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15 14:10:08台北光點

中國觀察》產業升級 台商苦澀求生存

* 特派記者林琮盛/東莞報導

去年起,中國「政府」的緊縮政策後,以製造業為主的廣東台商紛紛中箭倒地,哀鴻遍野。除回流我國、關廠或遠走東南亞外,已在該國落地生根的台商,面臨新一波的體質大改造。

而成立內資廠或個體戶企業,是台灣企業間的公開秘密。台商們早就察覺,這種政策緊縮是中共為要扶植中國自己的本土企業,而讓台灣企業成為「祭品」。為此,我國企業寧可縮小廠房規模,把公司拆分為2、3家,另聘該國人士成立內資公司或個體戶,作為「避風頭」的港灣。

身陷中國重災區的台商,為正面迎戰,無不重視研發及產品升級。如百和集團、宜成製罐、慶樺皮具,即透過專接國際的中高階客戶端,加強技術創新,大手筆投資新設備,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擺脫掉中國企業以量制價的紅海市場。

產品調整外,台商也善用管理優勢,要回失去的利潤。深圳艾美特副董蔡正富指出,4年前,公司就已把工資調漲到位。但透過激勵誘因,提升效率,讓原本增加的5%至10%成本,因產能增加而弭平,「用工量甚至比之前更少」。

除就地轉型,台商正上演一齣「出廣東記」,往中國內陸尋覓新契機。但此意味全面棄守廣東?

深圳廣明電器總監王立禮認為,台商應區隔沿海和內陸的工廠佈局。透過空間的成本差異性,幫企業建造一座經營策略上的調節水庫。他說,沿海的專門生產高單價、量少的產品;中國的內陸省份則以量大、單價低產品為主力。

把觸角從製造業,跨足到服務業,更是熱門趨勢。有鑑於彼國第三產業的崛起,長期經營工廠的台商,已把目光投射到房地產、餐廳及商場等領域。有些人「跳槽」成功,一炮而紅;但鎩羽而歸的,也不在少數。

東成商業規劃公司總經理郭大柱說:「台商如果不是樣板,就是祭品。若缺乏充分的第三產業經營概念,頂多只是個人投資而已,且失敗機率高。」像去年新光百貨集團投資北京,經營權卻在開幕後立即被橫奪,根本原因就是由於中共十七大的政治鬥爭所帶來的人為因素。

為斷尾求生,台商也啟動新一波的人力精實案。泰星螺桿公司總經理特助張貴貞表示,許多企業為因應中國的勞動合同法,已開始精簡人事,寧可幫員工多加薪,也不願再多聘人作同樣的工作,「這樣反而能提高工作效率」。

【2008/02/15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