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1 17:11:50幻羽

斯波坎市Spokane1974年世博會- 治理污染的肇始

斯波坎(華盛頓州第二大城市)美國西北一顆不為人知的明珠。穿行於這座城市之中總能讓人心情激動,而它本身也是如此上鏡。整座城市籠罩在霧中....

斯波坎市(Spokane)是美國華盛頓州的第二大城市,位於美國華盛頓州東部,即斯波坎河上源,北部與加拿大的兩個省接壤。人口17.3萬(1984年),大市區31.4萬(1980年)。橫越北洛磯山脈鐵路的交通要地和農、林、礦產品的集散地。始建于1871年,原名系斯波坎瀑布。曾利用斯波坎河急流的水力發展了木材加工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其西150公里處建成了大古力水壩,借水電發展了多種工業,主要有有色金屬冶煉、化學、紡織、木材加工、食品等。該地區是鐵路運輸的樞紐,旅遊業也很興盛,也是這個地區的醫療衛生中心。

 

 

每當人們提起世博會,首先想到的都是倫敦、巴黎、紐約、芝加哥等這些國際性大都市,但在1974年,一個陌生的美國小城卻成為世博會的東道主,而這也是世博會有史以來最小的舉辦地。在六個月的舉辦期間內,大約有520萬參觀者來到這座小鎮,幾乎是整個城市人口的28——但是,它所提倡的環保主題卻是人類世博會舉辦史上的第一次,它也因此而被永遠銘刻在了史冊上。這座城市,就是斯波坎(Spokane

 

   
 

                     為了一座更好的城市:世博會的前奏

 

斯波坎是位於美國西北部地區的一座中小規模的城市,斯波坎河及瀑布是該市最引人注目的特點,位於市中心的河濱地區(riverfront)是斯波坎市的發源地,在歷史上曾是當地土著居民的主要聚集場所。在淘金熱時代,擁有著豐富銀礦的斯波坎和三藩市、西雅圖一樣,也在淘銀熱的驅動下得到迅速發展。但到了20世紀50年代,曾處在鐵路交通要道樞紐上的該市已被缺乏規劃、縱橫交錯的鐵路和破爛的高樓大廈所包圍。而污濁的空氣品質和充斥在街道上的妓女、吸毒者和流浪漢更是令城市面貌衰敗不堪。

 

1959年,一些大企業的領導者聯合組建了斯波坎發展協會(Spokane Unlimited),研究如何重新振興斯波坎市區。顧問們都清楚地認識到,如果不把通過市中心的鐵路拆除,重新打造一個新的城市中心,就不可能進行城市的更新。如果這個計畫一旦可行,那麼市中心的哈弗梅爾島(havermale)就將會建成一處文化中心。這顯然是一項艱難的工作,即使是對於那些城市中最有權勢的商人而言也很難執行。但是,時任斯波坎發展協會執行秘書的金·科爾(King Forrest Cole)的態度十分堅決,他認為,必須採取一些激進的做法,如果能夠先著手改變中央商業區尤其是市中心斯波坎河周邊的衰敗面貌,斯波坎市的人們生活便可以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因此,整治斯波坎河,拆除缺乏規劃、穿越城市直抵河邊的鐵路,以河流為中心重新規劃城市勢在必行。為此,金·科爾在1964年協助籌建了為了更好的社區協會(Associations for a Better Community,簡稱ABC)。在他的四方遊說下,斯波坎市幾乎每個社會團體都在這個新組織中派駐了代表。

 

然而,即使有著更大規模社會團體的參與,改造河濱地區仍然是困難的。因為這塊土地已經包給了16個業主,其中包括太平洋聯合(Union Pacific)、伯靈頓-北方(Burlington Northern)和密爾沃基(Milwaukee)鐵路公司這樣的大公司。但斯波坎發展協會並未知難而退,他們在1965年決定買下河濱地區頂端的一塊土地,並準備將其作為未來舉辦展會的核心地段。1967年,斯波坎發展協會代表市政府開始與鐵路談判,意圖說服他們的捐贈資金。而這些捐贈給這座城市的資金則將反過來被用於購買更多的土地。

 

與此同時,斯波坎發展協會的另一個子團體——斯波坎建城百周年協會在1969年開始計畫在1973年百周年慶典時舉辦一次盛大的活動。該協會聘用了顧問公司來確定計劃的可行性。結果,新出爐諮詢報告建議將慶典活動改在1974年,以舉辦一屆環保的主題世界博覽會。於是,在環保的主題下,城市更新與百年慶典兩件大事合二為一。19714月,儘管對於斯波坎市的城市規模和偏遠位置仍然有所保留,但國際展覽局(Bureau of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sBIE)還是正式批准了1974年斯波坎環境世博會作為一次專業二級(Category II)世博會,主題定為無污染的進步Celebrating Tomorrow's Fresh New Environment)。

 

儘管斯波坎市基本掃平了城市更新與百周年慶典的道路,但舉辦世界博覽會是一個完全不同等級的問題。曾經參與過1962年西雅圖世博會組織工作的金·科爾深知這項工作的艱巨程度。首先,是要尋求公眾的支持。在20世紀70年代,當時斯波坎市的總人口只有18萬(算上周邊地區人口也只有25萬),支持舉辦世博會提議的人寥寥無幾,大部分人根本搞不懂什麼是環保。很多人都在質疑:你們沒法在斯波坎舉辦世博會。因此,在短短一年當中,科爾連續發表了52場關於重新改造斯波坎的演講,聽眾從一開始的寥寥幾位發展到後來的幾百位。但即便如此,斯波坎市市民迎接世博會的熱情仍然很微弱。在斯波坎全市範圍內舉行的一次為世博會籌集資金的投票中,支援世博會舉辦的選票竟然沒有達到基本的60%,世博會的舉辦形勢岌岌可危。直到幾天之後,市議會通過了一項貿易與居住稅收法案,世博會才重新回到了軌道上。1972年,鐵路公司將17英畝的財產捐贈給這座城市,進一步解決了財政負擔。斯波坎世博會標誌,由藍、綠、白三色紐帶組成,三種顏色形象地代表了各自主題——白色象徵潔淨無塵的空氣,藍色比喻明亮純粹的海洋,綠色代表生機勃勃的地球與蔥翠的大自然。三色紐帶互相迴圈,寓意著大自然的生生不息。

 

此外,舉辦世界博覽會還意味著主辦者必須周遊美國各地甚至全世界,以尋求各級政府和企業的參與和支持。在當時,加入國際展覽局的國家和地區共計58個,組織者希望能說服其中的一半,也就是至少23個國家和地區的參與。在此期間,金·科爾再次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1971年,剛剛擔任斯波坎世博會總監的科爾就開始了艱難的旅程。三年之間,科爾足足飛了有70萬英里的航程,並不斷受到失敗的挫折,包括法國在內的許多歐洲國家拒絕參展。甚至在國內,他的運氣也好不到哪里去。許多人甚至從來沒有聽說過斯波坎這個地方,根本沒把這次世博會當回事。最重要的是,環境保護的主題在當時對於很多企業來說都是非常忌諱的,因為他們經常被視為污染者而遭到公眾的攻擊。直到福特汽車公司簽訂了第一個大型商業參展單位之後,才有其他企業相繼加入進來。在參展國方面,加拿大最先同意參加本次世博會,隨後蘇聯、韓國、德國、日本等國也相繼參與,除美國外,最終共有10個境外國家和地區參展。

 

 

                          相遇在河畔:世博會的舉辦

 

1974年5月4上午10點,世博會大門終於向公眾打開。本次世博會的開幕慶典在斯波坎河邊的歌劇院進行,包括美國在內的11個參展國家和地區代表出席,共計有8.5萬人前來參觀。人們在斯波坎河放歸了1974條鱒魚,一方面表示1974斯波坎建城百年紀念,一方面表示斯波坎河污染的治理使鱒魚獲得了重生。尼克森總統宣佈開幕後,一時間5萬個彩色氣球升空,煙花綻放,鐘聲鳴響,世博會主題樂曲相遇在河畔Meet Me By the River)同時奏起,11個參展國家和地區的旗幟冉冉升起。世博會的主園區設置在市中心的加拿大島(Canada Island)、哈弗梅爾島(Havermale Island)與斯波坎河的南岸附近。在本次世博會上,參展的11個國家和地區都從各自的角度對主題無污染的進步進行了詮釋,流水、森林、廢電器等等都是第一次成為世博會上的展品。

 

美國館是世博園區最大、最醒目的場館。場館主題為人與自然:天人合一Man and Nature: One and Indivisible)。整個展館就像一座帳篷,中央是一根150英尺高的桅杆,四周圍繞著超過4英里長的鋼纜,並覆蓋以約10萬平方米的半透明纖維。場館外部四周均是草地,整個美國館看起來就像是鑽出地面成長起來一般。場館的外牆上用清晰的字體寫著一段話:地球不屬於人類,而人類則屬於地球The Earth does not belong to Man, Man belongs to the Earth),援引自西雅圖酋長(Chief Seattle)在1855年寫給美國政府的答復。在場館內,參觀者首先可以看到一段23分鐘的IMAX電影短片——《人類屬於地球》(Man Belongs to the Earth)。從壯麗的美國風光到嚴峻的環境問題,包括丹佛的空氣污染事件。場館的第二部分是一處院落,大約有一英畝左右,裏面利用照片、電視等展示方式講述了環境污染問題是如何影響到一個典型的美國四口之家的。美國館的最後一個部分位於地下,是用混凝土製成的類似於掩體的聯邦行動中心(Federal Action Center)。參觀者可以模擬協助美國政府在七個關鍵性的環境問題上進行決策。

 

 

 

              治理污染與世界環境日的肇始:世博會的遺產

 

當然,世博會園區最重要的展品無疑還是經過治理之後的斯波坎瀑布。水花迸濺、連山噴雪,不僅給遠方來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令世人更為直觀地理解了環境保護對於一座城市、對於生活在這裏的人們的重大意義。

 

經濟發展和城市擴張並不意味著真正的進步。對此,居住在斯波坎市的人們有著深刻的理解。在歷史上,急功近利的斯波坎人為提高經濟效率,曾經在瀑布附近建造了越來越多的發電廠、鋸木廠、磨粉廠和鐵路,但結果是令曾經美麗的斯波坎河遭到嚴重污染,水面上漂著泡沫,河邊豎著牌子,上面寫著:河水已污染,請勿在此游泳

 

以前誰會願意住在河邊?那裏可是傾倒生活垃圾和直排採礦場污水的天然管道,滿頭白髮的斯波坎市水務部行政主管蓮仃自上世紀60年代就住在斯波坎,他告訴記者,河流治理以後的情形就反過來了,而1974年的世博會無疑就是斯波坎河乃至斯波坎市新生的轉捩點。加拿大鵝是在北美洲廣泛分佈的水鳥之一,此前一直不願在斯波坎棲息,當世博園建成後,這些敏感的生靈不請自到,在清冽的斯波坎河上築巢安家了。對此,美國東華盛頓大學歷史系威廉·揚斯教授表示,人們站在河邊談笑風生,這也是世博會景觀很重要的一部分。遊客們經常會問:你們美國人真聰明,你們是怎麼讓這條河流經世博會場地的?其實河流從一開始就在這裏,它無疑是本次世博會上一個最重要的展品。什麼才是無污染的進步?奔流不息的斯波坎河給了世人最直接的答案。

 

毫無疑問,世界博覽會的舉辦給斯波坎市帶來了巨大的收益。據經濟學家估計,至少有1.5億美元被投入到市中心及周邊地區的城市建設中。世博會閉幕後,世博園區成為獨具特色、引人入勝的遊樂園——“河濱公園Riverfront Park),占地約100英畝40萬平方米)。雜亂無章、缺乏規劃的鐵路拆除之後,車站的鐘樓被保留下來,如今成為斯波坎的標誌性建築。世博會現存的建築物已寥寥無幾,而且都在發揮著餘熱。曾經的美國館現在揭去了表面的覆膜,也成了公園中的標誌物。旁邊是一座IMAX影院和一座溜冰場。被稱作天空之騎Sky Ride)的空中索道仍然尚存,只是已不在原地。此外,原來的華盛頓州館則被改建成斯波坎文化中心兼歌劇院。斯波坎城市館則成了公園裏古董旋轉木馬的家。我們注意到,1974年也是美國開始實行住宅與社區開發計畫的同一年,該計畫涉及了範圍廣泛的多目標活動,對於促進城市的經濟增長,防止經濟活力衰減,增強城市某些特殊商業功能,更新發展社區物質形態(如公園、娛樂設施等)、深化城市設計目標、美化中心街道等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世博會舉辦之後斯波坎市的城市更新與改造也呈現出非常良好的發展狀態。

 

         
 

今天,斯波坎已經不再是一個工業城市,它的主業是旅遊業和服務業,這個轉型當然得益於1974年的這屆世博會,它不但讓斯波坎再造城市中心,而且推進了城市產業的轉型和重生。1974年世博會斯波坎市現任瑪利·沃納就指出:斯波坎的經驗,就是從工業轉向到旅遊業和清潔發展的過程,這也是世博會給我們的一個關鍵的轉捩點。我們創建了一個目標,不再通過建下一座發電站,而是通過環保的方式達到我們的目標。

 

本屆世博會留給後人的另一個遺產是無形的,但也是永恆的。在斯波坎世博會舉辦的兩年前,19726516日,第一次國際環保會議——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世界上133個國家的1300多名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這是世界各國政府共同探討當代環境問題,探討保護全球環境戰略的第一次國際會議。會議通過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簡稱《人類環境宣言》或《斯德哥爾摩宣言》)和《行動計畫》,達成了只有一個地球,人類與環境是不可分割的共同體的共識。這是人類對嚴重複雜的環境問題作出的一種清醒和理智的選擇,是向採取共同行動保護環境邁出的第一步。根據這次會議的精神,同年召開的聯合國第27屆大會把每年的65定為世界環境日。每年在此期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都要舉行紀念活動。而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世界環境日,就出現在斯波坎世博會上。

 

197465,在斯波坎世博會規定了第一個世界環境日,活動主題為只有一個地球。聯合國環境署首任主任莫里斯·斯特朗(Maurice Strong)在世博會環境會議上發表了精彩的演講。斯波坎世博會觸及了國際社會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環境保護。在環保命題下,人類需要思考生存危機,需要反省生活方式,需要彌補很多很多。65世界環境日始自斯波坎世博會,並在一直延續著。每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都可以說是斯波坎世博會環保理念的發展,是對環保科技發展提出的新命題。因此,儘管對於本次世博會舉辦的各個方面有著許多批評聲音,但是卻沒有一家環境組織對其表示質疑。所有批評者都不得不承認本次世博會對於啟迪當地民眾甚至整個美國國民的環保意識所做出的重要貢獻,而這種生態環保意識也一直延續到今天。在環境保護這個主題之下,我們將一直感念斯波坎世博會。

 

 

 

                               世博會的遺憾與反思

 

1974年斯波坎世博會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將環境問題作為主題的世博會,從而掀開了世博會歷史的嶄新一頁。但是,本次博覽會對於環境問題的闡述在很多方面還顯得有些自相矛盾。主要原因有二:其一,許多國家和地區對於怎樣才能取得追求發展與實現環境品質之間的平衡仍不是很明確,因此很多場館中的展覽內容就顯得比較分散甚至矛盾,既有介紹自身發展和所取得成就的內容,又加進了不少環保的主題。在這方面,蘇聯館就非常典型。其二,主辦城市自身也還並不情願完全接受環境保護的觀念。作為一個內陸城市,斯波坎及其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模式其實主要還是攫取型工業——即採礦、伐木、農業和水力發電等等,因此對於環境問題的重視也是有所保留的。當初申辦世博會時主辦者所大力提倡的環保口號,在某種程度上僅僅局限在市中心地區的更新改造與河流清汙這些表層方面,並未從根本的經濟模式上認識到環境治理問題的重要意義。延續上百年的淘金熱的後遺症——采銀產業至今依然存在,如何治理鉛等重金屬污染至今還是城市面臨的難題。因此,從1974年到今天,經歷了36年治理的斯波坎河,實際上仍然沒有達到水質清潔的有關指標。這也是後來許多斯波坎市民質疑此次世博會對城市發展影響到底產生了多大效益的一個關鍵問題。

 

但是,無論斯波坎市在未來的發展走向如何,也不論這次世博會是否有著這樣那樣的缺憾,斯波坎在人類環境保護歷史的開創意義仍然是無可否認的。因為,雖然各個國家和地區對於環境保護的理解程度不同,但大家基本上達成了一個共識,即:人類已經成為對自然的最大威脅,只有無污染的進步Celebrating Tomorrow's Fresh New Environment)才能創造出一個新的世界。有人這樣評價這次世博會:如果說有些世博會向人們演示了電話,有些演示了電梯,那麼斯波坎世博會則演示了人類自己的過失。斯波坎,不僅是世博會的一個新起點,也是人類環境保護歷史的一個起點,一個反思人類發展道路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