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20 18:16:25愛旅遊的大男孩

紐西蘭念書生活第三十八天~感動元宵節


紐西蘭念書第三十八天

今天是週六,中午我一個人煮味增烏龍麵,我打電話給青島朋友Emma,我跟她說我昨天忘了打給她,因為我躺在床上點眼藥水,結果一醒來發現我已經睡了10小時了,今天去參加奧克蘭元宵節,這個我們(華人)的節日,我怎麼不能放過,況且而且還是免費入場

用餐後搭1:20的公車,我在這邊都是看時刻表才出門的,而且星期六的交通會delay,不過搭車直奔市中心的地標-奧克蘭天空之塔skytower,把旅行支票換現金,發現廣場上有用中文正體字(使用中文簡體字地區-繁體字)寫著新年快樂,內心感到一陣窩心,感到倍受禮遇,然後主要街道上已經掛上紅紅的燈籠了,我想其他族群的節慶有比華人的新年盛大嗎?

我去Emma公寓後,討論好教學報告後就出發去會場了,地點在Albert Park,這個公園的地位就像倫敦的海德公園,台北的大安森林公園,常常有活動都會在這裡舉辦,裡面已經有好多花燈喔,跟台北燈節沒什麼兩樣嘛,還有小豬造型的燈籠,我想不同地方與文化辦的元宵節一定會不一樣,其實這是我第一次有記憶以來第一次參加元宵燈節,所以說我在台灣都沒參加過,結果我本人第一次參加元宵節在紐西蘭,而且我非常珍惜,不過在自己國家的重要節日還在國外第一次參加,這個人有沒有問題呢?

還有外國小男生穿唐裝與小女生穿旗袍拍照,快把我笑翻了,還有人戴斗笠呢,我沿路一直笑到入口,還有夜市的攤位出現,這可把我樂壞了,因為平常根本不會有夜市,我請青島朋喝台灣珍珠奶茶(約台幣150/杯),這已經算合理的價格了,要更便宜你自己弄,還看到孔子學院在招生推廣學中文,頓時心情又好,因為我已經會中文了,不然我現在寫得字是那國語言?

還有中國喝茶文化,也在教當地人怎麼喝茶,還有教人寫春聯,猜謎語,也有人表演二胡與古箏,我們邊聊邊吃東西喝東西,我們一踏入入口處,轉成講我們最熟悉不過的中文溝通,不然青島朋友與我平常還是用英文溝通,我買了紙燈籠上面有寫著’福’字

我說中文的流行音樂九成都是從台灣來的,而且台灣有四個國際機場與四個國際港口,還有高速鐵路,而且台灣致力於發展高科技產業,百貨公司與購物中心超過50家,她說台灣雖小,但是很發達,就像奧克蘭七八成的店台灣都有,對我來說文化衝擊比較小,不知道是全球化的因素與否,就像我每晚洗澡後喝的美錄巧克力牛奶跟我住在台灣或到新加坡旅遊買到的包裝與口味都一模一樣,還有紐西蘭家庭媽媽每天都會買桃子,上面註明-加州桃與加州李

她說台灣水果在大陸很受歡迎也很好吃,你們台灣的果農非常厲害,我說有些水果例如鳳梨(大陸用語-菠羅)還用牛奶灌溉呢!豬還有按摩吹冷氣,還聽古典音樂,以符合挑嘴的台灣人,我說台灣的塑膠袋要付錢,去速食店要回收,就像一杯可樂,沒喝完可樂與杯蓋吸管還有紙杯是要放三個不同地方回收了

我們台灣希望達到垃圾減量少蓋焚化爐的環境計劃,我們去看現唱音樂表演時,忽然主持人說:下一首歌曲是來自台灣-天黑黑,我聽到後直說:Oh my gosh,不會吧!要在紐西蘭演奏天黑黑給現場一堆外國人聽,事實上我來元宵節已經感動了,現在還有天黑黑可以聽,不然其他都是大陸他們的歌,我全部沒聽過,他們還有演奏新馬地區的歌,好像只要是華人地區的歌都會在台上演奏,他們解釋一下這首台灣歌曲的意思後,熟悉的旋律馬上在我耳邊奏起

我邊聽邊跟著一起唱,我眼中泛著淚光,因為我在紐西蘭過得不快樂,每天活著都覺得辛苦,只要是台灣的事都避開,沒聽到沒看到,而這首我從小就唱的歌竟然在異國被我聽到,心中感覺真是複雜,我整首唱完旁邊的外國人還拍手直說:好厲害喔

我想台灣人唱台灣的歌正常不過了,她說我第一次聽你講台語,我說中文與台語是我重要資產,我不隨便使用的,我說台語不是閩南語,因為不只腔調不一樣,連用字都不一樣,因為台灣有給日本統治五十年,所以有些字也已經改變了,就跟大陸與台灣的中文,不是也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嗎?

活動結束後,我趕去搭末班車,遇到一位女士她說:你會說中文嗎(台灣腔)?我說:會阿,她說她等了好久車都不來,我說你看到往市區的班表,而我們現在都在市中心了阿,你要看另外一邊的時刻表,果真過了不到五分鐘她車來了,上車後她一直跟我揮手,然後念著謝謝,我開心的跟她揮手,也許我們一輩子不會再見面了,不過幫妳小忙也不錯,只是迷路的我也有別人也會來問我路還真罕見

過了十多分鐘,我搭了11點多末班車(奧克蘭以外地區會沒車),末班車的氣氛還真怪,我故意坐在離司機很近的位子上與某些怪人保持距離,反正深夜問題多早點回家最好,我手上拿著伴手禮-小唐裝,當作裝飾用,回去馬上送他們,他們當然非常開心,他們說元宵節台灣也有你,應該會感到非常愉快,反正今天玩了一天,學術的英語教學報告與念劍橋英文教師考試就留到明天囉,我能在紐西蘭參加元宵節,讓我好感動!End of Day 38, NZ Diary, Saturday, 2007/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