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5 22:10:40幻羽

附錄--禪宗旨趣微探(上)

      

                            附錄--禪宗旨趣微探()

 

禪宗的宗旨一般來講,有幾句話: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以心傳心、直指心性,見性成佛。這幾句話講出來很簡單,其實要真正理解又好像不太簡單,以前有一個學者就說過禪宗的宗旨看起來很平常,但在平常當中有深邃。禪宗講究教外別傳,不立文字。這個有人說是指佛教的經典,也有人講是佛教的儀式。在中國,禪宗和一般佛教中的其他宗派確實有很大不同,至少從形式上講有不同。

 

禪宗特別強調心法。禪宗認為佛教真正的精髓是怎樣將其融入到你的生命當中,對人的本心做一番洗心革面。所以,禪宗對於外在的宗教儀式、形式,甚至很多佛教的經典,都認為不是最重要的,不是第一義的。所以,禪是教之外另外傳的,不是一定要讀教理、教義。禪宗認為,真正的經教不是在書本上,而是在你的心裏,要找到你心裏的傳統本性。這是禪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不立文字。所以,實際上真正的禪是沒辦法講的,我們在這裏講禪學,也是一件有點荒謬,有點悖論的事情。本來禪是不能講,但我們又在這裏花上一定的時間去講禪,這本身就和禪的精神有點相違背。這個講座只是讓我們通過語言去瞭解一下禪宗背後的精神是什麼,但是禪宗絕對不是可以用語言很清楚地、很明確去定義的一些東西。

 

學術界有一個很著名的公案,胡適與日本非常出名的禪宗學者鈴木大拙有一場爭論,話題是關於禪學史可不可以研究。胡適是一個單純的學者,一個歷史學家,他不相信佛教講的那一套生命價值,他認為科學昌明之後,宗教都是胡說八道,要把宗教打翻掉。而鈴木大拙是一個現代學者,但同時也是一個禪師,他與胡適在當時就如何研究禪宗有過很激烈的爭論。鈴木大拙講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他說其實我們兩個在這裏討論禪宗,都是要挨棒喝的。禪學實際上是不立文字的,我們在這裏討論也是要挨棒喝的。我們還是退而求其次,可以從一個基本的思想來體會禪宗背後的精神。

 

禪的宗旨是以心傳心,直指心性。禪宗所有的佛法精神,都歸在我們的自心上,在每個人的心裏。所以,禪宗認為你要真正瞭解禪,瞭解佛法,必須靜下來傾聽內在心靈的聲音。那麼以心傳心,從現在學術討論來看似乎有點神秘主義,禪宗認為禪法是師徒之間的心法傳承,即所謂的傳心印。比如從釋迦牟尼佛到摩訶迦葉,從達摩到六祖慧能,一直到後來的花開五葉,都是一代一代靠心法傳承下來的。禪宗互相認可的標準是看你有沒有一個真正得到心法的師父,也就是一般所說的禪宗系譜。譬如現在我們看到很多寺廟,說自己是臨濟宗的多少多少代,或者是曹洞宗多少多少代,這個多少代,就是表明了是這個法門的傳承。但這個傳承並不是說,我讀華嚴經就是華嚴宗的傳統,我讀法華經就是天臺宗的傳承,禪宗傳承講究的是心靈之間的感應溝通和傳遞。所以從現代人的角度,或者西方人的角度來看,禪宗有點神秘主義的色彩。心怎麼傳?而且傳了幾千年。所以,禪宗對於佛教的那些經典並不反對,但認為那些絕對不是最重要的。

 

禪宗認為真正的佛法精神是直指心性,直接指往我們的本心,如果能看見自己的本心,那你就是佛了。所以從禪宗的角度看,佛不只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佛實際上什麼時候都有。佛也不像基督教那樣人格上只有一個上帝,每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只要見到我們自己的本心,或者是佛學上說的佛性,那麼你就成就了。因此禪宗基本的精神都是從這個方面來展開的,禪宗可以說是佛教中最講究心法,它解釋任何的經典,也是從心法上理解的,不一定單一從文字的角度來理解。 

 

中國禪門的主要旨趣

 

禪宗的精神以對生命的智慧有哪些教益?我們可以從禪宗的一些文本和故事中,自然領悟到很多非常有趣的東西。禪宗在中國佛教各大宗派的發展中,我個人認為是對中國的思想、哲學,甚至人文生活中是影響最大、最深入的一支。雖然在明代以後,特別是宋明以後,中國的佛教淨土宗是主流,天下的廟都是修淨土的,只要念阿彌陀佛就好了。但是在中國佛教真正的黃金時代,尤其在唐朝,影響最深入的,意境最高的還是禪宗。禪宗裏面真的有很多對我們生命有教益的東西,一直到現在來看對我們的人生還是有很多教益的,禪宗的智慧是卓越的。

 

禪宗一些基本的旨趣可以從很多方面講,我概括了一些要點,雖然不是窮盡了禪宗所有的精神,但是也可以說是八九不離十,大家可以從禪宗的精神中反思我們的人生。

 

1.禪即心

 

禪宗講究以心傳心。禪宗說自己和教門不同,禪宗經常自稱宗門,是心法。禪宗初期在中國其實受的阻力非常大,我研究初期禪宗史,從達摩到慧能,學術界把這段時間叫做初期禪宗。禪宗傳到五祖以後才相對比較穩定,開始在湖北黃梅有了一個固定的道場,五祖之前禪宗在中國的傳法都是非常危險的。五祖也跟自己的弟子講歷代祖師命如懸絲,都是很危險的。當時在中國排擠禪宗的不是儒家,也不是道家,而是佛教界本身,因為禪宗是講求心法的。早期的文獻很清楚地地記載,達摩、慧可都被當時那些出名的法師趕得到處躲,那些法師都到官府去告狀,說禪宗傳的那一套都是邪法,是魔語。禪宗在中國剛開始傳播的時候,政府認為它是邪教,不被正統的佛教界認可。

 

從禪宗的故事上也可以看出這一點,菩提達摩和梁武帝曾經有過一段著名的對話。梁武帝是個崇佛的帝王,蓋了很多的寺廟,鼓勵很多人出家。梁武帝問達摩,我蓋了這麼多廟有沒有功德?達摩說一點功德都沒有,修佛和蓋廟沒有關係。這讓梁武帝很不高興,達摩後來就往北走,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終於等到慧可來找他。禪宗在最初的傳承中被打擊、排擠得非常厲害,被認為是外道,到後來五祖之後才逐漸被政府及官方認可,武則天時期神秀才被聘為國師。

 

禪宗最重要的思想就是:禪法就是心法。這點在我們看來非常具有革命性,因為哪一教,哪一派都有它的經典,禪宗卻認為經典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見到你自己的本心——明心見性。禪宗用了很多詞語來解釋這個明心見性,即是本來面目,或者說是你的主人,其實都是講一個意思。禪宗甚至認為,讀經對明心見性是一種障礙,不是好事。禪宗一個最基本的精神就是心即是佛,求佛不能到心外去找。所以禪宗對當時佛教界流行的蓋廟、拜佛、做各種法事、讀經這些,都認為不是佛法最精髓的地方。

 

有一首很出名的悟道詩曰: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春天來了,大家一天到晚到外面去找春天,把鞋踏破了,還什麼都找不到。寓意是,當時很多求佛的人今天到這個山,明天到那個廟求佛,他說你把鞋踏破了都沒有沒用。歸來偶拈梅花嗅,你只有讓自己靜下了,才能找佛,找到自己的本心。春在枝頭已十分,原來春天就在你自己家裏,家裏的梅花早就開了,春天早就來了。這是一個比喻,佛性就在你的本心裏,你找佛不要今天去這個寺,明天去那個山頭,你只要靜下心來,回到你的本心,原來佛教就在你心裏,禪的精神是要回到你的本心,而不是向外求。達摩講得很清楚,如果你不瞭解你本心裏就有佛的話,那你永遠就是錯的。他反對禮佛,你為什麼要拜木頭佛,你就是佛啊,他說不得將佛禮佛;你也不用念佛,你自己就是佛,你的佛就在你心裏,你還念外面的佛幹什麼,所以他講不得將心念佛,如果你要找佛,就要反觀自己,回到你的本心,你就見性成佛。

 

達摩有一個講法非常有趣,他說如果你不見性,念佛誦經有什麼用呢?持戒吃齋都沒有什麼好處,只要你不見本心,你做外在的東西都沒有好處。他說念佛得因果,誦經可以得聰明(僅僅是聰明而已,還不是智慧,在東方的傳統中,聰明、知識和智慧都不是一回事),持戒得升天(天仍然屬於三界,你仍然跳不出輪回),佈施得福報(但福報跟功德還是不一樣的)。通過這些方式去找佛,覓佛終不得也,門都沒有!只有見到自己的本心,你根本不用做那些都可以成佛,他把所有的思想重點,都放在怎樣見到自己的明心見性,做不到這一點,你天天念佛累死了也對你的成就沒有用。達摩講得很清楚,你即使再修苦行,見不到本心也只是空過一生。達摩還講,什麼樣的人才稱作是佛,只有見性的人才是佛。達摩還批評一種人,這種人很會講經,講得頭頭是道,但是沒有實在內涵,所以若不見性,說得十二部經教,儘是魔說。因此禪宗的基本精神是很清楚的,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本心,找到以後你才讀得懂經典背後的東西。

 

那麼怎麼樣才能明心見性,禪宗當然有它的一套方法,不是讀經典得來,不是天天念佛得來。當然後來到宋代以後,有一些禪師,也有一些修淨土的人說,除了修禪也夾帶一點念佛吧,這是中國歷史上所謂的禪淨雙修,雙保險。本來禪宗說直接靜下來找到自己的本心就可以了,但是後來的人越來越沒信心了,說假如我靜下來還是找不到怎麼辦,於是就在外面找一個,裏面也找一個,這就是所謂的禪淨雙修。雖然禪淨雙修後來在明清以後的中國佛教界一直到現在都很流行,但在禪門內部不是沒有爭論的。一直到晚明的憨山大師,他說修禪就是修禪,不要兼帶,但他的這種說法並不是為教界所信奉的。

2.禪修與觀心

 

達摩講得非常清楚,你要見佛,要見到自己的本心,既不能拜佛去見,也不能通過禮佛去見,那怎麼辦呢?有什麼方式呢?明心見性有方法,用初期禪的講法就是觀心,因為佛就在你的心裏面,你要有一套觀心的方法。五祖弘忍大師講得很清楚,他寫了一本《最上乘論》,是教人坐禪、習禪的一本小冊子。他講觀心就是,要把自己的信念、意志守在這個上面,就是,就是我們的本心。守一不移,守住了就不要動,這就是禪門觀心的方法,所以說萬法歸一

 

那麼是什麼呢?禪師經常說八萬四千法門。至理不離方寸。其實你不要被那麼多方法搞迷惑了,但是它最重要的道理就是不離你的心(即方寸)。觀心就是你把你的注意力都守住你的本心,八萬四千法門就都在心法中,都在你的心裏。所以,我們碰到任何事情,就看在當下你能不能守住你的心,禪宗的方法看似簡單,但是做起來非常不容易。不像念佛,有個外在的東西可以依靠,而禪宗是要求你把外在可以依靠的東西通通拿掉,所以向外覓菩提,總是癡頑漢。禪宗主張要內收,就是收到你的本心上。

 

三祖道信也有一句話說:多知多事不如息意。我們總是想知道很多東西,獲得很多知識,一天到晚忙來忙去就有很多事,其實還不如息意多慮多失不如守一,一天這樣想那樣想,想得失,還不如把心思放在這個。所以禪是讓你安心休息下來,不要太忙就可以了,禪是融入生活當中,不是讓你天天去多慮多失凡謂之吉聖謂之咎,一天到晚忙來忙去,凡夫認為是吉事,但聖人就認為是不好的。所以,守一是什麼?我的理解就是讓自己的意念放空,把自己活動的意識都放下,讓自己的心靜下來。只有當你靜的時候,你沒有雜念的時候,你的心才最具有創造力,空生妙有就是這個意思。但是,我們一般人的思想不是這樣的,認為要做一件事情就先要學很多知識。以前馮友蘭先生說過,東方人的智慧是用負的方法,而不是正的方法。正的方法就是要學很多東西,加很多東西進來。負的方法就是你要瞭解,就要做減法。老子說為道日損,你要瞭解,就要把自己的東西放空,空的時候你什麼瞭解了。為學日益,你要做學問就要不斷地學習,瞭解的方向正好是與學習相反的。所以禪宗有一句話叫做恰恰無心時,恰恰有心用,只有你在完全沒有意念的時候,你的心才最有妙用,最有創造力。這就是觀心,如果你能瞭解這一點,修禪與出家、在家一點關係都沒有。達摩說:若見自心是佛, 不在剃除鬢髮,白衣亦是佛;若不見性,剃除鬚髮,亦是外道。禪宗唯一的標準就是你有沒有見到自己的本心。

 

達摩的這一套觀念最初引起了佛教界激烈的反對,因為他說蓋廟、出家都是外道。達摩就曾批評梁武帝的行為,後來慧能也批評梁武帝。曾經有一個弟子問慧能,當時武帝蓋廟,達摩說他一點功德都沒有,是不是這樣啊?慧能說:勿疑先聖之言,你不要懷疑達摩講的話,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佈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所以,禪宗是破相論,達摩有一篇《破相論》,就是破除當時中國佛教中的執著於外相,執著於形式的東西,就是把整個佛法收拾到你的心法中,在心法上用功夫,往你的內心來求,這才是真功德、真功夫。()

 

                                                     (作者--龔雋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