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25 10:14:58BB

機智的吉他手:派特麥希尼

派特.麥西尼在一九五四年八月十
二出身於美國堪薩斯的一個音樂家
庭。在國小一年級的年齡開始接觸
小喇叭;五年後,將原來所習之樂
器換成吉他。在十五歲於他的家鄉
,派特麥西尼經常和當地傑出的爵
士樂手同台切磋,提供在往後國際
舞台表演一個不可多得的經驗。二
十歲他登上國際性爵士的領域和顫
音琴手蓋瑞波頓超過三年的合作關
係...

首次聽他的作品大概是五年前了,
那張專輯是得到葛來美肯定的幻像
日專輯,記得播放第一曲幻像日時
,是被電到的感覺,立刻愣在曲子
開頭前段,沒搞錯吧,加入了東方
色彩的五聲音階,就這麼悠遊自在
的被西方人演奏出來,肯定的是西方對於東方的文化,比在地人更加熱愛和
投入。從這張專輯後,花錢像淌血一樣去收集他全部的作品,綜合他以個人
、團體、三重奏或替流行樂、爵士樂、當代音樂、電影配樂的名義演奏或伴
奏都囊括在購買的範圍之內。然而成為樂迷就必需有所犧牲,就是罔顧市場
任何評價,連非正式唱片公司發行的現場錄音都要擁有,有些人心頭不禁打
起問號,要花多少錢?可取的是雖然成為樂迷還不至於淪落為版本的收集狂
,日本版、歐洲版、美國版、音響發燒版,我稱那些版本收集狂,對金錢如
何使用的價值觀,揮霍至膏肓病入的境界,和書中所形容吸食鴉片的情形一
樣,到敗家的地步了。雖然是批評,但他們對於音樂的執著,還是持著正面
的評價。

早期他是隸屬德國 ECM,中期的 GEFFEN,近期的 WARNER,之間也有在一些
爵士名廠牌留下錄音記錄。當我聽貫了三個時期的有聲紀錄中,發覺派特.
麥西尼的成長、轉變是以爵士樂為根基,將爵士所能開創到何種極境去不定
向的探勘,相信他只是其中之一。寫他是因為比較熟悉的緣故,況且如果接
觸爵士,他的樂風是多數人能夠接受,推廣起來也得心應手。當熟悉之後,
爵士樂不在如同文言文,需要師長殷勤的翻譯就能了解了,說來他的音樂就
是臨門一腳或鑰匙般的機智,我猜想派特麥西尼肯定是帶著上述的志向,替
爵士,增加不少引頸望巷的好奇者。

談演奏特色之前,在台灣看過他「談論現今」的世界巡迴,和一些現場表演
影像,孩子臉的派特.麥西尼都穿著橫條紋兩色相間的運動杉上台演出。從
這點,發現了他可愛的地方,除了勤奮練習外讓指法熟稔流暢外,還是會以
無形的心理因素,去支撐演出都能順利快樂的進行。在穿著的特色外,中期
他嘗試將人聲合諧的加入音樂中與樂器一齊演奏,除了沖淡樂器冷冰冰的感
覺外,使得整體格局更寬廣,增添了人性溫暖面。擔任人聲的老兄還要身兼
數職,演奏敲擊樂或管樂等。合乎了經濟成本原則,成為可辨識的特質之一
;之二是吉他合成器的運用,當他彈吉他合成器時,主要目的是要將電吉他
於一般爵士演奏時,悶聲不響的音域,提升到和薩克司風接近的音色,使聽
眾注意到了解到吉他的存在,次要在樂隊中就不必聘任薩克斯風手了。之三
樂器的開發,舉個例,市面上不見得每把吉他都合適於搖滾樂手伍佰,在情
形下,樂器師傅,會諮詢樂手的要求,特別量身訂做。而派特.麥西尼,著
名的四十二弦畢卡索吉他,就可以模擬古箏的音色,在演奏時,曲中刻意雕
龍化鳳。我常思考成功的表演者,應該要具備優異的技巧,詮釋億萬種的喜
怒哀樂外,還必須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同時又兼顧市場需求,更甚至將演
藝生涯拿來當實業一樣去經營。在他老兄身上,似乎都做到了。

那晚台灣的現場表演,和韓國、日本、香港為最終站巡迴的差異在,其它國
家看他們演奏都太正襟危坐。在國際會議中心裏面,他邊演奏邊抬頭仰望,
從後面座位紛紛往前移動的樂迷,曲子結束時,他說:「你們可以坐在前面
的空位,但別影響到其他人的權益。讓我又回想起早期在校園演奏時的熱絡
情況」。第二場的開場前,聽網友討論是直接招呼樂迷往前坐。總之,置身
現場,情緒也跟隨音樂、現場的樂迷、喜愛的吉他手一起波濤洶湧。在最近
發行的一張調整身心的中音吉他獨奏後,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還是得
靜心期待!


派特麥西尼(Pat Metheny)官方網站:http://www.patmethenygrou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