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08 17:29:40台北光點
吸引國外金融人才 強化競爭力
* 陳漢達(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專員)
近年來,為提高台灣之國際競爭力,政府體認到唯有推動金融改革,加強發展金融服務業,建設台灣成為區域金融服務中心,才能配合產業升級,提供必要之金融支援,提升台灣之整體生產力,開創永續發展的契機,而人才為決定改革成敗之關鍵,培育及招募金融專業人才,尤其是引進金融先進國家之專業人才,便成為重要的課題。
因此,行政院於區域金融服務中心推動方案發展策略中明訂「加強金融人才培育,提高金融專業水準」,其配合事項包括加速吸引國外金融專業人才(如:財務工程、資產管理等)來台等項。
另據國外學者研究指出,1990年代,美國之所以能建立強大的經濟地位,除了實體資本的累積外,人力資本所帶來的影響力亦應予以高度重視。一般而言,一國對於外來專業人才愈重視,將使該國能夠擁有愈高的經濟成長率與國際競爭力,而人力資本的累積,將成為決定一國是否能在國際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的關鍵。
有鑒於此,各國紛紛採取鼓勵具有專業技術、高收入或所謂白領外國人才移入之政策。例如加拿大根據本國就業市場狀況、專業需求及國家整體發展規劃,每年有計畫地對外引進人才,以彌補本國人口增長的緩慢與人才的不足。此外,美國、澳洲、紐西蘭及新加坡等國,亦有吸納各國優秀人才及本國勞動市場缺乏之技術人才,以促進自身在經濟、技術及文化等領域發展之類似政策。
就當前國家處境而言,國際化是我國必走的康莊大道,金融產業是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希望,優秀金融人才是金融業發展的原動力,而量多質優的金融人才可以一舉三得,同時達成上述三項目標。
尤其金融服務業係匯聚民間儲蓄與企業投資之重要管道,更是國家之經濟櫥窗與支持產業發展之經濟命脈。我國金融服務業過去曾長期管制,推動自由化及國際化後雖已累積不少金融實力,惟國際競爭力仍有待提升,主要原因之一即在於金融專業人才不足。故為了積極掌握金融業發展的趨勢及機會,突破發展瓶頸以開創我國金融業之新契機,為我國金融業創造更多之附加價值及協助金融業於區域甚至全球金融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國外金融專業人才的招募,刻不容緩。
■ 問題解析
我國金融業發展與先進國家相較有一定程度之落後,原因之一即是金融機構從業人員歷練不足,及國內金融業經營管理人才之欠缺。為促進金融業發展,有關我國金融人才之培育與國外金融專業人才之引進,政府應積極推動。
「知識經濟」時代,除了資本、設備、土地與自然資源外,人力資源與其所擁有的知識與技術,已成為決定產業發展型態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如何將可能影響競爭能力的阻礙予以消除,藉此追求更多的產能效益,是包括金融業在內的所有產業必須面對的挑戰。
此外,由於對外經貿是我國的生存命脈,未來我國能否成為泛太平洋的金融中心平台,讓國際資金出入都經由這個平台進行交易,實關係我國未來的發展前景。台灣雖小,卻有完善的金融市場及豐沛資金,對於平台的建立,有極大助益。惟金融活動的蓬勃與專業知識人才是否充足,關係密切。
而人才之來源除自行培養外,引進國外人力,不啻係快速填補此一缺口的良好方法。惟人才之吸引,徒有程序上之改進並不足以爭取國際人士之青睞,而客觀金融環境是否有其開展性,實亦能否吸引外國金融人才來台之主要原因。因此如何積極鼓勵外國金融人才來台,便成為發展金融產業,提高其競爭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 因應措施
人才之吸引,在總體方面,除了相關金融基礎建設應逐步提升外,政府亦應建置符合時宜的金融法制環境,以利吸引更多國外金融人才來台發展其專業,進而推動本國金融人才之培育,例如設法排除若干法令規定之適用,放寬外國專業人才之工作內容,簡化招募國外金融專業人才之程序,以達加速招募國外金融專業人才之目的。
另為因應金融產業環境變化,政府應積極推出各項健全金融產業及促進金融市場發展之政策及措施,使台灣的金融市場呈現穩定成長趨勢,提供金融人才寬廣的舞台空間。此外,相關部會更應加強協商合作,期政策上能營造吸引外國金融人才來台之友善環境。
有關金融的具體推動措施,在金融環境方面,為促進金融創新,應賡續放寬相關法令限制,鼓勵金融業者推出新金融商品,業者為延伸其產品線,滿足不同投資需求之客戶選擇,在新金融商品設計上,自會視業務所需延聘國內外專業人士參與。
在金融商品部分,業者應先引進國外金融商品設計概念,藉以提升金融機構研發商品技術,建立周全的金融產品網及作業流程,並完成金融交易電腦系統之建置,再視實際需要聘用專業人才,以節省成本;另應導入國際金融機構模式,學習其延攬及培訓金融專業人才之制度,並參考其相關規定之作法。如此數管齊下,吸引國外金融專業人才必見成效,我國金融業之國際競爭力必能提升。
(本文不代表作者服務機關之意見)
【2008/06/08 經濟日報】
近年來,為提高台灣之國際競爭力,政府體認到唯有推動金融改革,加強發展金融服務業,建設台灣成為區域金融服務中心,才能配合產業升級,提供必要之金融支援,提升台灣之整體生產力,開創永續發展的契機,而人才為決定改革成敗之關鍵,培育及招募金融專業人才,尤其是引進金融先進國家之專業人才,便成為重要的課題。
因此,行政院於區域金融服務中心推動方案發展策略中明訂「加強金融人才培育,提高金融專業水準」,其配合事項包括加速吸引國外金融專業人才(如:財務工程、資產管理等)來台等項。
另據國外學者研究指出,1990年代,美國之所以能建立強大的經濟地位,除了實體資本的累積外,人力資本所帶來的影響力亦應予以高度重視。一般而言,一國對於外來專業人才愈重視,將使該國能夠擁有愈高的經濟成長率與國際競爭力,而人力資本的累積,將成為決定一國是否能在國際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的關鍵。
有鑒於此,各國紛紛採取鼓勵具有專業技術、高收入或所謂白領外國人才移入之政策。例如加拿大根據本國就業市場狀況、專業需求及國家整體發展規劃,每年有計畫地對外引進人才,以彌補本國人口增長的緩慢與人才的不足。此外,美國、澳洲、紐西蘭及新加坡等國,亦有吸納各國優秀人才及本國勞動市場缺乏之技術人才,以促進自身在經濟、技術及文化等領域發展之類似政策。
就當前國家處境而言,國際化是我國必走的康莊大道,金融產業是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希望,優秀金融人才是金融業發展的原動力,而量多質優的金融人才可以一舉三得,同時達成上述三項目標。
尤其金融服務業係匯聚民間儲蓄與企業投資之重要管道,更是國家之經濟櫥窗與支持產業發展之經濟命脈。我國金融服務業過去曾長期管制,推動自由化及國際化後雖已累積不少金融實力,惟國際競爭力仍有待提升,主要原因之一即在於金融專業人才不足。故為了積極掌握金融業發展的趨勢及機會,突破發展瓶頸以開創我國金融業之新契機,為我國金融業創造更多之附加價值及協助金融業於區域甚至全球金融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國外金融專業人才的招募,刻不容緩。
■ 問題解析
我國金融業發展與先進國家相較有一定程度之落後,原因之一即是金融機構從業人員歷練不足,及國內金融業經營管理人才之欠缺。為促進金融業發展,有關我國金融人才之培育與國外金融專業人才之引進,政府應積極推動。
「知識經濟」時代,除了資本、設備、土地與自然資源外,人力資源與其所擁有的知識與技術,已成為決定產業發展型態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如何將可能影響競爭能力的阻礙予以消除,藉此追求更多的產能效益,是包括金融業在內的所有產業必須面對的挑戰。
此外,由於對外經貿是我國的生存命脈,未來我國能否成為泛太平洋的金融中心平台,讓國際資金出入都經由這個平台進行交易,實關係我國未來的發展前景。台灣雖小,卻有完善的金融市場及豐沛資金,對於平台的建立,有極大助益。惟金融活動的蓬勃與專業知識人才是否充足,關係密切。
而人才之來源除自行培養外,引進國外人力,不啻係快速填補此一缺口的良好方法。惟人才之吸引,徒有程序上之改進並不足以爭取國際人士之青睞,而客觀金融環境是否有其開展性,實亦能否吸引外國金融人才來台之主要原因。因此如何積極鼓勵外國金融人才來台,便成為發展金融產業,提高其競爭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 因應措施
人才之吸引,在總體方面,除了相關金融基礎建設應逐步提升外,政府亦應建置符合時宜的金融法制環境,以利吸引更多國外金融人才來台發展其專業,進而推動本國金融人才之培育,例如設法排除若干法令規定之適用,放寬外國專業人才之工作內容,簡化招募國外金融專業人才之程序,以達加速招募國外金融專業人才之目的。
另為因應金融產業環境變化,政府應積極推出各項健全金融產業及促進金融市場發展之政策及措施,使台灣的金融市場呈現穩定成長趨勢,提供金融人才寬廣的舞台空間。此外,相關部會更應加強協商合作,期政策上能營造吸引外國金融人才來台之友善環境。
有關金融的具體推動措施,在金融環境方面,為促進金融創新,應賡續放寬相關法令限制,鼓勵金融業者推出新金融商品,業者為延伸其產品線,滿足不同投資需求之客戶選擇,在新金融商品設計上,自會視業務所需延聘國內外專業人士參與。
在金融商品部分,業者應先引進國外金融商品設計概念,藉以提升金融機構研發商品技術,建立周全的金融產品網及作業流程,並完成金融交易電腦系統之建置,再視實際需要聘用專業人才,以節省成本;另應導入國際金融機構模式,學習其延攬及培訓金融專業人才之制度,並參考其相關規定之作法。如此數管齊下,吸引國外金融專業人才必見成效,我國金融業之國際競爭力必能提升。
(本文不代表作者服務機關之意見)
【2008/06/08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