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11 08:40:59年中無休編輯部

【星期六2005-9-10.木子日曰】Wikiwiki (2)

Wikipedia 從一開始便把不同語文分家。
這樣的好處是程式的編寫、資料的分類容易了。
但不好處是不同國家語言的人們各自表述,缺乏溝通。
況且我們不知道會否有一日,
我們需要查詢同一個項目在不同語言的解釋,
我們不知道會否有一日不同語言的資料庫需要合併,
現時這種語言分家的設計也許會障礙了日後的發展。
例如查詢「南京大屠殺」的解釋,
在中文、英文和日文版就可以看到不同的解釋。
假如能夠讓不同語言的人能夠看到彼此的看法,
才能有利於溝通啊。

中文版的 Wikipedia 的一大難處是繁簡轉碼的問題。
而且中國、台灣、香港、新加坡雖然都是寫中文,用語卻經常有分歧。
例如印字機和打印機,冰淇淋和雪糕等等。
要查一個字而得到相近字詞的答案,有一定難度。
現在 Wikipedia 花了很多功夫去使繁簡體夾雜,
但這龐大的工程能否圓滿完成,是未知之數。
另一問題是中文本身的含糊性。
中文並不像其它語文那樣精確,
每一個字都有很多歧義,
這也是編寫中文百科全書比英文困難的原因。

還有就是網民素質的問題。
似乎中國人特別喜歡在網上罵戰、人身攻擊,
以及用種種不合乎邏輯的推理去達到打擊異己的結論。
近來有一個香港人用 Wiki 平台編寫的所謂「虛擬網絡名人大全」,
便出現了這些問題。
有些人利用 Wiki 的開放介面,
卻其實喜歡獨裁的一言堂,
他們運用 Wiki 可以隨便覆蓋他人文章的功能,
每逢見到別人相反的言論,便立即加以抹殺,
上綱上線,最厲害的莫過於廿四小時通宵守候,
每隔兩三分鐘把版面的內容重新覆蓋一次,
還稱之為「編輯戰」。
這種細路仔玩泥沙的做法,非常民粹主義,
也顯示了中國網民的素質去到那個地步。
到底讓所有人參與寫作的方法,在中國是否可行,實在難言。
就以中文的 Wikipedia 和英文、日文的相比,
你就會發現中文版偏激的言論、語意含混、解釋不全面的情況特別多,
這是令人可悲的。

而另一問題就是 Wiki 一定要參與的人數眾多,
才能保持文章內容比較穩定,
而且不是任何文章都適合以 Wiki 介面編寫。
字典、百科全書等等較為中性的文章,以 Wiki 編寫很有效率。
但如果是時事評論、用家意見發表等等,
很明顯 bbs / newsgroup 會是較佳的選擇,
因為 newsgroup 至少讓每個人有機會各自各表述,
Wiki 卻是把眾多的表述磨合為一,
若果遇上重大的意見分歧,而參與討論的人數不多的時候,
很容易會出現強的一方壓倒另一方。

Wikipedia 另一問題是關於版權的問題。
假如同一篇文章經過很多人更改,
那麼著作權是誰的呢?
Wikipedia 的看法是,知識本來就是整個人類的寶庫,
根本不應該將這些知識佔為私有,而應該公開。
為了避免他人控告侵權,Wikipedia 講明寫作守則,
所有參與寫作的人不得引用有版權法保護的文字、圖片。
而在 Wikipedia 刊登的文字一概屬於公共財產 (Public Domain),
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文章裏面免費轉載 Wikipedia 的內容,
條件是你的文章也必須是免費和公開讓人轉載。
這是 Wikipedia 最重要的理,
它突破了知識產權的盲點。
知識產權雖然保障了著作者的金錢地位的利益,
但也某程度上阻礙了知識的傳播。
在版權法下,任何抄襲都會被視為侵權,
殊不知抄襲可能是令知識有效傳播的途徑之一。
大學論文一向標榜有根有據,
任何引用轉載都必須注明出處,作者、書名、頁數以及出版社都要詳細列出。
抄襲是學術界人人不恥的犯天條的大罪。
然而抄襲是否真的那樣罪惡,本人覺得是有疑問的。
注明出處可以方便追溯源流,以便讀者參考比較。
但有些時候,編寫註腳、參考書目,卻其實阻礙了言論的發表!
事事要問出處,一定要有權威理論、經典著作支持,
成為了大學論文的濫觴。
其實有些訊息,三言兩語就可以解釋了,
但是為了應付學術權威的要求,不得不引經據典,把文章弄得極其冗長。
經常有一些研究有同學想做,
他們的新思維,觀察和發現可能很精采,
卻可能因為新到無法找到權威理論支持,
而無法以學術論文的形式發表。
這是過份強調知識產權的惡果。

由於 Wikipedia 隨意讓人更改和抄襲,
與大學的學術文章標榜知識產權相比,
可以說是格格不入,
Wikipedia 也只好在首頁裏面強調,
不要在學術文章裏面引用 Wikipedia 的內容。
一方面尊重別人能夠尊重知識產權,
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另外一個可能性。
假如說知識產權是把知識私有化的話,
則 Wikipedia 標榜的是知識公有,
甚至有點接近共產主義的理念。
雖然為 Wikipedia 編寫是沒有酬勞的,
但「人人都可以編寫」的概念,
為它吸引了無數的人不求利、不求名地為它努力。

既然一篇文章有無數個作者,作者是誰已經不再重要。
其實中國歷史上很多著作,作者是誰都是無從稽考的。
中國的傳統音樂也是這樣。
西方之所以標榜作者的重要性,
是從資本主義、個人主義抬頭開始的。
例如大多數中世紀的音樂都無法追尋誰是作者。
同一首樂曲可以不斷地被不同人更改。
每一次演奏的版本都可以不同。
而不同的樂曲可能其實是從同一首曲衍生出來的。
貝多芬或以後的作曲家被視為偉人、視為獨特的個體,
是因為那個時代越來越標榜個人的英雄主義和每一首樂曲的獨立性。
每一首樂曲是一個獨立的單位,和其它樂曲是分開的。
然而這是否真的那樣理所當然呢?
到了現在,作者是誰慢慢又開始變得不再重要。
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網絡作家,
任何人都有發言權,即是說你和我都是差不多,
這個所謂後現代的年代,是沒有精英沒有英雄的年代,
所有個體的身份已經慢慢被淹沒。
在網絡上到處流傳的文章,它的作者和出處可能是無從稽考的,
中間經過幾多重修改也是無從知道。
然而它們卻被廣泛傳播,影響的深遠是無從估計的。
人們一直以為文章是以作者為中心的。
然而這種看法正在被 Wiki 的廣泛應用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