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0 00:14:08台北光點

好好生活 在台中

* 合樸推出的「好好務農」課程,讓不少沒拿過鋤頭的都市居民體驗有機農作的辛勞,而深切體會消費者和農民間連結的重要(攝影/王孟孝)
* 李珊

台中人的創意生活樣貌多元,除了食、衣、住、行等生活所需常迸發活潑異想外,還有一群人連推廣有機農業、關心環境的方式,也相當不同。

藉著搭起一座消費者和生產者的橋,使消費者對有機農業的認識,不僅止於「獨善其身」地吃得健康,還能體認到有機耕作對環境的意義,進而呼朋引伴,互相學習、支持,共同過一個素樸而美好的生活。

台中「合樸農學市集」宣告著:美好生活需要眾人合作,和諧志願地簡樸過活……。

5月5日,合樸農學市集終於在台中都會邊緣的「東籬農園」開張了,十多個雅緻的帳棚散佈在4、5百坪花木扶疏的草地上,周圍流水小橋環繞。

20多位來自台灣各地的有機農友,以及拼布工藝家、環保團體等陸續運來自家產品,嘉年華似的擺起攤來。

少了一般農產品展售會的熱鬧喧囂,卻多了一份「人」味和「土」味,有的攤位全家動員賣花椰菜和小蕃茄,另一攤有2位嘉義來的黝黑農民木訥地坐在攤位上,地上堆滿了帶著泥巴的甜菜根;外銷常勝軍花蓮銀川米的攤位則經驗豐富,買一斤米送一粒五榖飯糰,接近中午時更吸引了串串人客排隊……。

「我們的市集並不是在推銷農產品,而是要推動一個理念,」東籬農園園主、合樸發起人陳孟凱解釋,合樸之所以取名「農學市集」,「農學」是表示生活者要向生產者學習,生產者則要跟自然環境學習;而「市集」意味著這是一個人與人聚集交會的組合。因此,合樸不是賣完產品就走人、產銷間只有交易關係的市集,農民會和顧客聊聊有機青菜是怎麼種的、家裡的高麗菜乾是怎做的,那樣可以互相交融、扶持的人群關係。

■ 從產地到餐桌

說起合樸5位發起人的聚合,早先是在中寮種植有機柳丁的文人農友馮小非,和長期關注社區產業的靜宜大學兒福系老師陶蕃瀛,一直在思考如何在產銷間建立機制,讓農友走得順利一點。因緣際會下,他們碰到了從高科技公司CEO轉行推廣有機、並擁有大片農園餐廳的陳孟凱,3個人一拍即合,而有了「農民市集」的雛型。

爾後陸續有陶蕃瀛的學生、社區工作者許捷穎加入,以及熟悉MOA(自然農法)的植物保護基金會秘書李美雲也共襄盛舉,他們經過8個月的討論,共同發想出一個以經營社群為核心,推廣「從產地到餐桌」理念的創新「市集」。

為了呼朋引伴、建立社群理念,合樸除了實質的「農民市集」外,也舉辦一系列課程:「好好讀書」,透過讀書會,拓展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想像藍圖;「好好吃飯」以創新的米食烹調和米食文化討論,希望營造新的飲食文化;「好好務農」則請國立中興大學園藝系教授倪正柱教導有機栽培,讓一般無緣務農的人親近農事,透過實作,從芬芳土壤與植物生長中獲得心靈的愉悅;「好好生活」則有各類主題,第一季以清潔劑為主軸,讓消費者認識化學清潔劑對人體和環境的危害。

合樸推動3個月以來,有許多的「意外」和「驚喜」。

以每月一次的「農民市集」為例,陳孟凱發現許多農民很會種菜,但拙於做生意,連如何將產品標示清楚、做海報、擺飾攤位都沒概念,還需要許多「教育」;有些農民有生計壓力、有些極端害羞……,因此他們找來義工幫忙推銷,同時教導農友,若部分作物賣相不佳,可以透過讓消費者「試吃」來去化。「要做的事很多,而這就是合樸存在的理由,」陳孟凱說。

目前農友每次的銷售金額在5,000到1萬5,000元間,扣掉10%的擺攤費用,收入十分微薄。又由於一個月才一次,大家其實是在草創階段情義相挺,建立夥伴關係更勝於營利。

■ 體驗學習

系列課程中,每週一次、有20位學員參加的「好好務農」課程成效顯著,最後一堂課,有學員分享心得時表示,透過親身下田工作以及參觀農家,聽著農民訴說豪雨怎樣影響他的收成,「真實的感受到有機農作的辛勞和價格的不合理」;有人表示,透過參觀東勢的「梨子文化館」,體會到整個東勢地區高接梨如何受WTO影響而面臨巨大困境,「這種種都讓學員具體經驗到農民和消費者連繫的重要性。」陶蕃瀛表示,以後這些學員在買有機產品時,將不只是出於道德,而會是發自心底的支持這些照顧土地的農友。

至於屬於人文扎根的「好好讀書」、「好好吃飯」、「好好生活」課程,目前雖然停留在草創階段,尚未形成社群,但從不少人3個月持續上課的情況看,仍有很大發展潛力。

「整體來看,合樸是值得繼續下去的,」陶蕃瀛指出,「形成社群,有意識的去消費,藉著改變消費行為來導正生產行為」,這個理想雖然看來十分「高調」,但透過這3個月的實驗,他發現,許多理念變得具體可行,「路還很長,我們做的只是開始,」合樸會邊走邊修正,一直走下去。

合樸的第一季活動於8月結束後,有一些新變化。最近陳孟凱在東籬農園難以兼顧「有機餐廳」的現實下,將結束餐飲經營,把廣達7千坪的園區租給宗教團體做為禪修中心;由於這個團體也認同合樸的理念,合樸將在新園主的育成下繼續成長。

至於往後合樸會產生什麼變化?陳孟凱等人都抱著開放的態度。

「合樸的實質是不變的,至於要用什麼形式來成就都可以。」陳孟凱表示,希望不久後「農民市集」能密集地每週舉行,才能真正對農民有幫助;當這個模式在台中發展成熟後,也應該擴展到台北、新竹……更多地方。

屆時,「合作、簡樸、過美好生活」將不只是理念,而是在許多土地上開枝散葉的真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