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美饌一窺。。~!~超遜偵探~UOD之104*
在日本料理的製作上,要求材料新鮮,切割講究,擺放藝術化,注重“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諧統一,尤其是不僅重視味覺,而且很重視視覺享受。和食要求色自然、味鮮美、形多樣、器精良。而且,材料和調理法重視季節感。和食種類繁多,各地都有自己的地方風味。
和食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刺身、壽司、飯團、天婦羅、火鍋、石燒、燒鳥等。
“刺身”,即生魚片,是日本人最佳的生食。自古以來日本就有吃生食的習慣,江戶時代以前生魚片主要以鯛魚、鮃魚、鰈魚、鱸魚等為材料,這些魚肉都是白色的。明治以後,肉呈紅色的金槍魚、鰹魚成了生魚片的上等材料。現在,日本人把貝類、龍蝦等切成薄片,也叫“生魚片”。去掉河豚毒,切成薄片的河豚魚,是生魚片中的佼佼者,製作河豚刺身的廚師,必須取得專業資格,這刺身鮮嫩可口,但價格很貴。吃生魚片要以綠色芥末和醬油作佐料。這芥末的日語叫“ゎさび”,是生長在瀑布下或山泉下一種極愛乾淨的植物“山葵”,一遇污染就凋萎。山葵像小蘿蔔表皮黑色,肉質碧綠,磨碎捏團放醬油吃生魚片,它有一種特殊的沖鼻辛辣味,即殺菌,又開胃。日本的生魚片異常新鮮,厚薄均勻,長短劃一。生魚片盤中點綴這白蘿蔔絲、海草、紫蘇花,體現出日本人親自然的飲食文化。
“壽司”,又稱四喜飯,是日本飯的代表,製作壽司要在米飯中加醋、糖、鹽、料酒等調料,還要加海藻、辣根等,將其攥成小飯團,上面放上各種生魚片、魚仔、鮮蝦肉、貝類等,這叫“攥壽司”。將米飯鋪在壽司上,然後加生魚片、紫菜等,卷起來成圓柱形,就成“卷壽司”。壽司鮮美爽口,價格大眾化,很受日本民眾的喜愛。東京的“捏飯壽司”,客人可以一邊吃,一邊欣賞廚師的手藝。
飯團,是用雙手把煮熟的米飯攥成的,大小適中,裏面放上咸梅幹或鹹鮭魚。攥時兩手蘸上水和鹽,使飯團略帶鹹味,外麵包上紫菜,三吃食配些鹹菜。把飯團包在竹皮裏,旅行或郊遊時攜帶著作野餐,這是日本傳統習慣。
“天婦羅”,是和食中的油炸食品,用麵粉、雞蛋、水和成漿,將魚、蝦、蔬菜裹上漿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吃時蘸醬油和蘿蔔泥的調汁,鮮嫩美味,香而不膩。
“壽喜燒火鍋”,亦稱日本火鍋,是從19世紀後半期以後才開始普及。它是將牛肉切成薄片和海鮮、蔬菜等一起煮,沾上生雞蛋汁、醬油和糖作成的調味料一起食用。日本古代就有這種進食的習慣,農民將魚肉、蔬菜放入地坑上的鍋上,大家邊煮邊吃。
“石燒”,是將牛排放在燙石上燒熟,蘸鮮醬油食用。
日本培育出一種牛,肉質柔軟得能用筷子剝裂,入口就化,鮮嫩異常。這種神戶牛和松阪牛,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但價格不菲。
“燒鳥”,將雞肉切成片串在細竹簽上,蘸上醬油、糖、料酒等配製得味汁,放在火上烤。也有用雞或豬內臟作原料,不過傳統上都稱燒鳥,它價格便宜,不少人喜歡當作下酒菜。“燒鳥屋”,在日本各地都可見到。
現在,日本料理中主要是魚類,肉類和蔬菜。古代的日本,肉類曾是主食之一。但西元675年,受佛教的影響,天武天皇頒佈了不准食用牛、馬、狗、猴、雞等的禁令,日本人很少食肉的習慣持續了千餘年。直到江戶時代,日本仍不宰殺家禽、家畜,但狩獵場烹調的野味還是可以吃的。明治維新後,從歐美引進了食肉的習慣,並迅速在全國普及。
日本生產的大米,營養豐富,品質上乘,煮出的飯形似珍珠,芳香四溢。吃米飯時,常搭配有青菜、魚、肉等副食,並搭配黃醬等調味湯、醃醬菜。在副食中,現在也有不少人採用西式或中華料理來搭配。
日本麵條,價廉物美,尤其是蕎麥麵條,是大眾喜愛的食品。
日本人在飲食生活方面,自古以來就有簡樸節約的觀念。此外,為了預防收成不佳作為儲備和保存的食物有:醬菜、醃制的魚和肉類、風乾的食品等。 吃飯時一般使用木質的筷子,日本的筷子比中國的短,男的
日本社會運行的節奏很快。日本的早餐很簡單,午餐也比較隨便,而晚餐最為豐盛。 日本人每逢喜事時,常吃紅豆飯和帶頭尾的鯛魚。糯米中加入紅豆一起蒸,作成紅豆飯,紅豆的顏色會將糯米染紅,而紅色象徵火和太陽的顏色,也是自古以來被視為吉祥的顏色。而鯛魚的魚身鮮紅,所以成為吉祥的象徵。
在酒類中,日本酒(酒精濃度15%~16%)用量可觀。1994年,日本酒類的消費約為1000萬千公升,生產量為934萬千公升,其中啤酒占76%、日本酒占11%、烈性酒占7%。日本人經常在下班後和客戶、同事或上司一起喝酒,以增進人際關係。
日本最大眾化的飲料是綠茶。咖啡也深受現代日本人的喜愛,紅茶和烏龍茶也相當普及。 在日本可以品嘗到各種世界名菜,但為了適合日本人的口味,大多數有點日本化。東京是國際烹調的櫥窗。在日本最普遍的外國飯菜就是中華料理,由華人經營的飯店相當多。此外,韓國、法國、義大利、印度等料理,也很受歡迎。
現在,日本人用餐已逐步多樣化,美式速食、漢堡包義大利麵條,已部分替代了飯團。雞肉食用量比1960年增加了10多倍,而大米的銷售量卻比20多年前減少1/3,而且還在下降。速凍食品受到主婦們的青睬,餃子、鍋貼、包子、面類等中華料理也在日本走俏。
四大料理:
1.懷石料理
煎茶之前的用膳,為了不影響品茶的樂趣,料理的味道和用料十分講究。茶館主人按季節,精心挑選新鮮海產和蔬菜烹調落足心思。懷石料理講究環境的幽靜,料理的簡單和雅致。
2.卓袱料理
中國式的料理,其特色是客人圍著一張桌子,坐的是靠背椅子,所有飯菜放在一張桌子上。這種料理是起源於中國古代的佛門素食,由隱元禪師作為「普茶料理」(即以茶代酒的料理)加以發揚。由於盛行於長崎,故又稱「長崎料理」。料理師在佛門素食內採用了當地產的水產肉類,便創立了卓袱料理。卓袱料理菜式中主要有:魚翅清湯、茶、大盤、中盤、小菜、燉品、年糕小豆湯和水果。小菜又分為五菜、七菜、九菜,以七菜居多。一開始就先把小菜全部放在桌子上,一邊進食,一邊將魚翅清湯及其他菜肴擺上桌。
3.茶會料理
室町時代(十四世紀)盛行茶道,於是出現了茶宴「茶會料理」。初初開始茶會料理只是茶道的點綴,十分簡單。到了室町末期,變得非常豪華奢侈。其後,茶道創始人千利休又恢復了茶會料理原來清淡素樸的面目。茶會料理儘量在場地和人工方面節約,主食只用三器──飯碗、湯碗和小碟子。間中還有湯、梅幹、水果,有時還會送上二、三味山珍海味,最後是茶。
4.本膳料理
屬紅白喜事所用的儀式料理。一般分三菜一湯、五菜二湯、七菜三湯。烹調時注重色、香、味的調和。亦會做成一定圖型 以示吉利。 用膳時也講究規矩,例如:用左手拿著左邊的碗,用右手把蓋放左邊。反之則用右手揭蓋。先用雙手捧??起飯碗,放下右手,右手拿筷。每吃兩口飯,就要放一下碗,然後雙手捧起湯碗,喝兩口再放下碗。之後一樣方式,契兩口飯再夾一次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