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8 18:11:43幻羽

中國皇朝史

 

在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了83個王朝,共有559個帝王,包括397個帝和162個王。中國歷史上的君主最初稱為帝、皇、王、天子等,皇帝則始於秦始皇,他認為秦朝統一六國的功績無人能及,於是取「三皇」的皇和「五帝」的帝合併,使用皇帝的稱號來命名自己,稱「始皇帝」。其他人當面直接稱皇帝為「陛下」、「聖上」或「萬歲」等,私下敬稱皇帝為「至尊」、「聖人」、「官家」等。中國歷史上在同一時期稱為中國皇帝的一般只有一個君主。但在某些時期,如南北朝時,同時有數個中國皇帝並立。三國時期時,魏、蜀、吳也曾經三帝並立。同時亦有相當部分的君主不稱皇帝。中國自秦朝以後的君主雖然大多數以皇帝為尊號,但仍有相當部分的君主不稱皇帝。比如西楚霸王項羽,前秦天王苻堅,十六國北燕和五涼的君主,五代十國吳越、荊南這樣的半獨立政權,太平天國的洪秀全等等。基於只錄入皇帝的原則,所以皇帝人數和該政權的實際君主數,並不相同。比如清代十二位君主,但努爾哈赤只是後金大汗不是大清皇帝,所以不計入皇帝人數。

五爪金龍為中國皇帝的標誌,在封建社會中規定只能由皇帝使用。而其他皇室人員以及地方需要用到龍形的時候,只能使用「四爪龍」。龍的起源並沒有一個固定的説法,一種比較被學術界認可的説法為龍是取自中國古代部落的圖騰變化。在部落戰爭後由勝利者將失敗者吞併,並取失敗者圖騰的一部分加入到自己的圖騰中去,在部落不斷的互相吞併過程中組成了「龍」的形狀,這也是爲什麼「龍」有各種動物集合形態的原因。中國皇帝自稱爲「真龍天子」,為上天「真龍」的化身。規定只有皇帝的隨身物品和衣服上能夠繪製「五爪金龍」的形象,其他需要用到龍形的地方則使用「四爪龍」來區分。其隱含的意思為「只有皇帝才是真龍」,而其他的「四爪龍」不是「龍」。例如朝鮮龍四爪,日本龍三爪,這是由於古代中國皇帝對於周邊國家的限制。西藏與不丹龍是四爪與三爪。

袞龍袍是中國隋代之後皇帝、皇太子、親王、郡王,朝鮮國王、王世子、大韓帝國皇帝、皇太子、親王,越南皇帝、皇太子,琉球國王所穿,綉著龍形圖案之圓領袍,穿時配翼善冠。皇帝所穿的又稱袞服、袞衣、龍袍、黃袍、吉服,與冕服合稱袞冕。袞服最早不是黃色的。隋文帝是中國歷史上開始穿黃袍的皇帝,《讀通鑑論》:「開皇元年,隋主服黃,定黃為上服之尊,建為永制。」唐高祖武德年間令臣民不得僭服黃色,黃袍遂為皇室專用之服。

秦朝(西元前221年—前207年),是由戰國時代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統一大帝國。秦朝開國君主秦王政自稱『始皇帝』,從此有「皇帝」一詞。國號「秦」,因王室嬴姓,史書上別稱「嬴秦」,以別於其他國號為秦的政權。秦朝從統一六國到滅亡,只有十五年。秦原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嬴姓,相傳始祖伯益曾輔助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賜了嬴姓。伯益的後人非子曾為周孝王養馬,憑著他的本事,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於是把秦谷(今甘肅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帶分封給他,這就是「秦」的起源了。西元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至雒邑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佔領東周王室在關中的領地。後來秦王政於前221年統一並建立大秦帝國。為了加強全國之大一統,秦王政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文化及對外開拓諸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大大加強了全國之一統,對後世亦產生頗大的影響,不過其事業是在殘酷壓榨民眾的條件下,於短短的十來年內集中完成的,所以秦朝之統治不免帶有苛急、暴虐之特點。最後都城咸陽於前207年十月被劉邦攻陷,秦朝滅亡,立國共十五年。

西(西元前206年-西元9年)是中國古代的一個朝代,與東漢合稱漢朝。前206年劉邦被西楚霸王分封為漢王,而後經過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劉邦取勝後,前202年最終統一天下稱帝,建國號為「漢」,定都長安。史稱西漢。至西元9年1月10日王莽稱帝,改國號為新,西漢滅亡,一共210年。假如不算少帝、昌邑王等一些在位時間較短且為呂雉等人的傀儡的皇帝的話,西漢一共經歷了12個皇帝。也有人把王莽推翻後的更始帝也算作西漢,這樣西漢滅亡則是在26年。西漢極盛時的疆域東、南到海,西到今巴爾喀什湖、費爾干納盆地、蔥嶺一線,西南到今雲南、廣西以及今越南中部,北接大漠,東北至今朝鮮半島北部。

項羽以「巴蜀漢中四十一縣」封劉邦,以治所在漢中稱「漢王」,稱帝後遂以封國名為王朝名。又劉邦都城長安位於劉秀所建漢王朝都城雒陽之西,為加以區別,故史稱「西漢」,有時又以都城與劉秀所建漢王朝的相對位置代稱為「西京」。而劉邦建立的漢王朝在劉秀所建漢王朝之前,因此歷史上又稱前者為「前漢」。西漢是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高峰,社會經濟、文化全面發展,對外交往日益頻繁,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西漢定都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陵寢遍布關中,文物遺存十分豐富,顯示出「漢並天下」、多姿多彩的時代風貌。

東漢(西元25年-220年)是與西漢合稱兩漢。西漢與東漢之間有一個新朝,後被東漢所取代。東漢亦是漢朝的一部分,與西漢不同的是,東漢乃建都雒陽,而西漢則建都西邊的長安。不過,跟西漢相同,東漢同樣是當時世界上一個強大的國家,而前期的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國史上的盛世之一。東漢又稱為後漢,乃為區別於西漢之前漢。又取漢朝中興之意,稱為中漢。東漢時人稱首都雒陽為東京,因此又以東京為東漢的代稱。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西漢是一個強盛的統一大帝國,但是東漢在文化、軍事等方面亦有顯著成就。著名者有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長駐了三十多年,先後擊破了被匈奴控制的西域諸國,不但令西域諸國一一歸順漢朝,並開拓了東西文化的交流。期間他還派出甘英出使西域的大秦國,雖未有成功,但足跡已達今日波斯灣諸國,遠超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時所到之處。

另外東漢在91年滅亡了北匈奴。南匈奴內附漢朝。216年南匈奴最後一個呼廚泉單于去鄴城拜見曹操,曹操分南匈奴為五部,匈奴汗國不復存在,困擾漢朝數百年的北方外患終告一段落。同時佛教也在這段期間傳入中國。根據記載,漢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經》。到了東漢永平十年(67年),漢明帝派人去西域,迎來兩位高僧,並且帶來了許多佛像和佛經,用白馬駝迴首都雒陽,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譯佛經。也就是現在的白馬寺。

(狹義220年-280年,廣義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有曹魏、蜀漢、孫吳等三個政權。漢末三國戰爭不斷,使得人口下降,經濟受損,三國皆重視經濟發展。由於戰爭需求,各種技術都有較大發展。三國時期開始的時間學者各有不同見解,一般分成狹義及廣義。狹義是220年曹丕逼東漢漢獻帝禪讓,建國曹魏,使東漢滅亡開始。廣義一般認為有184年東漢黃巾之亂開始。這源自漢靈帝為解決黃巾之亂而成立州牧制度,該制度導致地方割據,天下分裂。其他觀點還有:190年董卓挾漢獻帝離開洛陽開始,這時東漢朝廷已經崩潰;208年赤壁之戰後開始,這時三國鼎立形成雛型。歷史學家多注重三國鼎立的形成與過程,自184年東漢已開始失去政權實體、群雄割據,形成三國雛型直到魏代漢為止,所以往往將這段184年到220年的時間納入三國時期加以討論。

由於東漢晚期政治敗壞,局勢混亂。曹操與諸葛亮採用名家或法家的思想來恢復社會秩序。曹操提倡信賞必罰,主張法治。提出「用人唯才」的觀念打破以門第或名教的標準。諸葛亮也提倡法治觀念,入蜀後修明法制,執法公平。提出「治國之要,務在舉賢」的主張以任才適用。他也重視軍法,如街亭之戰馬謖違反軍令而被斬,他也自貶三等。漢末魏初的名法思想為此後魏晉玄學思潮提供了基礎,使名士基於政治黑暗將焦點由名法的具體問題轉向玄學的抽象思辨。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後世常常追思當時風雲人物。在唐宋詩詞中出現大量三國內容。元明清期間,三國事蹟更加深入人心,成為戲劇和民間藝術文學常見話題。明代羅貫中以這段歷史為藍本,編撰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成為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其豐富多彩的歷史內涵也流傳到亞洲及世界各地,影響了這些地區。直到今天,三國的著名人物、事件仍是耳熟能詳,經常成為電視、電影及電玩遊戲的題材。

(266年-420年)是中國歷史上上承三國,下啟南北朝,屬於六朝之一。區別於五代時的後晉,又稱為司馬晉。晉朝可分為前後兩個歷史時期,即西晉(266年-316年)與東晉(317年-420年),合稱「兩晉」。西晉為晉武帝司馬炎所建立,定都洛陽;東晉為晉元帝司馬睿所建立,定都建康。兩晉的政治體制為世族政治,政治制度由漢代的三公九卿制向隋唐的三省六部制過渡。司馬氏在三國時期為曹魏世族,高平陵事變後掌握魏國政權。266年,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國號晉,即晉武帝。280年,西晉滅孫吳而統一天下,但是和平穩定的局面只維持了短短的十幾年。晉惠帝繼位後朝廷漸亂,領有軍權的諸王紛紛爭權,史稱八王之亂。晉朝元氣大傷後,內遷的諸民族乘機舉兵,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大量百姓與世族開始南渡。西元316年西晉滅亡,北方從此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

317年,晉朝宗室司馬睿於建康稱帝,東晉建立,據有中國南方的領土。中原的世族及平民陸續南遷,形成北方僑民和南方土著聚居的局面。東晉初期,王導等人採取鎮之以靜策略,穩定局勢。皇權衰落,朝廷大權主要由世族掌握,由於軍權外重內輕,朝廷控制力弱,不少方鎮心懷野心,先後發生了王敦之亂、蘇峻之亂及桓溫專政。雖然部分士族當權者有恢復之心,前後發動幾次北伐,但是朝廷擔心野心家藉此擴張勢力,大多消極支持。383年前秦出動舉國之師,意圖滅亡東晉。面對亡國之禍,東晉君臣一心,憑藉淝水決戰奠定勝局。謝玄等將領乘勝追擊,成功的收復大批失土,致使前秦崩解,引發了北方軍事和政治格局的變化。然東晉後期又發生朋黨相爭及桓玄作亂。平民負擔沉重,又發生孫恩、盧循之亂。譙縱亦據蜀地自立。最後劉裕崛起,平定諸亂,憑藉軍事力量奪得帝位,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東晉莊園經濟佔據的比例比西晉更大。由於農業技術提升等因素,在僑姓世族與吳姓世族密集開發下,江南獲得全面發展而繁榮興盛,中國的經濟中心也逐漸南移,後來才有大運河的出現。此外,手工業和商業方面也有長足進步。晉朝雖為漢末以來中國文化中衰之時期,但在哲學、文學、藝術、史學、科技等等方面也有新的發展。漢代以前,政治主權完全在華夏族,而他族則作為被統治者而同化,漢代以後,政治主權不全在華夏族,而他族或以征服華夏族者而同化,邊疆民族帶來的草原遊牧文化也融於中原文化。時天下大亂,士族文人多不以道義為重,儒學中衰。曠達之士,目擊衰亂,不甘隱避,則托為放逸,遂開清談之風。晉室之興,世亂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風。玄學與印度東傳之佛教交匯,中國文化逐漸轉變為儒釋道融合之狀況。

(西元581年3月4日—619年5月23日)是中國歷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一個重要的朝代,史學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稱隋唐。581年3月4日,隋文帝楊堅受禪建立隋朝,619年5月23日,隋哀帝禪讓王世充,隋朝滅亡,國祚38年。自隋文帝登基以來,根據南北朝的經驗而改革政制,興建大運河使到很多城市從此出生,令很多新舊事物交替廢興,這些政策幾乎被唐朝和宋朝全盤承襲,唐朝在某程度上更是隋朝的伸展。此朝代深刻影響往後唐朝、宋朝及以後中國朝代(至現今仍存影響力)的政治、經濟,文化,外交。

(618年-907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朝代。因國君姓李,故又稱李唐。唐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幾乎全部承襲隋朝,唐朝的李家皇親和隋朝的楊家皇親更有親戚關係,唐朝在一定程度上是隋朝的伸展,故歷代史學家常把它和隋朝合併成「隋唐」。唐王李淵於618年6月逼隋恭帝禪位,取代隋朝,國號為唐,尊稱大唐。設首都於長安(今陝西西安),隨後又設陪都東都洛陽和北都太原,與長安合稱「三都」。

在其鼎盛時的公元7世紀,中亞的綠洲地帶亦受唐支配,國土面積達1076萬平方公里,其鼎盛時期,天寶年間,全國人口達8000萬之多,在歷經安史之亂和黃巢之亂後,9世紀末人口乃保持在該數字。唐朝也是繼秦漢、隋以來,第一個不築長城的統一王朝。690年武則天代唐並建國號為周,遷都神都(洛陽),史稱武周。一直到705年,唐中宗復辟稱帝,才恢復唐朝,並把首都遷回長安。唐朝的國力在開元末年達到頂峰,天寶末年開始走下坡路,尤其是發生於天寶十四載(755年2月16日)的安史之亂是唐朝歷史的分水嶺。其後唐朝走向衰落,唐末民變使得朝廷中的實際權力被梁王朱全忠控制,迫使唐昭宗遷都洛陽。907年朱全忠又逼唐哀帝禪位,朱全忠改國號為梁,史稱後梁,唐朝遂亡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唐朝前半葉,社會經濟處於上升階段,文化先進,是歷史上中國向周邊國家文化與技術的一個大輸出時期,兼容並蓄的社會風氣,也給五胡十六國以來進居塞內的各個民族提供一個空前的交流融合環境,在過程中亦從外族文明汲取諸多。唐朝聲譽遠及海外,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唐朝的後半葉,處於中國歷史的轉型期,土地、鹽鐵、賦稅制度的改革標誌著社會的緩慢變化,藩鎮割據勢力的壯大與周邊諸民族國家的形成,對此後近千年的中國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

唐代前期思想繼承魏晉南北朝的儒學,例如孔穎達編著的《五經正義》,五經正義中的思想大多由漢晉大儒完成,尤其是鄭玄的功勞最大。唐初與明初比較類似,國家在做的是執行前哲的思想。唐朝中期以後,思想上的重大改進發生,韓愈、柳宗元、李翱、劉禹錫等人的思想創見,承前啟後。還有,杜甫、白居易等人的思想價值同樣不能被忽略,他們不僅僅是詩人。後世所謂經學,嚴格意義上應該叫做「漢晉唐經學」,後世所謂理學,應該叫做「唐宋明理學」。

唐朝文學成就以詩歌最為發達。清人所編《全唐詩》共收錄兩千兩百多位詩人的四萬八千九百多首詩,這還不是全部。唐初詩人以「初唐四傑」最為著名(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盛唐時期詩人可分為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田園派和岑參、王昌齡為代表的邊塞派。其中集大成者為「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最為出名。李白的詩,飄逸灑脫,充滿浪漫主義的色彩。而杜甫的詩則更多體現現實主義之情懷。中唐時期最卓越的詩人是白居易,他的詩通俗易懂。此外還有元稹、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李賀等。晚唐詩人以李商隱和杜牧最為出眾,被稱為「小李杜」。後世宋、明、清雖仍有傑出詩人出現,但總體水準都不如唐朝詩人,唐詩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

宗教在社會上的地位與影響力,唐時可謂最高。唐朝時期佛教的主要宗派有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淨土宗和禪宗。唐代佛教的一大轉變,由出世轉向入世。天台宗奉《法華經》,故又稱為法華宗。華嚴宗奉《華嚴經》,參與政治較多。淨土宗則易於入門。禪宗分為南北二宗,北宗創立者是神秀,他主張漸悟說。南宗創立者是惠能。唐代唐武宗時對佛教採取高壓政策,史稱會昌滅法,使得除禪宗南宗等少數宗派外,其他佛教派別從此一蹶不振。佛教的政治地位雖不及道教,但其傳播範圍之廣、經濟實力之大、信徒人數之多都遠在唐代道教之上。

道教遵奉老子李耳為神,由於唐朝皇室姓李,因此道教自唐初就被規定居於佛教之上,在唐代上流社會也很流行。唐朝李氏家族認為其為老子之後,唐高祖,特別在終南山建太和宮,來祭祀老子,唐高宗追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並詔令王公百官研習老子的道德經。武則天上奏請令王公百官都學《老子》,每年依《孝經》、《論語》例考試士人。玄宗、代宗亦大力提倡道教,使其在中國的地位達到頂峰。玄宗親自註解《道德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還在科舉考試中增設道舉與儒家經典,同列《明經》科舉人策試教本,明顯有將道家列為國學,頗有與儒家經學齊足並馳的意義。據《新唐書•百官志》記載,開元年間全國有宮觀1687所,其中女觀550所。當時主要有清經法派和正一派二宗,主要人物有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吳筠、張果等。道教之所以受帝室青睞,主要原因是他們多煉取金丹,唐朝的許多皇帝亦因信之服用而喪生,例如唐太宗、唐宣宗。

(960年—1279年)根據首都及疆域的變遷,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君姓趙故亦稱「趙宋」。宋朝建於五代末宋太祖趙匡胤發動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宋統一各藩鎮後,太祖趙匡胤、太宗趙光義二帝發動宋代僅有的幾輪北伐,宋代前中期疆域大致定型。此後宋朝一直採取重內輕外的消極防守策略,很少對北再興干戈。建國之初,趙匡胤為避免重蹈唐後期藩鎮割據和宦官頻繁干政引發的悲劇,將軍權歸於中央,採取崇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一方面宋朝少有廷臣豪強亂政,經濟、科技發達,文化極為繁榮;另一方面,也導致北宋自初立之後武備積弱,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對西夏、契丹用兵屢遭挫敗。宋於1126年—1127年發生靖康之難,徽、欽二帝皆被金人擄去,宋室被迫南遷臨安(今浙江杭州),與入侵的金國以淮水、大散關為界,史稱南宋,此前建都汴梁時期的宋稱作北宋。1276年,都城臨安陷落,南宋亡於蒙古可汗忽必烈建立的元帝國。

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與文化教育最繁榮的時代,儒家復興,社會上瀰漫尊師重道之風,科技發展亦突飛猛進,政治也較開明廉潔,終宋一代沒有嚴重的宦官亂政和地方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人口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250萬增至大觀四年(1110年)的1億1275萬。著名史學家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而西方與日本史學界中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儒學在宋朝得到的空前的復興,在佛、道思想的影響下,產生新的儒學思想—理學。理學以闡釋義理、兼談性命為主要內容,在建構儒家形上學和本體論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其代表人物包括「北宋五子」(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朱熹和陸九淵。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認為:「理」和「氣」是並存的,密不可分,但有先後之分。理是萬物之源。「天理」與「人慾」是對立的兩方,人慾是一切罪惡之根源,應當去人慾、存天理。經過二程與朱熹的發展,理學發展成為一套完整的哲學體系,南宋末年理宗時成為官方哲學。之後,陸九淵又認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也」。人們應當去人慾,存本心,到達清明寡慾的境界,陸九淵之思想經過之後明朝大儒王守仁的繼承發展,成為新的哲學體系—心學,在明朝中葉以後佔據主導地位。除了理學與心學之外,宋朝晚期還出現第三種學術勢力—浙東事功學派,其由以呂祖謙為代表的金華學派、陳亮為代表的永康學派和葉適為代表的永嘉學派所組成。

與唐朝相比,宋朝宗教對社會生活的影響力略有下降,宗教也更加世俗化與漢化。後周時,周世宗下令限制佛教,廢除各地非敕額的寺院,又貶斥儒學,廢除孔子後代的免稅權。宋太祖建立宋朝,致力於統一全國,加強中央集權制的統治,在一些方面繼承和發展周世宗的政策。宋太宗任用文臣執政,儒學隨之逐漸興起,佛教也漸流行。宋真宗自稱「禮樂並舉,儒術化成」,大力提倡儒術,同時又提倡佛教,信奉道教,建立起儒佛道的思想統治。然而整體來說,宋朝宗教以道教較為興盛,北宋許多帝王如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等都信道教,政府支持提倡,使北宋道教大盛,南宋較衰,但餘風仍在民間。佛教在後周周世宗時,曾受打擊,宋初漸復,但宋徽宗崇道抑佛,又略受打擊,南渡後又復,在佛學研究上比之唐代要黯然消沉,民間尚有祆教、摩尼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等。

為蒙古帝國中最大的汗國。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統一漠北諸部,於斡難河(今鄂嫩河)建立大蒙古國。當時蒙古的宗主國為金朝,由於金朝與其盟國西夏走向衰落,蒙古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1227年攻滅西夏,1234年攻滅金朝,完全領有華北。在西域,蒙古先後發動三次西征,使蒙古帝國稱霸歐亞大陸。1259年元憲宗蒙哥於伐宋戰爭去世後,領有漢地的四弟忽必烈與受漠北蒙古貴族擁護的七弟阿里不哥為了爭奪汗位而發生內戰,最後於1264年由忽必烈獲勝。忽必烈於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即元世祖。這場內戰讓四大汗國先後脫離獨立,直到元成宗時期才承認元朝為宗主國。1276年元朝攻滅南宋,統一全中國地區,結束自唐朝安史之亂以來500多年的分裂局面。

元世祖到元武宗期間是元朝國立鼎盛時期,軍事上平定西北,但在征討日本、東南亞諸國卻屢次失利,其中在元日戰爭因颱風而敗。中期皇位頻繁更迭,政治始終沒有上軌道。元惠宗晚期,由於怠於政事、濫發紙幣導致通貨膨脹、為了治理氾濫的黃河又加重徭役,最後導致1351年爆發元末民變。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派徐達北伐攻陷大都。元朝歷史通常可以分為兩個到三個階段,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統一蒙古,立國漠北,定國號為大蒙古國;到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漢地,將國號改為大元之際,共六十五年,稱為大蒙古國時期,又稱蒙古帝國。元世祖忽必烈定都漢地,將國號改為大元後,直到1368年元惠宗出亡為止,共九十七年,才是嚴格意義上的元朝歷史。元惠宗出亡後依舊以大元為國號,至1402年鬼力赤殺順天帝坤帖木兒,改國號為韃靼為止,共三十四年,稱為北元時期。

元朝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過對社會經濟的影響。不同於其他征服王朝為了提升本身文化而積極吸收中華文化,元朝同時採用西亞文化與中華文化,並且提倡蒙古至上主義。例如極力推崇藏傳佛教,在政治上大量使用色目人,儒者的地位下降以及元朝前期長時間沒有舉辦科舉,元仁宗即位後下詔恢復科舉取士制度。由於士大夫文化式微,意味宋朝的傳統社會秩序已經崩潰。這使得在士大夫文化底下,屬於中下層的的庶民文化迅速的抬頭。這個現象在政治方面是重用胥吏,在藝術與文學方面則是發展以庶民為對象的戲劇與藝能,其中以元曲最為興盛。

(1368年 1月23日-1644年 4月25日 )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明朝初期定都於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1421年明成祖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公元1368年,時為韓宋吳王的朱元璋,在統一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群雄勢力後。於當年農曆正月初四日,在應天府登基,國號大明。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稱朱明。明朝是繼漢唐盛世後又一個興盛的中原王朝,也曾是手工業、經濟最繁榮的國家之一。在清朝官修史書《明史》中甚至認為洪武、永樂在位時期「治隆唐宋」、「遠邁漢唐」。然而由於明朝皇權過度集中,常發生皇帝昏庸不理政事,或是由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

明前期,經過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之治,國力迅速成長,到明成祖時期,國勢到達頂峰,皇帝極力擴張領土,是為永樂盛世。其後的明仁宗和明宣宗時期仍處於興盛時期,史稱仁宣之治。明英宗與明代宗時期,雖經土木堡之變,但經于謙等人抗敵,最終解除國家危機。明憲宗與明孝宗相繼與民休息,政局尚可平穩。明武宗沉溺遊樂,最終使明孝宗一脈絕嗣,引發大禮議之爭。明世宗即位後,清除宦官和權臣勢力,總攬朝綱。明世宗中後期,東南沿海任用胡宗憲、俞大猷等將領,平定倭患。明世宗駕崩後十數年,經歷隆慶新政和萬曆中興,國力得到恢復。明神宗中期,完成萬曆三大征,平定內亂,粉碎豐臣秀吉攻佔朝鮮王朝的夢想。然而因國本之爭,皇帝逐漸疏於朝政,同時東林黨爭也帶來明朝末期政治的混亂,史稱萬曆怠政。明熹宗時,魏忠賢閹黨雖禍亂朝綱,到明思宗即位後才廢除宦官專政。然而明思宗政策失誤和天災不斷,明朝最終亡於農民軍建立的大順。1644年,明思宗自縊於北京煤山,至此明朝享國祚276年。隨後,滿清軍隊擊敗大順軍併入主中原。後繼南明與明鄭政權延續數十年,直到1683年清軍佔領台灣方止。

明成祖即位後,在永樂年間,派遣著名的航海家三寶太監鄭和率遠洋船隊七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又派遣吏部驗封司員外郎陳子魯出使撒馬兒罕、吐魯番、火州等西域十八國,加強明王朝同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上的往來,為中國走向世界做出貢獻,體現永樂王朝的鼎盛和開放。明成祖之後,其子朱高熾繼位,也就是明仁宗。他聽從朝中一些大臣的意見,認為下西洋過於浪費,收效不大,宣佈停止下西洋的活動。不到一年,仁宗病逝,宣宗朱瞻基繼位,改年號宣德。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19日),派鄭和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下西洋。 明憲宗年間,曾有太監向憲宗提議再次下西洋,於是皇帝下詔到兵部索要鄭和出使的海圖等資料。但由於劉大夏等官員認為下西洋為一大弊政,有害無益,因此將當年鄭和出海地圖等資料藏匿起來(一說將其銷毀),兵部尚書項忠命吏入庫搜索無果,再次下西洋一事於是作罷。後來倭寇橫行,明朝加大海禁的力度,直到明穆宗隆慶元年(西元1567年)之後,倭寇逐漸平息,朝廷有鑒於對外貿易對沿海居民的重要性,才逐步解除海禁,使民間的走私貿易正當化,活絡的國際貿易也使中國進入逐漸成形的世界貿易體系之中。

歐洲進入大航海時代後,葡萄牙人就持續開拓前往印度、中國的航路,1511年葡萄牙佔領馬六甲(約今馬來亞地區)後,就意圖在中國建立貿易據點。明武宗正德七年(1513年),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為想要與明廷通商,派出使節團前往中國。使節團本來想在廣州登陸,但被拒絕入境。他們改以武力佔據屯門,與明朝爆發屯門海戰、西草灣之戰,結果戰敗。最後明世宗嘉靖皇帝同意入境,並且讓葡萄牙人在澳門開設洋行,修建洋房,允許他們每年來廣州「越冬」,這是西方列強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陸中國。其後西班牙、荷蘭、英國等歐洲國家相繼派使團東來,使得不少西洋事物傳入中國。明神宗萬曆十年(1582年),利瑪竇奉命前往中國教區工作。利瑪竇很快學會中文,並穿儒服、通儒書,頗得明朝士大夫好感。後來他被舉薦到北京,頗得明神宗信任。他向中國進獻坤輿萬國全圖、自鳴鐘、日晷、西洋大炮、望遠鏡、火槍、西藥、聖母瑪莉亞像、十字架等貢品,先後在北京、肇慶等地展出。利瑪竇不僅傳播天主教,還啟發徐光啟、李之藻等人學習西學。另外他還將中國各種文化傳入歐洲,如儒家思想、佛道學說、圍棋等,可謂「貫通中西第一人」,在明末時期有不少明朝軍隊曾裝備火器,尤其是西洋大炮。

明代晚期書院的興盛,衝擊官學的地位。許多知識分子利用在書院講學之際藉機批評時政,例如曾講學於東林書院的顧憲成及高攀龍,就常諷刺時政,也使東林書院成為與當權派對抗的中心,進而造成東林黨爭。當時學者也會借用寺廟周邊的空地舉行「講會」,倡導新的思想價值與人生觀。哲學思想上,王陽明繼承陸九淵的「心學」並發揚光大,他的思想強調「致良知」及「知行合一」,並且肯定人的主體性地位,將「人」的主動性放在學說的重心。而王陽明的弟子王艮更進一部的強化此方面的論述,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意義。而李贄則更肯定「人慾」的價值,認為人的道德觀念系源自於對日常生活的需求,表現追求個體價值的思想。而隨著西學的傳入,科學精神與實學風尚也開始流行。明末之際,伴隨著朝代的更替與異族的入主,哲學家開始更多的思考現實問題與政治改良,如王船山、黃梨洲、顧亭林等。

中國小說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與《金瓶梅》就是出於明朝。傳統雅文學的發展在明代繼續發展,著名文人有劉基、宋濂、高啟、方孝孺、唐寅、歸有光、徐渭、王世貞、袁宏道、錢謙益、張岱、吳偉業等人。散曲家則有王磐、馮維敏、薛論道、陳譯、康海等人。明朝的興起與元末信奉明教與白蓮教的紅巾軍息息相關,所以明太祖建立明朝後對宗教採取抑制和利用兼並的政策。他主要希望阻斷摩尼教、白蓮教與彌勒宗等宗教組織再度變成反朝廷的起事軍,並且希望利用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力量來維護社會秩序。結果,得到「皇糧」全面保障的佛教與道教演變成缺乏精神上的創新追求,亦脫離廣大信眾,民眾轉而尋求民間宗教作為慰藉。

在衣食住行上,明代的茶文化與酒文化也十分發達,民間盛行飲酒之風,酒令進入成熟的階段。各種新式茶色紛紛出現,紫砂壺也開始流行。酒樓茶館成為城市居民的重要休閒場所。明代的手工業突飛猛進,傢俱的樣式也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明代傢俱質地堅硬,風格典雅,流傳至今者不在少數。而私家園林在明朝也非常發達,成為園林的典範。明代園林藝術的最傑出代表著作是計成的《園治》一書,這是第一部全面總結私家園林的專著。而百姓的娛樂風尚也日益發達,「旅遊」一詞首次出現。明代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社會生活最豐富的朝代。

清朝是從1616年努爾哈赤在今中國東北地區建國稱汗國號金,史稱後金,定都赫圖阿拉(即興京,今遼寧新賓)。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帝國」並稱帝。1644年李自成建國順,滅明朝。同年清軍藉由吳三桂引領入關以打敗李自成,隨後多爾袞迎順治帝遷都北京,清朝入主中原。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建立龐大的領土與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使清朝由中國的世界變成列強環視的中國。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強入侵的同時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擊,並使列強瓜分中國。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的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雖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許多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同年宣統帝於2月12日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建立開始算起,共有十二帝,歷時296年,自入關並遷都北京以來,共歷十帝,歷時268年。

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然而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提升行政效率,皇帝也能充分掌權。清朝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成千上萬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軍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最大可達1310多萬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40萬平方公里左右。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然因重農思維,商業仍未發展出資本主義。

清朝統治者在保持滿貴族優先前提下,很大程度上採取漢化政策。但一些研究遼金元清史的學者認為,清和遼金元一樣屬於征服王朝,漢化深度和速度均遜於北魏等滲透王朝;清室只推行對自己有利的漢化措施,並儘可能保留本族文化,而非全盤漢化。所有施政文書都以滿漢兩種文字發佈。自康熙起大力推行以儒學為代表的漢文化,漢傳統經典成為包括皇帝在內的滿族人必修課。滿族皇帝也納有漢族嬪妃,儘管滿漢通婚的現象早已普遍存在,不過真正解除滿漢通婚禁令,是直到1902年清末新政才完全落實。現故宮還保存著不少乾隆穿漢服的畫像。到乾隆中期,滿人幾乎全部以漢語為母語,滿文漸漸成為僅用於官方歷史記載用的純書面文字,並在使用中逐步為漢文所取代。部分史學者認為,正因滿人自動漢化才沒有在短時期之內覆滅,甚至奴化漢人。若無法漢化,則如南北朝的少數民族政權一樣,無法吸收漢族先進的文化而滅亡。支持儒化說者則認為,清朝皇帝只是有選擇尊儒,儒家的一些思想滿清皇帝也沒有完全接受,而儒家只是漢文化的內容之一,漢文化不僅僅只包括文字和儒家,還有衣冠、風俗禮儀、各種宗教信仰等。

乾隆以後,清朝開始實行全面的閉關鎖國政策,一開始是四口通商,到後來只有廣州開放對外通商,且由十三行壟斷其進出貿易。閉關鎖國政策的實施阻礙中國與西方世界的接觸,使中國喪失與世界同步發展的最佳時期,為後來中國百年積弱落後埋下伏筆,而清廷則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曾有英國人嘲諷當時的清帝國為一艘破爛的戰艦,若非有位精明的皇帝,則不堪一擊,而這個預言於50年後應驗。當時西洋的科技發展蓬勃,漸漸地超越奧斯曼帝國為首的伊斯蘭世界和以清朝為首的東方世界。

自強運動隨者中法戰爭與甲午戰爭而失敗,而清廷守舊派利用義和團抵禦西方列強的策略也隨八國聯軍而落幕。八國聯軍之後,清政府決定實施改革,即「清末新政」。為建立現代化清軍,早在維新運動時即建議成立一支現代化的陸海軍,組織團練並建立保甲制度。清末新政時,袁世凱在華北組建新建陸軍(即北洋軍),張之洞在南方組建自強軍。1904年清廷正式建立由36個鎮組成的常備軍的計劃,而綠營在1901年即開始裁減。同時取消武舉,在各省建立武備學堂,以培養新式軍官。負責軍事改革的中央機構是1903年成立的練兵處,它在1906年被併入新立的陸軍部,其尚書和左右侍郎都是滿人。清廷試圖削弱地方軍閥力量,1907年袁世凱和張之洞就在明升暗調中被剝奪軍權。1908年宣統帝的攝政王載灃決定進一步加強對軍隊的控制,在1909年的一道上諭中,他宣布自己(代表年幼的皇帝)對軍隊行使最高統帥權,他還把自己的兄弟任命為海軍處和軍咨府的管理大臣。到清帝國滅亡前夕,其陸軍可以號稱100萬,但大概只有60萬戰鬥人員,其中只有17.5萬人是現代化的正規軍。並非所有新軍均效忠清廷,部分是暗中支持革命軍的。參謀機制上,在1907年即仿照西製成立參謀部門軍咨處,隸屬陸軍部之下。為把軍事管理和軍事指揮分開,1911年年決定把它升格為獨立於陸軍部外的軍咨府。

直到自強運動時,清朝才有新建海軍的動作。為建立船艦自製能力,1866年清廷在福州馬尾成立總理船政事務衙門,以沈葆禎為船政大臣。李鴻章要求其江南製造局建造炮艦。1868年8月,第一艘中國製造的蒸汽軍艦,「恬吉」號下水。然而自製船艦與外國艦隊相比較差也較貴,李鴻章等官員仍然從國外購艦為主。其中最有名的即是由德國建造定遠與鎮遠,這兩艘是北洋艦隊的主力艦。人事上早在1867年即建立福州船政學堂以培養海軍軍官,1872年和1876年分別派使團前往海外學習。沈葆楨和丁日昌離開後,福州船政局開始衰落。1880年李鴻章在天津成立天津水師學堂,張之洞在廣州成立水陸師學堂(1887年),曾國荃在南京開辦南洋水師學堂(1890年)。1885年10月清政府宣布成立海軍衙門,以醇親王為總理大臣。

清朝最後建立四支艦隊:受北洋大臣節制的北洋艦隊,受南洋大臣節制的南洋艦隊,受福州船政局節制的福建水師,受兩廣總督節制的廣東水師,然而四隻艦隊資源獨立,互不統屬,也不互相合作。而財政上,1891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預算於興建頤和園。到1890年後,守衛黃海、東海的北洋艦隊即已「停購船械」。李鴻章也稱「自光緒十四年(1888年)後,並未添購一船。操演雖勤,戰艦過少」。隨後的中法戰爭與甲午戰爭分別摧毀南洋艦隊與北洋艦隊,這也標誌自強運動的失敗。隨後瓜分中國使旅順、大連、威海衛、膠州灣與廣州灣等海軍基地相繼喪失,八國聯軍後大沽等地沿海砲台又被列強下令摧毀地,清朝已無海防可言。1909年,清廷決定成立海軍處,並將殘餘的戰艦重編成巡洋和長江兩艦隊。1910年改海軍處為海軍部,力圖重振海軍。

由於中國長年的戰亂與屠殺,產生許多真空地區,而後又因為人口大量提升,使部份省份人口過剩,這些都帶動移民潮。明末流寇張獻忠領有四川。順治三年(1646年)張獻忠兵敗退出成都時,在四川進行空前的燒殺破壞;40萬人的成都只剩下20戶居民,人口從至少三百萬一度銳減到只有八萬人。後來清廷推動以湖廣、陝西等各省人口填補四川地區,史稱第二次湖廣填四川。移民四川的趨勢歷經一個世紀,四川無疑是最大的一個吸收過剩人口的地區。清廷為保護其發祥地東北地區,於奉天(今遼寧省)設立柳條邊以禁止漢人向北移民。然而華北地區的貧民仍然因為生計偷偷移民。咸豐光緒年間,清廷考量俄國與日本有意指染東北,逐漸開放移民東北,並且在日俄戰爭後完全開放移民。福建與廣東各省因為山多人狹,又靠海,許多人口移民海外。台灣早在荷西統治時期、明鄭時期就獲得閩南、粵東的移民,約有十餘萬人。清初因為防止如朱一貴事件等動亂發生,曾嚴格限制移民台灣。同治末年發生牡丹社事件,日軍一度侵台,這使得清廷積極開放移民台灣。到台灣割日前夕,已經有三百數十萬的移民人口。早在十五、六世紀,閩粵人民就時常移民泰國、馬來西亞與印尼等東南亞地區,這些海外華人還建立蘭芳共和國。鴉片戰爭之後更多華人移民海外,主要以東南亞地區、美國西部、加勒比海群島為主。清朝滅亡時,海外已有七百萬的華僑。

清朝人口大增,乾隆時期已達三億,相對使糧食作物的產量需要更加提升。清朝採取開墾荒地、移民邊區及推廣新作物以提高生產量。由於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經濟農業也相對發達。手工業方面改工匠的徭役制為代稅役制。產業以紡織和瓷器業為重,棉織業超越絲織業,瓷器以琺瑯畫在瓷胎上,江西景德鎮為瓷器中心。清朝商業發達,分成十大商幫。其中晉商、徽商支配中國的金融業,閩商、潮商掌握海外貿易。清朝曾實施海禁政策,直到佔領台灣後,沿海貿易才稍為活絡,貨幣方面採銀銅雙本位制。康熙晚期為防止民變,推行禁礦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工商業的發展。

清廷放寬海禁後,准許外商在指定口岸通商後,逐步建立一套管理外商來華貿易的制度,主要有公行制度和商館制度。浙江、福建與廣東地區盛行海外貿易,人民時常與日本、琉球、東南亞各國及葡萄牙、西班牙與荷蘭等西洋各國展開貿易。到十八世紀還有英國、法國與美國,其中英國幾乎獨佔對華貿易。西洋各國與日俱增的需要清朝的絲綢、茶葉與甘蔗,然而清朝對西洋事物需求不大,使得中國對外貿易呈現大幅出超的情形。大量銀元流入中國,增加貨幣流通量,刺激物價上漲,促進商業繁榮。在此期間,中國沿海以泉州、漳州、廈門、福州與廣州先後崛起,成為貿易大城,操控對外國際貿易。

清朝自康熙至乾隆,雖然總體上對於佛教(藏傳佛教除外)較為冷淡,不過對於穩定社會仍有一定的幫助。乾隆:「彼為僧為道,亦不過營生之術耳。窮老孤獨,多賴以存活。其勸善戒惡,化導愚頑,亦不無小補。」清朝皇帝多與僧人來往,順治帝先後與名僧憨璞性聰、玉林通琇、茚溪行森和木陳道沁等互相交流,順治本人曾削髮打算出家,他所寵愛的董鄂妃在他的影響下也棲心禪學。再如康熙在外出巡,每往名山巨剎,為之題字撰碑。雍正喜讀《金剛經》,也多與佛教徒往來,選編語錄,儼然以禪門宗匠自居。

考據學又稱為「樸學」,強調客觀實踐,有疑問時求證,具有科學精神。考據學專研訓詁、音韻和校勘等。而其治學遠宗兩漢的經師,有異於宋明理學,故又稱為「漢學」。以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並為明末清初三大儒,與方以智、朱舜水等人並稱清初五大師,顏元也是這一時期的大師。顧炎武提倡「經學即理學」,提出以「實學」代替宋明理學,要學者直接研習六經。提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著有《日知錄》、《音學五書》等,其學說發展成乾嘉學派。黃宗羲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稱,著有《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是中國學術史之祖。他保護陽明學,排斥宋明理學,力主誠意慎獨之說,蔚為浙東學派。王夫之強調實際行動是知識的基礎,認為歷史發展具有規律性,是「理勢相成」。其思想發展成船山學,後人編為《船山遺書》。

清朝末年,中國的交通事業有所發展,詹天佑是中國第一位傑出的鐵路工程師,他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工程之艱巨是當時世界鐵路史上罕見的。詹天佑克服一道道難關,創造性地設計出「人」字形軌道,減緩坡度,降低造價,比原計劃提前兩年完工。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期間,釐定各種鐵路工程標準,並上書政府要求全國採用。中國現在仍然使用的4尺8寸半標準軌、鄭氏自動掛鉤等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議。此外詹天佑亦著重鐵路人才的培訓,制定工程師升轉章程,對工程人員的考核和要求作出明文規定,並且定明工程師薪酬與考核成績掛鉤。京張鐵路培訓了不少中國的工程人員,詹天佑所製定的考核章程亦成為其他中國鐵路的模仿對象。

從西元前221年,秦始皇開始稱皇帝,前207年,秦二世被殺後,子嬰取消帝號,稱王,46天後秦國滅亡。歷代中國的皇帝中,壽命最長的是南越(南粵國)武帝趙佗,享年百餘歲,其次為清高宗弘曆(乾隆帝),享年89歲(從秦始皇嬴政時開始計算);壽命最短的帝王是東漢殤帝劉隆,2歲即駕崩。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是清聖祖玄燁(康熙皇帝),在位近62年;在位時間最短的是金末帝完顏承麟,在位僅半天。中國皇帝一直延續到1912年2月12日溥儀退位,至此中國帝制結束。中華民國成立後,雖有張勳擁溥儀復辟、袁世凱又自稱中華帝國皇帝、日本在中國東北扶植滿洲國之傀儡政權皇帝溥儀,但都以失敗告終。中國從西元前221年至西元1912年2月12日止共計2133年皇朝帝制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