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12 23:31:18台北光點

企管學》平衡計分卡 從衡量機制到變革利器

* 經濟日報╱陳珮馨

1990年,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BSC)推出,急速橫掃全球企業界,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詞,伴隨時間演進,平衡計分卡早已從一套衡量機制,蛻變成為策略管理的系統,企業不只是導入管理工具,更是掀起組織大變革。

平衡計分卡得以石破天驚,震撼企業界的最大關鍵,在於它直指傳統財務衡量指標的限制,提出一套新框架,把財務指標觸及不到的領域,也就是看不見的企業無形價值,納入企業的衡量架構。

《實戰平衡分卡》作者保羅尼文,丟給讀者一個挑戰:「企業會怎麼衡量本身是否成功呢?」最典型的答案,就是營收或利潤,但是企業發展至今,真正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再也不是土地、廠房、機器設備,而是抽象的無形價值。

■ 溝通執行出問題 企業不長命

西緹埃國際管理科技公司資深顧問陳昌明舉例,《財星雜誌》全球500大企業,平均壽命只有40年到50年,全球華人家族企業平均壽命10.3年,探討企業短命的原因,大多是溝通體系、執行體系出了問題。

這透露一大事實──企業創造價值的模式,已經產生根本變化了,傳統工業社會強調勞動力、原材料,如何透過生產流程變成產品、化成銷售額;現在進入知識經濟社會,強調的是核心能力、企業文化、技術等無形資產,如何透過客戶管理、客戶服務,擄獲客戶的信任,進而創造銷售額。

此外,單季或是過去六個月、一年的財務績效表現突出,並不代表未來績效卓越,企業若是拿著財務報表,作為訂定下一步策略的依據,等於是看「後視鏡」開車,盲目又危險。

如何抓穩駕駛盤,行駛直前不失誤,平衡計分卡將是絕佳幫手,除了能呈現過去績效的「財務」指標,還加入「客戶」、「內部流程」和「學習與發展」三大牽動未來的重要指標。

四大指標 牽動企業運作模式

★ 財務指標

「財務」指標最為人熟知,可以顯示企業的策略和執行,是否能改善最終經營成果,衡量的內容包括,收入增長、收入結構、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資產利用和投資策略等。

但要避免掉入「急功近利」的陷阱。陳昌明舉例,最近興起的複合式飯店,除了傳統飯店,還打造新市鎮,同時加入健康美容元素,不管是大手筆造鎮、或是導入健康美容商品,至少要花兩年時間,這些長期策略,都無法迅速創造短期獲利。

★ 客戶指標

「客戶」指標強調的是,如何滿足顧客的需求,提供產品和服務時,是否能達到最佳總成本、提供客戶最優惠的價格,或是推出市場領先的產品、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甚至透過系統鎖定客戶,拉高系統轉化的成本。

導入平衡計分卡後,透過顧客管理分析,才赫然發現,公司共有241個客戶,其中十家貢獻近54%的毛利,釐清重要客戶後,業務部總經理每一季,必定親自拜訪十大客戶,甚至按月打電話問候。

★ 內部流程指標

逐步制定財務和客戶面的目標和指標後,接著就能進入「內部流程」指標,就像幫企業練「內功」,包括營運管理過程、顧客管理過程、創新流程、法規與社會流程,不但關注短期的現有業務改善,還要顧及長遠的產品和服務革新。

宏碁就是極好的例子。15年前宏碁所有的電腦組裝,都是在台灣作業,庫存成本高,組裝完運到美國很耗時,經過物流變革,將體積大、附加價值小的環節,例如塑膠成型,挪到中國、東南亞,透過海運直送需求市場;其他零組件則在台灣或美國生產,原來好幾個月的組裝期,立刻縮短為半個月。

★ 學習與發展指標

最後一項「學習與發展」指標,是前三項的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驅動力,涵蓋的面向包括,員工的能力、資訊系統的能力,以及企業施行激勵、授權或相互配合的機制。

台塑集團就是箇中好手,總管理處負責運籌帷幄,透過積極的人員輪調,累積智慧資本,例如,要求總管理處的組長,實際進到工廠,針對銷售、生產、成本等流程,作具體的診斷分析,列出一長串改進要點,再讓組長和該廠長互調職位三年,等於是派診斷的人,親自上陣解決問題。

■ 緊密結合策略 貫穿後續執行力

透過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和學習與發展四大面向,平衡計分卡囊括企業的全方位運作模式,但要注意的是,它絕對不能單獨導入,必須能和上層的企業使命、價值觀、遠景和策略連結,同時又能往下延伸,跨接到企業的目標行動方案,進而成為員工的個人目標。

打個比方,平衡計分卡就像是一座橋樑,把飄在雲端的抽象策略,落實為各組指標,但是光有指標不夠,還要轉化成為行動方案,也就是往下展開,成為具體的工作內容,才能帶進變革。

因此,和策略緊密結合,同時貫穿到後續執行,是平衡計分卡的重要功能。關鍵績效指標(KPI)、六標準差等,就是導入平衡計分卡後,接連施展到實務面,重要的執行工具。

「系統工程的思維」,陳昌明一再強調,是推動平衡計分卡的核心精神,如何串連四大指標,加速訊息的溝通傳遞,是順利導入的關鍵。尤其四大指標都有因果關聯,企業推動學習與成長,將能支撐價值創造的流程,進而為顧客創造高價值,最後必能透過營收成長或是生產力,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平衡計分卡雖然紅遍管理界,但是導入的企業成敗參半,甚至還沒上軌道,就在一系列步驟裡,迷了路。

■ 執行簡單化 勿掉進複雜陷阱

掉進「太複雜」的陷阱,是企業導入平衡計分卡失敗的主因,尤其台灣的企業經營管理者,習於跟著西方風潮走,眼看推動者都是大規模的企管顧問公司,伴隨高價碼的大型套裝軟體,還沒起步,就自行設下不少心理障礙了。

如何極盡簡單,推動一場使命必達的平衡計分卡革命,值得企業自我挑戰。陳昌明認為,套裝軟體有助於導入平衡計分卡,但不是必備條件,尤其中小企業不一定要花大錢,購買昂貴軟體,認真思考策略,進而延伸到四大指標,反而比較務實。

不同產業導入平衡計分卡,側重的面向也不同,得依照需求,靈活調整。例如,著重顧客服務,就要偏重「客戶」指標;營運流程是核心,「內部流程」比重就拉高。

平衡計分卡也不盡然全員適用。按照陳昌明的經驗,導入第一年,可針對副總經理級,第二年可以推至經理級,第三年推至課長級,至於課長以下、作業員,建議可以不納入。

■ 領導者支持 推動成效關鍵

不管如何靈活調整,企業領導者的支持,將是影響平衡計分卡推動成效,最根本的決戰點。

2003年底,中國網路旅遊產業龍頭攜程網,正式在那斯達克掛牌上市,攜程網董事長梁建章站上第一線,透過平衡計分卡,推動一系列企業變革是關鍵。

2000年,梁建章將在美商甲骨文任職時吸收的管理經驗,移轉到攜程網,親手設計平衡計分卡,制定所有的衡量指標,完成一套完整的流程管理。

打好基礎後,2003年接著推動六標準差品質管理,「像製造業那樣,把服務當作產品來生產」,嘗試將公司的發展,從「人治」推上「法治」層次。


【2007/07/12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