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4 17:27:49台北光點

發現大量水 月球住人有望 前進丹麥 觀摩全球減碳策略


* NASA在10月9日以LCROSS(月球坑洞觀察/感應衛星)對月球南極附近的Cabeus大坑做兩階段撞擊,科學家分析撞擊產生的塵雲,確定月球水量可觀(美聯社)
*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09.11.14

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科學家14日舉行記者會宣布:月球有水。不但有水,而且水量可觀。

NASA「月球坑洞觀察/感應衛星」(LCROSS)10月探月任務的首席研究員科拉普雷特宣布:「的確,沒錯,我們找到水,而且水量可觀」。已知的水量大約能裝滿12隻兩加侖的桶子,總共就是24加侖(90公斤)。科拉普雷特當場舉起好幾個白色塑膠容器示意。

說「找到」(found),而不說發現,是因為多年來科學家早已為一個遠景心癢:他們猜想,月球兩極那些從無日照而溫度永遠在零下數百度的坑洞裡,可能藏著水冰(water ice)或冰晶(ice crystal)。十年前,NASA衛星「月球探勘號」(Lunar Prospector)捕捉到氫的氣息,但還不敢視為水冰的鐵證。

證據終於來了。10月9日,LCROSS刻意撞擊距離月球南極約一百公里的Cabeus坑,命中坑底,撞出一個約一百公尺的兒凹陷,激起大約十公里寬的塵雲,第二枚火箭衝入塵雲,以光譜儀分析雲塵的成分。經過一個月的密集分析,NASA確定塵中含水。

科拉普雷特表示,24加侖只是分析撞擊塵雲所得的水量,而且是「保守的估計」。他表示,真正令人興奮的是,這只是單點擊破,「有點兒像鑽油,一個點鑽到油,附近有油的機率就大為增加」。

NASA表示,找到水,「月球住人」前景大為提升。

科拉普雷特表示,NASA已考慮月球的水可供太空人飲用,或者製造火箭燃料。水藏在月球塵土裡,經過淨化,可以喝。目前必須確定月球水的「味道」,有報告說,撞擊產生的雲塵,鈉含量偏高。


前進哥本哈根會議 我國環團觀摩減碳策略
* 中央社╱台北14日電 2009.11.14

全球暖化問題嚴重,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大會受矚目,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將前往哥本哈根與會,除希望讓國際了解台灣的環保作為,也觀摩各國減碳策略。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15次締約國大會,12月初將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台灣雖非締約國,但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與工研院每年均會派代表以非政府組織(NGO)名義參與。

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今年將以觀察員身分參加。基金會副秘書長梁鑫鴻表示,歐盟已承諾出資協助開發中國家減碳,以達到京都議定書的標準,也就是至2050年為止,全球溫度上升必須不超過攝氏2度,這需要全球比1990年時減排80%溫室氣體。

梁鑫鴻表示,基金會希望此行與各國代表交流,學習借鏡之處。例如,德國雖然是工業大國,但溫室氣體減量成效卻驚人,因為歐盟希望成員國排放的溫室氣體,在2050年前減到1990年時的水準,但德國在2007就已經減少到1990年時的80%。

德國進度超前,靠的是嚴謹的法律。梁鑫鴻說,德國從大計畫到小法案,都以減碳為發展目標。例如發電部門就規定在2020年前,德國總發電量的25%至30%必須來自再生能源;在都市計畫方面,規定從2009年起,所有新建大樓都要使用一定比例的再生能源。

梁鑫鴻指出,德國每年編列5億歐元研究再生能源,反觀台灣的溫室氣體減量法,目前只看到法令規定「要減多少」,卻沒有具體配套。

前環保署長簡又新現為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將帶領10名「青年環保大使」參與哥本哈根會議。他說,全球暖化是繼冷戰之後,人類面臨最重要的議題,牽涉的不只環保,還有外交、經濟、能源、產業、教育等各層面。

簡又新表示,上述10名青年將在會議期間當「公民記者」,觀察紀錄會議進行、各國代表的發言,對大會做第一手報導,也希望藉機培養新生代的氣候變遷國際談判人才。

簡又新認為,許多民眾還不了解全球暖化的嚴重性,環保團體作為人民和政府間溝通的橋梁,要讓更多人意識到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台灣雖不是京都議定書規範的國家,但2012年後仍有可能被國際要求達到減碳目標,台灣應未雨綢繆,為「後京都時期」做好準備。

檢視台灣近年減碳作為,綠黨發言人潘翰聲認為,官方最大的問題在於只在意枝微末節,卻不願從產業面著手,促進台灣整體產業轉型。

潘翰聲說,環保署推動針對個人的「減碳無悔10大宣言」,卻又輕易放行高污染、高耗能產業,可謂「抓小魚、漏大魚」。高耗能產業其實是結構性問題,因為台灣能源價格偏低,石化、煉鋼業有利可圖,產業缺乏轉型誘因。政府應推動能源稅,「讓市場機制協助產業轉型」。

此外,潘翰聲指出,減碳已經是世界趨勢,將來從台灣出口產品的製造過程,若不符先進國家減碳標準,可能會被課「碳稅」,成為台灣商品的經貿障礙。

綠黨今年雖未參與哥本哈根會議,但仍將與全球串連,在台灣發起抗暖化行動。潘翰聲說,「台灣是全球暖化的受害者,但同時也是加害者」,台灣雖然外交處境困難,但政府應主動積極展現減碳誠意和作為,不能等到被經濟制裁才想到改變。

潘翰聲也建議,台灣應加入小島國家聯盟(AOSIS),和太平洋、印度洋、加勒比海等小島與低窪地區國家站在同一陣線,展現抗暖化決心。


拯救Cool地球 哥本哈根會議角色吃重
* 中央社╱台北14日電 2009.11.14

2008年地球日,台北101大樓點燈出現「Cool」及「小於2度C」,這兩個符碼關係地球存續。今年12月初將在哥本哈根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會議,扮演關鍵角色。

台灣與非洲友邦布吉納法索今年都面臨「一天降雨超過全年平均雨量」的怪異天氣,氣候變遷已成為不分種族、地區民眾都能感受的到急迫事實。

由聯合國主導、協調各主要已開發工業國簽署的「京都議定書」,將於2012年屆滿,但至今還未有另一階段氣候協定出爐,各國無法一致行動,情勢異常險峻。

早在1990年,科學家就發現地球溫度上升明顯,1992年在巴西里約召開「地球高峰會」,與會的154國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開會議,通過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京都議定書。不過,因各國各有考量,京都議定書遲至2005年2月才生效。

根據京都議定書的要求,被列入附件一的已開發工業國家於2012年以前,將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到比1990年減少5.2%。這些國家可以透過共同減量(JI)、清潔發展(CDM)及排放交易(ET)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不過,效果不如預期。

長期關注全球暖化的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林子倫表示,京都議定書整體成果有限,與美國國會不同意、中國未納入京都議定書管制有關,「尤其美中未擔任起領導責任,最受各國詬病」。

據2008年UNFCCC秘書處發布的締約國排放資料,從1990年到2006年,工業化國家的總排放量降低5.5%,形式上達成京都議定書第1階段目標。

不過,若扣除致力經濟轉型的東歐國家,以美國為主的工業國家實際總排放量卻上升9.1%,美國、加拿大、中國、日本及澳洲的溫室氣體排放增加驚人,抵消德國、英國、法國及瑞典等北歐國家的減碳成果。

承續京都議定書的第2階段全球氣候變化公約遲遲無法定案,所幸2007年在峇里島召開的第13次締約國會議,各國確認以減量(mitigation)、調適(adaptation)、技術(technology)及資金(finance)為框架(即峇里島路線圖),以2年為期討論,也使得將在哥本哈根舉辦的會議備受關注。

雖然會議將在12月初召開,但目前低度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及已開發國家對應承擔的減量責任及應撥出多少資金成立「氣候變遷調適基金」仍具有重大歧見,部分輿論對哥本哈根會議能否達成結論,持悲觀看法。

不過,也有令人感到鼓舞的訊息,如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不久前承諾將力促哥本哈根會議達成共識。

歐盟各國在2008年波茲蘭會議決議,以1990年為基準,2020年達成削減溫室氣體20%目標。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日前宣布日本將在2020年達成1990年減排25%溫室氣體目標。「美國與中國的主動表態承諾最重要」,林子倫因此對哥本哈根會議達成共識「審慎樂觀」。

相較於國際積極參與全球氣候變遷議題,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溫室氣體減量辦公室執行秘書蕭慧娟承認,台灣民眾對這個議題認識仍明顯不足。不過,她提醒,各國逐漸建構起綠色壁壘,產業界與民眾若再不警覺,「很快會嚐到產品被世界拒絕的苦果」。

「小於2度C」是地球存亡的關鍵,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委員會(IPCC)專家提出警告,若無法阻止地球氣溫上升小於攝氏2度,全球將有高達30億人口受到糧食、飲水及傳染病影響,且無法再反轉,地球物種將陸續滅絕。台灣身為地球一份子,就算不是締約國,也對減碳大業責無旁貸。


全球思考在地行動 環保青年串連力量大
* 中央社╱台北14日電 2009.11.14

參加國際會議也可「揪團」!應加拿大「綠色俱樂部」邀請,台灣數十位學生將參加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台灣青年關懷環保不落人後,串連力量大,積極落實「全球思考,在地行動」。

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系學生林子堯與數十名清華大學、臺灣大學及政治大學學生,將透過加拿大「綠色俱樂部」(Green Club)的邀請,以非政府組織身分參與12月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締約國大會。

林子堯表示,國中、高中時就對環境議題產生興趣,大學時與同學創立「氣候變遷工作坊」,平時開讀書會,討論國際環保運動趨勢。

他說,學生團隊的哥本哈根之行,主要在於連結國際青年社群,將青年參與環境運動的資源帶回台灣。他認為,台灣年輕人對全球氣候變遷議題了解不多,有行動的人更少;反觀許多國家,已有很蓬勃的青年組織關心環境議題,值得借鏡。

林子堯舉例,成立於1994年的日本青年生態聯盟(Eco-league),定期舉辦聚會,每年在日本各地舉辦青年大會,交流行動經驗。10年前日本環保團體不超過10個,現在有將近300個團體、上萬名成員共同關心生態和氣候變遷議題。

台灣並非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林子堯說,他與同學正苦思台灣在全球暖化議題的定位,希望這次透過哥本哈根會議,可以找到答案。

中部重大開發案近來引起各界關注,包括中科4期二林園區、國光石化與彰化火力發電廠,彰化青年也以網路展開串連行動。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生林明樺是彰化王功人,中科4期二林園區日前初步通過環評後,她和其他彰化子弟組成「反中科熱血青年聯盟」,希望透過網路,將反中科的力量擴大到對全球暖化議題的關心。

林明樺說,她和同學原本對中科議題很陌生,但在網路和電視新聞,看到隔鄰老伯伯北上抗議,才發覺自己家鄉面臨危機。漁民都是老人家,不熟悉新科技,熱血青年聯盟決定透過網路串連,用Facebook、部落格等串聯,將相關抗爭訊息擴散出去。

然而,林明樺不諱言,現在太多行動透過網路連署,「大家只是動動滑鼠,連署完就忘記了」。熱血青年聯盟預計發起靜坐活動,以具體行動凝聚力量。

反中科熱血青年聯盟也在部落格徵集作品,題為「你的農村小鎮」,希望民眾提供文章或照片,感性分享對彰化的記憶。有網友提供10多年前外公削蘆筍的照片,也有人分享在漁港邊拍攝的剝蚵婦女照片,林明樺很高興小小串連活動引起迴響。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年9月率領「綠世代青年團」參訪美國地球日總部,希望明年世界地球日屆滿40週年時,能發起台灣關心環保的青年和全球串連,不在全球減碳任務中缺席。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1970年4月22日的第1次地球日活動發生在美國,發起人包括美國民主黨參議員尼爾森(Gaylord Nelson)與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海斯(Denis Hayes),全美各地超過2000萬人走上街頭,要求「健康且可永續的環境」。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編彭瑞祥表示,地球日展現驚人草根力量,美國國會隨後通過「清潔空氣法」等與環境相關法案,更促使美國政府在當年成立環境保護署。地球日在1990年變成全球性活動,共有141國、超過2億人參與遊行。

彭瑞祥期盼台灣的地球日不只鼓勵個人力行環保,更要給政府壓力,促進通過以環境為主的法令,例如再生能源法及溫室氣體減量法等。

不少民眾抱持著政黨的觀點來看待環保運動,認為「不過是一小撮人在吵來吵去」,彭瑞祥希望地球日40週年的全球串連行動,能扭轉這樣的印象。環團要在國內外站穩腳步,需要一步一腳印累積公民社會的能量,「綠世代青年團才剛起步」。


個人減碳不夠力 學者籲產業轉型
* 中央社╱台北14日電 2009.11.14

全球暖化不能是「不願面對的真相」,學者指出,台灣近年氣候異常與暖化有關,政府應扮演火車頭,引領產業整體轉型,減緩全球暖化現象。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12月將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第15次締約方大會,主要議題是決定2012年京都議定書失效之後,已開發國家在2020年之後,以及開發中國家在2050年之前,溫室氣體減量幅度。

台灣雖非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也非京都議定書國家,但全球暖化對自然環境造成驚人的衝擊與變化,台灣無法置身事外。

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引述聯合國報告指出,台灣是受海平面上升衝擊最大的10個國家之一。汪中和預測,一旦海平面上升1公尺,台灣將有1成土地被海水淹沒;全球氣溫若繼續直線上升,台灣人恐將成為聯合國定義下的「氣候難民」。

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劉紹臣的研究團隊,分析極端降雨現象與全球溫度的關係,發現全球氣溫每上升1度,台灣前10%強降雨就會增加約140%,而後10%小雨減少約70%。

今年莫拉克颱風襲台,3天降雨量近3000毫米,約是全台1年總雨量。劉紹臣研究指出,1961年至2005年之間,全球溫度約上升0.7度,全台前10%的強降雨增加1倍。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做出的氣候模式估計,2005年至2030年間,全球溫度會再增加約攝氏0.7度。

劉紹臣根據上述數據指出,台灣的強降雨次數和雨量,在未來25年內會再增加1倍。在25年內,台灣可能要準備迎接比莫拉克更驚人的災害。

有些網友認為,「台灣是彈丸之地,這2300萬人減碳與否,不會影響全球暖化」。但就學者觀點,正因為台灣小,受到全球暖化影響的幅度才更加明顯。

劉紹臣說,假如全世界每個人都認為節能減碳「不缺我一個」,暖化情況只會繼續惡化;相反地,如果人人都把減緩暖化視為刻不容緩的任務,影響力會很大。

台灣人口數排名世界第50,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統計,台灣2007年人均排放二氧化碳量名列世界第16。劉紹臣表示,1990年到2005年間,台灣每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從5.73噸增加為11.25噸,是世界人均排放量的3倍,過去15年增加率110%,高居世界第1。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年統計,工業部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超過全台排放量的5成。經濟部工業局的統計則指出,1990年代台灣工業部門排放二氧化碳量的「大戶」是鋼鐵工業與石化工業。

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陳秉亨在反對台塑興建大煉鋼廠時,曾計算大煉鋼廠加上八輕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發現這2開發案運作後,每年將排放2300萬公噸溫室氣體,佔台灣每年總排放量的10﹪,相當於700萬人一整年食衣住行的排放量。

台灣面對嚴峻情勢,國立臺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柳中明教授認為,「改變需要時間,但總要有人鳴槍起跑」。政府單位常以「節能減碳」為口號,鼓勵個人少用免洗餐具、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但減碳關鍵不在改變一般民眾,而在於整體產業轉型。

柳中明強調,台灣的能源價格偏低,油價與電價均不到歐盟平均值的一半,不僅讓高耗能產業有利可圖,也缺乏讓一般民眾改變生活型態的誘因。

柳中明認為,政府應該下定決心,提高能源價格「以價制量」,企業為符合國家發展趨勢,同時維持獲利水平,會發展出因應之道。例如當企業發現舊有設備利用能源效率不彰,就會改善製程,或研發更有效利用能源的方式,朝對環境更友善的方向轉型。

他說,產業界認為提高能源價格、開徵能源稅,會提高產業成本,讓台灣經濟衰退,而國際能源價格升高已不可逆,台灣現在不控制高耗能產業,「等到將來面臨貿易制裁,已經來不及了」。

柳中明呼籲,政府應扮演引領台灣產業轉型的火車頭,改變的初期雖會有陣痛,但只要方向正確,就應該勇敢去做。

劉紹臣也認為,「我們不能眼睜睜看著全球變暖,而什麼都不做」,政府要有慎思遠慮的國土利用規劃,以前瞻眼光看待防洪、防旱工作。

全球暖化非一夕造成,也非馬上能扭轉。學者呼籲政府大刀闊斧領頭改革,台灣面對暖化頹勢,才能化被動為主動。


我國參與氣候會議 爭面子也要爭裡子
* 中央社╱台北14日電 2009.11.14

政府致力爭取以署長層級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大會,環保團體則強調,一方面爭取與會層級,另一方面端出具體減碳牛肉,也頗具實質意義。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溫室氣體減量管理辦公室執行秘書蕭慧娟表示,從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第1次締約國大會起,環保署每年都派員隨工業技術研究院以非政府組織身分參加,大多副署長帶隊。台灣與會層級最高是在第9次大會,由當時行政院政務委員葉俊榮領隊。

行政院去年通過「永續能源政策綱領」,希望在2016年至2020年間,讓全國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到2008年時的標準,並在2025年回到2000年的排放水準。

蕭慧娟說,目前已在立法院通過一讀的溫室氣體減量法,即以上述綱領為指導原則,讓台灣成為非京都議定書國家中,首先明確訂立減量目標的國家。

不過,對環保團體來說,我國在溫室氣體減量工作上的努力,仍可以再加把勁。

綠黨發言人潘翰聲認為,台灣參加的國際會議不算少,但重要的是,要讓台灣感受到國際對溫室氣體減量的壓力。

潘翰聲說,台灣綠黨過去也曾參加全球綠人大會,與各國綠黨和專家學者交流,在國際場合中以實際努力爭取他國認同。儘管台灣外交處境受限,各國若看到具體成果,都會給予全力支持。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也認為,氣候會議是全球性的場合,台灣不應缺席,但更應以具體政策,向世人展現減碳決心。

日本民主黨在競選綱領中主張,日本至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需比1990年減少25%,2050年比1990年減少60%以上。崔愫欣說,相比之下,台灣設定的減碳目標明顯偏低。

崔愫欣說,目前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國家是美國、中國與印度。台灣鄰近中國,若能在減碳目標上端出具體作為,將在國際場合引起高度矚目;反之,即使出席國際會議,也無太大實質意義。

崔愫欣2008年參加在巴西的全球綠人大會,與各國綠黨交流實際減碳作為,發現許多台灣需要向他國學習之處。她表示,亞太區域綠人會議明年5月將首度在台灣舉辦,希望透過與亞太地區的環保團體進行實質交流,對政策提出具體建言。

台灣外交處境特殊,在國際場合曝光,確實有助於提高國際能見度。但環保團體更期許政府在參與國際會議的同時,能以更高標準自我要求,讓台灣不僅要爭面子,更要有裡子。

張忠謀:科技業應盡社會責任
* 經濟日報╱記者鄒秀明/台北報導 2009.11.14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13)日提出企業應盡的十項社會責任,他認為,台灣近年所得兩極化,企業有責任補滿M型社會的中間空缺,提供好的工作機會,不僅要給員工好的報酬,也要讓員工完成挑戰性的工作,提升自我價值。

他還說,企業應該不走後門、不參與政治、不樂見不當政商關係、講究誠信,並鼓勵創新等。張忠謀昨天在中央研究院舉辦的「科技創新與社會責任國際論壇」中演講,他表示,台灣科技產業應該幫助社會在現代化、全球化、經濟成長、政治發展等面向,加速朝正面發展,也認為企業必須「以正確的方法,做對的事」,才算盡到社會責任。

他以台積電為例,列舉十個企業應盡的企業社會責任,包括對社會、股東開誠布公,並尊重法律、不抄襲、重視公司治理、不參與政治、提供好的工作、重視環保、創新、參與綠能投資、對文化教育工作發展有貢獻等。

張忠謀解釋,台積電絕不參與政治,企業必須重視原則,不輕易妥協,所以政治事務只能交給專業。

他也指出,堅持尊重法律、不走後門,也是一種社會責任。雖然有時不喜歡某些法律條文,甚至法律有時也不符國家利益,但絕對不能知法犯法,更不希望看到政商關係混淆不清。

部分證券分析師可能質疑,企業分心投資環保綠能、提供好的工作條件、參與文教公益等,可能會減損獲利但張忠謀指出,企業負責的對象是員工、股東,履行社會責任不會犧牲企業利益,反而因為重視這些原則,客戶會更有信心,更願意與企業往來,員工也會更有向心力、投資人也更信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