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06 17:11:31台北光點
三度中風 沈君山昏迷未醒
* 沈君山先生
* 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冷洌的冬日清晨,走進台北市立萬芳醫院7樓病房,走道盡頭的特等病房裡,病床上躺著一位沈睡如嬰兒的老病患,怎麼叫也叫不醒。這位老病患是前清華大學校長沈君山,親人仔細看顧,故舊探視不斷,期盼他能再度醒來,再聽他談笑風生。
已由新竹馬偕轉到台北萬芳
沈君山和陳履安、連戰及錢復等四人,早年被稱為台灣「四大公子」,除學術成就傑出外,橋牌及圍棋也有職業級水準,沈君山年輕時風度翩翩,風采迷人,但近來卻飽受疾病折磨,先後中風三次。當他於去年秋冬季節交換之際三度中風後,先在新竹馬偕醫院接受開顱的外科治療,等病情穩定,再轉到萬芳醫院追蹤治療。
由於身分特殊,沈君山住院後,即由萬芳醫院院長、國內腦神經外科權威邱文達及該院神經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林乾閔負責醫療照護。他的家屬非常細心地看護但很低調,在家屬要求下,護理站的病人病情診斷牌上,除寫上主治醫師姓名外,其餘資料全都空白,即使是住在同樓層的其他病患及陪病家屬,也不知道隔壁病房住了這麼一位知名人物。
林乾閔表示,由於已是第三度中風,加上最近一次中風的出血部位很大,病灶靠近腦幹的基底核底下,狀況一度危急,所幸經過新竹馬偕醫院及時搶救,才勉強挽回一命。轉院到萬芳醫院後,在醫療團隊細心照護下,沈君山病情稍有起色,但仍處於昏迷狀態,尚未清醒。
昏迷指數9分 對聲音已有反應
林乾閔透露,除例行性復健治療外,該院也施以針灸治療,最近在沈君山家屬要求下,另安排高壓氧治療,目前他對聲音已有反應,和外界互動也愈來愈多,經評估昏迷指數為9分,但距正常人的15分仍有一段距離。住院期間仍時會有老友故舊來探視他,許多人輕喚他、跟他聊天,期待他能像上次中風後逐步恢復般,再聽他風趣地談學術、下棋兼論時政。
沈君山有再醒過來的機會嗎?林乾閔認為有機會,但醫療團隊不敢有太大的期望,因為他是多次中風患者,加上年紀又大,變數太多了。林乾閔強調,如果沈君山將來可以隨外界刺激而張眼、閉眼,就算清醒過來,「還是有機會!」
嘉義長庚醫院外科部主任楊仁宗表示,影響腦中風預後的主要因素有三,一是中風次數,一是病患年紀,一是出血部位。沈君山已三度中風,年紀大,且中風部位又靠近腦幹,預後並不樂觀,但9分的昏迷指數意味他的腦幹功能還好,病情算是暫時穩定了。
對於家屬要求做的高壓氧治療,楊仁宗認為成效仍有待評估,因為目前全球醫界正反意見都有,即使有正面評價的研究論文,也都是零星病例報告,目前還無法對高壓氧治療寄予重望。
【2008/01/06 聯合晚報】
* 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冷洌的冬日清晨,走進台北市立萬芳醫院7樓病房,走道盡頭的特等病房裡,病床上躺著一位沈睡如嬰兒的老病患,怎麼叫也叫不醒。這位老病患是前清華大學校長沈君山,親人仔細看顧,故舊探視不斷,期盼他能再度醒來,再聽他談笑風生。
已由新竹馬偕轉到台北萬芳
沈君山和陳履安、連戰及錢復等四人,早年被稱為台灣「四大公子」,除學術成就傑出外,橋牌及圍棋也有職業級水準,沈君山年輕時風度翩翩,風采迷人,但近來卻飽受疾病折磨,先後中風三次。當他於去年秋冬季節交換之際三度中風後,先在新竹馬偕醫院接受開顱的外科治療,等病情穩定,再轉到萬芳醫院追蹤治療。
由於身分特殊,沈君山住院後,即由萬芳醫院院長、國內腦神經外科權威邱文達及該院神經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林乾閔負責醫療照護。他的家屬非常細心地看護但很低調,在家屬要求下,護理站的病人病情診斷牌上,除寫上主治醫師姓名外,其餘資料全都空白,即使是住在同樓層的其他病患及陪病家屬,也不知道隔壁病房住了這麼一位知名人物。
林乾閔表示,由於已是第三度中風,加上最近一次中風的出血部位很大,病灶靠近腦幹的基底核底下,狀況一度危急,所幸經過新竹馬偕醫院及時搶救,才勉強挽回一命。轉院到萬芳醫院後,在醫療團隊細心照護下,沈君山病情稍有起色,但仍處於昏迷狀態,尚未清醒。
昏迷指數9分 對聲音已有反應
林乾閔透露,除例行性復健治療外,該院也施以針灸治療,最近在沈君山家屬要求下,另安排高壓氧治療,目前他對聲音已有反應,和外界互動也愈來愈多,經評估昏迷指數為9分,但距正常人的15分仍有一段距離。住院期間仍時會有老友故舊來探視他,許多人輕喚他、跟他聊天,期待他能像上次中風後逐步恢復般,再聽他風趣地談學術、下棋兼論時政。
沈君山有再醒過來的機會嗎?林乾閔認為有機會,但醫療團隊不敢有太大的期望,因為他是多次中風患者,加上年紀又大,變數太多了。林乾閔強調,如果沈君山將來可以隨外界刺激而張眼、閉眼,就算清醒過來,「還是有機會!」
嘉義長庚醫院外科部主任楊仁宗表示,影響腦中風預後的主要因素有三,一是中風次數,一是病患年紀,一是出血部位。沈君山已三度中風,年紀大,且中風部位又靠近腦幹,預後並不樂觀,但9分的昏迷指數意味他的腦幹功能還好,病情算是暫時穩定了。
對於家屬要求做的高壓氧治療,楊仁宗認為成效仍有待評估,因為目前全球醫界正反意見都有,即使有正面評價的研究論文,也都是零星病例報告,目前還無法對高壓氧治療寄予重望。
【2008/01/06 聯合晚報】
上一篇:桃縣長朱立倫:希望兩蔣就地安葬
下一篇:身障者的基礎建設 台灣還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