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7 14:57:54meimei

你可以善解人意但不必筋疲力盡

作者:Erica Sloan

原文:How To Become More Empathetic—Because, Yes, Empathy Is a Quality You Can Grow

(節錄)

同理心(Empaths) 是對他人的感受高度敏感的人——通常在一定程度上讓他們感受到這些情緒,就好像它們是他們自己的一樣——賦予他們與他人建立深層次聯繫的能力。

雖然很少有人是真實的、自然的同理心,但更廣泛的同理心能力並不僅僅是他們獨有。與任何其他行為特徵一樣,同理心部分是天生的,部分是後天培養的:有些人可能在遺傳上更容易產生同理心,但我們都可以學習如何變得更有同理心,從而提高人際關係的質量。

同理心的美妙之處在於它可以激發各種親社會行為:當你能夠理解另一個人的感受時,你就更有可能支持他們、與他們合作、原諒他們並為他們提供幫助;你也不太可能對他們產生敵意或報復。同理心專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生物倫理學教授喬迪·哈爾彭 (Jodi Halpern)表示,這種能力的一部分源於情感模仿。“這只是意味著當你看到一個人感到悲傷時,你的一部分也會感到悲傷,”她說,“這是一種內在品質,有些人比其他人擁有更多。”

Halpern 博士說,同理心的另一個方面稱為認知同理心,它反映了一種獨特的大腦功能。這部分與你的本性無關,與你的行為無關:“認知同理心是同理心好奇心的基礎,這只是意味著用你的認知積極想像從另一個人的角度看世界是什麼樣的,向外看,”她說。從認知的角度來看,你當然可以學習如何變得更有同理心,她補充道,“無論你在他人身上感受到的情感共鳴有多麼微弱。”

這就是說,同理心不必看起來像發自內心的談話、牽手和凝視某人的眼睛。哈爾彭博士說,儘管人們普遍認為,“同理心可能會在情感上受到抑制”。“真正的意義在於以任何方式與某人互動,讓你更多地感受到他們作為一個人的存在,以及成為他們的真實感受。”

儘管建立同理心當然涉及選擇考慮對方的情緒,但至關重要的是,這種選擇不必否定你自己的感受;同理心不是零和遊戲。雖然同理心倦怠對於被苦難者包圍的人來說是真實存在的(真正的同理心,他們有能力感知和體現他人的情緒,可能更容易受到這種影響),但認為同理心是以犧牲為代價是錯誤的觀念,Halpern 博士說。

同理心涉及(研究人員所說的)以他人為導向的換位思考——反思他人的經歷,但不打算親自體驗——可以讓你理解某人的情緒,而不用把它們當作你的個人負擔來承受。意識到這一現實可以讓同理心從一開始就更容易練習。

 

如何在人際關係和日常互動中變得更有同理心

1.相信用最少的努力就可以產生同理心

根據 Halpern 博士的說法,在這個他們可能覺得自己幾乎沒有足夠的時間或精力來處理自己的情感需求的世界中,許多人都有一種內在的偏見,反對同情。“他們害怕,在善解人意的過程中,他們會感到負擔過重或筋疲力盡,”她說。

 

“與其將同理心視為一種為他人感受事物的方式,不如專注於對他們的生活感到好奇並願意傾聽。”——博士哈珀恩

但實際上,只有當你將他人的情緒視為自己的情緒(也就是說,以自我為導向而不是以他人為導向的換位思考)時,同理心的負擔才會出現。Halpern 博士說:“與其將同理心視為一種感受他人事物的方式,不如專注於對他們的生活感到好奇,並願意傾聽並了解更多關於他們的信息。”這種參與他人生計的方式並非挑戰,實際上可以讓你從自己的生活細節中解脫出來。她補充說,就像您可能會在漫長的一天結束時看電視節目或讀書一樣,以同理心沉浸在別人的故事中並不一定會讓人筋疲力盡。

以這種方式感知同理心會讓你覺得這是一種可以輕鬆提高的技能。這種心態是成功的關鍵:研究發現,與認為無法培養同理心的人相比,對同理心持有可塑心態(即相信可以培養)的人實際上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更有同理心。

 

2.提出更多開放式問題

同理心的根本是能夠真正看到與你交往的人。畢竟,如果您沒有花時間查看或理解,就很難理解他們的觀點。如果沒有讀心術,唯一的方法就是問他們開放式的問題。

同理心專家妮可·普萊斯 (Nicole Price) 博士是即將出版的《點燃心靈:組織中的工程同理心》一書的作者,她在每次會議開始時都會提出一個個人問題,讓每個人都回答。為了想出點子,她使用了Actually Curious中的卡片,這是一款對話紙牌遊戲,最初設計用於在 2018 年中期選舉中增強同理心。

“例如,我們最近回答的一個問題是,'有什麼是你過去關心的,但這些年來,對你來說變得不那麼重要了?'Price 博士說。“這與我們正在開會的內容沒有任何關係。但你可以想像,如果今年我每週與我的團隊會面 50 週,並且我們總是分享這樣一個問題的答案,到今年年底,我們已經更好地將彼此視為人類。

 

3.真正聽懂

雖然我們確實會因個人經歷而帶有偏見,但我們應該盡可能從對方的角度聆聽他們的話語,而不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這就像將白金法則應用於同理心,而非黃金法則:白金法則告訴我們要以他人希望被對待的方式對待他們,而非你想要的方式;而有效的同理心則需要想象他們如何看待生活而不是如果你置身於他們的位置上,你會怎麼看待

Price 博士稱此為“為理解而傾聽”,因為您正在嘗試聽取一個人所說的話的實際含義。“例如,如果我的丈夫對我說,'我們已經兩週沒有在一起了',我的第一直覺可能只是反駁他,如果這不是完全正確的話,”她說。“我可能會說,‘我們週五和周四都在一起,那你說我們沒有花時間是什麼意思?’但如果我真的聽懂了他的話,我就會得出一個不同的結論:他想說的是他想花更多的時間和我在一起。”

 

4. 在具有挑戰性的對話中質疑自己的信念

Curiosity Lab的創始人兼CEOActually Curious卡牌遊戲的創作者,以及即將出版的書籍《同理心的力量》的作者Michael Tennant表示,接受自己的錯誤或不完美的信仰可能會引起困難情感,如羞愧、恐懼和尷尬。他說:“某些人寧願不惜一切代價避免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不是忍受這些困難情感以創造和諧。”

但是,在這種心態下,如果他人的立場與你不同,你將發現幾乎不可能同理他們。相反,通過擁抱知識謙遜並質疑自己的信仰,你將更好地理解不同信仰的價值。

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承認別人的信仰是正確的(下面將更詳細地討論)。只是需要退一步,承認自己的信仰不一定是正確或普遍的,並用好奇心檢查可能影響它們的個人偏見。

 “如果你默認要贏,停下來看看恐懼、羞恥或憤怒是否劫持了你留在談話中的能力。”——Michael Tennant,好奇心實驗室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要在激烈爭論的那一刻做到這一點,就需要識別包含在某些信念中的情緒,並將其中的一種與另一種區分開來。“如果你只是默認要贏,停下來看看恐懼、羞恥或憤怒是否劫持了你留在談話中的能力,”坦南特說。“在你回應之前標記你的感受,並尊重談話觸發了你的某些東西,而不管對方的意圖如何。”

 一旦你能夠將你的情緒與你的信念區分開來,你將能夠更好地理解你的觀點:一個可能比別人的觀點更有效或更不有效的觀點。

 

5. 理解同理心並不是讓步或同意你的觀點

當有人說或做的事情讓您不高興時,您可能會覺得特別難以同情他們。畢竟,為什麼要去同情傷害你或違背你價值觀的行為呢?但實際上,Halpern 博士說,這正是你要使用同理心好奇心的時候,真正地弄清楚為什麼他們會以他們現在的方式行事。

 相反,如果你加倍反對你的觀點並假設你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你只會讓爭論陷入停滯。然而,如果您打算了解他們的觀點,您實際上會讓自己處於一個更好的位置,從而“獲勝”或為您取得積極成果。“專業的談判者通過了解對方真正關心的是什麼以及他們如何看待事情,會做得更好,”Halpern 博士說。所以,在爭論中表現出同理心並不是讓步。它只是讓你和另一個人處於同一個環境中。

 普萊斯博士說,從這個角度看待同理心可以使它更容易在你知道你永遠不會同意對方的情況下使用——因為同理心不等於同意。“如果有人感到尷尬而你同情他們,那並不意味著在那一刻你同意他們應該感到尷尬;這並不意味著你同意他們的認知過程,”她說。“這意味著你可以理解這種情緒,從這種理解的角度,你可以就它進行富有成果的討論。”

 

6.找到與你不同的人的共同點

Halpern 博士說,學習如何變得更有同理心的一部分是走出你的圈子,花時間與現實和生計與你不同的人在一起,也許通過在社區組織做志願者、旅行,或者只是與在工作中或在您附近通常不與之聊天的人。你看到的與自己不同的觀點越多,你就越能理解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從而打開同理心之門。

 起初,您可能很難去同情與您截然不同的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傾向於首先堅持我們的泡泡。要克服這個障礙,找到某種共同認同感是很有幫助的,研究表明,這種認同感可以更好地激勵你從他人的角度看世界。

 如果您正在做志願者或與此人一起從事某個項目,那麼這項工作的目標可以是共享身份;或許這很簡單,因為你們都是獨生子女,或者你們都有某種愛好,即使你們的背景或政治信仰截然不同。

 Tennant 說,如果在與某人的談話中這些相似之處都不明顯,那麼考慮我們共同的人性可能會有所幫助。“簡單來說,我們所有人的行動都是為了保護我們的人身安全,而更複雜地說,是為了保護我們的自負,”他說。“如果你能尊重我們都這樣做,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深入,那麼你就會更容易對另一方展現寬容,不論他們是誰。

本文節錄自:

原文:How To Become More Empathetic—Because, Yes, Empathy Is a Quality You Can Grow

如何變得更有同理心——因為,是的,同理心是一種你可以培養的品質

作者:Erica Sloan

 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