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7 13:19:56十五姊姊

婆媳論壇──花要插前面,不要插後面



其實我一直都知道我寫的很多事件和自己所遇到的事情很詭異,實際上這些都是不應該要發生的,但是寫出來的時候總會讓別人覺得我好像是一個很偏激的人,但我們若靜下心來細想,這些感受和想法不是字面上那種批評的意思,而是進一步想表達愛是需要學習的,每個人都擔任著不同的角色,可能我是個好朋友卻不是個好妹妹、或許我是個好媽媽卻不是個好女兒,因為實在看了太多不合理的家人關係,因此我希望藉由這些文章告訴自己也給別人參考,在我們當人家的父母和公婆以及其他各種角色的時候應該來想想怎樣稱職的擔任某種角色,只是有些沒有經歷過的人會因為不可思議而覺得版主是個刺蝟,那樣就是沒有想得很透徹了。

 

記得曾經看過一位作者寫的文章提到他認為「父母是不會跟孩子計較紅包多少的,應該高興自己有能力付出」,對!這是正常的父母會這樣想的,可是沒有遇過會跟你計較紅包的父母的人真的很難想像我為什麼會寫兩篇「婆婆的年終獎金」?沒有遇過難道表示這世界沒有這樣的父母嗎?其實我會羨慕這樣的人,因為他太幸運了,幸福到不曉得這世界上有「不是」的父母,但對我來說,這些遭遇給我的回饋就是:「當我知道這樣不應該的時候,我就會告訴自己不可以這樣對待我的孩子。」這就是一種愛的學習,我是這樣想的。

 

講到「花要插前面」,有些解釋是說「宜事前表現自己的本事」,也有好意要事先表現的意思,或者說對別人的好要在他需要的時候適時表現,不要等到他失望或者不需要的時候再放馬後炮,這樣別人會比較受用。

 

這句話讓我感觸良多。

 

就說最近回婆婆家祭祖,中午因為有事情耽擱所以回到婆家的時候其他人都已經用過午餐了,因此就我們家最慢吃午餐,因為全是我們家用的餐具,理所當然我要去洗碗,就當我在洗碗的時候,婆婆收了其他碗盤放進水槽的時候竟然跟我說:「先放著,等大嫂下來就會洗了。」

 

我聽了這番話有點震驚與不解?一直以來這不都是我應該工作嗎?哪時候我可以讓大嫂服務了?而且這是我們家用的碗筷,沒有理由讓大嫂來洗,為什麼婆婆會說出這樣的話?難道是想討好我嗎?原來我現在地位有比較提升了嗎?

 

我不是不知好歹,其實得到這種待遇我應該要高興的,因為在我心裡一直覺得住在家裡的大嫂她是這個家的女主人,煮飯都是婆婆做的,當然洗碗應該是大嫂夫妻的工作,縱使有其他家人回來吃個飯,這幾年這次數也是很少很少,因為當然也顧忌著怕讓大嫂「麻煩」,當大家都回來的時候,難道讓大嫂服務一下有很過分嗎?換成今天來我家,我也不可能讓別人來洗碗,我想這是很互相也恰當的做法,只是詭異的情況久了之後,大家也都習慣了,所以當婆婆這樣說的時候,老實說,我不受用耶!

 

這大概就是所謂「花要插前面」的意思吧!原本應該是很窩心體貼的話,可是說的時機已經過了之後,這話聽在耳裡真的很諷刺又無奈,卻不會有感激。

 

最近阿芳也有這樣的感觸。阿芳說在他們剛結婚的時候,老公的月薪只有三萬塊,要付房貸車貸還要支應一家子的開銷,那時候同事們都覺得阿芳夫妻真的好厲害,可以這樣過生活。可是那時候阿芳的婆婆卻會因為他們夫妻紅包包得不夠多而不高興,因為大哥包得比較多,大嫂因此計較抱怨,所以婆婆為了賭一口氣於是要阿芳夫妻和大哥包一樣多要不然她的面子掛不住,而且婆婆覺得兒子應該回饋才對,就這樣不顧阿芳夫妻經濟上的拮据,硬是要了那封紅包,那幾年,阿芳為了怕婆婆不高興,所以每個節日和過年的紅包以及禮物都不敢怠慢。

 

這樣過了十幾年之後,今年婆婆得知阿芳老公的工作有變動,婆婆怕大嫂知道還偷偷跟阿芳的老公說工作這情形要不然不要包了這紅包錢要兒子收起來。事後,阿芳的先生跟阿芳說,十幾年前當他們最艱難的時候媽媽沒有這樣做傷了他的心,這麼多年下來他早就看開了,可是今年母親這舉動他其實沒有感到窩心,反而是很感慨這種關愛怎麼不早點來?在他很需要媽媽的支持時,媽媽是那樣對他,而現在雖然工作有變動,但是沒有不好,比起剛結婚那時候現在要好多了,於是母親這種關心對他來說其實是諷刺,還傷了他的心…………

 

可能有人真的不能了解,有時候你一直在心裡掙扎,不停的問:為什麼媽媽不愛我?因為你一直相信父母是理所當然愛你的,所以你不能不相信也不能懷疑媽媽的愛,可是當我們從母親那裡所受的挫折太多、傷得太重的時候,你就必須客觀的去想:其實父母也不是都是理性的、無私的、有智慧的。她是愛你的,只是她愛你多過傷害你,這時候如果我不啟動自我防衛的機制的話,我真的會崩潰耶!我只能這樣想:太多的傷害我無法承載的話,我應該要看淡、看開或者疏遠點,也許這樣會讓我的媽媽不要再犯錯,不要再繼續傷害我,只有這樣了。

 

對於這種遲來的好意其實我也不是完全排拒,別人的好意我也會有感覺,只是比起來,如果這好意早點來的話,在我心裡的那種感動會迴盪千百遍的,可是現在才收到的好意卻像是石頭丟進湖裡,只有「咚」一聲,就沒有了。

 

以前的人說的真的很有道理「花要插前面,不要插後面」,愛要及時,愛也需要學習。對我來說,我也會很感慨,在讓別人死心之後才送來的好意,真的不值錢,我當然知道對這遲來的好意也要感謝,可是這時候的我已經彈性疲乏了,有點遺憾就是了,要彌補也不是沒機會,只是傷害太久要恢復所需要時間相對的也更長,就是這樣。

 

對於這種家人關係,我會把這前車之鑑放進心裡,我對待自己的孩子也要學著怎樣對他才是好的,因為有些傷害是會造成一輩子的遺憾的。

 

對於傳統既定的觀念所說的好比這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因為很多人深信這是不變的定律,所以有的孩子因為愚孝受傷害,有些父母相信這句話,所以不管對子女做了什麼事情,不管對錯,父母會認為他是可以這樣的、他是沒有錯的、他被賦予這樣的權力,因此就算用言語刺傷孩子、固執耍賴要求孩子,這些父母都會覺得他是可以這樣對待孩子的,就是這樣,使得這樣的父母沒有反省的機會,認為為人父母沒有學習的必要,只要以自己為準,用我所想的那樣去對待孩子就都是對的,只想著我不會害自己的孩子呀!所以我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正確的,無庸置疑!而且我是孩子的父母,當然我可以隨我的意思去對待、去要求都是非常合理的呀!

 

在我們看了很多社會新聞或者周遭發生的家庭衝突之後,我們還會認為家人關係不需要學習嗎?還會以為沒有不是的父母和孩子嗎?我常覺得很神奇,為什麼我們的社會不需要學習就可以結婚、不需要學習就可以當爸媽、不需要學習就可以當公婆岳父母?

 

我覺得大家不要太高估人性也不要把家人關係看得太簡單,自己沒遇到不表示這世界沒有這種事情,也不要覺得老人家沒辦法「教」也不可以「教」,或者認為完全的順從父母才是對的。因為感情是需要培養的,愛也需要學習,不是我認為可以怎樣對待就可以這樣去對待別人,其實在我現在領略這些的時候真的會很後悔當初為什麼要這樣「乖巧愚笨」?今天大家的關係走到這一步其實是沒有勇氣和智慧的結果,當我們看清這樣的情況和關係的時候,不要放任和盲目的容忍,要不然會因為積怨過深讓家人關係越磨越薄。

 

花要插前面,「花」也要常常適當的給,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付出我們的關心。就像正在口渴的時候不給他水喝,等到他不渴的時候才要硬灌他喝水,這樣的「關心」可是會把人淹死的,這道理,值得我們深思~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悄悄話) 2011-03-10 21:51:28
湘穎 2011-03-09 23:34:33

種子播種也要適當時機
錯過了
就無法開花了

版主回應
哈哈哈......形容得太貼切了,一個字--「絕」! 2011-03-11 13:46:27
NANA 2011-03-08 15:21:23

昨天發生了一些事,該高興的事,卻高興不起來,
我在這裡找到了原因...

在我最需要支持旳時候,他們沒有做,
遲來的好意,反而讓我搞不清他們要表達什麼...

我也只是戰戰競競地圍了保護牆...

我的母親重男輕女,
也常為了討好弟媳而傷害我...
或許有了改變, 有了想彌補的心,
但是也許只是到想我可以幫助他們更多而己...

版主回應
實在是很弔詭的感覺,這種關係下的愛讓人害怕,想要得到一些愛可是又怕去要到一點愛卻要付出自己承擔不了的代價,而在別人對我好的時候,我還要思考這種好不曉得有沒有夾帶什麼要求?..... 2011-03-11 13: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