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6 12:11:54幻羽

歷史會如何評價“馬英九時代”?

 

歷史會如何評價“馬英九時代”? (2015-10-15 03:29:09)

〈解題語:國民黨“換柱”已成定局,但是即使“朱上柱下”也不能對蔡英文構成威脅,這也是事實。國民黨的衰落,與馬英九八年治理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密切關係。然而,筆者相信,待社會冷靜下來後,社會會給馬英九客觀中肯的評價。本文從現場聆聽馬英九在“雙十”的演講,試圖一窺歷史對馬八年可能的“蓋棺定論”〉

    十月的臺北街頭,和往年一樣,掛滿了天白日滿地紅旗,郵局及許多公共設施也都有「雙十」的裝飾,而重頭戲自然是十月十日上午在“總統府”廣場行的「“中華民國”中樞各界慶祝104年“國慶”大會」。筆者今年與數千特地從海外回國的僑胞出席了此次慶典。

儘管會場的籌備與安排與往年無異,今年卻也多了幾番特殊的意義。

其一,今年是馬英九“總統”任內最後一次出席並以“總統”身致辭。

其二,民進党主席蔡英文首次出席,朝野各政黨的領袖連袂同時出現。

其三,臺灣大選在即,國民黨選情低迷,又遇上「換柱」風波。媒體的焦點之一自然放在洪秀柱、朱立倫、蔡英文在主席臺上微妙的互動神情。不過筆者關心的仍是馬英九最後一“國慶”演的內容。

馬英九此次發表的“國慶”演說以「和平繁榮,永續臺灣」題,全文洋洋灑灑四千多字,回顧七年多以來的政績,也對將于明年致辭的下一任總統寄予厚望。演說內容花了較大篇幅闡述過去七年多政府在民生方面的建樹,除此之外還有幾個得關注的重點。

一、凸顯對“中華民國”的認同,並期許未來的臺灣社會延續下去。馬英九特意提及蔡英文出席“國慶”典禮,從而調臺灣社會及海外僑胞都一致認同「中華民國」。儘管“國家認同”是臺灣社會九十年代以來爭議不斷的議題,然而「中華民國」也被臺灣社會視「最大公約數」,蔡英文也主張遵循「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因此此一論述四平八穩,在社會觀感上並不會引發爭議。

二、重溫任內先後提出應對領土爭議的「東海和平倡議」與「南海和平倡議」,其中視與日本簽訂「台日漁業協議」隨之而來的一大突破,有效解決40年的釣魚臺漁業糾紛,達成「主權未讓步、漁權大進步」的目標。眾所週知,馬英九對維護東海與南海主權意志堅定,然而當下南海局勢日趨詭譎,明年新政府是否有能力在中美日三國的新競逐遊戲中扮演足輕重的和平角色,備受矚目。

三、調任內推動「兩岸關係的改善」卓有成效,凸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主張是穩定兩岸關係必不可少的基礎。誠然,馬英九任內各項建樹中,兩岸關係無疑是一大亮點。從恢復「兩會」(臺灣「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協商機制、實現「三通」、開放「陸生」、「陸客」來台,的確使兩岸出現自1949年以來未曾有過的和祥氣氛。

無可否認,在「太陽花學運」爆發後,馬英九的兩岸政策遇到挑戰。然而,臺灣社會所憂慮的重點,並非對兩岸交流本身,而是對“北京透過經濟力量,逐漸侵蝕臺灣在政治上的自主性及自由民主價的憂慮。

三個月後,臺灣將選出新的“總統”,明年的國慶也不再由馬英九來致辭。儘管臺灣未來的發展方向難以預測,然筆者深信,「開兩岸和平新局,提升台海和平指數」,將成後世對「馬英九時代」最中肯的評價。

(境外版原文〈林泉忠〈「馬英九時代」與兩岸和平新局〉刊登在《明報》2015年10月15日)

 

林泉忠(LIM, John Chuan-tiong),臺灣學者(原香港籍)。分別於中國內地、香港、日本接受初等、中等與高等
育,2002年獲日本東京大學法學院頒予法學博士學位,成該學院于1877年創立以來的第165位獲取博士學位者。歷任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東亞究中心助理究員、日本琉球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准授、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究所兼任講師、哈佛大學傅爾布萊特學者、北京大學客座授、國立臺灣大學客座授,現臺灣中央究院近代史究所副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