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醫院,也不只是農夫3---我們選擇的人生
是呀!面對糧食安全問題,台灣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台灣的糧食綜合自給率不到三成,遠低於大陸的95%,美國的128%,法國的 122% 和德國的 99%。一旦可預期的全球性糧食危機發生時,只怕有錢也買不到糧食。
隔天,我們到距離清邁三小時車程的湄登Mae Ta參觀,這裡位於偏遠山區,共有七個村、兩個族、約四千多人,從前當地人過得很懶散很快樂,他們說:「河裡有魚、山上有糧食,為什麼要工作呢?」後來政府來了,帶頭砍伐樹林,當地人看有錢賺,也跟著砍。不久,商人也來了,為了賺錢引進化肥,剛開始好像還不錯,後來肥料愈來愈貴,物價不斷提升,但農作物的售價卻愈來愈低,農夫做愈多,窮人也愈多。山坡地也因為濫墾濫伐,經常發生水患,村民付出慘痛的代價。當地耆老說:「我們可不可以停下來,好好想一想,這是我們要的生活嗎?」1986年湄登在NGO的團體的協助下,與政府談判,也才有了後來國家的水土保持計畫。耆老在2001年捐出土地及房舍成立辦公室,設立村民自治法則,開始形成粗步的農會組織,後來,他被泰國政府授予榮譽農業顧問,作為政府與農民之間的橋樑。他自豪地說:「我是農夫,我生產糧食、推廣農業、養活人民,我以身為農夫為豪!」
他也清楚,農夫不能全靠政府,必須要創造出自己的專業,找到自己的奧援,提出更多的數據作為佐證,民間與政府才有對談的基礎。而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究竟我們的中心思想是什麼?給孩子的價值觀又是什麼?耆老說:「我們選擇的人生很簡單:吃好食物、睡得好、沒欠錢,活得快樂。」目前村子裡有近百位年輕人回來當農夫,年輕人運用網路協助行銷及售後服務,四種不同種類包裝的蔬果,每週直接送到客戶家裡。村裡也提供客戶前來HOME STAY。負責此專案的年輕人不滿三十歲,他說:「我們不是VILLA,客戶來這裡不是渡假和睡覺,而是來學習,我們會教他們如何料理,如何栽種蔬果。」他很認真地告訴我們:「這是一門事業!」
農夫要走出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