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24 11:49:48梁K

同志站出來 市場獵人跟著來


當「銀髮產業」、「空中飛人市場」、「SOHO族商機」等消費領域正如火如荼地被開發,「同志產業」也逐漸成為一塊需要注意與瞭解的市場。隨著台灣社會對性別議題開放程度提升,愈來愈多學者、社運團體站出來提倡「同性戀」人權,敢於「出櫃」表明性傾向的名人、親友,漸漸茁壯了這個族群。

同志消費市場漸受重視

全球知名的化妝保養品牌歐萊雅Loreal過去都是找國際知名女星,像是鞏俐、珍妮佛安妮絲頓擔任形象代言人,現在為了搶攻男性消費市場,廠商第一次找來一位男同志主持人代言,以同時搶攻男、女消費市場!

市場究竟是創造需求?滿足需求?無從論斷,然而我們看得見的是這個市場的擴大。小從同志商品的引進,大到族群空間之營造,都使得同志的生活環境更加便利。

上網搜尋「同志商品」,可以查出無數的購物網站,提供國外專門設計生產的貼心商品,如彩虹飾品、藝文書報、影視娛樂、情趣用品……。不管是男體雜誌、同志卡片、束胸內衣或同志娃娃,可以買得到的東西之多,說明了網路的匿名性、個人化、效率性,的確是小眾商品最佳通路。

媒體進攻同志市場大餅

由於尋找族群相較不易,加上一般大眾未能以平常心看待他們享用公共空間的權利,同志往往要花費較大的成本,到付費空間交友、生活。著名的Gay Bar──FUNKY、T Bar──搖滾看守所,台北有不少Pub、Club、溫泉館都專屬於同志消費群;另外,風靡都會人士的健身俱樂部也有相當高的客層來源為同志,在此環境中的袒裎、自由,解放了異性戀社會對「身體」的束縛;許多攝影工作室也為同志營造貼心拍照氣氛;深具前衛與邊緣特質的同志表演藝術,未來更有各種「產值」的可能。

今年秋天法國更首開全球之例,出現了同志專屬的電視頻道──粉紅電視台。此頻道主要是為男、女同志和雙性戀者量身打造,內容除了有戲劇等節目,每晚七點必播神力女超人,另外還會開闢討論單元,辯論同性戀和其他主題,以不引起口水戰為原則。收視費一個月不到台幣四百元,由於法國同志人口粗估約有三百五十萬人,這家電視台一開張就對市場深具信心。

目前全球專為同志設計的電視節目不多,在英國有一個專門賣同志商品的購物頻道,還有一個是同志的夜間情色頻道,瑞典則祇有同志節目。專屬電台就比較多,例如香港的「GCHK(Gay Channel)香港同台」,這些特殊頻道、內容都為業者創造高市場價值。

《表演藝術雜誌》編輯傅裕惠曾在文中表示:在台灣,從公共電視製作白先勇著名小說《孽子》,以及台視的《逆女》、公視《童女之舞》、電影《藍色大門》等同志題材現象來看,多半仍從「藝術角度」切入,與歐美各國前衛或大眾影視網路媒體直接訴求同志族群的商業化製播立場,仍有不同。

台灣同志運動事亞洲年度盛事

從設計、生產,是亞洲年度盛事到流通、服務,同志產業龐大的經濟收益源源不絕。目前台灣在這方面雖仰賴歐美帶貨進口,但在同志運動上,卻已然扮演華人地區領導角色。

二○○○年開始,台北市政府每年編列一百萬元的預算舉辦同志相關活動。去年第四屆台北同玩節,市長馬英九在致詞中就提到:「在台北市二百六十四萬戶籍人口當中,按照可靠的估計,大概有將近十分之一,也就是大概有二十六萬人是同志。」

已經成為亞洲年度盛事的「二○○四同志大遊行」於十一月六日舉行,這次活動民間已能完全自主募資推動。成員有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中央酷兒、性別人權協會、晶晶書庫、GLPC 同志參政聯盟……等社團,還有同志、非同志一同走上街頭,爭取「同志公民權」。

高喊「我的性別我來決定」、「轟趴就是基本人權」、「常態才是性變態」的遊行者,熱切地向路旁圍觀者表態「我是同性戀」、「我們要結婚」、「祝福我們吧」,不少做辣妹扮裝或走猛男路線的男同志,更吸引攝影機、照相機緊緊注視!



遠從香港而來支持遊行的女同志表示,香港的天主教人口多,加上中共當局打壓,同志社團數較少,不大有機會團結上街宣示理念,香港今年十月十五日才舉行了港史上第一次同志遊行,約有一百名參與者在晚間身著豔麗服飾,環繞蘭桂坊漫步起舞,規模不大。因此台灣大遊行就成為兩岸四地同志發聲舞台,遊行流露出「同志運動」的凝聚力,更可預見台北發展成一個「多元城市」的吸引力與潛在商機!
酷兒族帶動舊金山房地產上漲

著名的同性戀聖地──舊金山「卡斯楚(Castro)」就是一個同志產業發展成功的地方。六○年代中期,大批同性戀者遷移來此建立自己的社區,酒吧、書店、禮品店,為原本族裔多元色彩濃厚的卡斯楚街營造出一種酷兒族特有的文化。現在卡斯楚街已是舊金山同性戀者聚集的大本營,每年十月初舉行的「卡斯楚街狂歡(Castro Street Fair)」更是世界級盛會!祇見整條街頓時成為一座男子上空城,同志們親密地享受屬於他們的空間,遇見各地遠來的觀光客更大方合照。在美國,由於柯林頓時期「不問、不說、不追訴」的政策態度,整個卡斯楚社區充滿著健康、寫實、溫和的同性戀關係。祇不過隨著產業帶動,房地產水漲船高,該地現在祇剩下中產階級同志才住得起了。

在台灣,同志商店與社區參與的互動經驗,在「晶晶書庫」網頁(http://www.gingins.com.tw)上有深刻描寫。身為全國第一家同志書店,如何從「大家聽到同志都不願意出租」,到「鄰居主動要把房子租給晶晶」?過程除了草根地空間改造、積極友善與社區互動,「同志社群展現傲人的經濟能力,更是讓民眾對同志污名改觀的原因」。

彩虹社區建立同志消費環境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在「全國藝文創意產業案例蒐錄計畫」第○○八號案例中,收錄晶晶書庫負責人賴正哲的分享,他提到:書店以同志族群為主要銷售對象,來店客群數量上男、女同志差不多,但在消費上還是以男同志的數量較多,因以女同志中T與婆的性別角色來看,婆的部分需求在異性戀市場裡面已經多數被滿足了。除了同志以外,觀光客、學校師生因關心、研究的關係,也會去消費。

現在晶晶書庫不但有書店、咖啡店、藝廊,是一個讓同志有歸屬感的家園,更是「彩虹社區」的發起站。門口貼上貼紙,加入「彩虹商店」的店家,不管是支持同志權益,或著眼於帶來的商機,都有助於建立友善同志的消費環境。

「同性戀」在世界各國都是爭議性的話題,但若可以暫且從一個「被討論的對象」抽離,反映在實際生活供需上,則從「消費市場」觀點看來,同志族群也就成為被行銷術視為重要對象、被經濟統計列入生產毛額的一群人了。

新聞來源: 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