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7 09:59:18台北光點
美國振興案過關》七大範疇投資 力挽經濟頹勢
* 美國國會
* 編譯張沛元/特譯(取材自紐約時報)
美國國會通過的七千八百七十億美元振興經濟法案的主旨,在於透過對能源、運輸、教育與健保計畫等七大範疇進行大規模新投資,以刺激工作機會進而帶動經濟活絡:
● 綠色能源:以逾四百五十億美元的新支出與減稅,推動能源效率與再生能源。包括逾一百三十億美元用於讓聯邦建築與公共住宅更具能源效率,逾一百億美元用於現代化住宅電路與裝設智慧型電錶,及提供兩百億美元作為使用風力、太陽能與其他再生能源的賦稅獎勵金,購買新式混合動力車的車主,可抵稅七千五百美元。這些條款估可創造五十萬個工作機會。
另,一百八十億美元的環保計畫金將用於清理水道、防洪控制與清除污染等工作。將可創造逾三十七萬五千個工作機會。
● 科學研發:包括挹注國家衛生院一百億美元,挹注國家科學基金會三十億美元,挹注航太總署十億美元,挹注能源部的科學辦公室十六億美元。
● 社會安全網:為帶動經濟,並保護最易受經濟衰退之累的弱勢窮人,將額外提供兩百億美元的食物券,及提供九十億美元,讓每週失業救濟金再增加二十五美元。
另,一百四十億美元用於發放一人限領一次的兩百五十美元津貼,對象是已領取社會安全保險津貼、退伍軍人福利及老殘津貼者;明年起對低收入勞工提供額外兩百億美元的抵稅額;七十億美元用於鼓勵各州將更多勞工納入失業保險;四十億美元用於職業訓練計畫,二十億美元用於兒童照護補助。
● 教育基金:對公立學校、大學與托兒中心提供兩年約一千億美元的緊急資金,其中五百四十億美元為各州的財政穩定資金,各州州長可將之分發給各學區與大學以避免教師失業,也可用於現代化校舍。另有五十億美元用於「州獎勵獎助金」,各州州長若要拿到這筆錢,必須保證該州會在學校改革目標上有所進展。
● 衛生保障:對各州窮人醫療保險挹注八百七十億美元。此外,也對非失業者伸援,如聯邦政府提供額外補助,支付六成五的保費最久達九個月,好讓年收入低於十二萬五千美元及家庭年收入低於廿五萬美元的失業勞工可暫時保住保險福利。另提供逾一百九十億美元讓醫療紀錄數位化。
● 賦稅:振興經濟法案中約三成五,即兩千八百二十億美元,用於減免個人與企業所得稅,包括購屋與購車的所得稅減免;今、明兩年單身與夫妻抵扣額分別增為四百與八百美元,單身年收入七萬五千美元以下與夫妻年收入十五萬美元以下者可全額抵扣。
中產階級在二○○九年也能受惠於最低賦稅制,個人與夫妻免稅額分別提高至四萬六千七百與七萬零九百五十美元。今年十二月一日以前,首次購屋者的抵稅額最高可達八千美元。個人年收入十二萬五千美元以下、夫妻年收入二十五萬美元以下者,可扣除購買四萬九千五百美元以下的新車營業稅。
● 基礎建設:挹注一千兩百億美元,足足是歐巴馬競選時承諾的六百億美元的兩倍。各項基礎建設中,興建高鐵的金額暴增四倍,達八十億美元;興建捷運八十四億美元;興建公路與橋樑兩百九十億美元,居各項建設之冠,估計可創造八十三萬五千個工作機會。
■ 經濟學人報導》我國工業生產 上季減62%
* 經濟日報╱中央社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周刊指出,金融風暴橫掃全球,高度依賴外銷的台灣是受創最嚴重的國家,去年工業生產大跌32%,尤其去年第四季工業生產大減62%。不過學者認為,長期來看,兩岸關係好轉有助台灣經濟發展。
這篇發自台北的報導指出,根據經濟學人每周對全球包括美國、日本、中國等55個國家公布的經濟報告,依工業生產來看,台灣受創情況最嚴重,到去年第四季工業生產與前年同期相比,大跌62%。
報導說,台灣經濟高度倚賴外銷出口,受到全球市場需求大幅萎縮,到今年元月的前12個月外銷出口大減44%。台灣的競爭力因台灣匯兌強勁也受到影響,自2008年初起,台幣對韓圜升值超過40%。
過去一年台灣外銷到中國的商品大跌59%,其中大部分是電子零件,跌速是出口到美國的二倍,台灣的電子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經濟不景氣。
花旗銀行經濟學家鄭貞茂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前,台灣主要外銷的商品包括液晶面板、半導體等,已出現產量過剩,他預估台積電目前的產能約在35%。
報導指出,外銷減少也造成國內消費緊縮,去年12月失業率達5%,創下六年來最高,由於台灣企業通常在農曆年後才進行裁員,實際的失業人數可能更多。
報導說,早在金融危機前,台灣家庭的消費支出成長已是東亞小龍國家中最低,原因之一是,有消費能力的民眾都搬離台灣,過去八年約有100萬名台灣企業主管搬到中國經營工廠。
■ 經濟學人報導》中國拖累 台灣經濟受創嚴重
* 編譯羅倩宜/綜合外電報導
經濟學人報導指出,台灣在其所追蹤的五十五國中,因為高度出口導向,工業產值跌幅最重,出口拖累國內消費,成為全球金融危機受創嚴重的國家。
● 出口下滑拖垮國內消費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表示,台灣出口逾四分之一銷往中國,因此在這波危機中,受到中國成長衰退的拖累很嚴重,而出口又進一步拖垮國內消費。早在金融危機之前,台灣的家戶消費就已經是四小龍之末,理由是民眾的消費能力都表現在國外,例如過去八年,有一百萬名身為消費主力的台灣企業主管,遷移至中國經營工廠。多位分析師預測台灣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將萎縮至少三%,其中以里昂證券預估的負十一%最為悲觀。
文章指出,台灣是全球最仰賴出口的國家之一,受到全球需求急凍,尤其是西方國家消費銳減的拖累,再加上貿易融資的乾涸,今年一月出口破紀錄減少四成四,進口也下跌五成七。新台幣貶值更影響出口競爭力,自二○○八年以來,台幣兌韓元貶幅超過四十%。
● 消費主力西進 肥了中國
過去一年,台灣對中國的外銷總額劇減,跌幅是對美國出口的兩倍,其中大部分是電子零件,因此台灣電子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出口下滑的結果,壓縮了國內消費,去年十二月台灣失業率攀升至六年新高,來到五%。由於台灣企業通常都等到農曆新年過後才開始裁員,因此未來公布的失業率將再往上增加。去年平均薪資實質下跌五%,許多企業紛要求員工放無薪假。
■ 中國打壓.功能幾近零》駐孟加拉代表處 撤定了
* 記者范正祥/台北報導 2009-02-17 06:00:14
自二○○四年三月一日起掛牌運作的駐孟加拉代表處,因未能達成當初設立的目的,功能不彰,連最起碼的行使簽證功能都有困難,且駐在國未尊重台灣是個主權國家,為此,當局已完成評估,確認該駐處無存在必要,裁撤已成定局,將逐步展開館產處理等撤館準備作業。
● 發簽證也困難 開設五年一事無成
外交圈嘲諷,「無法想像,五年一事無成,駐孟加拉代表處的功能幾近於零」。此一外交罕例,涉及有無浪費外交資源,傷害國家尊嚴,恐將引發監察院關注,調查追究有無失職?
據了解,當初決定設駐孟加拉代表處,原是希望達成包括「拓展台灣對南亞經貿關係」、「開發南亞地區廣大市場」、「增加國際社會友台力量」、「延伸南向政策至南亞地區」在內等多元目的,但遭中國打壓。
中方對孟加拉抗議力道之大,造成中孟關係空前緊張,最後逼使孟加拉於二○○四年五月十九日向中方正式通報,「孟加拉政府決定關閉在孟的所謂台北代表處」。當時中方也立即回應,對於孟加拉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的立場表示高度讚賞。
過去近五年,駐孟加拉代表處雖未被孟加拉當局強制要求撤離,但幾近動彈不得,既不能行使象徵國家主權行為的領務功能,也無法見到孟加拉的高層官員。馬政府上台提出「外交休兵」以來,孟加拉還是未對我駐孟加拉代表處表達友善,外交部決定「低調」予以裁撤。
■ 學者質疑:兩岸關係和緩是假象
* 記者范正祥/台北報導
台灣國家聯盟昨舉辦論壇討論「台灣主權危機」,與會學者質疑,兩岸關係緩和根本是假象,其實是馬英九對中國「一個中國」框架妥協的結果,馬政府為了兩岸關係的發展,在台灣主權與主體性上對中國做了很多政治讓步,這樣繼續下去,只會造成台灣主權矮化。
● 對中過多政治讓步 矮化台灣主權
主持論壇的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隔空提醒所有國民黨要員:應該看看中國過去的歷史,不要天真地以為國共謀和了,若將來中國併吞了台灣,共產黨就不會「殺」國民黨要員。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長陳錦煌認為,馬政府上任以來,在政治上弱化台灣的主權,在經濟上高度仰賴中國,無論是開放觀光、大三通及簽署和平協定,都顯示對中國的政策出於一廂情願與過度期待,馬英九主政以後向中國傾斜的速度之快與幅度之大,超越國民黨執政的任何一個時期!
政大國發所副教授童振源分析,扁政府的中國戰略可用「主權清晰、政經平衡」來概括,而馬政府的中國戰略則可用「主權矮化、政治扈從、經濟開放」來形容。他不客氣批評,馬政府接受一個中國的政治框架,自我矮化台灣的主權地位,混淆台灣的國家定位,破壞台灣主體性,放棄人權與自由的普世價值。總體而言,馬政府是以「矮化台灣主權、對中國政治扈從」的原則換取「兩岸政治緩和與經貿協商開放」的利益。
台灣社秘書長羅致政表示,五月將是台灣主權的關鍵時刻,他擔心台灣正掉入中國所設的陷阱。他懷疑,馬英九為求上任一年的政績,已開始與中國密商台灣參與國際空間議題。馬英九日前的講話也顯示,台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的事情似已和北京協商。但台灣的協商代表是誰?在什麼地方談?談什麼?國人卻毫無所悉,無從監督。
前總統府國策顧問阮銘觀察,胡錦濤對台新戰略的核心,是以所謂「和平方式」消融台灣的國家主權,做出在政治、經濟、文化、統戰、外交以及軍事等六個面向的「和平統一」全面戰略部署,要吞併台灣。他呼籲,台灣人民要覺醒和團結。
■ 美國新情報總監:金融危機要處理好 中國戰略首要目標是「台灣」
美國新任國家情報總監丹尼斯‧布萊爾(Dennis Blair)12日向美國國會參議院情報特別委員會提交年度威脅評估報告。與往年不同,今年的報告認為,世界金融危機已經超過恐怖主義成為美國的「頭號安全威脅」。並認為中國的首要目標仍是台灣,籲美國繼續對台軍售。
法新社報導,這份長達49頁的報告一開頭就詳細描述當前的金融危機。布萊爾向國會作證時說:「時間可能是我們最大的威脅,經濟復甦的時間越久,美國戰略利益面臨嚴重破壞的可能性就越大。」
布萊爾在報告中對印度和中國的經濟也做出預測。他指出,印度在未來的十年可能會為中國感到擔心,因為北京的政治控管和經濟成果最終都會反映在軍事投資上。他認為,有鑑於此,印度在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的發展中,也將會持續研發足夠的軍事科技來對應。
布萊爾認為,中國外交在未來十年的重點是企圖利用媒體的力量來挑戰美國,並且利用金援的方式來鬆動各國對美國的支持力,用先褒後貶的方式,漸進地針對各國政要一一打擊,來抵消海外質疑中共高幹的經濟特權、對中國鎮壓人權的聲音。
布萊爾在報告中說,呼籲美國繼續向台灣出售武器,我們必須為它提供更大的幫助,以保持平衡。
* 編譯張沛元/特譯(取材自紐約時報)
美國國會通過的七千八百七十億美元振興經濟法案的主旨,在於透過對能源、運輸、教育與健保計畫等七大範疇進行大規模新投資,以刺激工作機會進而帶動經濟活絡:
● 綠色能源:以逾四百五十億美元的新支出與減稅,推動能源效率與再生能源。包括逾一百三十億美元用於讓聯邦建築與公共住宅更具能源效率,逾一百億美元用於現代化住宅電路與裝設智慧型電錶,及提供兩百億美元作為使用風力、太陽能與其他再生能源的賦稅獎勵金,購買新式混合動力車的車主,可抵稅七千五百美元。這些條款估可創造五十萬個工作機會。
另,一百八十億美元的環保計畫金將用於清理水道、防洪控制與清除污染等工作。將可創造逾三十七萬五千個工作機會。
● 科學研發:包括挹注國家衛生院一百億美元,挹注國家科學基金會三十億美元,挹注航太總署十億美元,挹注能源部的科學辦公室十六億美元。
● 社會安全網:為帶動經濟,並保護最易受經濟衰退之累的弱勢窮人,將額外提供兩百億美元的食物券,及提供九十億美元,讓每週失業救濟金再增加二十五美元。
另,一百四十億美元用於發放一人限領一次的兩百五十美元津貼,對象是已領取社會安全保險津貼、退伍軍人福利及老殘津貼者;明年起對低收入勞工提供額外兩百億美元的抵稅額;七十億美元用於鼓勵各州將更多勞工納入失業保險;四十億美元用於職業訓練計畫,二十億美元用於兒童照護補助。
● 教育基金:對公立學校、大學與托兒中心提供兩年約一千億美元的緊急資金,其中五百四十億美元為各州的財政穩定資金,各州州長可將之分發給各學區與大學以避免教師失業,也可用於現代化校舍。另有五十億美元用於「州獎勵獎助金」,各州州長若要拿到這筆錢,必須保證該州會在學校改革目標上有所進展。
● 衛生保障:對各州窮人醫療保險挹注八百七十億美元。此外,也對非失業者伸援,如聯邦政府提供額外補助,支付六成五的保費最久達九個月,好讓年收入低於十二萬五千美元及家庭年收入低於廿五萬美元的失業勞工可暫時保住保險福利。另提供逾一百九十億美元讓醫療紀錄數位化。
● 賦稅:振興經濟法案中約三成五,即兩千八百二十億美元,用於減免個人與企業所得稅,包括購屋與購車的所得稅減免;今、明兩年單身與夫妻抵扣額分別增為四百與八百美元,單身年收入七萬五千美元以下與夫妻年收入十五萬美元以下者可全額抵扣。
中產階級在二○○九年也能受惠於最低賦稅制,個人與夫妻免稅額分別提高至四萬六千七百與七萬零九百五十美元。今年十二月一日以前,首次購屋者的抵稅額最高可達八千美元。個人年收入十二萬五千美元以下、夫妻年收入二十五萬美元以下者,可扣除購買四萬九千五百美元以下的新車營業稅。
● 基礎建設:挹注一千兩百億美元,足足是歐巴馬競選時承諾的六百億美元的兩倍。各項基礎建設中,興建高鐵的金額暴增四倍,達八十億美元;興建捷運八十四億美元;興建公路與橋樑兩百九十億美元,居各項建設之冠,估計可創造八十三萬五千個工作機會。
■ 經濟學人報導》我國工業生產 上季減62%
* 經濟日報╱中央社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周刊指出,金融風暴橫掃全球,高度依賴外銷的台灣是受創最嚴重的國家,去年工業生產大跌32%,尤其去年第四季工業生產大減62%。不過學者認為,長期來看,兩岸關係好轉有助台灣經濟發展。
這篇發自台北的報導指出,根據經濟學人每周對全球包括美國、日本、中國等55個國家公布的經濟報告,依工業生產來看,台灣受創情況最嚴重,到去年第四季工業生產與前年同期相比,大跌62%。
報導說,台灣經濟高度倚賴外銷出口,受到全球市場需求大幅萎縮,到今年元月的前12個月外銷出口大減44%。台灣的競爭力因台灣匯兌強勁也受到影響,自2008年初起,台幣對韓圜升值超過40%。
過去一年台灣外銷到中國的商品大跌59%,其中大部分是電子零件,跌速是出口到美國的二倍,台灣的電子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經濟不景氣。
花旗銀行經濟學家鄭貞茂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前,台灣主要外銷的商品包括液晶面板、半導體等,已出現產量過剩,他預估台積電目前的產能約在35%。
報導指出,外銷減少也造成國內消費緊縮,去年12月失業率達5%,創下六年來最高,由於台灣企業通常在農曆年後才進行裁員,實際的失業人數可能更多。
報導說,早在金融危機前,台灣家庭的消費支出成長已是東亞小龍國家中最低,原因之一是,有消費能力的民眾都搬離台灣,過去八年約有100萬名台灣企業主管搬到中國經營工廠。
■ 經濟學人報導》中國拖累 台灣經濟受創嚴重
* 編譯羅倩宜/綜合外電報導
經濟學人報導指出,台灣在其所追蹤的五十五國中,因為高度出口導向,工業產值跌幅最重,出口拖累國內消費,成為全球金融危機受創嚴重的國家。
● 出口下滑拖垮國內消費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表示,台灣出口逾四分之一銷往中國,因此在這波危機中,受到中國成長衰退的拖累很嚴重,而出口又進一步拖垮國內消費。早在金融危機之前,台灣的家戶消費就已經是四小龍之末,理由是民眾的消費能力都表現在國外,例如過去八年,有一百萬名身為消費主力的台灣企業主管,遷移至中國經營工廠。多位分析師預測台灣今年國內生產毛額(GDP)將萎縮至少三%,其中以里昂證券預估的負十一%最為悲觀。
文章指出,台灣是全球最仰賴出口的國家之一,受到全球需求急凍,尤其是西方國家消費銳減的拖累,再加上貿易融資的乾涸,今年一月出口破紀錄減少四成四,進口也下跌五成七。新台幣貶值更影響出口競爭力,自二○○八年以來,台幣兌韓元貶幅超過四十%。
● 消費主力西進 肥了中國
過去一年,台灣對中國的外銷總額劇減,跌幅是對美國出口的兩倍,其中大部分是電子零件,因此台灣電子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出口下滑的結果,壓縮了國內消費,去年十二月台灣失業率攀升至六年新高,來到五%。由於台灣企業通常都等到農曆新年過後才開始裁員,因此未來公布的失業率將再往上增加。去年平均薪資實質下跌五%,許多企業紛要求員工放無薪假。
■ 中國打壓.功能幾近零》駐孟加拉代表處 撤定了
* 記者范正祥/台北報導 2009-02-17 06:00:14
自二○○四年三月一日起掛牌運作的駐孟加拉代表處,因未能達成當初設立的目的,功能不彰,連最起碼的行使簽證功能都有困難,且駐在國未尊重台灣是個主權國家,為此,當局已完成評估,確認該駐處無存在必要,裁撤已成定局,將逐步展開館產處理等撤館準備作業。
● 發簽證也困難 開設五年一事無成
外交圈嘲諷,「無法想像,五年一事無成,駐孟加拉代表處的功能幾近於零」。此一外交罕例,涉及有無浪費外交資源,傷害國家尊嚴,恐將引發監察院關注,調查追究有無失職?
據了解,當初決定設駐孟加拉代表處,原是希望達成包括「拓展台灣對南亞經貿關係」、「開發南亞地區廣大市場」、「增加國際社會友台力量」、「延伸南向政策至南亞地區」在內等多元目的,但遭中國打壓。
中方對孟加拉抗議力道之大,造成中孟關係空前緊張,最後逼使孟加拉於二○○四年五月十九日向中方正式通報,「孟加拉政府決定關閉在孟的所謂台北代表處」。當時中方也立即回應,對於孟加拉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的立場表示高度讚賞。
過去近五年,駐孟加拉代表處雖未被孟加拉當局強制要求撤離,但幾近動彈不得,既不能行使象徵國家主權行為的領務功能,也無法見到孟加拉的高層官員。馬政府上台提出「外交休兵」以來,孟加拉還是未對我駐孟加拉代表處表達友善,外交部決定「低調」予以裁撤。
■ 學者質疑:兩岸關係和緩是假象
* 記者范正祥/台北報導
台灣國家聯盟昨舉辦論壇討論「台灣主權危機」,與會學者質疑,兩岸關係緩和根本是假象,其實是馬英九對中國「一個中國」框架妥協的結果,馬政府為了兩岸關係的發展,在台灣主權與主體性上對中國做了很多政治讓步,這樣繼續下去,只會造成台灣主權矮化。
● 對中過多政治讓步 矮化台灣主權
主持論壇的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隔空提醒所有國民黨要員:應該看看中國過去的歷史,不要天真地以為國共謀和了,若將來中國併吞了台灣,共產黨就不會「殺」國民黨要員。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長陳錦煌認為,馬政府上任以來,在政治上弱化台灣的主權,在經濟上高度仰賴中國,無論是開放觀光、大三通及簽署和平協定,都顯示對中國的政策出於一廂情願與過度期待,馬英九主政以後向中國傾斜的速度之快與幅度之大,超越國民黨執政的任何一個時期!
政大國發所副教授童振源分析,扁政府的中國戰略可用「主權清晰、政經平衡」來概括,而馬政府的中國戰略則可用「主權矮化、政治扈從、經濟開放」來形容。他不客氣批評,馬政府接受一個中國的政治框架,自我矮化台灣的主權地位,混淆台灣的國家定位,破壞台灣主體性,放棄人權與自由的普世價值。總體而言,馬政府是以「矮化台灣主權、對中國政治扈從」的原則換取「兩岸政治緩和與經貿協商開放」的利益。
台灣社秘書長羅致政表示,五月將是台灣主權的關鍵時刻,他擔心台灣正掉入中國所設的陷阱。他懷疑,馬英九為求上任一年的政績,已開始與中國密商台灣參與國際空間議題。馬英九日前的講話也顯示,台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的事情似已和北京協商。但台灣的協商代表是誰?在什麼地方談?談什麼?國人卻毫無所悉,無從監督。
前總統府國策顧問阮銘觀察,胡錦濤對台新戰略的核心,是以所謂「和平方式」消融台灣的國家主權,做出在政治、經濟、文化、統戰、外交以及軍事等六個面向的「和平統一」全面戰略部署,要吞併台灣。他呼籲,台灣人民要覺醒和團結。
■ 美國新情報總監:金融危機要處理好 中國戰略首要目標是「台灣」
美國新任國家情報總監丹尼斯‧布萊爾(Dennis Blair)12日向美國國會參議院情報特別委員會提交年度威脅評估報告。與往年不同,今年的報告認為,世界金融危機已經超過恐怖主義成為美國的「頭號安全威脅」。並認為中國的首要目標仍是台灣,籲美國繼續對台軍售。
法新社報導,這份長達49頁的報告一開頭就詳細描述當前的金融危機。布萊爾向國會作證時說:「時間可能是我們最大的威脅,經濟復甦的時間越久,美國戰略利益面臨嚴重破壞的可能性就越大。」
布萊爾在報告中對印度和中國的經濟也做出預測。他指出,印度在未來的十年可能會為中國感到擔心,因為北京的政治控管和經濟成果最終都會反映在軍事投資上。他認為,有鑑於此,印度在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的發展中,也將會持續研發足夠的軍事科技來對應。
布萊爾認為,中國外交在未來十年的重點是企圖利用媒體的力量來挑戰美國,並且利用金援的方式來鬆動各國對美國的支持力,用先褒後貶的方式,漸進地針對各國政要一一打擊,來抵消海外質疑中共高幹的經濟特權、對中國鎮壓人權的聲音。
布萊爾在報告中說,呼籲美國繼續向台灣出售武器,我們必須為它提供更大的幫助,以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