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回快樂
昨天晚上在居酒屋一起吃晚餐的時光
真的讓我覺得 He really turned lemon into lemon juice.
如果是我一個人去,遇到這樣的客人,喝多了開始在那邊高歌...然後又五音不全(?)
我可能真的會feel shit.
在大哥自得其樂陶醉在他自己的演唱,H先是一個不小心被芥末嗆到(這個真的讓我笑噴)。
還好大哥沒有發火,真的有點不禮貌哈哈哈哈,但也就因為這樣讓大哥關注到了我們
於是H索性順著大哥心情好的狀態,和他搭上了兩句話,反而轉變當下的氛圍,讓我有種坐看現場有位喜劇歌手的愉悅。
數了一下店內加老闆的話共有五名員工,擠在約莫六坪大的空間。
說起來店裡的工作空間真的不算太好,但或許就是在住宅街角能尋覓這樣如「深夜食堂」的小店。連結了人與人之間,那單純的問候。又或只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快樂。巷口街角有這樣的存在,那真的是一種社群的必要性。
坦白說過去這週真的不好,是那種我自己身心狀況很糟的那種。雖說只上三天班,每天卻讓我覺得度日如年,真的崩潰。
或許有那種小秘密藏在心裡,就是覺得自己目前上班的狀態可能真的只用六七成力,不算太累,但那種沒被重用的感覺,卻是愈發讓內心不斷被掏空。
有沒有被重用很重要嗎?是我心底一直覺得我不止爾爾但她卻看不見我的價值?還是我真的被放錯位置了? 要坦承這一切真的太難。 有時候在想,這個或許是我還能做,或許沒辦法發揮到最好,但它給我的pay現階段真的不算太差(如果去找同樣產業,但pay更好的工作,我可能真的會忙到身心俱疲?)。那剩下的餘力,我是不是要好好尋找那個現階段可能還沒辦法轉換成現金,但卻讓我感到很有價值感的事情。
幾天前看了一個中國小哥 YouTube Money XYZ 介紹到一本書<The Geometry of Wealth>書中提到關於幸福所分成的光譜:由[(A)體驗式幸福(Experienced Happiness)] to [(B)反思式幸福(Reflective Happiness)]
(A)體驗式主要是關於當下的感受,與大腦「系統一」思考有關,屬於本能的反應,不需經過思考。有兩大特點:1.速度快(短暫) 2.非線性(當收入達到一定水平之後就達到一個高原)
關於第二點的特性,因為它的作用只是為了「減少不幸&獲得掌控感」(用錢可以解決的事情)
(B)反思式幸福: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幸福感,與大腦「系統二」思考有關,需要經過深思熟慮。與體驗式幸福(被動體驗)不同,它是一種’’What service you can offer’’的概念。藉由人與人社群的連結、某種技藝的專精(好比在某個領域獲取Doctor degree)可以得得到這樣的幸福感。持續且影響深遠。
我覺得這第二點恰巧與Jay Shetty在他著作<僧人心態>中,一再提到「服務」的想法。我今天能帶給我身邊的人/社會/環境什麼樣的服務呢?
在這裡突然想到最近受惠於教會朋友CWC的饋贈,而體驗了一場美好音樂晚會。原本它只是要將門票轉讓給我,甚至打算當天到現場與朋友見面後拿到門票,將門票交付予我後離開。
對他而言,實現了Service,而我則是獲得了體驗式幸福。
最後再扣回今天想書寫的契機,那便是聽了劉軒邀請張修修來分享Ali Abdaal的新書<Feel Good Productivity>。說到底,心態致勝,一天工作四小時即足矣。照顧好自己身心靈健康,有好好吃飯、運動、睡覺、排便(排毒)超級重要!
30歲再買18歲的衣服已經沒有意義,60歲給你延遲一個小時你也沒有體力了,趁年輕能動,多做愛做的事情:http://www.tadarise.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