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2 22:39:38亞特蘭提斯的追夢人

輔大醫學系學生來訪心得

親愛的陳世賢先生:
     我們是4/4去參訪台東聖母醫院,輔大醫學系一年級的學生。
     非常感謝您熱情用心地接待我們,並且為我們做了介紹聖母醫院的簡報。這是一趟難忘的旅程,我們著實開了眼界,也深深地被感動,我們會永遠記得。希望台東聖母醫院能繼續長久地努力下去,也衷心祝福所有在台東聖母醫院奉獻的人們一切安康。
     這邊附上我們四個人參訪的感想還有一些照片,合照那張右起為:王彥博、何宇泱、黃彥鈞,中間的女生是張家瑜。
     真的很感謝你們!!敬祝   平安  喜樂

 

從台北到台東一路上的美麗風景已是盛宴,我不曾去刻意想像聖母醫院的樣子,但我未曾想過它會給我如此大的震憾──幽靜、環遶著花草樹木、僅四層樓高的白色建築,沒有急診室,沒有藥水味,只有土的韻味、花草氛香、和木頭厚實的薰香,友善如熱情用心接待我們的陳世賢先生、慈祥如我們有幸訪問到的林瑞祥教授。「阿!好像社區!」這是抵達聖母醫院時我對它的第一句描述。它那麼像一個溫暖的家,不像人人避而遠之的醫院。

舉目所及就是醫院了嗎?我迫不及待想多了解它。輪廓深而美的原住民護士小姐、醫院裡溫柔舒適的佈置,我一度以為自己到了國外。安寧病房、世紀婚禮、幼兒娛樂區、走道可容納病床的花園、菜圃……太多感動集聚在這一塊小小的土地上。在這裡服務雖然艱辛,可是似乎會一直充滿希望、快樂和感動,這是陳世賢先生給我的感覺。他為我們介紹許多醫院的故事,和我們分享他所經歷和他所做的努力時,他的雙眼明亮有神,他滿溢著喜悅的神情告訴我這裡還有好多說不完的故事。我站在那走道能容納病床的花園時,內心的悸動無法言語。若是在台北,只能臥床的病人能去哪呢?對長期臥病在床的病人來說,能出來看到天空是多麼美好的事阿!雖然台北醫療技術先進,醫療人員和資源都很充足,就是遺憾地吝於給病人多一點的自由空間。我們知道有些癌症末期的病人,離開醫院反而能活得更好更久……台東聖母醫院卻不是那樣的醫院。我讚美,我感動。

訪問林瑞祥醫師時,他總是提及改進當地糖尿病患的想法,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一心想為當地人們服務的熱枕。他提及許多神父修女罹患糖尿病而不自知時,我真的覺得奇蹟是屬於這樣的一個地方,和這樣一群人的。無私地奉獻,全心地奉獻,雖然台北天天在抱怨放無薪假,這裡卻是沒有人在計較那些的。

雖然只有短短一個下午的時間,收穫已比預期中大太多了。我猶記得我在醫院裡倒抽的每一口空氣,都是那麼的清新。如果有機會,期望在醫院忙碌時也能來瞧一瞧……只有六位醫師看診的醫院,究竟怎麼拮据地運作到現在?把居家照顧做得那麼透徹、服務了那麼多被社會和政府疏忽的人們……仍是dos系統的電腦不是問題、X光機壞掉也打倒不了他們……這個地方太棒了!這群人太棒了!!

我衷心地感謝上天予我這個機緣來到這!!

輔大醫學系一年級 張家瑜


林教授說他要出去一下,我猜他一定是去替大家準備吃的。果不其然,人手一隻手捲,還有鳳梨。瞧這幾位學生真的如餓虎撲羊。

這次由於課程的需要,我們打算以偏遠地區醫療為專題,做一次訪問,而搜尋網路上的資料,發現了台東聖母醫院得過許多的醫療奉獻獎,因此,我們就以台東聖母醫院為目標,開始了這次的旅程。

  總共只有六名醫師輪流看診,又處在交通極為不發達的台東市,腦中的想像是陰暗並瀰漫一股藥水味的小小醫院;然而,經過五個多小時的車程,從台北火車站出發,我們抵達了台東新站,不到一分鐘的時間,醫院的接待先生就開著休旅車到我們面前,只能說"就甘心欸",帶著酷炫太陽眼鏡的先生跟我們說著台東的環境,一方面也介紹醫院在這樣的地理人文下發展到現在的情形,甚至還熱心地提出邀請讓我們一同參加隔天的醫院活動,這與我當初的想像大相逕庭,說著說著,我們終於抵達了醫院。

  映入眼簾的是一間如同私人社區的建築物,有著花園、廣場前種著兩顆盛開的大樹、以及在花叢間豎立的一尊小小雕像,建築物是異於普通醫院的暖色系,我覺得白色總是會給人距離感以及冷漠,因此我對這裡的環境是感到相當驚奇且興奮,進入醫院時,完全沒有任何的藥水味,在台北,任何一家醫院都充滿了一股化學物質瀰漫在空氣中,在這裡卻只聞到一股淡淡的木頭香,原來是這裡的木工師傅利用漂流木作成許多家具提供給醫院,先生說,這裡有許多人的奉獻與奇蹟,這間醫院才有能力也才有理由繼續經營下去,其中令人感動的故事,例如2008年的老人世紀婚禮,以及醫師為台東聖母醫院的鞠躬盡瘁;接下來我們參觀過醫院一圈以後,便是與林瑞祥教授進行訪談,以及聖母醫院的簡報。

  教授的面容像一位俏皮的小孩,他熱心地買了許多食物給我們,包括台東有名的水果,原以為這會是嚴肅的訪問,然而我們最後卻是用聊天的方式來進行訪談,好似在這地方,處處皆充滿了人情味,訪談的內容不乏醫師的求學經過、名列百大名醫之首以及為何選擇到台東聖母醫院當專職醫師,但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教授對病人不一樣的相處方式,先生說教授總是花一至兩小時看診一個病人,我在想,身為一個醫師,如果照這樣的速度看診,那他當醫生的目的必定不是為了優渥的生活品質,為何如此?教授說著,當一個病人來到醫院看診時,醫生總是詢問病人簡短地一兩句話以後便開始寫病例,而當病人看完時,醫生就開好處方準備叫下一位病人了,然而醫師與病人之間根本沒有雙向溝通的可能,這是一般開業醫師的看診形式,在台東,有很多原住民拒絕了醫師的義診,原因是醫師總是以教導的態度對病人說,你不可以抽菸,不可以吃檳榔等等,但是對於當地的習俗這樣的話是不被認同的,於是教授他以聆聽的態度與病人溝通,讓病人說出他自己的身體狀況,重複他的話作為認同,最後病人可能會自己說出為何身體狀況不好的可能,此時再給予他肯定,那麼他便會自己發現該如何做才是對自己有真正的正面作用,但是這樣的談話必定花上不少時間,因此教授的看診時間比一般醫師真的長上許多。

  訪談到了尾聲,先生再度開休旅車載我們返回火車站,這趟參訪讓我體會到願意為偏遠地區奉獻醫師的原因,以及對病人應該有更好的醫病關係,原本只是一段訪談,但對我的思想卻有著一番大改變呢。

輔大醫學系一年級 黃彥鈞



        當車子開入院區,剎那間我以為我到了某個外國的社區裡。潔淨而不老舊的米白色外牆,整片整片的反射著燦爛的陽光,綠意盎然的草皮,百花齊放的園藝療法,細細的訴說著當年創建時完善的規劃,整個醫院完全沒有生離死別的恐懼,是充滿著愛與關懷的溫馨喜悅。

        當我看著牆上一幅幅的照片,聽著令人淚下的故事與奇蹟,我不自覺得紅了眼眶。是誰能有如此毅力、能夠捨己救人而不自危?是誰能夠如此堅持、在經費與援助都極度不足的情況下扛起偏遠醫療的責任?我忍住我的淚水不敢在眾人面前表現出我的情緒,只默默的在心中致敬,告訴自己,這才是良好醫師的典範。

       當初在決定訪問對象時,相當驚訝於聖母醫院的多次醫療奉獻獎,才決定來台東實地參觀。到了當地,才知道有人血糖值高出常人五倍而不自知,也才知道東部人的壽命比台北人少十歲,「我們做的,就是別人不願意做的」,這種無私的犧牲奉獻,才是人類生命的意義。

輔大醫學系一年級 王彥博

 

這次的訪問到了醫療奉獻獎得獎者密度最高的醫院-台東聖母醫院參訪,到了台東火車站後,先生從醫院開車過來接待我們,一路上也介紹了許多台東的風土民情,我們聽得津津有味。

車駛過醫院前方,我端詳了醫院的外觀,完全不像我過去所熟知的醫院的感覺,相反的,像是個溫暖的家;醫院裡面的廳室充滿著不同於消毒水的味道,而是自然的木頭味,自然的芬芳撲鼻而來,讓我們有種歸屬感。我們訪問了林瑞祥醫師,從訪談中得知這所醫院的運作模式、制度,還有為何陳先生和林醫師會到這所醫院的原因、機緣巧合等等,醫師也分享了他的求學過程,真的讓我們大開眼界,醫師會多國語言真的很厲害呢!另外,有位施醫生,去年因為癌症過世的一位好醫生,他的犧牲和奉獻真的值得榮獲醫療奉獻獎,他的事蹟為人傳頌,實為醫學界的典範之一啊!

這次的訪談讓我增廣見聞,破除我以為鄉村地區沒有好的醫療系統的錯誤觀念!

輔大醫學系一年級 何宇泱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生活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