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08 03:20:13溫吉興

台下是什麼台上就是什麼


前篇有提及,關於表演的層次,就是自己的態度、演員的任務、以及角色的類型這三件事情。其中,最為難以建立及拿捏的,就屬自己的態度一項了。

演員的任務是一般來講,在排練之中,又或者,從導演的指示中,最為容易清楚可見的。在一個信任關係理想的互動中,演員是非常能夠清楚接收到,關於文本或表演方面的需求究竟為何?從而,在準備的時候,藉由他人協助或者自我的要求,就能達成關於演員任務的目的。而導演們再下導演指示時,其指示的方向及細節,也較宜清晰簡易,考量演員特質及能力問題,再施以指示,而此一考量,是劇場排練中,最常見,影響導、演雙方信任關係的建立。

我們一般在討論的觀察,多半從此一角度出發,目的在建立表演面向的開展,觀察的練習,可能是從生活週遭及文本角色類型上,去試圖建立角色的資料庫,以方便再真正開始排練或準備時,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效地開展戲劇行動。
觀察及練習,是角色類型的建立或開展的唯一做法,沒有別的了。
其作為的方式,就會稱之為表演技巧,因著其中使用方式的差異性或不同,就會造成表演技巧的類型差異。最多常見的方法或技巧,常是因為使用觀察的角度的操作不同,而有不同結果。寫實或許著重戲劇內容的時空場地限制,在一定寫實的走向或虛構、或真實地,著重於細節的使用手段,累進經驗,然後演繹其類型。
也有,從解構角度出發,以使用對位,比較,單位,節拍等技巧的使用來操作意象作品的,而其偏重的,則在歸納的法則為其重心。總之,理論或技巧非常多,很難一下子說的清楚的,然而,無論任一方法或理論基礎,皆是為表演的角色類型中,是對其提出一般見解或特殊的討論的。
(要在一提的是,無論是何劇種,角色是不可被消滅的,這是以表演者出發的中心準則)

關於,自己的態度,這裡,是很不容易能夠講解或操作的,但是,也就因為如此,關於表演的態度及表演觀念的建立卻又是最為有趣的一個面向。
好比,這樣的一種觀念性問題,到底,我和我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之間,無論是距離、形象、習慣,究竟能夠多接近,抑或得保持多少距離,才能進入所謂到點,或者,如何才算是成功的扮演詮釋?
我得這樣說,一個表演者,台下是什麼樣子,台上就是什麼樣子!我這樣說,其用意在,其實,我們都會很容易認同這樣的一個說法,即「要成為能夠扮演別人之前,我得先認識自己是誰」這樣的一個問題,我想多數人是同意的。
而從此出發,認識自己的這樣一個要務,其操作的方向確立之後,操作手段才會衍生出這樣的一個講法,意即,所謂認識自己或了解自己的做法,要意,即為認真思考自己的一個真實模樣,在真正看見自己的模樣在台下的時候,而樂意將之安心呈現在舞台之上,無所畏懼。
(聰明的導演也是這樣,不被演員的模仿能力所迷惑,而逆向操作,將演員的自身特質,完整指示出來)

觀眾想看什麼,在劇場,說法不一,但這裡想提的是,對一個演員而言,讓觀眾看見的究竟,是一個叫做某某某的演員,或是一個能力很好的演員,其中高下會力可顯現出來。

演員在角色及演員的層次,是能被看見能力高低及程度差異的,無論是精準,或是不精準的表演方式。而表演態度,卻是關乎誠意與否,認真與否之類的問題。

通常,我們會這樣說,咦!我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演員?我們這樣檢視著自己,或者,別人。然後,接著思考的,是我究竟要作一個什麼樣的演員呢?
這是我要說的,如果,不能在準備或排練之時,時時警惕,看見自己對於演員工作,或者角色類型,進行不斷地認同及批判的工作,進而清楚展現自己的態度位置,那麼,表演的工作,將只能成為一像能力競賽,而非一個藝術形式!
(決定這項演出工作的型態為藝術或是競賽,就是如此關鍵!)

表演的世界既廣大又豐富,對表演者而言,決定最後的演出成果究竟是一種呈現或是一種表現,其些微差異,就結果完全不同!可以說,態度幾乎決定一切!

當我們能夠認同「每個人都能表演」這句話的同時,我們當然也就不能不了解到這個道理,其實,那是基於每個人的一生,緣於生存需要,每個人幾乎都能對於不同競爭對手或依賴夥伴,展現不同態度,以善意或敵意的區分手法,從而開展對於生存策略的判斷及關係建立。
意思很簡單,從此出發,善意呈現自身處於環境的位置高度及操作手段,幾乎是每個人都「會」的方法!
有此可知,表演的誠意解釋,簡化來說在於理解或認同人性自身的各式需要,而非盲目逕向乩童上身的「神化」儀式,這就是我們會說的「誠意」!

為了顯現我們的「誠意」!意在同觀眾分享演出成果;我們自然就以此作為一個簡單且重要的表演觀念,「台下是什麼樣子,台上就是什麼樣子!」,以此先行建立起表演的重要基礎。

怎麼作?嗯,告訴你一個小秘訣,你得每天在心裡覆誦一遍,在你讀本,在你研究角色類型,在你排練時,在你動個不停時,在你觀察時,在你上台時,你都這樣唸一遍吧!
(這個魔法小秘訣,可以避免你一開始排練,就胡亂動個不停,亂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