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的垃圾填埋場均設在遠郊,由於這裡是人口戶籍管理的盲區,自然成為了逃避遣返的北韓難民的「天堂」。許多被稱呼為「流浪狗」的北韓難民在這裡拾荒、安家。 中
國吉林市近郊的大轉彎,有個垃圾填埋場,遠遠地就能聞到從那裡散發出來的陣陣臭氣。在夏天,那種氣味更讓人噁心。那裡是蚊蠅的天堂和拾荒者的家園。可是,
誰又會想到,那裡還是一群北韓娃娃的遊樂場呢?這些孩子多則2、30個,聚在這裡嬉笑打鬧,到了該讀書的時候卻無書可讀,有的孩子就和自己的父母住在垃圾
場裡的窩棚內,他們很怕生,見到陌生人經過,就會立刻一哄而散。
然而,離這裡不過三公里的地方,進入吉林市區,那裡的學齡兒童正穿著整齊的校服,背著嶄新的書包,在父母的護送下,笑逐顏開地走向課堂。那裡有明亮的教室,有親切和藹的老師,還有自己的同學。
都是孩子,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境遇;都是生活卻是落差巨大如兩重天一般。
這
些孩子的父母往往連最便宜的房租也負擔不了,所以有的人就找一些距離垃圾場不遠,也沒有人管理的山坡或者樹林,在那裡利用一些從垃圾堆裡撿來的磚頭、木
塊、地毯、油毛氈、塑料薄膜之類的材料搭成一個個窩棚,就當是自己的「住宅區」,因為那裡沒有上下水源,也沒有廁所和廚房,即便想弄得衛生一點也沒有條
件,所以這裡常常比垃圾場更是惡臭難當。 北韓拾荒者窩棚外的場景 北韓拾荒者窩棚外的場景
據
一位姓朴的撿垃圾的北韓難民講,「住宅區」最大的困難是沒有自來水,用水要到兩公里以外的水井裡去挑。因此,人們的生活往往受到水源的困擾。這些窩棚,也
是許多老鼠經常出沒的地方,天氣炎熱的時候,蒼蠅的密度令人驚恐。一些孩子就好像長期以來就沒有洗臉洗澡一樣,小臉小手總是黑黑的,凌亂的衣服已經髒得看
不出布料的顏色了。 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就是跟著父母撿垃圾,有的孩子從三、四歲就開始了撿垃圾生涯。他們的父母沒有錢供給孩子們讀書,也沒有錢給他們看病。 孩子們對於父母而言,不是希望,而是負擔。孩子們也默認了自己現在的生活和以後也改變不了的未來。
雖
然生活艱辛,這些孩子依然在這裡找到了些童年的生活樂趣,儘管垃圾堆充滿惡臭,卻也是他們的百寶箱。他們經常在垃圾裡撿到各式各樣殘破玩具或者可以改造成
玩具的生活用品。有時候他們各玩各的,有的滾著廢輪胎;有的玩著沒有氣的皮球,有時候他們也會聚在一起,搞一場小小的比賽,或者乾脆隨地打起了「棒
球」……總之,他們所有的玩具就像他們的生活一樣,都來自於垃圾。 隨著難民的增多和無人管理的欠缺,一些不法份子也將罪惡的手伸向這裡,搶劫、強姦案件時有發生,玩耍中的兒童被偷拐失蹤的也不在少數。(未完待續)
|
真悲哀