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30 23:48:50台北光點
緬甸軍事鎮壓 失敗國家的必然?
國際政治裡有一新名詞,叫做「失敗國家」(Failing State)。其國家明顯的特徵就是,官員習慣貪污、公共政策失靈、獨裁政府專政、貧富差距大、以及人民不能自治。緬甸就是這類型的國家。此類型的國家也必會與國內的政治衝突和人道危機連結,進而造成國家治理的崩潰,引發區域內的安全危機,甚至淪為恐怖主義的溫床。
緬甸的民主之路一直不順遂。自1947年向大英帝國爭取獨立後,1962年就被尼溫將軍奪權,廢除聯邦憲法,成立革命委員會,實施軍事獨裁統治至今。1988年緬甸軍政府武裝鎮壓了人民對於經濟不振和政治迫害不滿的抗議活動。此抗議活動並為1990年的人民議會選舉鋪了路,由昂山蘇姬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以超過60%的選票贏得了超過80%的國會席位,然而這次選舉結果卻被軍政府宣佈無效,拒絕交出政權,並且軟禁政黨領袖昂山。這樣的結果,使得各國紛紛對緬甸經貿,開始實施制裁。
美國前任駐聯合國大使波頓曾說,「緬甸軍政府實施的各項政策是區域和平穩定的威脅」,並且力促聯合國針對緬甸實施制裁行動。美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在2003年出版的《人權調查報告》(Task Force Report)中,就將緬甸視為「世界上最為極權控制的國家」。聯合國在2006年人類發展標準的指標上,在177個國家中,緬甸排名在第130名。至今,緬甸國民平均收入(PPP)仍只有180美元左右。
美國及歐盟對緬甸的制裁行動雖是「反恐戰略」的一環,但中國長期以來是緬甸軍政府最重要的外援,也是緬甸軍政府得以存活至今的主因。例如,直至今日,緬甸大多數的軍事裝備仍由北京提供。中共不僅在緬甸國內建造包括道路、通訊等等的基礎設施,也在孟加拉灣的the Great Coco Island建構電信情報系統,以便監視敵國印度海軍的活動。
另外,中共更是積極幫助緬甸海軍進行現代化,在其多處的海軍基地(如Sittwe、Coco、Hianggyi和Mergui基地),建構雷達系統和進行硬體建設等工作。當然,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將更利於中國海軍進出阿拉伯海及印度洋。所以,中國對緬甸軍政府的影響力是顯而易見的。這是中國這次最後為何是被迫與聯合國配合制裁並出面干預軍政府的原因。
緬甸豐富的天然資源是中共的另一目的。緬甸國內森林覆蓋面積高達50%,林區盛產硬木和貴重柚木。礦藏量則有錫、鎢、鋅、鋁、石油、鋼玉及玉石等,其中紅寶石及翡翠之質量,更是全球之最。自大英帝國獨立出來後,緬甸在1947到1962年間就因其豐富的礦藏量,曾是亞洲富國之一。中國外交部就正積極推動與緬甸簽訂天然氣輸送的合作項目。
另外,為了突破國際制約及對中國的依賴,緬甸正積極與印度發展經濟與安全上的合作關係。據報載,印度已承諾在緬甸投資1千5百億美元進行天然氣探勘,而緬甸也會配合印度在其北部邊境針對分離份子進行武力掃蕩。
緬甸現也是東協的一員。但緬甸之所以能加入東協也是因為中共的幫忙,再加上其他會員國,如印度、日本和泰國,希望藉著緬甸的加入增加本身與中共進行折衝的籌碼所促成的。因此,東協與之交往乃是基於區域戰略安全的理由。對於緬甸內部的民主問題,東協基本上認為這是緬甸內政問題,各國應與之加強經濟合作,提升人民經濟福祉後,讓其自行進行改革轉變。
其實,就「失敗國家」的本質而言,自1988年的8888暴動後,軍政府的再次開火鎮壓,只不過再次突顯出其「失敗」的意義。雖然各大國及聯合國已緊急對緬甸發出要求,立即停止鎮壓,美國甚至宣布對其政府領導人,進行簽證限制及海外資金凍結等舉措,希望有效制止,但這最終只會是隔靴搔癢,不會奏效。因為重點應是身為緬甸老大哥的北京當局將會如何反應?如此才能真正平息這場人道災難,以免局面失控,引發區域內的動盪不安。這不僅對中國在東南亞地區未來的領導威信、大國形象,甚至對即將在2008年舉行的奧運都會有深刻的影響。
面對國際壓力,前緬甸總理欽紐雖曾在2003年提出所謂的「民主路線圖」,主張恢復自1996年就被軍政權束之高閣的制憲國民大會,但終歸曇花一現,2004年10月欽紐即遭到罷黜,被親丹瑞將軍的梭溫所取代。現緬甸軍政府的領導人實為丹瑞將軍一人,他以「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主席的身分,持續一黨專政。主席擁有所有的決策權,包括任命及解除部長和內閣成員的權力,以及處理緬甸在國際政治上的權力。
緬甸未來將會如何?無人能準確預測。不過,若以當前聯合國與歐、美等國家共同在非洲(如蘇丹、烏干達)及其他動盪地區(如阿富汗、巴基斯坦)預防國家管理失敗的行動實例來看,足以提供借鏡。
緬甸的民主之路一直不順遂。自1947年向大英帝國爭取獨立後,1962年就被尼溫將軍奪權,廢除聯邦憲法,成立革命委員會,實施軍事獨裁統治至今。1988年緬甸軍政府武裝鎮壓了人民對於經濟不振和政治迫害不滿的抗議活動。此抗議活動並為1990年的人民議會選舉鋪了路,由昂山蘇姬所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以超過60%的選票贏得了超過80%的國會席位,然而這次選舉結果卻被軍政府宣佈無效,拒絕交出政權,並且軟禁政黨領袖昂山。這樣的結果,使得各國紛紛對緬甸經貿,開始實施制裁。
美國前任駐聯合國大使波頓曾說,「緬甸軍政府實施的各項政策是區域和平穩定的威脅」,並且力促聯合國針對緬甸實施制裁行動。美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在2003年出版的《人權調查報告》(Task Force Report)中,就將緬甸視為「世界上最為極權控制的國家」。聯合國在2006年人類發展標準的指標上,在177個國家中,緬甸排名在第130名。至今,緬甸國民平均收入(PPP)仍只有180美元左右。
美國及歐盟對緬甸的制裁行動雖是「反恐戰略」的一環,但中國長期以來是緬甸軍政府最重要的外援,也是緬甸軍政府得以存活至今的主因。例如,直至今日,緬甸大多數的軍事裝備仍由北京提供。中共不僅在緬甸國內建造包括道路、通訊等等的基礎設施,也在孟加拉灣的the Great Coco Island建構電信情報系統,以便監視敵國印度海軍的活動。
另外,中共更是積極幫助緬甸海軍進行現代化,在其多處的海軍基地(如Sittwe、Coco、Hianggyi和Mergui基地),建構雷達系統和進行硬體建設等工作。當然,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將更利於中國海軍進出阿拉伯海及印度洋。所以,中國對緬甸軍政府的影響力是顯而易見的。這是中國這次最後為何是被迫與聯合國配合制裁並出面干預軍政府的原因。
緬甸豐富的天然資源是中共的另一目的。緬甸國內森林覆蓋面積高達50%,林區盛產硬木和貴重柚木。礦藏量則有錫、鎢、鋅、鋁、石油、鋼玉及玉石等,其中紅寶石及翡翠之質量,更是全球之最。自大英帝國獨立出來後,緬甸在1947到1962年間就因其豐富的礦藏量,曾是亞洲富國之一。中國外交部就正積極推動與緬甸簽訂天然氣輸送的合作項目。
另外,為了突破國際制約及對中國的依賴,緬甸正積極與印度發展經濟與安全上的合作關係。據報載,印度已承諾在緬甸投資1千5百億美元進行天然氣探勘,而緬甸也會配合印度在其北部邊境針對分離份子進行武力掃蕩。
緬甸現也是東協的一員。但緬甸之所以能加入東協也是因為中共的幫忙,再加上其他會員國,如印度、日本和泰國,希望藉著緬甸的加入增加本身與中共進行折衝的籌碼所促成的。因此,東協與之交往乃是基於區域戰略安全的理由。對於緬甸內部的民主問題,東協基本上認為這是緬甸內政問題,各國應與之加強經濟合作,提升人民經濟福祉後,讓其自行進行改革轉變。
其實,就「失敗國家」的本質而言,自1988年的8888暴動後,軍政府的再次開火鎮壓,只不過再次突顯出其「失敗」的意義。雖然各大國及聯合國已緊急對緬甸發出要求,立即停止鎮壓,美國甚至宣布對其政府領導人,進行簽證限制及海外資金凍結等舉措,希望有效制止,但這最終只會是隔靴搔癢,不會奏效。因為重點應是身為緬甸老大哥的北京當局將會如何反應?如此才能真正平息這場人道災難,以免局面失控,引發區域內的動盪不安。這不僅對中國在東南亞地區未來的領導威信、大國形象,甚至對即將在2008年舉行的奧運都會有深刻的影響。
面對國際壓力,前緬甸總理欽紐雖曾在2003年提出所謂的「民主路線圖」,主張恢復自1996年就被軍政權束之高閣的制憲國民大會,但終歸曇花一現,2004年10月欽紐即遭到罷黜,被親丹瑞將軍的梭溫所取代。現緬甸軍政府的領導人實為丹瑞將軍一人,他以「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主席的身分,持續一黨專政。主席擁有所有的決策權,包括任命及解除部長和內閣成員的權力,以及處理緬甸在國際政治上的權力。
緬甸未來將會如何?無人能準確預測。不過,若以當前聯合國與歐、美等國家共同在非洲(如蘇丹、烏干達)及其他動盪地區(如阿富汗、巴基斯坦)預防國家管理失敗的行動實例來看,足以提供借鏡。
上一篇:美空軍整合網路資源 反制越洋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