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30 15:36:11台北光點

英工業設計大師:慾求不滿 才有創意發生

* 創造「真空吸塵器」的英國工業設計大師,James Dyson
* 記者秦雅蘭/日本報導/自由時報

也許大家對於James Dyson這個名字並不熟悉,但若改口提到Dyson吸塵器的魅力所在,內行人應該能夠心領神會,關於這個創造了「真空吸塵器」神話的英國工業設計師(或者你也可稱他為發明家),對他的瞭解原本僅限於他的自傳、國際媒體報導文章與吸塵器能保有吸力不墜的設計本身,日前一場James Dyson在名古屋設計中心的演講上,本報記者不但實地感受到James在設計理念的創造力與熱情,更有幸能與這位傳奇性的工業設計大師近距離對話,更貼近的獨家專訪,一窺大師在鎂光燈外的真實面貌。

設計,必須有所堅持

講台上的James Dyson穿著一條藍色休閒牛仔褲,腳踏舒適的功夫鞋,在一個小時的演講裡,花了將近一半時間談工業設計本身,從汽車、滑水板到洗衣機,對於這些充滿工程概念的發想原理與作品呈現,一件件地如數家珍。他一開始便強調,身為一個設計師,一定要有一個能夠抵擋市場行銷、宣傳或消費者調查部門意見的肩膀,「別讓他們告訴你該做些什麼,市場調查不一定永遠是正確的。」例如行銷部門原本對Dyson吸塵器的透明集塵箱很有意見,市調結果是消費者普遍覺得透明機體看來很骯髒、令人不舒服,大家「絕對不會」買一台透明的吸塵器。但他還是堅持己見,也幸好如此,後來銷售數字證明James是對的,人們喜歡這樣的設計,甚至能在透明箱一點一點被裝滿的過程中,得到掃除的另一種滿足樂趣。

從家庭用品下手,才能提升生活品質

James Dyson的學生時代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修習家具與室內設計,後來進入工程設計公司,才從實物操作中學習工程機件概念,踏入工業設計領域。他一生中設計與發明的東西數也數不清,從電動船、輪椅等工業品項一直到後來慢慢進入並集中在家用電器領域,在會後的專訪中,James Dyson提到,自己喜歡設計家庭需要的用品,創造一些真正能夠解決問題、改善生活品質的東西,新的發明和聰明設計讓大家有更好的選擇,並更專注在生活本身。至於為什麼最後會選擇「吸塵器」作為重點設計?他的回答則是:「因為它對於一個家庭而言,非常重要。」「吸塵器不就只是吸塵器?」如果心裡浮現這個問號,也許你得適時調整一下自己觀看世界的態度,否則大概很難成為偉大的發明家、創造者甚至生意人。

因為James Dyson便壓根沒想過這個問題,當他在約30年前,使用吸塵器打掃自家別墅時,吸塵器吵雜的噪音和空氣裡因此飛揚的塵埃給他的第一個想法並不是「這該死的機器」,而是捲起袖子,開始研發更安靜、更乾淨、更有效率的新產品。Dyson式的理論是這樣的,如果花錢買的是一部跑車,在車體非常漂亮,但買來沒多久就開始出現引擎尖叫、油門催不猛的毛病,大家絕對會客訴到底,不能容忍這樣的情形發生,同樣的情況如果發生在吸塵器上,消費者卻可以置之不理,這是不對的。

吃苦當吃補,只是擇善固執

在五年的研發期內,他一共製作了5,127個樣品,平均每天都有兩到三個樣本出現,不停在「嘗試、失敗、調整」三過程中循環,尋找最令人滿意的結果。如今,以Dyson為名的吸塵器已經發表到第18代,全球累計銷量逾百億美金,更是英美最熱銷的吸塵器領導品牌之一。

過程中,除了得克服產品本身技術問題,另一方面,為了尋找合作伙伴與資金來源,他帶著自己的心血結晶跑遍各大品牌公司,卻不斷地碰釘子,「有時候他們甚至不為了什麼具體的原因而說不,彷彿是為了拒絕而拒絕。」一般人也許會被這些高傲與近乎無理的拒絕而開始懷疑、否定自己,但James Dyson認為,每被拒絕一次,就更堅定他的理念,因為廠商一旦漠視了不應該被忽視的缺點,那麼他所擁有的機會與市場則越來越大。

講述這段話的同時,James帶著歲月痕跡的臉頰上,出現了一抹得意的、意氣風發的笑容,依稀看得見當年那個背著背包走天涯的小夥子,絲毫不因為挫折而有所動搖。「這不是一種自傲,我只是擇善固執。有時候即使孰好孰壞是那麼的明顯,科學數字與清潔實驗結果擺在眼前,人們卻還是為了某種原因不去正視它、理解它。」金牛座的執著特性不只展現在研究設計的苦心裡,也在對理想的堅持上展露無遺。

老傢伙新想法,創意來自需求

工作上覺得腸枯思竭的時候,他會盡快離開一個人工作的場域,到實驗室實地觸摸那些機件器材,用手來引導腦力思考,或和其他設計師談話討論,解決問題,而在經過20年的設計生涯累積後,現在的他和最初那個窮追猛衝的年輕人有什麼不一樣?他認為現在這個近花甲之年的老傢伙當然比過去成熟了一點,更有系統且不再只是橫衝直撞地尋找創意,不過也斬釘截鐵地表示,經驗豐富不一定是件好事,有時候那些長時間的累積和自信,正是謀殺創意的元凶。要永遠保持一種懷著好奇和求知慾的心情,才會不停出現新的靈感,「我的創意靈丹就是不滿足」,因為不滿足,才有了改變與革新的原動力。

朝著目標邁進,我就是我

由於年事漸高,現在已把工作時數減少到每天「只有」10小時,可見過去的他有多縱情於自己的工作領域。身為創辦人的James Dyson,每天早上九點還是準時進研發部門親自主持會議與大小事項,依舊充滿熱情,而週末與剩下的時間開始留給家人和休閒生活,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之道。一方面繼續研發設計其他聰明的產品,如洗衣機、烘手機等已發展到一定階段,但仍有相當大改善空間的機器,另一方面回歸親情的懷抱,享受迅速中帶著緩慢的生活步調。身兼設計師、發明家、藝術家等多種角色,James Dyson說,我不認為自己屬於任何一個頭銜,我只是堅持自己的理想,並且一步一步將之實現,如此而已。

關於James Dyson的成就,從無數的設計獎項,與其曾任英國設計協會、倫敦設計美術館主席身份與Dyson吸塵器的成功可不言而明,他在這個時代所代表的意義,不僅僅限於徹底將吸塵器由集塵紙袋限制中解放,更代表了一種執著理想與無限創意的美好堅持,因為在無止盡的挫敗中依舊保有信念與熱情,一切的可能才有機會,開始慢慢發生。


* Dyson Design Awards 2006

由James Dyson創辦的戴森設計獎每年都會開放給30歲以下年輕設計者參加,以中看、中用為原則,入選的作品就會被製作成實物,相當富有實驗與教育意義。今年在頒獎會場展示了所有的聰明設計,巧思各異卻兼具功能及設計感,設計品項豐富,十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