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傾『瓦上霜』
「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曾經有許多人為它而執著,或許現時仍有不少人依舊為它著迷。在自我保護意識下,我們仿佛該收起對它的批評和譴責,試問誰不會顧及自身的安危和利益?但在人情和法理之上,這醜陋的自私行為,實在讓人嗤之以鼻,痛心疾首。
不久前,在報章上我閱知一名內公安看見少女的手機被盜便催前追捕賊人,豈知那無恥的賊人竟丟下一句'別多管他人的閑事',隨後與埋伏四周,手拿鐵枝的同黨對那公安施以極刑,儘管那公安向圍觀的群眾央道:'他們是賊人,快幫忙捉賊,'群眾仍舊無動於衷,漠視不理;彷似他們稍一呼吸便會影響了「演員們」的演出,破壞了整套戲的情節和氛圍。
姑勿論內地公安的巡邏制度和危機應變的能力。那賊人竟敢明目張膽地對他人施以暴行,把掠劫他人的東西視之為理所當然的自家事,如此是非不分,暴戾成性,視社會公義、法律如無物;這到底是什麼因素下形成的產物?是家庭教育?是政府的政策?是自古遺傳下來的文化還是受外來文化的衝擊所引致的?
俗語「養兒防老,積穀防飢。」在這種依靠下,父母在教育子女做人處事的道理時少不免夾雜著疼愛的禮遇,加上內地推行'一孩政策',兩個家庭把他們所有的愛都傾注於一個孩子身上,他們可以說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管教起來就更難了;再者,他們鮮有兄弟與之分攤家人的愛,更沒機會從兄弟間學會互相尊重和禮讓,好像整個世界都是繞著他們自轉,由他們操控的。較早前,我同樣在報章上閱知一名內地小朋友與母親逛街時相中了一件玩具,母親不買,他便當街扯著媽媽的頭髮,掐住媽媽的頸子威脅,儘管有旁人勸道,也被他喝斥道:'這是我的自家事,用不著別人管。'最終媽媽屈服於他的暴力之下,買了玩具。可見在過分溺愛和教育不慎下,那'唯一的孩子'容易把他們於家中的'小霸',放諸成社會的'大霸',將天下的東西視為自家的,所以用不著別人管,這種'親切的行為思想',也許只有在中國才能領教得到。即使以上的事例不能以偏概全,但也是值得注視的問題;若要把那歪曲的思想撥亂反正,相信會是一場或時代的革命。
除了賊人的行為讓人痛心疾首外,圍觀群眾的冷漠、湊熱鬧的心態更是讓人悲憤填膺。他們對暴徒向公安施刑無動於衷,反而把它當作是一場戲碼來看、指手劃腳,不但變相助長了暴徒的氣焰,還成了另類幫兇。「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這乃別人的閑事,自己犯不著多管閑事而惹禍上身,或許有人更會嘲笑那公安不自量力,明知不夠人家打,卻不會轉身逃走。無疑,面對如此狂兇極惡之徒,就算是膽生毛的鐵漢也會略有畏縮之意,但面對此等暴行,若不群起挺身而出遏止,豈不是把自身的人格、社會公義和法律踩在腳下,自羞自辱嚒?或許那見義勇為的諸事者要學會休息一下,下次看見有人包包被偷可以擔張凳子、泡杯茶坐著慢慢看,模仿道:'看你怎麼死!'好讓他們也嘗嘗'孤立無援'主角寶座的滋味,說不定他們會迫不及待夾著尾巴,滾了個地球,捧著杯茶來向你求救拜師呢!
俗語:「一個巴掌是拍不響的。」即使社會有維法執法的人員,有法律來規管人的行為,也需要社會大眾的協助才可以把兇徒繩之以法,以維持社會的秩序,如兇殺案,需要人證物證來判罪。無人不會自私,不會顧及自身安危,若然這自私只執著於個人,則過於偏狹,鮮能考量事情的嚴重性,為他人設身處地設想,更甚者會是非不分,禍延甚廣,也許今朝安於自私,他朝卻被自私所累;倘若把自私放諸社會整體,以保大局而保自身,將「自私」演變成公民意識,這個社會不是更見安定嗎?
從哪時起,人們對自身利益就有著非一般的眷戀,像樹根在心裡紮了根似的,人們為了這場戀愛不惜一切地犧牲、傷害,但在社會安定之上,我們又可以負擔得起多少的犧牲和傷害?戀愛盡是可貴,仍不要忘記戴上如護套般的理智。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生活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