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回憶
是說近期發的前兩篇文章
瀏覽人數大爆棚 真是令人誠惶誠恐
一方面當然開心的 畢竟寫文章本於個人抒發 如果能有觀眾 那無非是繼續書寫的動力
另一方面也是好奇PChome的推播方式 畢竟這瀏覽人次真的是盛況空前...
好的 如果有新的讀者 喜歡我的文章 也歡迎在下方留言 期待可以和你們有更多互動囉
今天是大年初一
宅在家的日子其實挺不錯
即便這幾天陰雨綿綿
但在台北也住了二十多個年頭 這種熟悉的感覺 讓人感到舒適自在
除夕一如既往家裡都會拜拜
自從我信主之後 每逢過年又或是祭祖的時刻 被要求拿香拜拜 內心聖靈與俗世子女角色的征戰就會上演
一方面感慨沒能得到尊重 畢竟爸媽都知道我是基督徒 哪有拿香的道理
但另一面 有時候我也會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
:「如果,真的是出於考量我信主之後,往後他們進行他們所重視的儀式活動,就不再呼喚我一起。那我真的是會開心的嗎?還是會有種被『落』下了的寂寞感?」
小時後最期待拜拜結束後燒紙錢的part
特別是農曆七月普渡的日子 那是拜拜會準備最多紙錢的日子
每每看金爐桶內大火燒呀燒地 除了感受到火光的溫暖 也打從心底覺得自己累得「很踏實」
因為小時候是這樣被教導「這些紙錢是為了亡者,讓他們在另一個世界也有錢可以花用」
小時候 媽知道我喜歡燒金紙 所以每次拜拜完把金紙留給我燒 成了一種默契
雖然我還沒當母親 但我最近好像時不時就會想到
「怎樣的價值,會是我希望能傳承給我的孩子?」
不知怎地 昨天再次經歷到屬靈爭戰的時刻 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對於燒紙錢的美好回憶
對 燒金紙 這個活動對我來說就是美好回憶
我確確實實地記得小時候 自己燒紙錢的時候有多快樂
那如果 我家是基督徒家庭 是不是這段回憶就不會存在我的記憶裡了?
是不是每逢過年拜拜相關的這些記憶 會有別的形式存在著
是不是我的兒女 會覺得他和其他同學很不一樣
他們會不會覺得自己的家庭和其他同學沒有共鳴?
老實說 寫到這 突然覺得自己好像有點杞人憂天
一直在害怕會失去什麼似的
又或說 放不下那些過去曾經擁有的美好回憶
我想
如果從小在教會生活裡長大 那應該是更不一樣的光景吧
我也清清楚楚地記得
信主不久後的教會生活 那時有很多來自海外的弟兄姊妹
特別是某個主日的午後 那日陽光燦爛
有位對鋼琴有深造的姊妹 正在指導一位當時全時間追求 目前主日負責司琴的姊妹指法
前輩教導後輩的畫面 還有一旁教會孩子們追逐嘻鬧的場景 我被深深吸引著之外
後來我才知道那位司琴的姊妹 是全時間開始後才學鋼琴
讓我感到不可思議
因為在我有限的思考裡 學齡階段若沒有學琴 長大後好像就不太可能再去學了
「因為有這個心願要服事主,主會成全的」她說
What a beautiful devotion it is.
你說 退休之後要幹麻
能無憂無慮的旅遊享樂固然不錯
但若能讓自己更多給予 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圈
那可能是我更嚮往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