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7 01:03:00府城醫藥新聞台

護理機構住民出現疥瘡感染 醫師提醒藥物治療合併環境消毒

      【記者許宏義台南報導】最近護理機構出現幾件住民感染疥瘡,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皮膚科治療醫師王昱澔表示,藥物治療不會很困難,但接觸過的衣物需用六十度的熱水煮十分鐘,或用塑膠袋隔離兩週才能避免再次感染。

王昱澔醫師表示,疥蟲是一種無法用肉眼看到的寄生蟲,一般是近距離皮膚接觸約五至十分鐘就有可能會感染;首次接觸後發病的時間稍晚,平均要約四至五週後才會有症狀,所以這段時間有可能傳染給他人而不自知。

王昱澔指出,臨床症狀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難耐,尤其至夜間更會讓人癢的睡不著覺,感染者對疥蟲及其排泄物產生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最常使用的治療方式以外用藥為主,老年人或嬰兒則有專案進口藥膏,可降低大面積使用造成的神經毐性。南醫也有引進口服的治療疥瘡用藥伊維菌素,依病人體重調整適當劑量,只需一週口服一次,連續口服兩次即可達到九成以上的治療效果,若同時配合外用藥膏和環境及衣物消毒效果更佳。

因此疥瘡的治療需要搭配較全面性的照顧,除了正確的診斷及病人本身的治療,尚需同住家人或照顧者的配合,加強居住環境的清潔改善,如病人接觸過的衣物需用六十度的熱水煮十分鐘或用塑膠袋隔離兩週才能安心。

對於免疫力較差、年長、失能或身體虛弱的人,王昱澔表示,可能會感染較嚴重的結痂型疥瘡(挪威疥患者身上會出現厚痂皮的疹子,裡面含有大量的疥蟎及蟲卵,傳染力較強。因此感染挪威疥的患者必須儘速進行治療,避免造成流行。

王昱澔醫師提醒大家,疥瘡除了最近發現護理機構院民感染之外,若依流行病學追蹤疥瘡,此疾病可分布於全世界,尤其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宿舍、軍隊等都可能發生。

照片說明:王昱澔說明疥瘡可能感染管道與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