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26 10:43:19全腦老師

不怕輸在起跑點上,只怕無法抵達終點

一場終生學習的人生長跑競賽

現在的父母很怕孩子在學齡前的學習之路上起步太慢,小孩子還沒充份的準備和暖身,就匆匆忙忙地被爸爸媽媽推向各種才藝學習比賽的人生競逐跑道上。暖身不夠,再加上一起跑就盲目衝刺,影響到正常跑步時調節呼吸頻率的配速,揠苗助長的結果便是讓這些可能是「贏」在起跑點上的小孩,常常無法在日後順利抵達終點,和當初父母親為他們所打造的未來人生成就與目標相差甚遠。

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人類進入了前所未有的資訊爆炸與氾濫新紀元。梭羅在「知識經濟時代」一書中指出:「在這個各種資訊皆隨手可得的時代,擁有大量而無用的資訊,不如懂得如何過濾和篩選有用的資訊。」但是問題來了,人們知道何謂有用的資訊嗎?

同樣地,現代許多十分關心孩子的學齡前教育問題的父母們,面對市面上各種五花八門的才藝班廣告與宣傳,實在是常常陷入兩難的境地:選了珠心算怕漏了美術,選了英語卻又怕小孩荒廢了國語!到頭來卻又是人算不如天算,問蒼天卻無語!只是心疼這些小孩們「樣樣學卻沒一樣通」。

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之爭,在教育界是存在已久的爭議。因為有的人主張讓小孩在一開始便如海綿般地囫圇吞棗大量吸收知識,先讓孩子成為了一個萬事通般的小博士,日後長大再好好找出自己的興趣;也有人認為應該在小孩子於幼年時開始顯現出某部份特殊才能時便加以培育,例如學小提琴或是繪畫,以免長大後天份磨滅殆盡。這兩種理論都有其論述的正當性,但是前提必須是:不論任何才藝學習項目,一定要先讓小孩子們對其主動發生興趣。

 
學齡前教育的可貴之處,並不在於他們從老師的身上學到多少「有形」的東西,而這些「有形」的東西卻是許多父母對學齡前教育的錯誤認知來源。例如上完幾堂小提琴課的五歲小孩,一回到家,就會被迫不及待想驗收學習成果的父母,逼迫在親朋好友面前演奏一曲小蜜蜂,這些父母們或許忽略了孩子心中其實早已對小提琴這項樂器產生反感。那麼,何謂學齡前教育時期所能學習到的「無形」資產呢? 這項無形資產可以用這麼一個公式表示:

誘導學習-產生好奇-保持興趣-熱心探索-終生學習。


沒錯,能讓一個小孩子從小養成這種「終生學習」的好習慣,這就是學齡前教育最寶貴的資產了。而本中心的<全腦齒輪科技班>,便是依循上述學習方法,讓小孩子從「做」中學習,讓他們主動培養出對知識的渴望;從孩子日常生活周遭的小問題,透過實際操作及實驗,讓孩子領悟到問題在哪裡,及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的技巧.整個教學過程涉及到科技、物理、數學、語言與技術面,孩子不再只是死讀書,而是活用所學的知識及經驗來解決生活周遭的問題,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來培養永遠可以帶著走的學習能力,等他們長大之後,便可以永遠活到老學到老了。

國語日報全腦開發彬彬老師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