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2 01:30:30亞特蘭提斯的追夢人

一定要來看看醫療奉獻獎的搖籃2009/4/18、4/19



星期六,一早,醫院服務台前人來人往,不是來看病,而是來捐款。

我在門口看到一對夫婦拿著攝影機在拍醫院外觀,比手劃腳像在解說。

「你們是觀光客嗎?」我問。

「不是,」男子笑著回答:「今天放假,我們特地從高雄開車來,要來看看聖母醫院,來捐錢,順便把聖母醫院拍回去給朋友看,再幫忙募款。」

好可愛的人呀,我謝謝他們,他們也為我們加油。當天外地來的朋友很多,從全省各地專程開車來台東,有人甚至從台北搭飛機下來,都說要來看看這家「醫療奉獻獎」的搖籃、滿滿都是動人故事的醫院。他們排著隊、等捐錢,臉上帶著喜悅,聽我說著醫院的故事,連坐在輪椅上的住院阿嬤也聽得津津有味:

 

還記得兩年前的聖誕節,我們為獨居老人辦婚禮的奇妙因緣,原本打算每年都辦,去年卻是辦喪禮送鞠躬盡瘁的施少偉醫師最後一程;還有那位開車很快、長年奔走於山間的藍眼珠天使「艾修女」、那群外國修女訓練出來的「假假的護士」、心靈花園裡高歌安慰病人的部落主席等等,每每講到動人之處,有些人的眼睛泛著淚光,我們同受感動。我謝謝他們來幫助聖母醫院,他們反倒謝謝我們:「你們做的比我們多太多了。」

 

 

有一家人從台南回台東喝喜酒,便來醫院捐款。伯父是台東人,曾經住過培質院。我告訴他你的院長鄭鴻聲神父現住在醫院裡。

伯父很驚訝,問:「神父還好嗎?」

「幾年前中風後,已經不能說話了,瘦了很多,不過神智清楚,精神還不錯。看護時常會推他下來走走。我只要看到他就會請他為我祝福劃十字架。手還很有力道。」

「以前他的嗓門可大呢!管我們很嚴的。」伯父向家人述說著四十多年前的往事。當年的青春少年郎,如今連孩子都已成了大人樣。其實鄭神父也反省過自己當初那種「恨鐵不成鋼」的管教方式,似乎有些強人所難,他說:「因為冀望塑造他們個個都成為理想中的青年。其實人各有志,怎能強求?」「不過值得我心安的是:一切都是為了他們好。」

 

因為中午不方便探視,他又要趕喜宴,臨走前,我請他留下聯絡地址,我會寄一些鄭神父的報導給他。我握著他的手,說:「有空,記得來看神父。」

他點頭,語帶哽咽:「我會的。」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生活點滴」
瑜貞 2009-04-22 03:42:11

世賢:

辛苦了! 加油!
相信一切會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