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014啟示錄全書導讀(上)
1/10/2014啟示錄全書導讀(上)
一、內容要義
本書名為啟示錄,啟示意即揭開帕子之意,就是使本為隱藏的事顯露出來,是屬預言書(一4~11),為新約聖經最後的一卷。其重要內容,依據一19節的鑰節,而將本書分為自然形成的三件大事:就是論到「所看見的事」--基督與七榮耀(一章);「現在的事」--基督與其七教會(二~三章);和「將來必成的事」--基督與其國度(四~廿二章);約翰從這三大方面,把他在異象中所見耶穌基督的啟示,作實際的敘述和證明出來。總觀全書所論預言要旨,乃為榮耀基督的再來,教會聖徒的被提,末日神行公義的審判,千年國度的統治,以及最後新天地的實現,與主來永遠的執掌王權等事,書中充滿預言奇事,最為深奧難明,但為追求將來盼望的信徒,虔心研究愛讀之書。
二、本書著者
係為神自己,其開宗明義的宣示,為神給耶穌基督的啟示,差遣天使,曉諭約翰寫成(一1~2)。自教會的初期,人人都以這是使徒約翰的著作,從本書一1~2,4,9~11,19,廿二8節各處經文讀之,皆很清楚看出,實為使徒約翰的手筆。如古教父猶斯丁馬特Justin Martyr(A. D.103~165),愛任紐Irenaeus(A. D.130~202),亞力山大革利免Clement
of Alexandria(A. D.150~220),與特土良Tertullian(A. D.160~220),都曾引用本書,並公認是使徒約翰的著作無疑。
三、時地對象
本書約在主後九十五、六年間,寫於拔摩海島,其對象乃達與小亞西亞的七個教會(一4,9~11),按使徒的遺傳,約翰見本書之異象,是在羅馬豆米仙皇,於主後九十六年被判之前不久。由歷史的證據,最早的教父們都同意本書著於豆米仙皇臨終之時,如約翰的高足波利甲Plycarp(A. D.69~156)的學生愛任紐說:「啟示錄書出現為時不久,乃幾乎與我同時,即近乎豆米仙為皇之末年」,由此足以印證之。
拔摩海島位於愛琴海中,離以弗所約一三○餘華里,按遺傳說,自彼得,保羅離世之後,約翰晚年到了以弗所,作了小亞西亞七教會的監督,後受豆米仙皇的迫害,放逐於此拔摩海島,至於他是否在這島上時,即將所見之異象記錄下來,只可推知,或有謂約翰於尼祿皇死後,回到以弗所,再寫成書,但他所見之異象,與所得之啟示,確是在拔摩海島,可無疑議。
四、著作原因
在當時代信徒前後遭受了三次大迫害,首次是尼祿皇Nero的迫害(A. D.64~67),有許多人被釘十字架,被扔在野獸的窟中,或被包圍在易燃燒的衣物中,活活的燒死,那時尼羅皇卻是在場觀看,沾沾自喜,保羅和彼得,就是在此次的逼迫中,被處了死刑,或許還有其他使徒同遭厄運,惟有約翰碩果僅存。二次是豆米仙皇Domitian(A. D.95~96)的迫害,約翰被充軍到拔摩海島,同時共有四萬信徒為主殉道,約翰就在那種暗無天日的時期,看見了許多的異象。三次是圖拉真皇Trajan(A. D.98~117)的迫害,要將基督信仰塗抹,這是教會的黑暗時期,不僅逼迫來自外界,教會內部也發生敗壞和背道的象徵,約翰是經歷第一、二次的逼迫,也將進入第三次,在這種情況下受苦的,他將神的啟示異象完全寫下,為神的道並耶穌基督作見證(一2)為要安慰受逼迫苦害的信徒,幫助教會在那可怕的日子,得以堅立,過聖潔的生活,盼望榮耀基督的再臨。
五、本書重要性
本書是寫出一切事的結束,與創世記首末遙遙相應,顯出耶穌是阿拉法,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一切在祂裡面得到更新,得到活潑的盼望。全部聖經真理,神的旨意,神的救贖計劃,神的奧秘之事,皆由本書得到表彰成就,可謂啟示的總結。可見本書在聖經中所佔的地位,何等重要。
六、主要信息
本書是以啟示基督再來,為主要的信息,也是全部聖經思想的中心,在全部新約裡,平均每二十七節中就提到一次,可見這事在神的眼裏何等重要,亦為吾人最終的盼望。
七、分段綱要
本書共廿二章,根據內容要義,可作兩種分段方法如下:
(1)依本書一19鑰節分為三段
A、所看見的事 一章 論基督的七榮耀。
B、現在的事 二~三章 論基督的七教會。
C、將來必成的事 四~廿二章 論基督與其國度。
(2)依本書內容分為五段
A、基督的七榮耀 一章(14~16)。
B、基督的七教會 二~三章。
C、末世大災難 四~十九章。
D、千禧年的國度 廿章。
E、新天新地的實現 廿一~廿二章。
八、關係書卷
本書位次乃出於神的安排,創世記佔聖經之首位,為全部聖經的開端,而啟示錄居末位,為全部聖經之結束,前後相映。創世記論萬物的起源,本書論萬物的結局,且所記諸事,多半是由舊約引用而來,尤與以西結書,但以理書,約珥書,撒迦利亞書諸卷,多有密切的關連,在本書所有四○四節中,就有二七八節出自舊約各卷,舊約大部分的預言,乃從本書得到解答,其應驗在新約中所論的救恩,亦由本書得到完成與結束,由此可知本書與全部聖經各卷的關係,該是何等的密切。
九、史地簡介
在本書中有些有名的地方,關乎預言,教會,異象之事,十分重要,列舉出來,簡介如下:
(1)拔摩海島(一9)--意我的殺滅,為小亞西亞西南角之一小荒島,今稱拔提那,位於以弗所城對面的愛琴海中,離以弗所海岸約三十哩,其島面積不廣,長約十哩,最闊處六哩,全島僅十三方英哩,其中岩石甚多,從前無人居住,以後雖有希臘民族居住,亦不過數千人,該島自古以來,為放逐犯人囚禁之地,據傳說,約翰昔日曾因羅馬豆米仙皇Domitian(A.D.81~96)的逼迫,被放逐到此島上,顯然是見了異象,並且受了不少痛苦,而寫下了啟示錄,為真理作見證(一9~10),因他這被流放的事,給教會啟示了屬靈的福氣(參一3;十四3;十六15;十九9;廿6;廿二7)。
(2)以弗所(二1)--意可愛的,在羅馬帝國時代,是小亞西亞的省會,約翰是在年老時來到以弗所,以此城為他傳道區的中心點,週遊小亞西亞,管理各處教會,如今他被囚在拔摩海島,主耶穌要他寫第一封書信,就是給以弗所的教會。原是一個有信心愛心的教會(二2~4)。
(3)士每拿(二8)--意沒藥,係小亞西亞西部海濱的一座古城,與以弗所相近,其地位僅次於以弗所,被稱為亞西亞的冠冕,此城為希臘王亞力山大所重建,其中有宏偉的圖書館,音樂院,大運動場,有最大的劇院,此處海港良好,商賈雲集,據傳說士每拿是希臘詩人荷馬的誕生,在七教會中,惟獨士每拿的教會,未受過主的責備,是一個屬靈的教會(二9~11)。
(4)別迦摩(二12)--意合婚快樂,係古羅馬時,亞西亞省每西亞境內之一座名城,距海邊約四十五哩,因它是此地區文化中心,且是希臘文化首席學府,其中有極大的藏書樓,全是皮卷,在該城有丟斯,雅典那,阿波羅三座希臘神的廟宇,其外廟堂林立,敬拜豬,牛,蛇,鼠各種假神,別迦摩又為建廟崇拜羅馬皇帝該撒的中心,因而說到別迦摩,是有撒但座位之處,此城人民私慾污穢,與罪惡親近,和異端世俗聯絡,不堪聞問,受到主的責備(二13~15)。
(5)推雅推喇(二18)--意繼續獻祭,係屬於馬其頓的殖民地,其地近於別迦摩的西南方,為首府別迦摩的衛星城,商業茂盛,以賣紫色布為大宗,使徒保羅首途往歐洲佈道時,就有一位在腓立比賣紫色布的婦人呂底亞,是推雅推喇人(徒十六13~14),她因聽道而歸主,她素來敬拜上帝,原是信奉猶太教的異邦人,可能在她信主之後,回到本城,賣布傳道,漸漸成立教會,以致發展成為女權發達的教會,後來形成在教會中的掌權者,因此約翰曾責備教會,容讓那自稱是先知的婦人耶洗別,引誘人犯罪行淫,不肯悔改,自結黨類,乃要受到主的報應(二19~23)。
(6)撒狄(三1)--意逃出,係古時呂底亞國的京城,位於小亞西亞界之內,距推雅推喇約百里之遙,非常繁華富貴,至羅馬時代,仍然以富足著稱於世,成為羊毛市場交易的中心,於主後十七年,該城毀於一場大地震,當約翰寫信給撒狄教會時,撒狄社會日漸衰落,黑暗已極,教會顯得死氣沉沉,不能為主發光,按名是活的,其實是死的,只有幾名是未曾污穢自己衣服的真信徒,主對此處教會行為,沒有一語稱讚(三2~6)。
(7)非拉鐵非(三7)--意弟兄相愛,係位於撒狄東南方,在亞西亞與弗呂家二地區的交界處,主前一五九至一三八年間,為別迦摩王亞達拉二世,非拉鐵非AttalusⅡ所建立,此城是希臘的文化城,處於一個火山平原的邊緣上,土地至為肥沃,因地近火山,屢遭地震,於主後十七年時,本城與撒狄共十二個城市,同遭地震毀壞,及主後十四世紀拜占庭時代,土耳其回教軍隊崛起,小亞西亞所有教會全遭毀滅,惟有非拉鐵非特蒙恩免,被改名為阿拉Alaserhir,意即神的城,這城至今仍然屹立於世界,在七教會中(一11),惟有這教會與士每拿教會,未曾受到主的責備(三8~13)。
(8)老底嘉(三14)--意人民掌權,此城位於以弗所的東南方,歌羅西的西邊,與歌羅西和希拉波立三城,鼎足而立,皆同在呂庫Lycus的半原上。老底嘉在當時有七處同名,為了識別,本城被稱為呂庫的老底嘉,其最初之名為丟斯波立,因該城自古即拜丟斯假神,及敘利亞王安提阿庫二世,瓜分希臘大帝國後,重新建造,時在主前二五○年,為紀念其妻老底西,而得名老底嘉。至主後六十二年,因亞西亞大地震,與其他城市同遭毀滅,但不久即由富庶之民再行建築。此城商業繁盛,以製羊毛外衣為業,聞名於世,且是當時弗呂家省(徒十六6)的醫學中心,有著名的醫學院,醫士從城外山中取一種水石磨粉,發明眼藥,老底嘉人因有這些財富,而驕傲自恃,任意妄為,因此那裡教會沾染世俗,成為一個不冷不熱的教會,就被主以當地的背景所暗示的意義,作了嚴厲的教訓,沒有受到稱讚(三15~19)。
(9)伯拉大河(十六12)--意突進,又作幼發拉底河,是亞細亞洲西部最長最重要之河,它在歷史和預言中,皆佔了重要的地位,其發源地,自亞美利亞山,到波斯灣出口處,全長五千三百四十里,此大河就是伊甸園中的第四道河(創二14),在本書中說到第六位天使吹號時,曾經指著伯拉大河,把捆綁在那裡的四個使者釋放了,而有二萬萬馬軍出發(九14~16),在這裡說到第六位天使,把金碗倒在伯拉大河時,河水就乾了,為要給從日出之地所來的眾王預備道路(十六2),這些都是約翰所見的異象,是出於神的異能。
(10)哈米吉多頓(十六16)--意屠殺的山,米吉多原為巴勒斯坦之一重要城鎮,在加利利省區內,位於耶斯列平原之西北廿七里處,由米吉多山向西北行,可抵迦密山,及今日的海發新城,米吉多為古時兵家必爭之地(參書十二21;十五19),此城曾被所羅門王所重建(王上九15),曾有二位君王在此城被殺而死(王下九27;廿三29),先知說這是一個最悲哀的地方(亞十二11),在世界末日大戰爭時,普天之下眾生,都要聚集在哈米吉多頓(14~16),那無數的軍兵聚集,要攻擊神的選民以色列人於耶路撒冷,情形有了說明,為神獲得最後的勝利(十九11~21;參結卅八~卅九;亞十四)。
(11)巴比倫(十八2)--意混亂,其原名巴別,始自古時寧錄,巴別塔建於此地,原為示拿地(創十10;十一1~9),此城於主前三千年所修建,位於伯拉河邊,商務大盛,四圍豐富,有大路通到波斯灣,所以到主前一七○○年,將此城立為京都,歷代以來,屢經改革,受敵攻擊毀壞,旋敗旋興,直到尼布甲尼撒王時,成為繁榮極大昌盛之城,後因被神咒詛,而變為荒邱(耶五十;五十一),這裡論到巴比倫大城的傾倒,在啟示錄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自十四8節及十六19節,以至十七至十九章3節,詳述其敗壞的經過,神要伸討其流人血的罪,總而言之,這巴比倫,乃是預言復興的羅馬,及其將來的罪行與毀滅。
上一篇:1/9/2014護衛真道:猶大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