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七修行系列~2017春附錄~「正見、正思惟」之慧學
禪七修行系列~2017春附錄~「正見、正思惟」之慧學
修行之道:戒、定、慧(正精進—通三學)。
戒—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
定—正念、正定、正精進。
慧—正見、正思惟、正精進。
一心專精,無有間歇,一勤天下無難事。
正精進—不雜名精,無間名進。謂人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專精,無有間歇,是名精進。修行強調正精進蘊含在其他七個正道(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正見、正思惟),換言之也蘊含在戒、定、慧裡。
正見—偈曰:
心正行正修行人 修行要修無漏道
心境佛境合為一 真空妙有無上道
一勤天下無難事 貢高我慢煩惱生
苦集滅道四締法 真正寧靜是涅槃
正見
一切的「因」,都是由心所造成。修行要用心控制自己所有的行動,這些都必須由「正見」修得。
「正見」很重要,是修行的要道。見解、觀念一定要正確。佛法所教導的,就是為了端正我們的見解,清淨我們的觀念及心病,在三藏十二部經裡,其每一篇經論的教育都殊途同歸,修行要有「正見」則是其要道。
「正見」—是行者修“無漏道”,得見“四諦”分明,以破外道有無等種種邪見。如何修行「無漏道」?得一善法,拳拳服膺,日常生活身體力行,待人處事,言談舉止,都能遵循此一善法。
正思惟—偈曰:
四諦十二因緣法 三無漏學戒定慧
用心力行聞思修 累積福緣與慧業
人在六道中受苦 反覆輪迴無明起
如是因緣如是果 日常生活正思惟
正思惟
謂人見四諦(苦、寂、滅、道)時,正念思惟,觀察籌量,令慧觀增長。
菩薩修行時,要理直氣和,柔和善順,引導眾生一切行動合於佛法、讚歎佛法、完成佛法——恆順眾生 。四諦法是佛法的基礎,六度法是修行的過程,若是了解「四諦」的道理也就能「正念思惟」。(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種法門。)
佛法中有「聞思修」之學,所謂「思惟」是用心去體會所聽的法,然後運用於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止上,稱之為「行」。「聞思修」能同時力行而無漏失,就可以修得「戒定慧」三無漏學。日常生活一切行為動作,皆由內在的觀念,見解所現,若是心念偏差了,則「差之毫釐,失之千里」離修行差之遠矣。
修行的見解與觀念正確,行為舉止就會端正,修行不論是大乘、小乘都離不開「四諦法、六度法」的道理,這正是「正思惟」修行的基本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