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26 12:32:44亞特蘭提斯的追夢人

後現代的養生茶---黑茶

後現代的養生茶---黑茶

前言

前幾年達賴喇嘛來台訪問,下榻在凱悅飯店,所有接待用具,無不選擇以接近西藏生活環境下最好的飲食來供養一代活佛。那幾天最令人煞費苦心的就是找不到藏民每餐必備做奶茶的茶葉,直到接待人員找到了 黑茶。

哪麼倒底什麼是黑茶,一般人大多知道綠茶、紅茶、烏龍茶、清茶等、其實你可知道還有一種茶湯黝黑的黑茶,而黑茶竟佔了全中國茶葉需求量的前三名。黑茶的製造過程中往往因渥堆發酵時間較長,因此葉色黝黑,故稱黑茶,主要供邊疆少數民族飲用。

但是為什麼我們稱黑茶為後現代的養生茶呢,

因為這幾年來,一些原本被遺忘了的黑茶茶葉重新出現,出人意表的被發現出他珍藏多年之後獨特的滋味,所以稱為後現代。

養生茶,乃是黑茶經過極其神秘而複雜的生化變化後,對於身體有關腹脹、血脈的暢通,甚至中暑、或身體不適時的強烈燥熱、有非常神奇的功效。而其口感也非常滑潤,生津止渴,幾乎就是發生在武俠小說中的打通任督二脈的暢快經驗


相信大家一定都會有印象,在一些類似大陸尋奇、海棠風情等節目中,看到邊疆民族在寒冷的氣候下,三三兩兩一起坐在帳棚旁邊,一邊漫天說地談著不食人間煙火的生活瑣事,一邊燒著開水,沖泡熱騰騰的奶茶,看著他們聞著茶香,啜飲之後的表情,我們彷彿也可以感受到那一股溫暖的滿足。

邊疆同胞們因為地處偏僻,加上高山氣候嚴寒,幾乎草木不生,所以大多以牛肉、羊肉為主要食物,但是長期食用卻因缺乏植物的攝取,導致飲養的不均衡,所以他們都非常仰賴茶來幫助清理胃腸,至可謂可以三天不吃飯,不能一天不喝茶。
有時你或許可以看到他們牽著驢子或馬,動物身上綑著一身的家當,沿著山路漫步緩行,其中的馬背上經常背著有兩根大木頭,其實那就是他們每餐必備的 黑茶,在磚茶還沒有製造出來之前,那兩根木頭就是一種屬於黑茶系列,俗稱千兩茶的大茶柱。

大家也一定常聽到所謂的減肥茶,普洱茶,聽說喝了之後有多大的好處,可以調息血脈,最貴的福元昌記的陳年七子餅茶,七片包裝存於竹簍,最貴時甚至曾經叫價到二十萬台幣,既使有錢都還不見得買得到。

相對於市面上充斥著的普洱茶,大多有一股強烈的霉味,所以有人又將普洱茶叫做臭曝茶(閩南語),豈知凡是有強烈霉味的都不是好的普洱茶,那麼到底那些好的普洱茶好在哪裡,其實普洱茶也是黑茶類的一種。

記得大約在二十年前,一位香港商人自大陸買進了一貨櫃的普洱青磚,卻始終沒有前去處理,其實這也是黑茶的一種。沒想到堆放在這樣一個乾燥的環境,反而提供給這批茶最佳的儲存狀態,茶葉在重見天日前,充分的後發酵過程,使得整個茶葉的品質起了一個極大的改變,這一種黑茶深具療效及養生效果,這帶給了茶界一個極大的震撼。

當時台灣的商人爭相搶購這一批陳年磚茶,幾乎到了一片難求的地步。當時這一位香港商人確實賺了一筆相當的財富,但是這一種陳年黑茶的價值是直到現在才愈加彰顯。畢竟除了這一批因為特殊機緣而保存良好,且經過二十多年所留下來的茶葉,其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香港商人現在只好花費更多的錢來台灣將茶葉買回香港。因為對於這些可以喝的古董,喝一塊、少一塊,好的陳年黑茶只會越來越少。

這幾年由於大陸的逐步開放,經貿活動更佳顯得頻繁,許多位於大陸內地的茶場,倉庫裡那些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沒有被毀棄的、長年堆積的茶葉又重新被發現,而且清一色是屬於黑茶系列,因為這種茶多強調其後發酵過程產生的變化,所以年代越久、越有價值,大約年代也都在二十年以上,如天尖、貢尖、千兩茶等,只怕這些茶名很多茶藝界的耆老也沒聽說過。

這又令人不禁提出疑問,什麼是黑茶、什麼是後發酵、黑茶為什麼有特殊的治療功效、坊間茶館的黑茶如普洱茶亦不在少數,陳放年代的多寡對於其滋味有何影響、,如果茶葉製成黑茶更好,那為什麼其他的茶不都做成後發酵的黑茶呢

看官,請先用眼睛來純喫茶。


黑茶史蹟 歷史、藥效、種類

黑茶,僅產於中國大陸特有的茶類,對於黑茶的飲用,已經有相當的歷史。早在11世紀,即北宋熙寧年間(公元1074年)就有用綠毛茶做色變黑的記載,當初所指的是產於四川省,由綠毛茶經做色後蒸壓而成。在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御史陳講疏奏提及:“商茶低偽,悉徵黑茶,..官商對分,官茶易馬,商茶給賣。據<明史.食貨誌>記載:“神宗萬歷十三年(公元1585年)..中茶易馬,惟漢中保寧,而湖南產茶,其值賤,商人率越境私販”可見,當時禁止越過四川邊境私販湖南黑茶。也就是說在16世紀末期,湖南黑茶繼四川黑茶蹶起。目前以湖南﹑湖北﹑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分為主要產區。歷史上最盛時期的黑茶產量,是光緒年間的年產14~15萬石。現在黑茶產量已超過50萬石,約比光緒年間年增加了4倍以上。在中國大陸黑茶的年產量僅次於紅茶和綠茶,為大陸第三大茶類。

黑茶多以邊銷為主,提供游牧民族等居民日常所需,另一部分內銷,少量外銷,黑茶除了散茶以外,如天尖茶、湘尖茶等,黑茶比較其他茶種特出的是常被壓製成特殊的形狀,也就是說黑茶是許多緊壓茶的原料,古代就有緊壓茶的生產,唐代的蒸青團餅茶,宋代的龍團鳳餅,都是採摘茶樹鮮葉經蒸青﹑磨碎﹑壓模成型而後烘乾而製成的緊壓茶。像壓製成磚型的有茯磚茶﹑花磚茶﹑湘尖茶﹑青磚茶﹑康磚茶,壓成圓型的圓茶,壓成碗型的沱茶、大沱、小沱,樹幹型的花捲茶等等。所以黑茶製成的緊壓茶習慣上也稱為邊銷茶。像以湖南黑毛茶為原料製成的緊壓茶有黑磚茶﹑花磚茶﹑茯磚茶﹑和湘尖等,主銷新疆﹑青海﹑甘肅﹑寧夏等省區。



黑茶的家世

黑茶大多使用生長在中國大陸湖南、湖北、四川、雲南等原始喬木型茶樹區域中之大葉種黑毛茶做為原料製造。茶樹的生長型態有二種,一是一般茶園所見的灌木型茶樹,如在台灣大家比較熟悉的青心烏龍種、金萱、或翠玉此類茶葉品種,通常以輕微的發酵程度,使口感滑潤、發揮其獨特的清逸芳香;

而喬木型茶樹,其生長環境因為經過地球歷史中的三次冰河運動,地底下的礦藏豐富、土壤異常肥沃,所以此區域中的野生茶樹甚至可長到9公尺以上。地表曾經發現世界最大之野生茶樹,生長於海拔1500公尺之雲南省孟海縣巴達山間(即西雙版納),樹高32.12公尺,樹圍2.9公尺,估計樹齡己達1700年左右。
喬木型茶葉所製造出黑茶生長於此以較其他地區之茶樹佔了地利之便,其營養成分組成略高於其他地區,最重要的是黑毛茶的茶味極強,口感較粗、有點苦澀,有些剛製造出來的黑茶茶湯甚至令人難以吞嚥。

但是黑毛茶之茶味濃重,歷久之後反而味道更為甘醇綿密,不像一般發酵過的老茶總是略帶一絲酸味。所以黑茶通常都會歷經一段長時間的存放,而真正好功效的黑茶都是必須陳放經過很多年,才能顯出黑茶的真正況味。黑茶真正發揮其特殊的韻味,乃是因為他有一道與眾不同的渥堆過程,在經過長時間的後發酵過程,越陳越香,宛如威士忌酒一般,價值也越高。

然而這又必須講到經濟效應了,如果一種茶製造出來,必須經過十幾二十年才能賣錢,你想這種生意有人做嗎。其實知道黑茶陳放之後的特殊功效,基本來說只是一種幸運,誰會料想得到原以為的疏忽,反而給了這些黑茶小生命另一個更出乎意外的發展空間。就像一個從小失去消息的孩子,幾年後重新找到了父母,親人們這才發現,長大後的孩子早已經功成名就。

但是這畢竟是一種偶然,真正得到這麼好的收藏環境際遇的好茶其實不容易,真正陳放年代較久的好黑茶,在市面上確實難得一見。幸虧有一些嗜茶成痴的茶客,根據典籍、史料的記載,披星載月,深入內地,尋求傳說中的稀世珍寶。於是原本只流傳在書本裡的好茶,紛紛撥開身上厚厚的黑塵,離開倉庫裡陰暗的角落,也只有黑茶,才能如此驕傲的重新再展風華與世人見面。


黑茶的特殊個性—渥堆的變化

黑茶因為茶葉性質,所以大多以後發酵的製造方式出現,目前的製造過程大多是以殺青﹑揉捻﹑渥堆﹑乾燥,最為不同的在於其渥堆過程。山上茶農摘採下來的黑毛茶,由農家交與政府公設茶場集中。黑毛茶內質要求香味醇厚,略帶松煙香氣,以無粗澀味,湯色橙黃,葉底黃褐為佳。通常分為4個級次,高檔茶較細嫩,低檔茶較粗老。一級茶條索緊卷﹑圓直,葉質較嫩,色澤黑潤。二級茶條索尚緊,色澤黑褐尚潤。三級茶條索欠緊,呈泥鰍條,色澤純淨如竹葉,青帶紫油色或柳青色。四級茶較粗老、葉面平張寬大,條索皺折,呈黃褐色。

黑茶再經過輕微的揉捻,進行集中堆放、灑水,以悶濕的方式使茶葉因濕度、和熱氣作用加速本身的化學變化,以及微生物胞外黴的反應,即是渥堆。而後在利用蒸汽軟化葉片,予以壓型。然後放置自然環境下自然風乾。風乾後的黑茶就算大功告成了,然而其存放過程又會繼續有發酵的作用,此時葉片表面產生黴菌,白色或金色菌花,俗稱發花,此種黴菌是目前僅知和酵母菌一樣是對人體有益的菌種,“發花”的過程需要很多條件配合,一個重要的條件是要求磚體的緊密程度必須適度,以便於微生物的繁殖活動。我們稱其為後發酵,黑茶茶葉經過後發酵自然陳化﹐產生性質上微妙的變化﹐其口感順滑﹐氣韻沉穩氤氳。


黑茶的特殊藥效

相傳在唐代文成公主下嫁西域,朝廷運送茶葉相贈,然而途中卻下起大雨,茶葉也因此淋濕,眾人急著趕路也不由得細想,只得繼續趕路。數日後,大臣來到邊疆地區,發現當地游牧民族大多因為長年吃肉,所以導致消化不良都有胃漲氣的毛病。一日,只見一病患捧著漲大的腹部、痛苦的在地上打滾,大臣也是束手無策,突然靈機一動,拿出帶來的茶葉,卻發現原本包裹著的茶葉,因為淋了雨水,濕熱的作用下好像發霉,葉表長有一點一點的白斑。大臣還是冒險泡茶給這個接近死亡邊緣的苦命人。沒想到不一會兒,那人連連打了幾個飽嗝,腹部不再腫脹。一個瞎打誤撞下,茶葉這個救命良藥,就此一傳十、十傳百,變成邊疆同胞們最重要的一種生活必需品。由現在藏人的飲茶習慣、和歷史考據,發現這個會生金花的茶葉,就是生產於四川、湖南一帶的黑茶。

經過國內外有關專家的臨床試驗證明,黑茶確實具有降低血脂﹑減肥﹑抑菌﹑助消化香氣馥鬱,滋味醇厚﹑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種功效。法國巴黎醫學家曾經做過實驗,給20位血脂過高的病人一天喝三碗黑茶,1個月後,病人的血脂下了百分之22,療效顯著。黑茶茶湯的色澤多呈烏潤或褐紅色,依茶青的鮮嫩度而有差別。其滋味醇厚、喉味回甘,有獨特的陳香。通常一般人喝下黑茶後,最明顯的地方就在於身體會微微發熱、出汗,因胃腸蠕動打嗝、消胃氣,以較為世人所熟知的普洱茶,在日本﹑法國﹑德國﹑意大利﹑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就有“美容茶”﹑“減肥茶”﹑“壽茶“﹑和”窈窕茶“之美稱,其實這是黑茶的養生功效之一。

以下就目前市面上較具收藏、或養生功效最顯著的茶葉大柱﹍千兩茶做一介紹,最主要是它無法造假,不用擔心買到假貨。而且每枝千兩茶都具有相當的歷史,保存年代至少都在四十年以上,茶氣的表現最令練氣行家激賞。


茶葉之王﹍千兩茶

千兩茶給人的第一印象通常來自於他奇特的外型,高147釐米,直徑約20公分的大茶柱,歷史上也叫“花捲茶”乃是因為茶柱表面生有一顆顆或金或白的菌花,加上包捆的方式一層接著一層宛如花捲而得名,一捲茶凈重共合老秤1000兩,所以“千兩茶”之名不逕而走。

花捲茶沿用古法採製,整個加工過程都是用手工操作,因為普通小型磚茶,必須在葉片還在略濕時,藉由茶葉葉片中的膠質成分才可以緊壓成塊狀,而在散熱和乾燥過程壓制成型之時,磚面必須有充分的散熱管道,否則茶磚就會因為熱度和濕度無法散發而導致內部敗壞變質,所以花捲必須完全以手工逐步緊壓始能製成。過去,花捲的加工方法是用湖南安化高家溪的優質黑毛茶作原料,用棍鍾築製在長筒形的篾簍中,築造成圓柱形,他大體上製造的工序為原料篩分、撩踢、勻堆、過磅、氣蒸、裝篾、索口、索小銬、壓實加大梗、鉸二軸小捆、加尾篾銬、二輪大框、勻銬、壓勻框、扒銬圍尺碼、加箍、打榔頭、緊小框、冷卻、紮箍、標記、晾置,加工過程非常嚴謹精細、尤其踩製用力的力道必須拿捏的恰到好處,過緊則後發酵過程速度緩慢、散熱不易、過鬆則難以緊壓成型,此步驟提供了花捲茶在後發酵過程的充要條件。

圓柱形的外觀是為了保存和運輸方便,才做得像樹幹一般。將千兩茶捆在牲口背部的兩側馱運,也不用擔心風吹日曬雨淋。零售與飲用時,再利用鋼鋸鋸成片,一片一片宛如木材的切片緊密,密度可以達到每立方公分有0.78公克之高密度。

文獻上記載歷史上最盛期千兩茶的年產量達到過3萬多支(即捲)。想像千兩茶如此的築造過程,不但花工多,成本高,需要相當多的勞動強度,製作非常不容易。況且千兩茶在切鋸過程既不方便,茶末又易損失,造成浪費。落後的生產方式即麻煩的飲用過程,不僅生產者要求改革,消費者也要求改革。

於是在1958年湖南安化白沙溪茶廠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經過多次試驗,終於將”花捲“改製成為長方形磚形茶。“花磚”的名稱由來,一是由捲形改磚形,二是磚面四邊有花紋,以示與其他磚茶的區別。“花磚”規格為35*183*3.5釐米,磚面色澤黑褐,內質香氣純正,滋味濃厚微澀,湯色紅黃,葉底老嫩勻稱,每片花磚凈重2公斤。花磚雖然形狀與千兩茶不同,但內質基本接近,成為黑茶類的新品種,代替了歷史的花捲茶,受到了邊疆同胞們的一致讚賞與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