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21 14:18:48李寧兒

【創傷後遺症】

 

【創傷後遺症】


凌晨,被一陣急促拍打玻璃窗的聲音驚醒,約莫幾秒,腦袋處於半夢半醒的混沌狀態;接著,又是一陣清晰的敲打聲傳來,此時睡意全消,為了分辨聲音來源,於是貓耳似的凝神諦聽,最後確認聲音來自窗邊巷口無誤。

 

瞬時閃過腦海的問號竟是:

「該不會又是夜半遭家暴的婦女,或遭性侵囚禁在密室的小女孩,發出的求救訊號?」

想到這兒,心底一陣驚慌,於是一個翻身摸黑找到眼鏡戴上,雙腳立刻著地,一個人坐在床沿,隔著窗邊縫隙,像福爾摩斯辦案,眼觀四方耳聽八方的窺探,窺探深夜一條暗巷的動與靜。

 

這才發現,隔著一條巷子對面棟那戶人家的燈光也亮著,玻璃窗後頭明顯有人影晃動,還有一隻手掌緊貼著玻璃窗,敏感的神經元告訴我:

「糟了,該不會幾年前發生過的姦殺命案,又要上演?」

 

想到這兒,一個箭步衝出臥室,告訴還在客廳看棒球轉播的先生這件事。先生經我這麼一說,不放心的蹲踞在客廳的藤椅上,左看右看的對著巷口和對面那戶人家看了一陣之後,才回頭看著一臉驚魂未定的我說:

「聲音不是從對面那戶人家傳來的,聽起來比較像是巷內或樓下哪戶人家敲打鐵門或喊人開門的聲音;對面那戶人家應該是跟我們一樣,只是好奇的起身探查夜半聲音的來源。」

「沒事啦!去睡吧!明天還要上班。」

半夜經過這事一折騰,整個睡意全沒了。直到天亮前,腦海翻騰不已的,仍是幾年前發生的那件命案。

 

隔條巷子,與我們家窗對窗的一對年輕男女,帶著一位長相清秀的小女孩,那位小女孩後來在我班上,我們有過兩年的師生情緣。

小學畢業那年暑假,她和同學約好午後要去逛街,沒想到卻在上下樓梯時,被住在同一棟的一位熟識的吸毒犯強行拖進屋內,強姦後殺害。最後,屍體還被塞入一只黑色的大垃圾袋,藏在床頭櫃。

 

據說,當時小女孩曾掙脫逃至後陽台求救,驚醒一對正在午睡的老夫婦。遺憾的是,這對老夫婦的警覺性不夠,誤以為是年輕氣盛的父親正在管教自家不聽話的孩子。非常遺憾,未能及時的一個關切動作,或撥打一通電話到家暴防治中心,終止一件憾事的發生。

 

科技進步帶來了生活上的諸多便利,卻也造成不可輕忽的疏離感,人與人之間的掌溫與關懷,一旦被冷冷的文字或眼神所替代,死於冷漠的,豈止半夜呼救無門的隱形訊號而已。

 

孩子本身就是弱勢團體,因為不具投票權,權益往往因此被勢利的政客疏忽。幸好從幾年前起,教育部陸續推動學校兒童少年保護機制,透過研習和宣導,讓校長和第一線的老師更具兒少保護觀念。

 

如何透過各種管道,辨識孩童身上有形和無形的傷,以便建立家庭暴力和性侵害的通報網,讓弱勢族群在暗夜哭泣的聲紋,及時被聽見。我想,這是邁向民主國家,執政者不能忽視的一環。

 

2010.05.18

 

延伸閱讀  折翼的天使

http://mypaper.pchome.com.tw/0510121322/post/1245893252 

上一篇:【靈感隨筆】

下一篇:【思念的標點】

水手 2010-05-26 10:18:00

現在的社會真的變得不一樣了
功利至上的扭曲價值觀造成人們嚴重的不信任感
過度的防衛也常常讓主動付出的關心被拒於門外
做愛心的西楓文友主動關懷遊民
以前沒問題,現在卻常常被誤以為是詐騙集團呢..

社會,真的需要大家多一點的正義感
許多的不幸或許就來得及挽救

版主回應
說到信任
讓我想起前幾天搭捷運到西門町看電影
在車上我好奇的對著一個約莫兩三歲的小女孩
做了一個簡單的實驗
一開始我只是目不轉睛的看著她
她發現我看她時
起初會偶爾抬頭回看我
後來她發現我對她笑
遲疑了一下
她也笑了
下車時
我偷偷跟她做了一個揮手的動作
她竟然在跟媽媽走了幾步路之後
回頭對我微笑且揮手

這樣的畫面
讓我感動久久
2010-05-26 20:16:58
紅袖藏雲 2010-05-25 17:49:02

多份關心可減少份災害
相互砥礪 !

版主回應
但願這樣的關心
不會被當成預謀什麼的
就像刊頭圖案
一群貓咪守護著一條魚
曲解成貓圖私慾的刻板印象
2010-05-26 20:32:59
搞怪王子 2010-05-25 11:27:55

我覺得人有時還是要雞婆一些好了
而且要有行動力
因為有些事是不等人的

版主回應
最近學校也利用教師晨會
進行相關專業能力的提升
無非希望藉由落實
以減少憾事的發生
2010-05-26 2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