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 討】
文/方媽媽(轉載自由時報)
再轉 選擇
我們可以接納孩子是同志,也真的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但為了怕造成聊天的尷尬或冷場,連到鄰居家串門子話家常對我都成為一種負擔……
<開始夢想幻滅>聊天話題 孩子變禁忌
我讀大學的兒子是個同性戀,偶爾,他也會帶他的同志朋友到家裡來玩,當看到我們母子間百無禁忌的談話時,這些年輕人就會以滿是羨慕的口吻說:「方媽媽,妳真的好好喔!要是我爸媽也像妳一樣開明就好了。」
看著這些孩子稚氣又充滿期待的神情,我只是笑笑不回答,但是我的內心其實很想告訴他們:「孩子,當你的爸媽為你們打開一扇自由的窗戶時,其實也正是把他們自己關進另一個封閉的大門裡。」
<父母心情誰了解>孩子出櫃 父母就入櫃
前些日子,孩子拿了一則社會新聞給我看,內容是說一名大學生參加徵文比賽得到名次,他的得獎作品就是描述自己當年不能承認同性戀的痛苦,他並藉此在頒獎典禮上「出櫃」。這位得獎的同學還對記者說,他現在還不打算主動告訴爸媽自己是同志,如果爸媽今天看報紙知道了,「那就說吧。」
兒子要我猜這位同學的父母如果看報後,會有什麼反應?我的回答是:「應該不是被氣死,就是想去撞牆吧!」
我絕對不是排斥同性戀,但我說的也不是玩笑話,因為這位同學實在太輕忽這件事對父母造成的殺傷力了!
就像這位同學自己說的,他在國中時期就確定自己是同志,但總沒辦法向人傾吐,他甚至不敢寫出「同性戀」三個字。性向問題像針般戳著他的心口,他甚至迷惘到不清楚自己是誰。一直到上了大學,他參加一些同志團體後,他才能認同自己,不再為性傾向煩憂。但現在也只有少數交往密切的朋友知道他是同志,班上同學多半不清楚。
如果連他自己都會害怕,都要在暗中摸索、煎熬多年才能認同自己的同志身分,難道他的母親就不會害怕嗎?
在網路資訊如此發達的今天,我相信這位同學的父母不但很快就會看到新聞,而且幾乎就在同時,也立刻會接到來自各方的關懷電話,因此,這位同學可曾想過,在什麼都還搞不清楚的狀況下,他的父母卻必須同時面對「我的孩子怎麼會是同性戀?」以及「唉呀!你兒子上報了,他說他是個同志ㄟ!」這種內外交相迫的局面。
他是否想過,他的母親會有多害怕嗎?她可能會不斷地自責:「為什麼我會生下一個同志?難道是我前世造了什麼孽嗎?」而假如上有公婆,她是否還有「她生的孩子無法傳宗接代」的壓力呢?但是,她可能連害怕、自責的時間都沒有,因為一連串好奇或關心的電話就會給她想去撞牆的壓力。
<說實話>同志父母 宛如在孤島
精神科醫師王浩威曾以「火箭發射器」的理論來提醒父母,要家長能以歡喜、鼓勵的心態來鼓勵子女脫離家庭單飛。
當時我就在想,異性戀子女肯定是飛向一個繁華熱鬧的環境,而同志子女降落的地點雖然可能人煙稀少,但至少他們還有社團、網路可以互通聲息、相互為伴,那同志父母呢?他們既無法和親友分享兒女單飛後的生活經驗,也很難和其他同志父母培養友誼,最後,就只能過著近似無人荒島的孤單生活吧!
上一篇:【娘 親 節】
下一篇:【起 了 個 大 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