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8 10:30:45幻羽

*地球的冰暴與消融。續。*~宇宙心系列

        

在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日前的會議上,氣候科學家表示,全球變暖作用下,規模類似於近兩年歐美所遭遇的創紀錄的暴風雪的出現頻率正在加大。

 

猛烈的暴風雪並非與全球變暖不協調。某氣象網站創始人之一傑夫·馬斯特斯(Jeff Masters)說,事實上,當地球變暖,大氣中所吸收的水分就越多,也就給各個季節中出現更極端、對社會造成更大影響的風暴創造了有利條件。

 

今年冬天還將有更多的大雪,(美國)中西部的北方地區也應該做好防範春季創紀錄洪水的準備,馬斯特斯警告說。本周預計中西部的北方地區將有一兩場大的暴風雪。他說,那裏已經積雪成堆,創下降水量最多的紀錄。今年春天,明尼蘇達州、南達科他州和北達科他州可能會受到有史以來最大的洪水威脅。

 

我們也正在感受春天悄然到來的氣息,高於平均水準的氣溫讓冬天變短了。馬斯特斯說,比如,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美國西部山區的春季徑流比60年前提早了一至三個星期。

 

憂思科學家聯盟的氣候科學家陶德·桑福德(Todd Sanford)說:將大氣想像成為一塊海綿,那麼有兩件事情發生:更多的水從海洋中蒸發;與此同時,隨著大氣升溫,它能夠容納更多的水蒸汽。也就是說,當我們在風暴期間將海綿中的水擠出來時,我們看到的是更猛烈的降水事件。

 

北極海冰面積創紀錄之低影響了大氣環流模式,導致了我們所看到的極端的冬季天氣。桑福德說,我們能夠預期將來會出現大雪、春季悄然提前和嚴重洪水的威脅。

 

馬斯特斯說,美國東北部地區已經在剛剛過去的兩個冬季分別經歷了3次降雪規模達到3級或以上的暴風雪,而類似的暴風雪在過去的50年中僅在1960年至1961年間出現過一次。

 

今年冬天和去年冬天,紐約市開創了兩個降雪最多月份的紀錄:20102月(36.9英寸)和20111月(36英寸),而費城歷史上10場最大的暴風雪有4場出現在這一時期。

 

在中西部,芝加哥2月遭到該市歷史上第三大暴風雪襲擊,而明尼蘇達州、南達科他州和北達科他州的今冬降雪規模都已經接近歷史最高紀錄。

 

雖然在美國部分地區,這個冬季的天氣異常寒冷並且漫長,但氣溫沒有太低於平均水準,這也為大雪的降臨提供了一個解釋。“‘天氣太冷了,下不了雪,這句古老的格言有一定的道理。馬斯特斯說,溫度較低的大氣含水量會比較少,限制了降雪的發生。

 

他援引的一項研究顯示,20世紀美國遭遇的超過六英寸的降雪中有80%出現在氣溫高於平均水準的冬季。

 

如果氣候持續變暖,我們應該能夠預期,在未來數十年中劇烈暴風雪出現的頻率將增加。馬斯特斯說,但最終,隨著冬天越來越短,我們可能到達一個因為天氣太溫暖而無法下大雪的節點。

 

20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研究北極氣候的美國國家冰雪資料中心主任馬克?塞瑞茲(Mark Serreze)說,今年冬天的氣溫幾乎接近歷史最高水準,201012月至20112月,海冰覆蓋面積縮減到創紀錄的低值。

 

海冰減少意味著大氣中的水分增多,進而從其他方面影響全球天氣,塞瑞茲說。他解釋說,科學家們第二次在冬天連續觀察到北極濤動處於不尋常的強烈的負位相。北極濤動是極地地區的一種大氣環流模式,當北極濤動處於負位元相時,北極地區的大氣壓高於正常值,由於風的作用,北極氣溫偏高,而冷空氣則被排擠南下,進入美國和歐洲的中緯度地區。

 

最近的研究表明,海冰面積縮減可能是導致北極濤動處於負相位的一個因素,塞瑞茲說。這仍然屬於前沿研究,還沒有確鑿的證據,但有跡象表明,當海冰減少時,海洋中的大量熱量釋放到大氣中,大氣環流則會對此作出回應。我們已經看到有一種趨勢,如果秋季的海冰覆蓋面積較小,北極濤動會隨之處於負相位。

 

唯一可以解釋我們目前看到的氣候變化的因素就是由於溫室氣體含量不斷上升導致的輻射強迫,塞瑞茲說。儘管他承認得出明確結論非常困難,並稱氣候科學家們還在進一步瞭解中。

 

比如,由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開展的2001世界科學研究回顧認為,暖冬將減少而不是增加強暴風雪出現的頻率,而這一結論與馬斯特斯所言相左。

 

馬斯特斯對此回應說:研究仍在進行,我們並沒有得到所有的答案。目前正在進行的所有研究將來並不一定會與我所說的預計將有更多暴風雪的言論相符。IPCC的下一份報告會修正2001年的結論嗎?結果令人期待。

 

塞瑞茲說:從那時起,科學家們就明白了,氣候科學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領域,而我們在不斷完善我們的想法。

 

                 

為了應對全球變暖以及可能爆發的大規模洪水,俄羅斯建築師亞歷山大·雷米佐夫設計了一種既可以在海上也可以在陸地上建造的酒店。雷米佐夫稱,這一環境友好型方舟最快可以在未來幾個月內在世界任何地點建造。

              

 

作為國際建築師聯合會主辦的建築與減災項目的一部分,雷米佐夫和一家德國設計和工程公司以及莫斯科的科學家列夫·布裏特溫進行了合作設計了這種酒店。這個被命名為方舟的酒店看起來更像是一艘倒坐在水上的船隻,這種新設計對傳統的陸基酒店生活提出了挑戰。雷米佐夫稱,布裏特溫為太空站研發了節能方案,他們現在正在尋找投資者以便使設計成為現實。


                 

 

海上酒店在陸地上看起來也很時髦。這種拱形建築物外表將覆蓋一種非常耐用的箔,所有的東西都將通過鋼纜皮帶維繫在一起。雷米佐夫對《明鏡》週刊稱,建造那種酒店將會非常快捷,而且簡單易行。他說:預製件可以在三個至四個月內組裝完畢。這種多功能酒店可以在世界大多數地區建造,甚至可以在易發地震地區建造。建造方舟’(包括14000平方米生活空間)的花費與建造一間節能房的費用相當。

 

       

坎昆大會開幕,挾去年哥本哈根大會之餘威,公眾對氣候問題的關注是一天熱似一天。不過,隨著北方冷空氣的南下,一種聲音也在不斷蔓延:強冷空氣不斷出現,很多地方都鬧開了雪災,類似情況已經持續了多年,明明是全球變冷,哪有什麼全球變暖啊!

 

這確實是反全球變暖論者經常提及的例子:上世紀70年代全球變冷曾引起廣泛關注,但後來全球變暖倒成了主流理論。既然全球變冷都消失了,那全球變暖早晚也會消失。事實果真如此嗎?

 

上世紀70年代,有些科學家認為全球將進入一個新的冰期。他們之所以有這樣的猜想,是因為當時科學界認識到有兩個因素可以導致全球變冷:大氣中大量的氣溶膠(懸浮在大氣中的細小顆粒)和地球軌道的變化。人類活動會增加大氣中的氣溶膠含量。它們會反射太陽輻射,導致全球變冷。

 

另外,地球軌道週期性的緩慢變化通過改變地球自轉軸的傾角及公轉軌道的形狀,從而改變到達地球的太陽輻射總量及其在不同緯度上的分佈,進而影響地球氣候。當時的科學家推論,接下來全球會逐步向冰期邁進。因此,有的科學家就提出了全球變冷的猜想。當然,地球軌道的變化如此緩慢,大家認為相對短時期的全球變冷主要是由氣溶膠所致。

 

不過,全球變冷在當年也只是部分科學家的猜想。當時科學界對溫室效應的物理機制非常清楚,並且早就意識到二氧化碳會加強溫室效應,從而導致全球氣溫升高。不過,因為缺乏資料,科學家很難確定氣溶膠的致冷效果到底會有多強,所以也很難確定到底是致冷效果更明顯還是溫室效應更明顯。當時科學界的主流意見是:按照當時的理解還不足以做出最終判斷。1975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和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的報告就明確提到當時科學界還不能確定將來氣候會怎麼變。

 

不過,有些媒體在傳播科學知識時喜歡爆炸效果,而忽略科學的嚴謹性。上世紀70年代,全球變冷這個當時尚無定論的話題之所以會得到大眾的重視,被今天的懷疑論者當作當年的主流,媒體的不準確宣傳功不可沒。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美國《新聞週刊》在1975年的報導。在報導中,全球變冷的概念被以極其駭人的方式傳播給公眾,造成這一概念的大流行。有趣的是直到2006年,《新聞週刊》才發了一篇勘誤,提到這篇老文章的結論是不準確的。

 

上世紀70年代,全球變冷全球變暖是在科學家對氣候科學理解還不夠深刻時對未來氣候走向的兩種猜想。近年來,隨著觀測資料的增多,科學家對於氣溶膠可能引起的氣候變化有了更深入的瞭解,現有的結論表明其致冷效果要小於溫室氣體的升溫效果。同時,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大氣中的氣溶膠濃度也呈現出下降趨勢。綜合這些考慮,全球變冷這種猜想的消失也就不足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