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0 19:56:17台北光點

南韓變天》謝長廷:李明博「反經濟統一」獲勝

* 曾琮愷

國民黨跟親國民黨的媒體一直不斷在吹捧南韓經濟多好,甚至引用朝鮮日報網路中文版的消息誇大的說,南韓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合新台幣七萬。講得南韓好像很了不起。如果我們也統計台灣前一百大企業的大學生起薪加上股票分紅,一定會超越南韓的。事實上,南韓經濟由巨型企業主宰(三星、現代、大宇),卻有五成以上的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先前台灣統計大學生失業率是12%就被國民黨痛批,結果大學生失業率高達50%卻被國民黨宣傳成楷模,國民黨應該到南韓去競選才對。

結果,這次南韓大選完全不符合國民黨的邏輯。假如南韓經濟這麼好,照理來說應該是執政黨的成績,執政黨推出的候選人鄭東泳應該要當選,結果是南韓執政黨全面潰敗,這點就證明因為南韓經濟很爛、通貨膨脹太高所以才會讓李明博當選。國民黨以及泛藍媒體再說台灣不如南韓,筆者建議台灣執政黨可以請南韓的大學生來現身說法,到底南韓經濟有多爛。

(作者為台灣青年公共事務協會發言人)


* 記者林修全/台北報導

南韓大選變天,由在野的大韓國黨候選人李明博當選下屆總統,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競選辦公室趙天麟表示,這是一場「路線輪替」的選舉,原本南韓的執政黨向北韓靠攏,李明博主張與北韓和平相處,但「反對經濟統一」,深獲選民認同,這也是謝長廷強調台灣主體性、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重視「一中市場」的最佳對照。

李明博能夠順利當選,主要是李明博在首爾市長任的執政能力受到肯定,特別是整治清溪川的政績,提升李明博的聲望,謝長廷、馬英九都曾任直轄市市長,未來在選戰過程中,選民將會更聚焦在這兩人在市政任內的表現,而謝長廷整治愛河的政績,全台灣人有目共睹。

趙天麟指出,這次南韓大選中,經濟議題是選戰主軸,李明博的政見,就是強調要以南韓為主體,走向全世界,不向中國、日本傾斜,要走出區域經濟,並以東西德統一後的經濟窘境為例,明確反對與北韓經濟統一。

趙天麟說,謝長廷向來主張要在發展經濟時,要確保台灣的主體性和開放性,要向全世界開放,與李明博對南韓經濟的主張,十分相近。

趙天麟進一步表示,反觀南韓現在的執政黨,一直向北韓示好,現任南韓總統盧武鉉更與北韓領導人會談,而國民黨主張「一中市場」,立場與南韓執政黨盧武鉉比較接近。

趙天麟說,事實證明,在南韓選舉的路線之爭上,李明博的路線才能獲得選民青睞,所以是一場「路線輪替」的選舉,「政黨輪替」只是表面議題、並非焦點。

趙天麟並說,謝長廷和李明博同樣出身貧困家庭,李明博在選前被控金融詐欺弊案,官司纏身,謝長廷同樣遭到他人指控提告,但謝長廷都未被起訴,而以向對手提告的選舉奧步,清白的謝長廷絕對經得起考驗。


■ 馬:李明博現象 台灣會發酵
* 記者陳志平、唐孝民/台北報導

主打經濟牌的李明博順利當選南韓總統,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上午指出,李明博勝在南韓人民「人心思變、拚經濟、反奧步」,這三項看法在台灣都成立,他相信台灣人民和韓國人民一樣,會在明年選舉時,以經濟問題作為投票的最優先考量。

李明博涉及的司法案件在選前獲得不起訴後,南韓總統盧武炫要求重啟調查引起譁然,被認為是選舉的大「奧步」;馬英九也直言認為,這項「奧步」在選戰最後激起選民極大反感,應是李明博勝選的因素之一。

無獨有偶,馬英九特別費案二審下周五即將宣判,宣判的結果可能引發的政治效應,各界都高度關注;此刻李明博當選,馬陣營相當振奮,認為不論是拚經濟或反奧步,「李明博現象在台灣也會發酵!」

馬英九上午表示,表面上看來,經濟問題在此次選舉中沒有辦法在媒體搏得大版面,但從民調和他下鄉long stay接觸人民,大部分台灣人民心中,經濟議題的重要性還是遠超過其他議題。

馬英九說,台灣有一些人已經活不下去,大多數人雖活下來卻是苦撐著,他們憂心未來,因此希望明年五月政治情勢能夠徹底改變,他相信台灣和韓國一樣,遲早人民會在投票時,以經濟問題作為最優先考量,南韓選舉結果給國民黨向前邁進的動力。

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蕭萬長指出,韓國這幾年來的經濟表現其實遠超過台灣,但現在南韓政府不但意識形態很強,而且有很多選舉奧步,結果人民唾棄了這樣的政府,選擇了以拚經濟為訴求的李明博。

蕭萬長說,李明博是擁有拚經濟行動力及遠見的CEO市長,他有過去在企業界及在政府的績效作證明,李明博勝選給台灣很大的啟示,也就是韓國人民認為拚經濟才是韓國能否生存發展的最重要關鍵,而且拚經濟不能用嘴講,要以行動來執行,韓國人民希望的,台灣人民也可以做到,韓國要向前走,台灣也要向前走,否則就會被淘汰,韓國人民的思考,相信可以給台灣人民很好的省思。

【2007/12/20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