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06 17:57:55黃文成

哀哀年獸

 那時,每回的過年,總有些驚喜。而驚喜,則在大掃除的過程中,首先浮現在眼前。例如,在床底下總能摸出零錢五圓、十圓,在抽屜底層發現幾年前失落的三角板、圓規、書信等。

  第二波的驚喜,則是在一群女人中,被一籠籠地蒸了出來,包括各式年糕跟小蘿蔔頭們的秘密。

  老家位於北部空軍基地。眷村及閩客村之間,於是每回過年,總會摻雜些不同的年味,一到過年時,母親大概成了全村最幸福的女人。因為家中除擁有一般人家擁有的兩口大灶外,也因父親是木工師傅,父親工作室有無盡的木塊、木屑,這些天然燃料,總能將兩口大灶的火喉,燒出各種傳統美味佳餚來。家中廚房極為寬敞,再者母親的潔癖症,遠近知名,於是庄內婆婆媽媽來到家中,見到如此潔淨的廚房,總一再地誇讚母親是個持家能手,母親承受不起一波波灌迷湯藥,只好將她的一塵不染的天地,奉獻了出來,家中廚房便成為眾家媽媽伸展手藝的舞台。

  幾個年紀過三十好幾的女人們,總從上午忙到下午,有時到傍晚,還都擠在廚房內,大夥分工合作,有人碾米,有人調味,有人張嘴指揮,還有人把家裡媳婦帶來這女人的空間裡,好好調教一番。

  蒸籠一籠一籠地搭高,在大灶火爐上,慢火細蒸,幾個小時裡,廚房內盡是一陣白煙一陣水霧;鄰家小孩們,全坐在樓梯上,往下看著大人們在廚房裡,手忙著揮拿菜刀,嘴裡不停地說著誰家的八卦話題,偶爾話題往我們小孩身上丟來,一會兒說誰挑嘴、懶睡,一會兒說誰數學不太好。

  總之,小蘿蔔頭們的缺點,在年糕蒸熟前,先被蒸炊在眾人眼前。一個下午下來,樓梯上的小蘿蔔們嘴裡沒吃到任何一口年糕,肚裡卻已裝滿滿腹怒氣,心想,那兩口爐灶為何效率這麼慢,年糕再不蒸好,下學期開學,誰也沒臉上學去。

  不過最值得回味的驚喜,則是在除夕夜,父親除給紅包外,還會玩起抽獎。獎項多屬庄裡鮮少出現的零食、糖果、餅乾等。家中四個兄弟姐妹,會以彼此食物來換取彼此之間的信任感。

  拆開糖果、餅乾包裝封口,也拆開來年的祝福。在大年初一、初二到初五之間,無法返鄉回家過年的空軍基地裡的阿兵哥們,開著軍用卡車來到村裡,十幾人一組敲鑼打鼓熱鬧地舞龍舞獅,為這平靜的小村落添加無限的年味。

  鹹味蘿蔔糕、黑糖發糕、紅豆年糕等我記憶所及的糕點,隨著庄裡婦人們的老去,一併老去,在城市裡找尋未來的我,什麼都有販賣的城市裡,卻怎也找不到那一籠籠的口味。阿兵哥舞弄著生龍活虎的舞龍舞獅陣頭,也已走向歷史的記憶。還好,父親在除夕夜給兄弟姐妹們的糖果、餅乾,現在在便利店隨手可得,只是口味盡失了那時充滿未來的感覺。

  年,大概是台灣傳統村庄裡最富節慶味的日子,只是這節慶味,隨著時空的移轉,消失殆盡。如果說,年獸還存在,在哪?也許手上那張回家過年的車票,還能引出一絲年獸現身的氣味吧!


刊載於《中華日報副刊》2006/02/05
Rei 2006-11-18 09:24:50

像是喚起我小時候對鄉下的過年回憶,以嗅覺串起的一連串影像,雖然現已喪失嗅覺功能,但藉著台長你的文章,又彷彿讓我見到我童年時的過年,蒸籠旁等著母親像魔術般出一籠籠的發糕.蘿蔔糕,以及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