innovation incubator of Silicon Valley. But serial entrepreneur and Taiwanese immigrant Jerry Chang has done what most hopeful incomers would consider the unthinkable and taken his business offshore. In 2009, he established the mobile payment company Mobile Radius. Rather than found the company in the U.S., let alone his native Taiwan, Chang decided to take his business to China. To many, his decision is a surprising one. Chang does not face the typical obstacles encountered by most immigrant entrepreneurs. He acquired U.S. citizenship over two decades ago, and has significant experience in the tech field. His first company, Clarent Corp., had boasted a client list of big-named companies like AT&T Worldnet, China Telecom, and Telstra.
Chang is representative of the growing number of immigrant entrepreneurs who have begun to seek market opportunities outside the U.S. in the phenomenon called the reverse brain drain. I met him in the course of conducting research for a Kauffman Foundation report on immigrant entrepreneurship, which foun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immigrant founded-companies in Silicon Valley had dropped from 52.4% to 43.9% since 2005. Significantly, the reverse brain drain has hit Taiwanese entrepreneurship the hardest.
According to our findings, Taiwan has dropped from the fourth top immigrant-founder-sending country to twenty-second since 2005. This translates to a de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Taiwanese-founded startups from 5.8% to 1.1%. By contrast, the rankings for other top sending countries have remained fairly stable over the decade. The cause for concern for the decline in Taiwanese entrepreneurship in particular is because Taiwanese immigrants historically played such an integr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S. tech industry, apart from Chinese and Indians.
But where are Taiwanese entrepreneurs going? Jackie Yang, co-founder of the Silicon Valley venture capital firm TransLink Capital, has a few ideas. TransLink Capital specializes in leveraging Asian industry insight to invest in U.S. startups, and Yang has worked with numerous Taiwanese entrepreneurs throughout the years. Yang cites that one reason for the decline in Taiwanese entrepreneurship is because many Taiwanese are simply staying home. Because of increased local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aiwan has been better able to retain its high-skilled workers, many of whom would have otherwise pursued their fortunes abroad. Indeed, fewer Taiwanese students in the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EM) fields are studying in the U.S., effectively cutting off a potential bloodline of foreign talent.
More Taiwanese entrepreneurs are also returning home. Following the dot-com bubble, many Taiwanese STEM students trained in the U.S. began leaving the U.S. following graduation. Historically, these students likely would have remained in the country, applying their skills within U.S. industries. But this is no longer the case. The demand for U.S. residence has dramatically dropped among Taiwanese high-skilled immigrants. In fact, since 2005, the number of employment-based green cards awarded annually to Taiwanese immigrants has decreased by more than 800 to roughly 2160 such green cards each year, suggesting a growing indifference about Silicon Valley as the singular best place for innovation
Yang points to another emerging trend. Many Taiwanese entrepreneurs are not just returning home to their native country, but are moving to China. For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them, China—and not the U.S.—has become the optimal place to start a business. A major reason for this shift is China’s lower startup costs for establishing tech businesses and Taiwanese immigrants’ greater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mobility in the mainland, as opposed to the U.S. For certain sectors, China has also become a more attractive market. Jerry Chang chose China as the forum to establish Mobile Radius largely because of greater demand for mobile device technologies in the country.
Exacerbated by the 2009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aiwan’s economic reliance on the mainland likely will continue for the foreseeable future, as the state struggles to recover from its recent periods of market contraction. In the meantime, China will continue to divert the stream of Taiwanese entrepreneurs from the U.S., further worsening the effects of the reverse brain drain on the U.S. tech industry.
Immigrant entrepreneurship is in a state of general decline, and the case of the Taiwanese should raise questions about the ability of the U.S. to remain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 We are already witnessing signs of the U.S.’s ability to attract and retain foreign talent. Stemming the tide of the reverse brain drain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the U.S. heads off with emerging economies, particularly the likes of that of China. However, at least for the instance of Taiwanese entrepreneurship, reversing this downward trend may already be too late.
學者看台灣經濟:內虛、外感冒
*聯合報╱記者劉俐珊/台北報導 2013.07.23
經濟部昨天公布,上半年累計我國對外接單金額二千零九十一點二億美元,比去年同期衰退百分之一點七,是二○一一年以來連兩年下滑;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形容,台灣經濟情勢「內『虛』、外感冒」。
孫明德指出,前兩年全球深陷不景氣,但今年已逐漸好轉,照理六月接單表現不應如此。他研判,全球貨幣戰造成的不確定性,是影響景氣復甦的最大變數。
他說,美國聯準會六月首度釋出QE(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退場訊息,造成全球金融界恐慌,景氣「忽好忽壞」,導致廠商接單、下單都轉為保守。
下半年向來為傳統接單旺季,經濟部統計處長林麗貞指出,根據歷來統計,除二○○八年金融海嘯以外,下半年表現都比上半年好,但前提是「經濟情勢正常」。
林中斌:習近平目前對台作法─深耕經濟、淺探政治、人事整合、少說多做
*2013/05/31
「辜汪會談」已滿二十週年。習近平也已全面接班。中共對台政策最新方向為何?北京是否對台抗拒政治談判失去耐心?大陸對台經濟「讓利」已達飽和點?習近平將對台強硬?這些問題格外受人關切。
習近平從去年十一月中共十八大,接任中共總書記,今年三月全國人大,接任中國國家主席,四月參加博鰲論壇,他在對台政策上並無突破性發言。這與他通常講話,意象鮮明令人難忘— 如「踏石留印、抓鐵有痕」--成明顯對比。可能原因是目前北京內外皆面臨艱鉅挑戰,對台工作並非優先項目。即使如此,我們仍然可以就已發生過零落稀疏的跡象,歸納出習主政後,目前對台工作的幾個特點。
延續胡錦濤方向 超越胡錦濤作法
胡錦濤的對台政策,有以下四特點。其中有不少來自當時在福建和浙江任職習近平的建議。但是,習上台後雖延續大方向,但在某些作法已超越前任。
一、爭取台灣民心。四月十七日,中共新任駐美大使崔天凱在華府舉行到任酒會,邀請台灣記者出席,是自從一九七九年中美建交卅四年以來首次。四月廿五日北京國防部召開記者會也首次邀請台灣媒體出席。
二、深耕兩岸經濟關係。四月十日,台灣日本簽署「漁業協定」。西方媒體和學者預期兩岸關係因此被東京離間而疏遠。其實,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對此沒有譴責,而只以克制的語氣說:「我們非常關切」。事後亦無任何懲罰台灣的動作。相反的,中共隨後在五月與台灣完成「兩岸服務貿易協定」談判,並同意開放給台灣六十五項超過WTO 的待遇。而且大陸地方官員─如五月內就有江蘇淮安市委書記、溫州市長、湖北省委書記等─來台灣絡繹於途,爭取與台北直航、舉行文化活動等進一步關係。此外,兩岸互設辦事處談判積極進行。
從十八大習近平上台至今,有大陸背景的香港人高調的來台灣買都市黃金地段房地產,比過去更沒有顧忌。
三、擴大社會交流。北京與民進黨菁英互動在胡錦濤後期已開始。習近平上台後,繼續有新發展。一二年十一月初,北京國台辦官員在經濟學家吳敬璉陪同下首次進入台北民進黨中央黨部。今年四月,中國智庫與民進黨智庫「新境界文教基金會」討論合辦研討會。五月底,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表示「台灣不必再喊台獨」以回應北京日前所說「只要民進黨不再主張台獨,我們就會跟他們接觸。」
近年來,北京數度邀訪台灣退休將領。今年五月,北京甚至為台灣退休將領首度開放解放軍中央軍委參觀。
習上台後,大陸人士甚至積極拜訪台灣各宗教團體。
四、繞過政治難題。十八大後一天,美前國安會官員葛林(Michael Green)表示習近平處理台灣問題態度會比較強硬。不少人也持此看法。目前看來,那是誤判。原因是:習在東南沿海任官廿二年,與台灣人士互動頻繁。他瞭解台灣的程度超過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對他來說,台灣只能智取,不能力奪。
不少人說,北京對馬總統不願進行政治談判失去耐心。其實習近平很清楚如果施壓台灣要求政治談判,會引起台灣人民反感,為民進黨加分。習在博鰲論壇見蕭萬長,沒提政治談判。然而,習近平上台後,北京方面有技巧的偶爾會提讓兩岸「社會人士」進行「政治對話」。
中南海過去十年的對台經濟手段已有效果,民進黨菁英和媒體直接或間接在大陸投資做生意,因而調整其言論。一二年底,有台獨色彩的某電台取消數位言論激烈評論員的節目。今年四月,民進黨學者出現「台獨建國沒有市場」的「新中國論述」。
人事整合 少說多作
之前,中共外交和對台部門,做法和說詞經常相互杆格。台辦努力增進兩岸感情,但寧左勿右的外交部門,卻總是在國際上打壓台灣,使中共對台工作成效減半。此外,除了首任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有處理經濟背景之外,其他對台官員皆無。
胡錦濤開始整合外交部和台辦。習近平不只繼續整合外交部和台辦,還進一步整合商務部和台辦。
胡派外交部副部長王毅任國台辦主任。習調王毅回外交部並更上層樓任部長。習任命的新國台辦主任是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此外,習派原商務部長陳德銘取代陳雲林任海協會會長。
陳德銘專業為經濟和管理,並有博士學位。陳德銘曾任陝西省省長而陳雲林只作過黑龍江省副省長。
習上台後,對台人士專業和位階都加強。意涵是習將有所作為。
甚至,未來我們不排除看到解放軍軍事外交人才和對台人事的整合。
雖然,中共兩岸外交人事整合,尚未給台灣更多國際空間。最近兩次博鰲論壇,中共接待吳敦義和蕭萬長的官員層級偏低。然而,習上台後,馬總統出訪梵諦岡、台灣駐日代表出席日本三一一地震紀念儀式、台日簽訂漁業協議,即使大陸外交部都跳出來說話,但並無後續動作。
北京大戰略
習近平對台工作有其特點,但北京對台大方針是根據它○二年建立的對外大戰略。大戰略基本原則不只運用在全球關係上,也呈現在對台工作上,有以下四項原則:
一、「強調超軍事手法」。那些手法包括外交、經濟、心理、媒體、法律、旅遊、宗教、文化(孔夫子學院、國際選美)等層面。突飛猛進的軍事能力作為後盾,超軍事守法做為前鋒。一軟一硬,一前一後,如此擴展國家影響力,處理國際紛爭。
二○○四年後的中共國防白皮書,已刪去傷台灣感情的「不放棄對台動武」。
○五年的《反分裂法》,表面是為武力犯台提供法律依據,但真正用意是在中共內部安撫鷹派,為對台部門放心做惠台措施解套。依個人統計,○五年五月至○八年二月,北京惠台措施已有五十項。
二、「政策整合」。以前,北京各部門自行其事,成效互相抵銷:外交部姿態僵化,解放軍發言咄咄逼人,公安手法拙劣。現在,外交官靈活有禮,軍官懂外交辭令,公安收斂。對外公開言詞上已經整合,官方不再用「和平崛起」統一使用「和平發展」。不提「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而說「太平洋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
三、「間接路線」。○三年中共開始推動「台農計劃」:透過給台灣中南部農民經濟利益,影響民進黨的票倉。其效果已經浮現:有不少民進黨縣市長登陸賣水果,放棄台獨言論。
中共積極和民進黨建立關係,讓國民黨不能「獨霸兩岸專利」,間接給國民黨壓力。不少親民進黨學者去大陸訪問,規模持續上升。
四、「耐心」。○二年底,中共內部對台工作已達共識:時間站在他們那邊。中共並不急著統一,只希望台灣不公開宣布走向台獨。北京甚至認為台灣──介於中國與西方之間──是有用的「緩衝帶」。去年釣島危機爆發後,有日本大商社決定經過台灣進軍大陸,以減少直接登「陸」的風險。目前對中共來說,解決台灣問題的優先順序低。他們的當務之急,是遏止貪腐降低民怨、經濟轉型突破瓶頸等內政問題,以及如何穩定和週邊國家的緊張關係,以打破被美國藉口保護鄰國而達到圍堵的目的。這也是北京對台有耐心的原因。
根據北京低層官員和學者所放的言論,有知名美國學者和前官員說,北京對台灣不接受政治談判,失去耐心。這可能是另一項誤判。以往無數次事件顯示:中南海最後決定不同於大陸低層官員和學者所放的強硬言論。
習近平目前對台作法持平漸進而已,但不保證未來十年,一旦習在內政外交上建功,不會有突破性的對台作法。
本來馬總統為了歷史定位,對兩岸政治談判似有佈局。派王郁琦擔任陸委會主委,準備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派林中森接掌海基會董事長,給吳敦義建立兩岸人脈做準備。派親信金溥聰任駐美代表,為了未來兩岸關係重大發展,可以第一時間向美國人解釋。二○一四年底縣市長選舉前原是馬推動兩岸進展最佳時機,但馬民調下滑,推動政治對話困難。
兩岸一大一小。尾巴搖狗很難。狗搖尾巴容易。政治對話最大突破力量應來自大的那方--北京。如果北京有信心在對台飛彈部署,和國際空間上鬆綁,解除台灣人民最大的心結,兩岸關係會豁然開朗另闢天地。
(本文由林中斌口述,辜樹仁整理)
林中斌:中美對話 亞太新局
*聯合報╱聯合報2013.07.15
第五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於七月十一日在華府結束。一般印象是:雙方摩擦猜疑深,讓步小,突破性進展不易。
以下六項是另類觀察:
一、共識亮麗:今年對話共識共八大類九十一項,遠超過一二年對話共識六大類五十項,或一一年六大類四十七項。根據美國務院公布文件計算,共識文件英文字數,今年七千多,一二年三千多,一一年兩千多。今年共識大項目有「重啟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建立元首熱線」、「重大軍事行動通報機制」等。此外,七月十一日美太平洋艦隊司令宣布「擬讓中國軍艦停靠美海軍基地」。這不算突破性的進展?
二、處理分歧:中美關係一向複雜。老話是:有合作也有分歧。關鍵是:合作和分歧孰長孰消?如何處理分歧?目前看來,合作長分歧消。處理分歧方式是:美方多抱怨,中方多含蓄。美方抱怨項目包括中國少數民族人權、中方網路竊取商業機密、中方強勢處理鄰近海域主權爭議等。中方對諸項抱怨各有化解性的說詞,卻避免反脣相稽。如中方回應自己也是網路攻擊受害者,建議網路安全提到聯合國共議解決之道,低調處理史諾登事件,避免美方難堪。史諾登曾是美國網路情報員,爆料美國網軍監控世界各國。
三、主動謀和:中方在強調雙方和平合作上展現自信主動。之前,中方首倡「太平洋夠大容納得下中美兩國」。中方又提「崛起大國不一定要跟原來優勢大國一戰」(即「新大國關係」)。這次雙邊對話中,中國副總理汪洋就中美關係以和為上,脫稿演出妙語如珠,展現自信和氣度。他的對口美財政部長李烏只有拘謹微笑的份。請就此對比多年前景象:中方官員在國際場合動輒抗議「你傷害了十二億中國人民的感情」,為西方外交官私下傳為笑柄。
四、導彈威脅:中美對話期間,彭博新聞透露美國防部內部報告指出共軍核彈頭導彈威脅美國日增。這被解讀為美方放話,雙方敵意不因對話而消除。其實,這次新聞對長期解放軍觀察者來說都是舊聞,而且內容並非針對中國,尚包括北韓、伊朗等。此外,美國防部近年不斷淡化共軍軍力壯大的公開報導。被問到為何如此做?美國防部官員說:「勿得罪借錢給你的銀行老闆」(Defense News一○年二月八日)。此事件應非美官方故意放話的結果。
五、中日和緩:中方強調,在釣魚台和其他東亞的海域爭端中,美國說不袒護任何一方,作法和說法應一致:讓當事方協商處理爭議(即:美國勿介入)。中方瞭解:美方希望日、菲、越對中挑戰但勿開戰(contention without conflict)。因挑戰可牽制中國,開戰則拖死美軍。北京的辦法是「經美制彼」:用中國鉅額的美國外匯存底,經由華府解決周邊爭議。當初北京對阿扁用「經美制台」奏效。今日會「經美制日」。歐習會後中美距離拉近,「經美制日」將發揮作用。何況,日相安倍七月大選即將勝利,無必要繼續對中強硬,已在籌畫中日和解代表人選。
六、國內變化:對外強硬,對內固權。中方去除薄熙來挑戰,美方歐巴馬連任。雙方皆無必要繼續對外強勢。習近平急於解除被美國支持的鄰居圍堵,歐巴馬急於處理預算削減政黨惡鬥的難題,雙方和則兩利。東亞新局可盼。
(作者為退休國際關係及戰略教授,曾任國防部副部長)
資本主義尚有未來嗎?
*聯合報╱林中斌 2013.06.17
自私自利不是壞事。
在自由市場裡,如果每人自顧賺錢,社會整體會因而受益,因為有隻「看不見的手」(the invisible hand)會自動照顧大家邁向富足。
這是資本主義宗師亞當史密斯兩百多年前大作《國富論》中的名言。
○八年世界金融危機衝擊全球後,大家都慘兮兮。然而「看不見的手」依然看不見。
之後,主張資本主義的學者參加會議都低頭不語。近年來,最時髦的學術會議題目是:資本主義尚有未來嗎?(Can capitalism survive ?)
時光回流到一百年前。那時流行的是社會主義思潮:「資本主義帶來社會不均,富人愈富,窮人愈窮。」不只中共開國元勳如毛澤東、周恩來是信徒。連國父都受影響,而把「節制資本平均地權」納入民生主義。
九○年,蘇聯東歐解體。共產主義—或極端社會主義—七十年的實驗失敗了。資本主義大勝,流行的思潮是「人生而不平等,讓聰明的人多賺錢,才會釋放社會的活力,使整體經濟蓬勃成長。」這也是美國人一向的信念。
美國是資本主義大本營。正如第卅任總統柯立芝說:「美國人的要事就是生意。」(The chief business of the American people is business.)除了富足以外,美國令人羨慕的還有無窮的機會。林肯一介平民可當上總統,卡內基窮光蛋移民可成巨富。美國的富人和貧民都是少數,中產階級人最多,因而穩定了社會。
然而今天,這一切都變了。中產階級逐漸消失,美國成為兩極化的社會:只有少數富人,和多數的窮人。差距在擴大。
從七九年至○七年,美國人收入增加多少?屬下五分之一的窮人,收入增加了百分之十六,屬上五分之一的富人,增加了百分之九十五,屬最上層百分之一的巨富,所得增加百分之兩百八十一!而且美國窮人致富的機會已降為世界第八位,低於北歐、西歐及加拿大七國。
資本主義原來說:經濟成長下,一定會貧富不均。不均是必要之惡,也是成長的代價。但是最新的研究發現:貧富極端不均會限制經濟成長!因為「一位億萬富翁能買多少豪華遊艇?」只靠少數有錢人購物,整體消費會萎縮,經濟成長便下降。紐約New School教授David Howell比較美國和瑞典發現這是真的。瑞典對富人課稅比美國重,因而限制貧富不均,但它成長高於美國。
加拿大Dalhousie大學Lars Osberg教授比較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有類似發現。
此外,他和芝加哥大學的Raghuram Rajan教授點出資本主義另兩項危機:金融波動和社會不安。
少數人有錢,多數人不夠,導致兩個結果。一、政府必須借錢給多數人,國家財務變脆弱,引發信貸危機。二、社會裡多數人吃虧,抗議動亂跟著來。
根據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Charles Murray博士一二年出版的書《斷裂》(Coming Apart),美國社會已斷成兩塊,中間隔了鴻溝。少數的上族群,收入高、離婚率低、教育程度和就業率高、上教堂比率高。多數的下族群剛好相反。兩族群之間缺少往來,缺乏同情。這是政治和社會災難的前兆。
美國天主教大學Jerry Muller教授今年三月在「外交事物」季刊發表「資本主義與不均」提出解決之道:有錢的人要割捨所得換取社會的穩定。
拯救資本主義要靠同情心。其實,亞當史密斯自認為他兩本大作中《道德情操》優於《國富論》,而前者的中心思想就是「同情心」。
(作者為獲UCLA企管碩士後曾任美國Manville公司兼任財務分析師,現為退休國際關係及戰略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