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吃不到3顆高麗菜 30出頭驚罹腸癌! 聯安發現:國人患有腸息肉者 纖維攝取不足達8成
受飲食西化及精緻化的影響,現代人普遍都有纖維攝取不足的飲食問題,恐成為腸道致命危機!柯先生從小排斥蔬果,偶爾才吃幾口高麗菜,因此全年蔬果總攝取量甚至不到3顆高麗菜。至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進行腸鏡篩檢後,才驚覺已罹患腸癌3期!聯安進一步分析:腸息肉患者纖維攝取不足的比例高達8成,較一般人高出3成,顯示纖維攝取過少,已為腸道健康亮起紅燈。
33歲的柯先生從小就幾乎不吃蔬菜水果,就連吃陽春麵都要把青菜挑掉,偶爾在家人強烈的關心下,才吃幾口高麗菜聊表心意。此飲食習慣讓家人非常擔心柯先生的健康狀況,因此建議他至聯安診所進行健檢。檢查報告中雖然癌篩指數正常,但聯安醫護人員深入了解柯先生的飲食習慣後,建議除基本的健檢項目外,當日加做無痛腸胃鏡篩檢,這才驚覺已罹患第三期腸癌。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指出,此案例之所以年紀輕輕就罹患腸癌,推測與飲食攝取中缺乏纖維有很大關係。
鄭乃源根據2012年歐洲一項跨國的大規模研究,說明纖維攝取量的確會影響腸癌發生率,他指出每日纖維攝取量若不足16.4公克,腸癌風險指數為1;但隨著攝取量的增加,腸癌風險指數將相對下降,攝取量若超過28.5公克,風險指數將下降至0.76,顯示纖維攝取量與罹患腸癌風險息息相關。
聯安發現:腸息肉患者8成纖維攝取不足 42%三餐外食少吃菜
鄭乃源院長表示,腸癌往往來得無聲無息,唯一提供的前兆即為「腸息肉」,唯有定期接受內視鏡篩檢並切除息肉,才能降低腸癌的罹患率。此外,日常飲食習慣也是腸癌的環境因素之一,為了進一步了解纖維攝取與腸息肉的關聯性,聯安特別針對接受腸鏡篩檢的受檢者,進行半年的飲食習慣調查,調查發現腸息肉患者,有42%三餐皆外食,無息肉者三餐外食比例僅17%;因為外食的蔬果來源有限,造成腸息肉患者,8成每日蔬果攝取量低於衛生署所建議5個拳頭份量,且每日平均蔬果攝取量只有2.7個拳頭。由此可知,雖然國人普遍皆有纖維攝取不足的情形,但息肉患者缺乏蔬果的情況即更為嚴重。
鄭乃源解釋,蔬果中的纖維主要作用為增加糞便體積,並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致癌物與腸壁接觸的時間,進而降低罹癌機會。除此之外,蔬果中的纖維更具有以下三大功能,可降低罹癌機率並促進腸道健康:
1.蔬果中水溶性纖維可減緩油脂及醣類吸收,幫助遠離肥胖,降低腸癌發生率
2.蔬果中纖維含有寡糖,能增加腸內益生菌活性,促進腸道健康
3.蔬果富含抗氧化物,可減少自由基過多所產生的基因毀壞,降低罹癌機率
超過9成民眾 不知每日纖維標準攝取量
近2成民眾 誤將白米飯、麵條、麵包作為纖維攝取主要來源
鄭乃源進一步指出,雖然蔬果中的纖維對腸道健康重要性極高,但民眾對纖維攝取的觀念卻不盡然正確。根據聯安調查,高達98.4%的受試者不知道每日應攝取至少25g的纖維,就連衛生署大力推廣的5份蔬果(3蔬2果),有概念者也只有3成,更有近2成將白米飯、麵條、麵包等主食當成纖維攝取的主要來源!聯安提醒,米飯、麵條、麵包屬於澱粉,纖維含量很低,過度攝取還可能造成熱量過剩,導致肥胖。
腸胃專家聯安呼籲1:每日至少一蔬食高纖餐
根據衛生署統計,大腸癌患者已從民國73年的1827人遽增到98年的12488人,25年來暴增近7倍!聯安根據每年上萬人次無痛腸胃鏡篩檢經驗,呼籲全民做好日常腸道保健,每天至少吃5個拳頭的蔬菜水果,增加纖維攝取來源,且纖維來源應多元豐富,並挑選非精緻、非再製的食物,鄭乃源舉例,一般認為豆類含有纖維,然而豆類一旦加工為豆干、豆漿,纖維即大量減少。為幫助忙碌的上班族可攝取到正確的高纖飲食,聯安營養師規畫了「高纖蔬食餐」(如附表1),讓民眾輕鬆達到每日纖維攝取標準,同時控制熱量。
腸胃專家聯安呼籲2:別自恃年輕就輕忽腸健康
聯安從歷年的受檢者數據中也發現,31至40歲的上班族,腸息肉的發現率已由93年31.5%攀升至101年的38%,顯示年輕族群的腸息肉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呼籲年輕上班族也應檢視自己的腸道健康。鄭乃源尤其建議,30歲以上且經常外食、長期蔬果攝取量不足者,應定期進行全身健檢,包含大腸鏡檢查、胃鏡檢查、糞便潛血檢驗等,才能及早發現病灶,以免初期症狀惡化成難以挽回的重症。因此鄭乃源呼籲,定期健檢配合良好的高纖飲食習慣及維持每日運動,雙管齊下更能腸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