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14 00:47:24台北光點
建構台灣觀光產業核心價值 (下)
* 南投埔里
* 張寶誠
台灣的觀光事業要永續經營,倚靠的是國家總體的品牌行銷。台灣的觀光資源豐富,有秀麗的高山、遼闊的海洋、豐美的平原,也有極具特色的城市,多元的文化,只是目前尚未將相關資源整合,並積極行銷推廣。
吸引國外觀光客或國內遊客可長可久的做法,必須從地區到全國致力於整體的規劃,結合文化、產業及當地的農特產品,形塑出差異化的形象,同時健全軟體設施,特別是加強人員的訓練,以期服務品質的提升。其中,服務品質及品牌形象更是成功的關鍵。硬體尚在其次。
■ 打造台灣感動之旅
另外,結合地方文化與節慶活動,也是可以凸顯的重點。隨著節慶活動走向產業化,再從中創造出附加價值,也成為觀光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近年來,在「產業文化化」及「文化產業化」的發展方向之下,台灣推動「一縣市一特色、一鄉一特產」,各地因而出現許多節慶活動。交通部觀光局自2001年起大力推動12項節慶活動,行政院各部會也投入資源支持許多的地方節慶活動,例如:農委會推動產業文化季;經濟部商業司推動形象商圈;文建會推動社區總體營;客委會推動客家文化活動等,將民俗節慶與自然資源、人文風情、地方產業結合為新興的節慶活動,除提升地方形象、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外,也催生了深度旅遊的文化。
台灣有很多可以發揮影響力、創造感動的資源,端看是否能夠有系統加以整合與包裝成台灣的感動之旅,吸引各國旅客。
■ 在細節中深耕特色
從看熱鬧到看門道,觀光產業發展的最高境界,在於「無處不可觀」,觀光產業要賺的不是一次性的「快錢」,而是一來再來、源源不絕的「慢錢」。必須從細節中建立風格,深耕人文特色,給予觀光客身歷其境的生活體驗。舉例來說,目前在台灣蓬勃發展的民宿,許多民宿主人強調建築特色,融入當地的人文景觀,民宿之美在於主客之間交流互動所散發的閒適美感,強調生活形態及生活體驗的分享。陽光、空氣、草木、一杯茶、一個問候、一道親手做的菜,在在都是豐富的觀光資產。
再舉個例子,繼推動慢食文化之後,歐洲目前也興起慢城運動,發源地仍是義大利。歐洲的慢城多半是中古世紀的小城,人口只有幾萬,保留現代文明,但生活速度回歸中古世紀的氛圍。城內不見霓虹燈,周四與周日商店不營業。慢城城內不能停車,沒有交通工具,只有行人徒步區,看不見麥當勞、星巴克及連鎖超市,而且反汙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綠化,以風力發電及小型農作有機經營。
慢城也保留地方特色,例如義大利慢城長久以來的午睡傳統,學校午餐供應的是當地生產的有機食物。隨著慢城主義的興起,將改變當地的觀光產業、農業及商業的經營模式。
■ 原住民文化體驗區
同樣的概念,回歸到台灣的觀光產業,如果阿里山地區能以當地鄒族的風俗文化為核心,重新包裝傳統的各項元素,例如:精緻的特色美食,文化的解說,以原住民歌手為主的PUB,以及原住民藝術家的文化空間、手工藝購物區等,創造一個原住民文化的生活體驗區,相信可以讓遊客擁有更深刻的體驗與回憶。
商品的價值很快會遞減,旅遊商品亦然,唯有美好的體驗與感動,才能讓觀光客回味再三。接待觀光客,除了美景的視覺饗宴外,還要從彼此接觸的過程中創造出深度價值,形成令其難忘的體驗。
■ 氛圍的構思與鋪陳
舉例來說,根據觀光局的調查,國外觀光客對台灣印象最深刻的是「好客和友善」,人情味濃厚正是台灣讓人津津樂道的形象,也是台灣的品牌價值。如何多方面彰顯「台灣價值」,讓觀光客帶回愉悅且難忘的體驗,搭起連接消費者感官的頻道,創造出觀光客生命中難忘的時光,不自覺在心中產生心靈的感動,確實需要精心規劃與設計。
各項情節不應僅著重在銀貨兩訖的消費終點,而應強調過程中氛圍的構思與鋪陳,需要加強與突破之處實在還很多,有待多多努力。
(作者是生產力中心總經理)
【2008/07/13 經濟日報】
* 張寶誠
台灣的觀光事業要永續經營,倚靠的是國家總體的品牌行銷。台灣的觀光資源豐富,有秀麗的高山、遼闊的海洋、豐美的平原,也有極具特色的城市,多元的文化,只是目前尚未將相關資源整合,並積極行銷推廣。
吸引國外觀光客或國內遊客可長可久的做法,必須從地區到全國致力於整體的規劃,結合文化、產業及當地的農特產品,形塑出差異化的形象,同時健全軟體設施,特別是加強人員的訓練,以期服務品質的提升。其中,服務品質及品牌形象更是成功的關鍵。硬體尚在其次。
■ 打造台灣感動之旅
另外,結合地方文化與節慶活動,也是可以凸顯的重點。隨著節慶活動走向產業化,再從中創造出附加價值,也成為觀光產業發展的新方向。
近年來,在「產業文化化」及「文化產業化」的發展方向之下,台灣推動「一縣市一特色、一鄉一特產」,各地因而出現許多節慶活動。交通部觀光局自2001年起大力推動12項節慶活動,行政院各部會也投入資源支持許多的地方節慶活動,例如:農委會推動產業文化季;經濟部商業司推動形象商圈;文建會推動社區總體營;客委會推動客家文化活動等,將民俗節慶與自然資源、人文風情、地方產業結合為新興的節慶活動,除提升地方形象、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外,也催生了深度旅遊的文化。
台灣有很多可以發揮影響力、創造感動的資源,端看是否能夠有系統加以整合與包裝成台灣的感動之旅,吸引各國旅客。
■ 在細節中深耕特色
從看熱鬧到看門道,觀光產業發展的最高境界,在於「無處不可觀」,觀光產業要賺的不是一次性的「快錢」,而是一來再來、源源不絕的「慢錢」。必須從細節中建立風格,深耕人文特色,給予觀光客身歷其境的生活體驗。舉例來說,目前在台灣蓬勃發展的民宿,許多民宿主人強調建築特色,融入當地的人文景觀,民宿之美在於主客之間交流互動所散發的閒適美感,強調生活形態及生活體驗的分享。陽光、空氣、草木、一杯茶、一個問候、一道親手做的菜,在在都是豐富的觀光資產。
再舉個例子,繼推動慢食文化之後,歐洲目前也興起慢城運動,發源地仍是義大利。歐洲的慢城多半是中古世紀的小城,人口只有幾萬,保留現代文明,但生活速度回歸中古世紀的氛圍。城內不見霓虹燈,周四與周日商店不營業。慢城城內不能停車,沒有交通工具,只有行人徒步區,看不見麥當勞、星巴克及連鎖超市,而且反汙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綠化,以風力發電及小型農作有機經營。
慢城也保留地方特色,例如義大利慢城長久以來的午睡傳統,學校午餐供應的是當地生產的有機食物。隨著慢城主義的興起,將改變當地的觀光產業、農業及商業的經營模式。
■ 原住民文化體驗區
同樣的概念,回歸到台灣的觀光產業,如果阿里山地區能以當地鄒族的風俗文化為核心,重新包裝傳統的各項元素,例如:精緻的特色美食,文化的解說,以原住民歌手為主的PUB,以及原住民藝術家的文化空間、手工藝購物區等,創造一個原住民文化的生活體驗區,相信可以讓遊客擁有更深刻的體驗與回憶。
商品的價值很快會遞減,旅遊商品亦然,唯有美好的體驗與感動,才能讓觀光客回味再三。接待觀光客,除了美景的視覺饗宴外,還要從彼此接觸的過程中創造出深度價值,形成令其難忘的體驗。
■ 氛圍的構思與鋪陳
舉例來說,根據觀光局的調查,國外觀光客對台灣印象最深刻的是「好客和友善」,人情味濃厚正是台灣讓人津津樂道的形象,也是台灣的品牌價值。如何多方面彰顯「台灣價值」,讓觀光客帶回愉悅且難忘的體驗,搭起連接消費者感官的頻道,創造出觀光客生命中難忘的時光,不自覺在心中產生心靈的感動,確實需要精心規劃與設計。
各項情節不應僅著重在銀貨兩訖的消費終點,而應強調過程中氛圍的構思與鋪陳,需要加強與突破之處實在還很多,有待多多努力。
(作者是生產力中心總經理)
【2008/07/13 經濟日報】
上一篇:掌握通用設計 創造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